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青民一初字第2873号
裁判日期: 2015-08-12
公开日期: 2016-01-12
案件名称
廖某甲、廖某乙等与周某甲、周某乙继承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南宁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廖某甲,廖某乙,周某甲,周某乙,梁某,黄冠群,一某,二某,三某,四某
案由
继承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2001年)》:第五条,第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三条第一款,第十条第一款,第二十九条第一款
全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4)青民一初字第2873号原告廖某甲。原告廖某乙。两原告共同委托代理人伍志锐、凌文婷,广西国海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周某甲。被告周某乙。两被告共同委托代理人李彬、唐文静,广西创和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梁某。第三人一某。第三人二某。第三人三某。第三人四某。第三人周祖秀、黄丹凤共同委托代理人黄冠群,身份信息同上。原告廖某甲、廖某乙诉被告周某甲、周某乙、梁某与第三人廖汝琪、周祖秀、黄冠群、黄丹凤继承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二次审理。原告廖某甲及其委托代理人伍志锐、凌文婷,被告周某甲、周某乙的委托代理人李彬、唐文静,被告梁某,第三人周祖秀、黄冠群到庭参加了诉讼。第三人廖汝琪经本院依法送达开庭传票,未到庭参加诉讼,本院依法进行缺席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廖某甲、廖某乙诉称,诉争房屋位于南宁市青秀区某号,房产证号邕房权证字第××号,为被继承人陆桂英与黄秀珍共同共有,陆桂英占三分之二产权,黄秀珍占三分之一产权。被继承人黄秀珍于××××年××月××日去世,两原告系廖汝琪与黄秀珍所生子女,被告周某甲、周某乙系黄秀珍与前夫周世祝所生子女,黄秀珍父亲黄金、母亲陈秀英均先于其死亡。廖汝琪已声明放弃对前述房屋的继承权。故两原告及被告周某甲、周某乙均是被继承人黄秀珍第一顺位法定继承人,应由四人共同继承黄秀珍遗产,可分得该房屋十二分之一的产权。黄庆林系陆桂英养子,系其唯一法定继承人,陆桂英占诉争房屋的三分之二产权,故黄庆林可继承本案诉争房屋的三分之二产权。因被告周某甲、周某乙不承认两原告继承份额,拒绝配合办理相关产权变更手续,故请求法院依法判令:一、两原告与被告周某甲、周某乙共同继承南宁市青秀区某号房产中三分之一产权份额,即每人分得十二分之一;二、本案诉讼费用由两被告承担。被告周某甲、周某乙辩称,一、涉案房屋的全部产权应由被继承人黄秀英全部继承,本案无证据证明两两原告是黄秀珍的法定继承人,不认可两原告是黄秀珍与廖汝琪的非婚生子女;二、被告梁某为黄秀珍生前最后一位合法配偶,具有继承权,故本案涉案房屋的合法继承人是三被告,按均等分割,被告梁某可分得该房屋的三分之一份额,但由于其未尽到夫妻照顾义务,应少分得遗产,具体由法院酌定;三、黄秀珍经过公证遗嘱取得了陆桂英三分之二的产权,无论黄庆林与其是否成立收养关系,其均无权继承涉案房屋,现其去世,其配偶及子女也无权继承涉案房屋;四、第三人廖汝琪与黄秀珍不存在所谓的事实婚姻关系,不清楚两者是何种人身关系,故廖汝琪对涉案房屋也无继承权;五、如果法院认定黄秀珍还存在其他继承人,其他继承人也应少分遗产份额,具体由法院酌定。被告梁某辩称,一、两原告确为黄秀珍与廖汝琪的非婚生子女,黄秀珍与廖汝琪存在事实婚姻关系;二、对黄秀珍经过公证取得房屋另外的三分之二产权一事,不知情;三、黄秀珍中风后至去世,长达十二年间,一直由我方照顾,甚至陆桂英也是由我方给予协助照料的。综上,我方要求继承涉案房屋,具体份额由法院认定。第三人廖汝琪未到庭参加诉讼,但提交书面述称,廖汝琪与黄秀珍在××××年结婚成家,生有一女一子即廖某甲、廖某乙。黄秀珍父亲为黄金,母亲为陈秀英;陆桂英是黄金的小老婆,未生有子女,两原告在诉状中称我方放弃继承,与事实不符,我方从未作过如此声明,请求法院依据事实与法律,公正判决。第三人周祖秀、黄冠群、黄某共同述称,一、两原告是廖汝琪与黄秀珍的非婚生子女;二、廖汝琪与黄秀珍存在事实婚姻关系;三、对陆桂英将涉案房屋产权的三分之二公证遗嘱给黄秀珍一事不知情。相反,父亲黄庆林曾告知我方,陆桂英是将房屋立遗嘱给他;四、黄金去世前将涉案房屋三分之二产权留给陆桂英,父亲黄庆林作为陆桂英养子有权继承其享有的三分之二产权,现父亲去世后,我方三人有权继承父亲享有的产权份额;六、母亲周祖秀与前夫所育之子林超波已明确表示放弃对涉案房屋的继承,也与黄庆林未形成具有扶养关系的继父子关系。综上,涉案房屋的三分之二产权归我方所有,另三分之一产权份额由两原告及三被告继承享有,为明晰权属关系,我方要求涉案房屋归我方所有,我方折价补偿各被继承人应得份额。经审理查明,本案被继承人黄秀珍系黄金(1993年1月故)与陈秀英(1994年10月故)于解放前1946年所生之女。黄秀珍于××××年××月××日故,生前登记结婚两次。第一次于1963年与周世祝登记结婚,婚后生育一子一女,即被告周某甲、周某乙,但双方于1974年8月经原柳州市人民法院第(74)民婚字第128号调解书确认离婚,离婚时二人同意周某甲、周某乙由周世祝携带抚养。第二次于××××年××月××日,与被告梁某登记结婚,婚后未生育子女。原告廖某甲、廖某乙主张,其系被继承人黄秀珍与第三人廖汝琪所生子女,双方虽未进行婚姻登记,但为事实婚姻。对此,廖汝琪及梁某均予认可。诉讼中,为进一步证实该事实,两原告申请与被告周某甲、周某乙就是否存在血缘关系,进行司法鉴定,但两被告以有悖伦理为由,不予同意。另,黄金于解放前另有一妻陆桂英(2001年故),二人未生育子女。黄金有一侄子名为黄庆林(2014年8月故),在黄金、陆桂英户籍名下,将黄庆林登记为侄养子。其生前与被告周祖秀为夫妻,婚后生有二女即某、黄某。涉案房产位于南宁市某号(邕房权证字第××号及邕房权证字第012562XX-1号),产权于1999年11月登记于陆桂英与黄秀英名下。该房由陆桂英、陈秀英于1993年继承黄金遗产而得(其中陆桂英占三分之二产权,陈秀英占三分之一产权);1995年再由黄秀珍继承陈秀英遗产得来。1995年9月20日,陆桂英经南宁市公证处立定公证遗嘱[(95)桂南民证字第4391号],将其在涉案房产所占的三分之二份额指定由黄秀珍继承,至此黄秀珍实际取得涉案房屋的全部产权。为明晰财产关系,两原告诉至本院,请求法院判如所请;各方答辩陈述如上。本院认为,关于两原告对涉案房屋是否具有继承权。首先,根据婚姻法司法解释(一)第五条,“未按婚姻法第八条规定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离婚的,应当区别对待:(一)××××年××月××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理。······”,黄秀珍在插队期间与廖汝琪虽未办理婚姻登记,但从原告提交的出生证明、村委证明等书面证据,以及结合当时历史背景看,黄秀珍与廖汝琪系以夫妻名义,长期共同生活,并生育子女,已经具备了婚姻的实质要件。故按上述规定,其二人应按事实婚姻处理。其次,黄秀珍生前死后,两原告均以子女身份向其履行病养死葬的赡养义务,这一事实作为在后的配偶被告梁某也予以认可。最后,虽然就兄弟姐妹间是否存在血缘关系的司法鉴定结论,不具有唯一、确定性,但仍可作为重要辅证利于法院综合其他证据查明事实,特别是在被告周某甲、周某乙未提供任何反驳证据的情况下,其应提供这一重要证据(血样),以完成其初步的举证责任。综上,综合各方证据及陈述,本院确认两原告为黄秀珍与廖汝琪婚生子女(事实婚姻),依法对黄秀珍遗产享有继承权。关于廖汝琪,同样上述司法解释第六条之规定,“未按婚姻法第八条规定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一方死亡,另一方以配偶身份主张享有继承权的,按照本解释第五条的原则处理。”,廖汝琪亦依法基于事实婚姻对黄秀珍的遗产享有继承权。但这一事实婚姻,至黄秀珍于××××年××月××日与梁某登记结婚时自然消亡。故黄秀珍在1995年经法定继承实际取得涉案房屋三分之一产权,应认定为黄秀珍的个人财产,即无廖汝琪基于事实婚姻而占有共有份额。关于梁某,因其于××××年××月××日才始与黄秀珍登记结婚,故黄秀珍在1995年经法定继承实际取得涉案房屋三分之一产权,也为黄秀珍的婚前个人财产;剩余的三分之二产权,系黄秀珍按陆桂英生前公证遗嘱取得,根据婚姻法第十八条之规定,遗嘱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故诉争房屋中也无被告梁某基于夫妻关系占有共有份额,但其基于继承,依法享有相应财产份额。关于黄庆林,虽在户籍上,其与陆桂英登记为侄养子,但在1995年8月立定公证遗嘱前,经南宁市公证处询问,陆桂英明确否认与黄庆林具有侄养子关系,并将其在涉案房屋所占的三分之二产权份额指定由黄秀珍继承,故黄庆林对本案房屋不享有继承权。现黄庆林去世,其法定继承人周祖秀(配偶)、黄冠群、黄某(子女)对本案房屋亦无继承权。综上,涉案房屋应由两原告与三被告以及第三人廖汝琪六人共同继承。按继承法第十三条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现黄秀珍的上述各继承人,并无优势证据,证明其较于对方对被继承人明显尽了较多扶养义务,故本院对各方主张的给予己方多分,给予对方少分的请求,不予支持。据此,本院确认两原告对涉案房屋各享有1/6产权份额。因诉讼中,两原告表示待本案确认其有无继承权及相应继承分额后,再就涉案房屋如何分割另案主张,此系其真实意愿及民事权利的正当处分,本院予以准照。综上所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第一款、第十三条、第二十九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原告廖某甲对南宁市青秀区某号房享有1/6产权份额;二、原告廖某乙对南宁市青秀区某号房享有1/6产权份额。本案受理费4400元,由原告廖某甲、廖某乙,被告周某甲、周某乙、梁某及第三人廖汝琪各负担733.33元。此款两原告已预交,其他各方按其应负担的部分于本案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给两原告。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或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交副本,上诉于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同时在上诉期届满后七日内至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预交上诉受理费。逾期不交纳又不提出缓交申请的,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审判员 骆兴国二〇一五年八月十二日书记员 黄 媚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