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浮刑初字第16号
裁判日期: 2015-08-13
公开日期: 2016-05-10
案件名称
被告人杨XX生产、销售假药一案一审刑事判决书
法院
浮山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浮山县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杨XX
案由
生产、销售假药
法律依据
全文
山西省浮山县人民法院刑 事 判 决 书(2015)浮刑初字第16号公诉机关:山西省浮山县人民检察院被告人杨XX,女,1968年8月18日出生。2015年1月31日因涉嫌生产、销售假药罪,向浮山县公安局投案,同日被浮山县公安局决定取保侯审。2015年6月17日经本院决定取保候审。辩护人杨志刚,山西二峰律师事务所律师。浮山县人民检察院以浮检公诉刑诉(2015)12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杨XX犯生产、销售假药罪,于2015年6月17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浮山县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杨婧、陈振宇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杨XX及辩护人杨志刚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浮山县人民检察院指控,2014年3月至8月,被告人杨XX未经许可,在其家中开设诊所,由卫XX(持有医师资格证)坐诊,针对患者病情开具中药处方后,杨XX按处方抓药,期间该杨将中药打成药粉,再将药粉装在事先购买的胶囊壳中,装入塑料袋销售给患者。2014年8月12日浮山县公安局食品药品大队及浮山县食品药品管理局在其诊所中查扣了标示提高免疫力、减肥、便秘等33种成品胶囊,共93袋,58653粒。经山西省食品药品管理局认定,杨XX家中私自加工的胶囊为假药。公诉机关提供了相关的证据材料,认为被告人杨XX的行为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应追究其刑事责任。被告人杨XX对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辩护人意见为,对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杨XX犯生产、销售假药罪不持异议,但应考虑如下情节:1、被告人系自首;2、被告人杨XX购进药材的销售单位具有合法资质,药材质量有保障;3、被告人杨XX未对社会公众公开销售假药,且已销售的假药未造成危害后果,其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4、被告人杨XX销售的假药均为中成药,相比较西药而言,危害更小。综上,建议法庭对被告人杨XX免于刑事处罚。经审理查明,2014年3月至8月期间,被告人杨XX未经许可,在其家中开设诊所,从山西宁乐药业有限公司和浮山县杏林药店购买中药材,由浮山县中医院退休医师卫XX坐诊,针对患者病情开具中药处方,杨XX按处方抓药,之后该杨将中药加工成粉末形状,填充到事先购买的胶囊壳中,再将该胶囊装入塑料袋销售给患者。2014年8月12日浮山县公安局食品药品大队及浮山县食品药品管理局联合检查时,在被告人杨XX诊所中查扣了标示“提高免疫力”、“减肥”、“便秘”等33种胶囊制品,共93袋,58653粒。另查明,被告人杨XX案发前已销售自制胶囊2000粒,销售货值200元;被扣押成品胶囊价值4715元。经山西省食品药品管理局认定,杨XX家中私自加工的胶囊为假药。2015年1月31日杨XX到浮山县公安局投案。认定上述事实的证据如下:1、书证(1)户籍证明。可证明被告人杨XX的基本情况。(2)在逃人员登记表。可证明被告人杨XX因涉嫌生产、销售假药被浮山县公安局上网追逃的情况。(3)被告人杨XX药剂师资格证、卫XX医师资格证复印件。可证明被告人杨XX和卫XX从医资质情况。(4)杏林药店、宁乐药业资质材料以及被告人杨XX购买中药材发票。可证明被告人杨XX制作胶囊的中药材购买渠道合法。(5)先行登记保存物品清单及扣押物品清单。可证明浮山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在被告人杨XX诊所查获的胶囊制品进行了先行登记,同时可证明所查扣胶囊的种类、数量及销售货值4715元。(6)卫XX情况说明及处方复印件。可证明被告人杨XX根据卫XX开具的中药处方,将相应的中药材加工制作成胶囊的情况。(7)晋食药监稽函(2014)389号。可证明被告人杨XX制作的胶囊为假药。2、证人证言(1)证人卫XX的询问笔录。可证明被告人杨XX根据该证人开具的中药处方制作胶囊的事实。(2)证人杨XX、粱XX、陈XX、杨XX、李XX、贾XX、张XX、张XX等八人的询问笔录。该八名证人均系在被告人杨XX处就诊过的患者,可证明购买过被告人杨XX制作的胶囊,服用后有一定的疗效。(3)证人刘XX、郑XX的询问笔录。证人刘XX系山西宁乐药业有限公司中药部经理,证人郑XX系浮山县杏林药店老板。可证明被告人杨XX在上述二证人经营的药店购买过中药材的事实。3、被告人杨XX的讯问笔及当庭供述。可证明:(1)2014年3月至8月期间,被告人杨XX虽有药剂师资格证,但其未经相关部门批准和许可,根据卫XX开具的中药处方,将中药制作成胶囊进行销售的事实;(2)被告人杨XX制作的成品胶囊的种类、数量及销售货值;(3)被告人杨XX自首的事实。4、现场勘验检查笔录、照片及现场示意图。证明被告人杨XX生产销售假药场所的具体情况。上述证据系侦查机关依法取得,公诉机关当庭出示,经庭审质证,被告人杨XX均不持异议,且相互之间可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能证明本案之事实,可作为定案依据。本院认为,被告人杨XX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规,未经批准或许可,私自将中药材加工成粉末装入胶囊壳进行销售,其行为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本院予以确认。鉴于被告人杨XX本人具有药剂师资格证,在本案犯罪过程中,系根据医师开具的处方,将从国家批准的药店购买的中药材制加工成粉末形状制成胶囊出售给来就诊的患者,同时已销售的假药数量和范围相对较小,且未造成不良社会后果。结合被告人自首情节,本院认为被告人杨XX虽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但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对辩护人的相关辩护意见予以采纳。据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百四十一条、第三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条第二款第(二)项、第七十四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人杨XX犯生产、销售假药罪,免予刑事处罚。二、没收被告人杨XX生产的假药(胶囊)58653粒;没收被告人杨XX违法所得人民币200元。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直接向临汾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二份。审 判 长 杨福锁审 判 员 孙艳丽人民陪审员 贾俊明二〇一五年八月十三日书 记 员 孙 芳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