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昆民一终字第399号
裁判日期: 2015-08-13
公开日期: 2016-03-21
案件名称
周国付与袁林讷、周兴亮、周克万、腊云香财产损害赔偿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云南省昆明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周国付,袁林讷,周兴亮,周克万,腊云香
案由
财产损害赔偿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百一十八条
全文
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昆民一终字第399号上诉人(原审原告)周国付,男,1981年9月2日出生,彝族。委托代理人李卫红,昆明市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一般授权代理。上诉人(原审被告)袁林讷,女,1951年10月13日出生,彝族。上诉人(原审被告)周兴亮,男,1971年8月13日出生,彝族。上诉人(原审被告)周克万,男,1984年6月6日出生,彝族。上诉人(原审被告)腊云香,女,1990年9月22日出生,彝族。上列四上诉人共同委托代理人张良,民族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均为特别授权代理。上诉人周国付因与上诉人袁林讷、周兴亮、周克万、腊云香财产损害赔偿纠纷一案,各方均不服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法院(2015)寻民初字第272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15年6月5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5年7月16日对本案进行了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一审法院经审理确认的本案事实是:周国付与其兄周明万属同一承包经营户,在多姑村委会阿折足有地3亩,四至界限:东至周华亮,西至沟,南至孙桥富,北至孙石生地界。袁林讷、周克万在多姑村委会阿折足有地2亩,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四至界限为:东至李,南至周,北至周,被至周。1992年至2013年年初,阿折足地块是由多姑村委会回收统一种植牧草,双方对各自的阿折足地块都未实际耕种。2013年2月,多姑村委会返还土地,周国付及周兴万、周明万与周兴亮、周克万在种植过程中发生争议,后周国付及其兄弟周兴万、周明万诉至一审法院,一审法院以(2013)寻民初字第1302号民事判决书判决,驳回周国付及周兴万、周明万的诉讼请求。判决书中认定周国付及其兄弟周兴万、周明万在多姑村委会阿折足登记有地共4亩,袁林讷、周克万在多姑村委会阿折足登记有地2亩,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上登记的土地总共有6亩,而实际勘查多姑村委会阿折足土地面积共有约11亩,双方争议的土地面积约有6亩。2014年6月1日,周国付以每棵1元购买旱冬瓜树苗6000棵,价值6000元,承包给寻甸金所娇璐种养殖场统一栽种,支付种植旱冬瓜树苗工时费8000元,并指定种植在双方争议的多姑村委会阿折足地块内。2014年6月2日中午,袁林讷将周国付种植在双方争议的阿折足地块上的旱冬瓜树苗全部拔光。现周国付认为袁林讷等四人将其栽种树苗拨光的行为构成侵权,故诉至一审法院,请求:一、由四被告赔偿因其违法行为给周国付造成的树苗及种树人工费损失共计人民币14000元(其中:购买树苗费6000元,种树工时费8000元);二、本案诉讼费由四被告承担。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周国付与袁林讷、周兴亮、周克万、腊云香发生此次纠纷的原因是在多姑村委会阿折足双方争议土地而引发。周国付及袁林讷、周克万提供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均证实双方在阿折足都各自有耕地,周国付与袁林讷、周克万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上登记的面积总共有5亩,而实际勘查多姑村委会阿折足土地面积共有约11亩,远超出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的面积数,超出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上登记的面积数,依法需要重新进行确认和登记,周国付及袁林讷、周克万都未对超出土地的面积申请进行重新确认和登记,但均主张超出登记的土地部分为自家所有。对超出登记的土地部分依法需要重新确认和登记,双方应避免恶意抢占的发生,争议发生后一方强行先占土地的行为和事实,不得作为确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依据。盖因此种先占发生在争议尚未解决之前,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各权利主张人之间的归属,最终须待法律程序的认定。周国付明知是双方争议的土地,不采取正确的方法处理,欲采用种植树木在争议土地上主张自己的权利,从而引发本案,其行为有较大过错。袁林讷在审理中承认,拔去栽种的旱冬瓜树苗是其一人所为,与寻甸县公安局金所派出所的询问笔录中证明的指向内容相符,可以确认袁林讷是本案拔树苗的直接行为人,袁林讷发现周国付在双方争议的土地种植树木后,未采取正确的处置方法,造成损害后果,其行为亦有较大过错。由于周国付与袁林讷的过错责任相当,故一审法院依法确认袁林讷承担赔偿周国付树苗及种植工时费损失共计14000元的50%,即赔偿7000元。据此,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第十五条第一款第(六)项,《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三十七条,《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二十九条之规定,判决:“一、由被告袁林讷赔偿原告周国付树苗及种植工时费损失7000元,其余损失由原告周国付自负。二、被告周兴亮、周克万、腊云香不承担赔偿责任。”案件受理费150元,减半收取75元,由周国付负担37.5元,袁林讷负担37.5元。一审判决宣判后,周国付与袁林讷、周兴亮、周克万、腊云香均不服,向本院提出上诉。周国付上诉称:一审法院认定事实不清。周国付种植树木的土地在其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范围内,并非一审法院所述的采用种植树木的方式来争夺没有登记和确认的土地。四被上诉人应就其侵权行为负全部责任。综上,请求:撤销一审判决,依法改判。袁林讷、周兴亮、周克万、腊云香答辩并提出上诉称:一审法院认定事实不清。袁林讷家在多姑村委会阿折足有2亩土地,由于承包到户后,三包四固定,为减免公粮,又是山地、丑地搭配,才将实际的11亩土地登记为2亩,并由袁林讷家耕种到现在。一审法院所作(2013)寻民初字第1302号民事判决(以下简称“1302号民事判决”)中已驳回周国付的诉请,之后由袁林讷家在其上栽种了麦子、玉米等,周国付却将麦子及玉米铲除并种植树苗,给袁林讷家造成损失,应由周国付予以赔偿。同时,基于周国付的不当行为,袁林讷拔除树苗并无不妥,一审法院判决由袁林讷承担一半损失没有法律依据。综上,请求:一、撤销一审判决,改判四上诉人不承担赔偿责任,并由周国付赔偿四上诉人待收的麦子和玉米损失。二、本案一、二审诉讼费由周国付承担。周国付答辩称:1302号民事判决是以证据不足为由驳回周国付的诉讼请求,并非确认诉争土地系对方的承包地,两案不具有关联性。对方提出的麦子、玉米损失与本案无关联性,其土地承包面积应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上记载的范围为准,三包四固定不能作为本案审理的依据,只要周国付所种植的树苗不在对方的土地上,袁林讷的行为就构成侵权。经询问各方对一审判决确认事实的意见,周国付认为所栽种树苗的土地其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而非双方有争议的土地。同时认为,侵权行为系袁林讷、周兴亮、周克万、腊云香四人共同所为。袁林讷、周兴亮、周克万、腊云香认为一审判决所确认的“双方争议的土地面积约有6亩”有误,认为该6亩土地均是四人的承包地,且周国付所栽种的树苗是在该6亩土地范围内。对各方所争议的事实,本院认为,双方均主张对栽种树苗的土地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但对此均未提交证据予以证实,且经一审法院现场勘查,阿折足的土地面积远远超出双方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上登记的面积数,故本院对双方所提该异议均不予确认。另外,周国付认为侵权主体并非袁林讷一人,而是四人共同所为,对此并未提交证据予以证实,且结合公安机关所作询问笔录也可证实侵权行为人为袁林讷一人,故对周国付所提该异议本院不予确认。综上,二审查明事实与一审判决认定事实一致,本院予以确认。结合双方诉辩主张,本院归纳本案二审争议焦点为:周国付所诉损失14000元应如何处理。本院认为:本案双方当事人在多姑村委会阿折足均有承包地,其中,周国付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上登记有3亩,袁林讷一家登记有2亩,而阿折足共有土地约11亩,且在双方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上所载明的四至范围均无法界定的情况下,双方均主张争议的6亩土地系自家所有无事实依据。在此情况下,周国付在争议土地上栽种树苗,欲以先占行为取得对诉争土地的权属,其行为具有一定过错。同时,袁林讷在双方就诉争土地有争议的情况下,未采取正确方式处理,而是擅自拔除周国付所栽种的树苗,造成树木损害的后果,其行为亦有过错。一审法院认定双方责任相当,由双方各自承担50%的责任并无不妥,本院予以维持。综上,上诉人周国付及上诉人袁林讷、周兴亮、周克万、腊云香所提上诉理由均不成立,本院不予支持。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本院予以维持。据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一百一十八条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如未按照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金钱给付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二审案件受理费150元,由上诉人周国付承担75元,由上诉人袁林讷承担75元,多收取案件受理费150元,退还周国付75元,退还袁林讷75元。本判决为终审判决。本判决送达后即发生法律效力,若负有义务的当事人不自动履行本判决,享有权利的当事人可在本判决规定履行期限届满后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向一审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为二年。审 判 长 郑会利代理审判员 符圆圆代理审判员 邓林春二〇一五年八月十三日书 记 员 杨 扬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