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潮安法审监民再字第1号

裁判日期: 2015-08-14

公开日期: 2016-01-07

案件名称

佘某甲、佘某乙与佘某丙、佘某丁、佘某戊分家析产纠纷审判监督民事判决书

法院

潮州市潮安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潮州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再审

当事人

佘某甲,佘某乙,佘某丙,佘某丁,佘某戊

案由

分家析产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五条,第六十四条,第二百零七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第一款

全文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潮安法审监民再字第1号申请再审人(原审原告):佘某甲,男,1952年8月7日出生,汉族,住潮州市枫溪区。申请再审人(原审原告):佘某乙,男,1954年9月30日出生,汉族,住潮州市枫溪区。以上二申请再审人的委托代理人:吴健生、黄泽桂,均系广东建升律师事务所律师。被申请人(原审被告):佘某丙,男,1965年5月24日出生,汉族,住潮州市枫溪区。委托代理人:林泽凯,系广东创兴律师事务所律师。被申请人(原审第三人):佘某丁,女,1957年11月13日出生,汉族,住潮州市枫溪区。(林泽凯律师原为佘某丁的委托代理人,2015年6月1日,佘某丁解除与林泽凯的委托代理关系)被申请人(原审第三人):佘某戊,女,1961年10月6日出生,汉族,住潮州市湘桥区。(林泽凯律师原为佘某戊的委托代理人,2015年6月1日,佘某戊解除与林泽凯的委托代理关系)申请再审人佘某甲、佘某乙与被申请人佘某丙、佘某丁、佘某戊分家析产纠纷一案,不服本院(2013)潮安法枫民一初字第132号民事判决书,向本院申请再审。本院于2015年2月15日作出(2014)潮安法立民申字第1号民事裁定,决定再审本案。本院依法另行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申请再审人佘某甲、佘某乙及其二人的委托代理人吴健生,被申请人佘某丙及其委托代理人林泽凯,原审第三人佘某丁、佘某戊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2013年10月24日,原审原告佘某甲、佘某乙起诉至本院称:原审原告佘某甲、佘某乙与原审被告佘某丙是胞兄弟。诉讼请求所列财产均为原、被告的家庭共同共有的固定资产。雁园A3幢3梯101号房和佘厝祠堂脚9号旧厝以佘某甲、佘某乙、佘某丙之父佘金波(已于2013年5月4日去世)的名义登记产权(雁园A3幢3梯101号房的《房地产权证》列粤房地产权证潮房字第20120207**号);红砖楼是约30年前利用祖遗房屋拆除重建而成的;雁园B2幢3梯202号房则以佘某丙的名义登记产权。2013年4月21日,在佘金波的主持和佘某丙之女佘碧真的见证下,佘某甲、佘某乙、佘某丙分家析产,订立《分家书》一式三份,对家庭共同共有的固定资产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诉讼请求”所请(注:《分家书》中将雁园B2幢3梯202号房误认为是雁园B3幢3梯202号房)。佘金波去世后,佘某丙反悔,除要求分得雁园B2幢3梯202号房外,还要求分得红砖楼、旧厝和雁园A3幢3梯101号房1/3的产权。为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佘某甲、佘某乙、佘某丙达成将纠纷提交人民法院解决,并分担诉讼费、律师服务费的一致意见。请法院判决座落潮州市枫溪区枫一雁园A3幢3梯101号房(价值约人民币8万元)归佘某甲所有,座落潮州市枫溪区枫一村佘厝祠堂后1号三层红砖楼(价值约人民币2万元)和座落佘厝祠堂脚9号旧厝一间(价值约人民币2000元;东至佘巧君宅,西至巷,南至佘振坤宅,北至巷)归佘某乙所有,座落潮州市枫溪区枫一雁园B2幢3梯202号房(价值约人民币8万元)归佘某丙所有。原审原告在举证期限内提供的证据有:1、二原告的身份证复印件一份二页,证明二原告的户籍登记情况。2、被告佘某丙的户籍证明复印件一份一页,证明被告的户籍登记情况。3、被告佘某丙与女儿的身份关系证明复印件一份一页,证明佘某丙与佘碧真系父女关系。4、2012年5月12日的遗嘱复印件一份一页,证明佘金波曾立过的遗嘱。5、2012年7月19日的遗嘱复印件一份一页,证明佘金波曾立过的遗嘱。6、佘金波出具的证明复印件一份一页,证明佘金波在证明上签字,阐述了家庭及财产的情况。7、作废声明复印件一份一页,证明佘金波于2013年4月24日之前的一切遗嘱和证明均作废无效。8、分家书复印件一份一页,证明在2013年4月21日,参与分家的人是二原告及佘金波,佘某丙女儿佘碧真在现场见证,分家书是人手一份,提供的该份分家书是佘某乙持有的。9、雁园A3幢3梯101房房地产证复印件一份五页,证明雁园A3幢3梯101房系登记在佘金波名下。10、雁园B2幢3梯202房房地产证复印件一份一页,证明雁园B2幢3梯202房系登记在佘某丙名下。11、佘厝祠堂脚9号旧厝房地产权证存根复印件一份一页,证明该房系登记在佘金波名下。12、红砖楼证明复印件一份一页,证明红砖楼系佘金波利用祖遗的宅基地建成的楼房一座。13、原、被告协议书复印件一份一页,证明原、被告将此次纠纷提交法院解决及对诉讼费、律师费的分担。原审被告佘某丙辩称,一、佘某甲、佘某乙在起诉书中所陈述本案所涉财产为“原、被告的家庭共同共有的固定资产”不是事实。本案所涉房产中,位于枫溪区枫一雁园B2幢3梯202号房是佘某丙个人所有;座落在枫溪区佘厝祠堂后1号老厝二间(其中一间是三层红砖楼,另一间是平房)虽登记所有人为佘金波,但实际上也是佘某丙出钱所建;位于枫溪区枫一村雁园住宅区A3幢三梯101房是父亲佘金波生前所有。二、位于枫溪区枫一雁园B2幢3梯202号房一直就是佘某丙的个人财产,根据佘某甲、佘某乙提供的证据,该房产自2003年6月26日登记,登记权属人为佘某丙,证明该房产为佘某丙个人所有,既非家庭共同财产,也非父亲佘金波的财产。正因为此,父亲佘金波在其遗嘱中才没有谈及该房产。三、2013年5月12日佘金波立下遗嘱,将座落在枫溪区佘厝祠堂后1号老厝二间(其中一间是三层红砖楼,另一间是平房)留给佘某丙(2013年7月19日佘金波出具证明,证明该房产系佘某丙出钱所建);位于枫溪区枫一村雁园住宅区A3幢三梯101房由佘某甲、佘某乙平分。2013年7月19日佘金波又立遗嘱,对2013年5月12日的遗嘱进行修改,将枫溪区枫一雁园住宅区A3幢三梯101房从原来的由佘某甲、佘某乙平分,修改为由佘某丙与佘某甲、佘某乙平分。因此,对该二处房产应按佘金波的遗嘱处理。四、关于《分家书》,佘某丙根本没有看过,更没有签名确认,所谓的《分家书》纯属佘某甲、佘某乙虚假伪造,且《分家书》中处理了佘某丙所有的财产,也是无效的。原审被告佘某丙在举证期限内提供的证据有:1、2012年7月19日的遗嘱复印件一份一页,证明佘金波生前立下遗嘱,将名下房产枫溪区枫一村雁园住宅区A3幢3梯101房平均分配给原、被告。2、2012年7月19日佘金波所立证明复印件一份一页,证明佘金波生前所作的有关家庭情况及财产证明。3、2013年4月25日作废声明复印件一份一页,证明佘金波对2013年4月24日所作的声明作出作废声明,并经原、被告签名。本院原审在审理过程中,佘某丙申请证人佘某丁、佘某戊、佘碧真出庭作证。本院原审经审查予以准许,三证人在2013年11月19日的庭审中出庭作证。原审证人佘碧真,女,汉族,1991年11月16日出生,住广东省潮州市枫溪区石桥新风路雁园B幢3梯202房,身份证号码44512119911116264X,系被告佘某丙的女儿。证人佘碧真证实:当时我在工作,工作半途,家人打电话叫我回家,回家后才知道要签分家书,在此之前他们已多次协商分家的事,当时我回家是大伯佘某甲叫我回去的,我当时有在分家书上签名,虽然法庭出现的那份分家书中的名是我的名,但里面的内容与我当时回家所签的那一份的内容不同。原审证人佘某丁证实:我二哥骂我爸,叫我爸签名,我不知道要签何名,我当时在外面听到的,当时大哥也有骂我爸说不签的话,我爸死后他不理睬。原审证人佘某戊证实:我爸临终时告诉我,雁园的房三兄弟共享,二间老厝归佘某丙,我爸是把雁园分给茂堂和茂武。原审在审理过程中,证人佘某丁、佘某戊申请作为佘金波的法定继承人参与本案的遗产分配。本院原审通知佘某丁、佘某戊作为本案原审的第三人参加诉讼。原审第三人佘某戊辩称,四间厝及雁园的那套房如果没有按佘金波的遗愿分配的话,其就要参与分配。原审第三人佘某丁的答辩意见与佘某戊一致。本院原审查明,佘金波与其妻陈国玉生前生育佘某甲、佘某乙、佘某丙、佘某丁、佘某戊,陈国玉及佘金波先后去世,留下遗产有:登记在佘金波名下座落于枫溪区枫一雁园A3幢3梯101号房的房产一套(《房地产权证》列粤房地权证潮房字第20120207**号);枫溪区佘厝祠堂脚1号三层红砖楼房产;座落于佘厝祠堂脚9号旧厝一间。2012年5月12日佘金波立下遗嘱,将枫溪区佘厝祠堂后1号(其中一间是三层红砖楼、一间是平房)全部留给佘某丙;座落于枫溪区枫一雁园A3幢3梯101号房的房产由佘某甲、佘某乙平分。2012年7月19日佘金波又立下遗嘱,将座落于枫溪区枫一雁园A3幢3梯101号房的房产折成现金由佘某甲、佘某乙、佘某丙平分。2012年7月19日佘金波立下证明书一份,证明佘某丙将他个人钱用于建座落于枫溪区佘厝祠堂后1号(其中一间是三层红砖楼、一间是平房)和下车一栋楼房。2013年4月24日佘金波又写“以上一切证明包括本证明、遗嘱书作废”,佘某甲、佘某乙、佘某丙三人签名。2013年4月21日,佘某甲、佘某乙、佘某丙及其父亲佘金波订立一份分家书,约定:佘某甲分得座落于枫溪区枫一雁园A3幢3梯101号房;佘某乙分得老厝一间、祠堂后红砖楼一幢;佘某丙分得雁园B2幢3梯202房,佘某丙的女儿佘碧真作为证明人在分家书上签名,佘某丙没有签名。由于双方在遗产处理问题上存在分歧意见,双方引起纠纷,佘某甲、佘某乙遂诉至本院。本院原审认为:佘金波与其妻陈国玉生前生育佘某甲、佘某乙、佘某丙、佘某丁、佘某戊,陈国玉及佘金波先后去世,留下遗产有:登记在佘金波名下座落于枫溪区枫一雁园A3幢3梯101号房的房产一套(《房地产权证》列粤房地权证潮房字第20120207**号);枫溪区佘厝祠堂脚1号三层红砖楼房产;座落于佘厝祠堂脚9号旧厝一间。2012年5月12日和2012年7月19日佘金波立下遗嘱各一份,2012年7月19日佘金波又立下证明书一份,2013年4月24日佘金波又写“以上一切证明包括本证明、遗嘱书作废”,佘某甲、佘某乙、佘某丙三人签名确认,故佘金波前所立的遗嘱及证明均应认定无效;2013年4月21日,佘某甲、佘某乙及其父亲佘金波订立一份分家书,佘某丙没有在分家书上签名确认,佘某丙的女儿佘碧真虽作为证明人在分家书上签名,但不能代表佘某丙的真实意思表示,在庭审中佘某丙也不同意分家书上的处理,故该份分家书也应认定为无效。佘金波与其妻陈国玉的遗产座落于枫溪区枫一雁园A3幢3梯101号房的房产一套、枫溪区佘厝祠堂脚1号三层红砖楼房产、座落于佘厝祠堂脚9号旧厝一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条的规定,其房产应由佘某甲、佘某乙、佘某丙、佘某丁、佘某戊按份额继承,原告的诉讼请求缺乏依据,本院不予支持。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已通知当事人可申请对上述房产进行评估,但双方当事人均没有在指定的时间内向本院提出申请。佘某甲、佘某乙提出雁园B2幢3梯202房也是佘金波的遗产,该房产系登记在被告佘某丙名下,佘某甲、佘某乙没有提供相应依据予以证明,故本院不予认定。关于本案定性问题,本案当事人争议焦点是佘金波与其妻陈国玉的遗产处置问题,原立案案由为分家析产纠纷有误,案由应改为继承纠纷。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判决:驳回两原告的诉讼请求。本案受理费人民币100元,由佘某甲、佘某乙负担。佘某甲、佘某乙原向本院预交受理费人民币1970元,可向本院办理退还其人民币1870元。本院(2013)潮安法枫民一初字第132号民事判决书生效后,佘某甲、佘某乙不服该判决,向本院申请再审,请求支持其原审诉讼请求。佘某甲、佘某乙申请再审的事实与理由是:一、原审判决认定事实错误。原判决认定“陈国玉及佘金波先后已去世,留下遗产有:登记在佘金波名下座落于枫溪区枫一雁园A3幢3梯101号房的房产一套(《房地产权证》列粤房地权证潮房字第20120207**号);枫溪区佘厝祠堂后1号三层红砖楼房产;座落于佘厝祠堂脚9号旧厝一间。”上述事实认定既有悖于客观事实,又有悖于“财产所有人”佘金波的真实意思表示。客观事实与佘金波的真实意思表示是一致的;即上述三项财产虽然登记在佘金波名下,但与利用祖遗房屋拆迁赔偿增购所得并登记在佘某丙名下的雁园B2幢3梯202房一样,均属佘金波与三个儿子的共同财产。二、原判决将案由定为继承纠纷是错误的。本案所涉及财产均是佘金波与三个儿子的共同财产。此项事实,有原审法院认定的所谓“财产所有人”佘金波的《分家书》和雁园B2幢3梯202房的权属证书中“拆迁赔偿增购”的记载为证。故因这些财产引起的纠纷,只能定性为“分家析产纠纷”,不能定性为“继承纠纷”。另外,既然原审法院认为雁园B2幢3梯202房是佘某丙个人所有,那么由于佘某丙尚健在,故此亦没有理由认为该房分割问题引起的纠纷属于“继承纠纷”。分析至此,原审法院审判庭所定案由之谬误,已一目了然。三、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原审法院引导佘某丁、佘某戊申请参加共同诉讼,并依申请追加为诉讼第三人违反法定程序。原审法院立案部门将本案案由定为“分家析产纠纷”。原审法院合议庭如果认为该案由正确,则不存在追加佘某丁、佘某戊参加共同诉讼的问题——因为分家是佘金波与其三个儿子的事情,与其二个女儿无关;原审法院合议庭如果认为该案由有误,应当改为“继承纠纷”,则应依职权追加佘某丁、佘某戊为共同原告参加共同诉讼。现原审法院合议庭既错误改变案由,又错误追加诉讼参加人,追加之后又不进行实体处理的做法,明显违反法定程序。再审申请人佘某甲、佘某乙因误读、误解潮州市潮安区人民法院(2013)潮安法枫民一初字第132号《民事判决书》认定事实部分的文义,致在法定上诉期限内自行放弃了上诉权利。现因该判决已经发生法律效力,依法申请再审。被申请人佘某丙、佘某丁、佘某戊辩称:一、本案遗产范围包括:1、祠堂前队间9间;2、登记在父亲名下雁园A3幢3梯101房;3、枫溪区佘厝祠堂后1号三层红砖楼及平房一间;4、雁园B2幢3梯202房属于佘某丙个人财产,不属于佘金波遗产。而申请再审人所主张的佘厝祠堂脚9号旧厝已灭失。二、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父亲佘金波于2013年4月26日所立的遗嘱合法有效,本案所涉遗产应按该遗嘱继承。三、分家书系申请人篡改,而且没有佘某丙的签名确认,依法应认定无效。四、本案如若适用法定继承,那么佘某丙将得到更多的财产份额。如合议庭不能确认佘金波于2013年4月26日所立的遗嘱的法律效力,依照继承法的有关规定,本案所涉的遗产除了佘金波确认属于佘某丙通过自己在江西做生意所赚的钱而购买的位于枫溪区佘厝祠堂后1号的三层红砖楼及平房、坐落于佘厝祠堂脚9号的旧厝一间及下车一栋楼房外,所有遗产应平均分割为五份,由于佘某丁、佘某戊都明确表态,愿意将其应得遗产份额赠送于佘某丙,故此,佘某丙应得财产份额包括:1、祠堂前队房9间的五分之三份额;2、雁园A3幢3梯101房的五分之三份额;3、佘厝祠堂后1号的三层红砖楼及平房、佘厝祠堂脚9号旧厝一间、下车一栋楼房的全部。被申请人佘某丙在再审期间向本院提供的新证据有:1、2013年4月26日佘金波所立遗嘱复印件一份一页,证明佘金波2013年4月26日立遗嘱将雁园A3幢3梯101房的三分之一份额、祠堂后1号红砖楼及平房、下车楼房指定由佘某丙继承。2、赠与书复印件一份一页,证明佘某丁自愿将佘金波所留下遗产其应得份额赠与给佘某丙。3、赠与书复印件一份一页,证明佘某戊自愿将佘金波所留下遗产其应得份额赠与给佘某丙。4、枫溪区石桥居委会证明一页,证明佘金波于2013年5月7日死亡,其妻陈国玉于2007年1月22日死亡,夫妇生育有佘某甲、佘某乙、佘某丙、佘某丁、佘某戊五子女。5、2012年4月18日证明一份一页,证明位于枫溪区枫一佘厝祠堂后1号的厝地一间(现是三层红砖楼)系由佘祥合转让给陈国玉的。本院再审查明,佘金波与其妻陈国玉生前生育佘某甲、佘某乙、佘某丙、佘某丁、佘某戊,陈国玉于2007年1月22日去世,佘金波于2013年5月7日去世,佘金波去世后留下遗产有:登记在佘金波名下座落于枫溪区枫一雁园A3幢3梯101号房的房产一套(《房地产权证》列粤房地权证潮房字第20120207**号)。另查明,被申请人佘某丁于2015年6月3日向本院邮寄民事起诉状,将佘某丙列为被告,请求判令佘金波、陈国玉的遗产,即祠堂前队房9间的五分之一份额、座落于枫溪区枫一雁园A3幢3梯101房的五分之一份额由原告佘某丁继承。同日,佘某戊也向本院邮寄民事起诉状,将佘某丙列为被告,请求继承上述遗产的五分之一份额。本院再审认为,本案争议的焦点是:1、本案双方实际上的法律关系是分家析产纠纷还是继承纠纷;2、申请再审人佘某甲、佘某乙请求分家析产的再审请求能否予以支持。一、本案双方实际上的法律关系是分家析产纠纷还是继承纠纷。要认定双方实际上的法律关系是分家析产纠纷还是继承纠纷,首先必须查明双方争议财产的性质是家庭共同财产还是遗产,对于申请再审人佘某甲、佘某乙主张的四处房产性质,本院作如下分析认定:1、关于雁园A3幢3梯101房。该房现登记在佘金波名下,来源于拆迁赔偿,申请再审人和被申请人均称原被拆除房子是其各自与佘金波的共同财产,但均未提供证据予以证明,且双方均承认被拆除的房子原来登记在佘金波名下,在没有证据证明被拆除房子是家庭全部或部分成员共享所有权的情况下,应当认定为是佘金波生前个人财产,而雁园A3幢3梯101房作为佘金波被拆除房子的赔偿,且登记在佘金波名下,应当认定为是佘金波的遗产。2、关于佘厝祠堂后1号三层红砖楼。申请再审人提供潮州市枫溪区石桥居委会出具的证明材料一份证明该房权属。因居委会不是房屋产权登记部门,本院对该证明不予采信,且鉴于物权确认不宜适用自认规则,因此讼争各方的陈述也无法证明该房权属。另外,佘某丙虽当庭提交2012年4月18日《证明》一份证明三层红砖楼系佘祥合转让给其母亲陈国玉的厝地后基建形成的,但未能证明该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及其与待证事实的关联性,因此,本院对该证明不予采信,本案没有充分证据证明该房的权属,本院对该房权属不予认定。3、关于佘厝祠堂脚9号旧厝一间。申请再审人佘某甲、佘某乙原主张该房与佘厝祠堂后1号三层红砖楼相邻,被申请人予以否认,认为该房已拆除灭失,经查,申请再审人佘某甲、佘某乙主张该房权属的依据是向房管部门调取的登记材料,并没有提供所有权证,且该登记材料所注明的四至没有与三层红砖楼相邻,经本院再次向申请再审人佘某甲、佘某乙调查,申请再审人佘某甲、佘某乙均承认该房已经拆除灭失并已得到拆迁赔偿,故佘某甲、佘某乙主张该房权属的证据不足,本院对该房权属不予认定。4、关于雁园B2幢3梯202房。该房登记在佘某丙名下,在没有其他证据证明该房是家庭共同财产,且该房现由佘某丙实际占有使用的情况下,该房屋权属应以登记为准,不能确认为家庭共同财产。综上,本院认定雁园A3幢3梯101号房系佘金波遗产;申请再审人主张的座落于枫溪区佘厝祠堂脚9号旧厝一间、座落于枫溪区佘厝祠堂后1号三层红砖楼和雁园B2幢3梯202房均为家庭共同财产的证据不足,本院不予认定。因双方争议的财产系遗产,故本院认定双方实际上的法律关系应为继承纠纷。二、申请再审人佘某甲、佘某乙请求分家析产的再审请求能否予以支持。申请再审人佘某甲、佘某乙原审主张缺乏事实依据,且经本院释明双方争议的法律关系是继承纠纷后没有变更诉讼请求,其对本院认定的法律关系未予主张,故本院仍按申请再审人佘某甲、佘某乙主张的分家析产关系继续审理,因其主张争议财产为家庭共同财产证据不足,因此申请再审人佘某甲、佘某乙请求分家析产的诉讼请求依法应当予以驳回。关于佘某丙、佘某丁、佘某戊提出的其他诉讼请求是否应当在本案中一并审理问题。被申请人佘某丁、佘某戊于2015年6月3日向本院邮寄民事起诉状,提出新的请求。该请求中关于处理祠堂前队房9间部分超出原审诉讼请求,属于一个新的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百零五条第一款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再审案件应当围绕再审请求进行。当事人的再审请求超出原审诉讼请求的,不予审理;符合另案诉讼条件的,告知当事人可以另行起诉。”的规定,本院不予一并审理,佘某丁、佘某戊可就此另行起诉;关于处理雁园A3幢3梯101房部分,虽属于再审请求,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百零五条第二款关于:“被申请人及原审其他当事人在庭审辩论结束前提出的再审请求,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五条规定的,人民法院应当一并审理”的规定,原审判决已于2014年5月9日发生法律效力,被申请人佘某丁、佘某戊于2015年6月3日提出再审请求超过六个月,不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五条的规定,本院不予一并审理。另,被申请人佘某丙辩称除申请再审人要求处理的房屋外,还有其他财产需一并处理,因其请求超出原审诉讼请求,本院不予审理。关于本案受理费负担问题。本案一审按简易程序受理,减半预收申请再审人佘某甲、佘某乙受理费1970元,后转为普通程序,因此本案一审应当收取受理费为3940元,但本案一审未要求原审原告补交尚欠受理费1970元,而且一审判决按非财产案件收取受理费100元并退还其受理费1870元不当,即申请再审人原预交的受理费尚不足以支付其应当承担的费用,其尚欠受理费1970元应向本院补充交纳。关于本案其他相关证据的分析与认定。对于双方提供的遗嘱、分家书、作废声明等相关证据,因申请再审人佘某甲、佘某乙向本院主张的法律关系为分家析产,且经本院释明为继承纠纷后没有变更诉讼请求,本院不宜对其没有主张的继承纠纷进行审理,因此本院对上述证据不予进一步审查并作出认定。综上,原审将申请再审人佘某甲、佘某乙主张的佘厝祠堂后1号三层红砖楼和佘厝祠堂脚9号旧厝一间认定为遗产,属认定事实错误,同时原审没有行使释明权告知佘某甲、佘某乙可变更诉讼请求也存在程序上的瑕疵,另外,原审原告没有行使继承请求权,原审仍以继承纠纷确定案由不当,本院对原审存在的错误及瑕疵予以纠正,但原审裁判结果正确,因此原审裁判结果尚可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二百零七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百零五条第一、二款、第四百零七条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案经本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判决如下:维持本院(2013)潮安法枫民一初字第132号民事判决。本案一审受理费3940元及再审受理费3940元由申请再审人佘某甲、佘某乙负担。申请再审人佘某甲、佘某乙尚欠一审受理费1970元应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本院交纳。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广东省潮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  黄奕亮代理审判员  雷燕君代理审判员  魏洁艳二〇一五年八月十四日书 记 员  黄喜钿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