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威民一终字第536号
裁判日期: 2015-08-12
公开日期: 2015-09-13
案件名称
滕某乙与滕某甲法定继承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山东省威海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山东省威海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滕某甲,滕某乙
案由
法定继承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一百六十九条第一款,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百七十五条
全文
山东省威海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威民一终字第536号上诉人(原审被告)滕某甲。被上诉人(原审原告)滕某乙。委托代理人滕学建。上诉人滕某甲因法定继承纠纷一案,不服荣成市人民法院(2015)荣滕民初字第108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审法院认定,被继承人滕世顺系原告滕某乙之弟,被告滕某甲之叔,滕世顺于2015年2月13日病故,其去世后遗留的遗产为位于滕家镇滕家村门牌号为××的老房四间(前临菜园子,再前为滕学堂房屋,后临村道,西临滕保太,东临滕学好)。滕世顺生前未结婚,未育有子女或收养子女,其兄弟姊妹共四人,老大滕保太(系被告之父)于2014年7月1日病故,老二滕某乙即本案原告,老三滕粉多年前去世,老四即滕世顺,其父母、祖父母、外祖父亦多年前去世。2015年4月20日,原告诉至原审法院,要求继承滕世顺位于滕家镇滕家村门牌号为××的老房四间。被告辩称,其对滕世顺生前照顾较多,原告及其委托代理人滕学建对滕世顺照顾不周,滕世顺生前也曾多次表示,去世后房屋留给被告。另查,原告滕某乙及其委托代理人滕学建在滕世顺生前对其房屋即诉争遗产进行了修缮,滕世顺去世后支付了289元的殡葬费。原、被告均认可村委每年救济滕世顺面粉6袋(300斤)。诉讼过程中,原告主张滕世顺立有遗嘱,并提交了书有“我死了房子给小哥,滕世顺、滕世亭、董先兰、××9、5月20日”的遗嘱一份,被告称滕世顺不会写字,对该份遗嘱的真实性不予认可,滕世亭、董先兰两位见证人未能到庭作证。被告主张滕世顺生前曾口头表示死后房屋要留给被告,被告在滕世顺生前对其照顾较多,原告对此予以否认,被告未能提供有效证据予以证明。原审法院认定以上事实,有原、被告双方的陈述、村委证明、殡葬费单据等证据在案为凭。原审法院认为,滕世顺遗留房屋四间,原、被告双方均认可为滕世顺的合法遗产,予以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五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第十条规定,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原告虽然提交了滕世顺署名的且有滕世亭、董先兰两名见证人签名的书面遗嘱,但因被告予以否认,两名遗嘱见证人未能出庭作证,原告又未能提供其他有效证据予以完善、佐证,且该遗嘱继承与法定继承的指向均为同一继承人,是否适用遗嘱继承不影响原告的实体权利,原告亦主张法定继承,故对该遗嘱不予确认。被告虽主张滕世顺生前曾口头表示死后房屋要留给被告,但该主张既不符合法律规定口头遗嘱的形式要件,又缺乏其他有效证据的证明,原告对此也予以否认,对被告的该项主张不予支持。被告主张其在滕世顺生前照顾较多,但未提供有效证据予以证实,原告亦予以否认,相反双方均认可村委对被继承人生前的生活给予了必要的帮助。即使被告主张的情况为真实,也是基于叔侄之情所尽的照顾,而非法律意义上的“尽了主要扶养义务”。对困难亲属的帮助、照顾,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当予以弘扬,但以此主张分割遗产,不尽符合法律规定。因滕世顺生前未签订遗赠扶养协议,亦未立有合法有效的遗嘱,故适用法定继承。滕世顺生前未婚,未育有或收养子女,其第一顺序继承人唯有其父母,但其父母已先于滕世顺多年前去世,故由滕世顺的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滕世顺的第二顺序继承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及兄滕保太、姊滕粉均先于滕世顺死亡,原告滕某乙为唯一健在的第二顺序法定继承人,故拥有法律规定之继承权。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条、第三条、第五条、第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第一百五十九条、第一百六十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二百六十六条第三款之规定,判决:滕世顺的遗产即位于荣成市滕家镇滕家村门牌号为××的老房四间(前临菜园子,后临村道,西临滕保太,东临滕学好)由原告滕某乙继承。案件受理费25元,由被告滕某甲负担。上诉人滕某甲不服原审法院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称,一、原审将上诉人祖父母遗留的诉争房屋认定为滕世顺的遗产,并判归被上诉人继承错误。上诉人祖父母去世后应由滕保太、被上诉人及滕世顺各继承三分之一。滕保太2014年去世后,其继承的份额应由上诉人之母及上诉人姊妹四人共同继承。滕世顺去世后按照法律规定应由第二顺序继承人即被上诉人继承,但因被上诉人及其代理人不照顾滕世顺、未维修房屋、每天只给滕世顺二两馒头和一口菜,故被上诉人无权继承滕世顺的份额,滕世顺的房屋可赠与给其他机构。故请求撤销原判,依法判决。被上诉人滕某乙答辩称,被上诉人对滕世顺进行照顾直到其病故,荣成市电视台为此采访了村民并进行报道,诉争房屋系滕世顺分家所得,故原审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准确,请求维持原判。二审审理期间,上诉人认可诉争房屋未办理产权证件;滕世顺的兄弟滕保太及被上诉人在该村均有房屋。被上诉人提供荣成市滕家镇滕家村村民委员会的证明一份及证人滕某丙、滕某丁、滕某戊、徐某、隋某的书面证言一份,拟证实诉争房屋是在滕世顺父亲去世后,被上诉人及滕保太均已成家,由滕世顺母亲主持通过分家的形式分给滕世顺,滕世顺对该房屋享有所有权。经质证,上诉人主张村委干部并不清楚诉争房屋归属,且证人隋某系滕学建的亲妈、滕某丙系滕学建干爸的弟弟。另查,上诉人在原审中认可滕世顺的遗产包括诉争房屋及树木;亦认可荣成市电视台民生360栏目曾采访并报道过被上诉人及滕学建照料滕世顺的事迹,但主张系虚假报道。荣成市滕家镇滕家村村民委员会在原审中出具证明一份,证实滕世顺因病生活不能自立,村委每年救助面粉6袋,由被上诉人或滕学建代为领取,伺候其饮食。本院二审查明的其他事实与原审查明的一致。本院认为,上诉人主张诉争房屋系祖遗房,在其祖父母去世后应由滕保太、被上诉人及滕世顺继承,但上诉人在原审中认可滕世顺遗产包括诉争房屋,现亦未提供证据对其自认的事实予以反驳,结合被上诉人提供的荣成市滕家镇滕家村村民委员会的证明及证人滕某丙、滕某丁、滕某戊、徐某、隋某的书面证言所证事实,可以认定诉争房屋应系滕世顺的遗产。被上诉人作为滕世顺的第二顺序法定继承人有权继承该房屋。上诉人主张被上诉人未照顾滕世顺,无权继承滕世顺的遗产,但通过荣成市滕家镇滕家村村民委员会出具证明可以证实被上诉人或滕学建代为领取村委救济并照顾滕世顺,结合荣成市电视台民生360栏目曾采访并报道被上诉人及滕学建照料滕世顺的事迹,故上诉人该项主张理由不当,证据不足,本院不予支持。综上,上诉人诉讼请求理由不当,证据不足,本院不予支持。原审判决正确,本院予以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九条、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一百七十五条的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50元,由上诉人滕某甲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 判 长 万景周审 判 员 郑华章代理审判员 赵 娟二〇一五年八月十二日书 记 员 林美廷 更多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