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浔刑初字第14号

裁判日期: 2015-08-11

公开日期: 2015-09-24

案件名称

梁某甲、曹某诈骗一审刑事判决书

法院

桂平市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桂平市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案由

法律依据

全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人民法院刑 事 判 决 书(2015)浔刑初字第14号公诉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人民检察院。被告人梁某甲,农民。因涉嫌犯诈骗罪,2014年9月5日被刑事拘留,2014年9月30日被逮捕。现羁押于桂平市看守所。辩护人梁庆树,广西旭成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人曹某,文肓,农民。因涉嫌犯诈骗罪,2014年9月5日被刑事拘留,于2014年9月30日被逮捕。现羁押于桂平市看守所。辩护人曹旭成,广西旭成律师事务所律师。桂平市人民检察院以浔检公刑诉(2014)447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梁某甲、曹某犯诈骗罪,于2014年12月22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立案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桂平市人民检察院指派代检察员陈冰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梁某甲、曹某及两被告人的辩护人均到庭参加了诉讼。在审理过程中桂平市人民检察院建议延期审理,本院决定延期审理。现已审理终结。公诉机关指控称:1、2011年9月至12月间,被告人梁某甲、曹某伙同曹锡容(在逃)为谋取钱财,由被告人梁某甲,化名为“梁亚强”,被告人曹某化名为“韦甘华”、曹锡容假扮为韦甘华的阿姨,让曹某与卢某交往。随后,两被告人以办理结婚、准生证、治病为由,多次对卢某交实施诈骗,骗取了卢某人民币29440元。2、2011年9月至2012年3月间,被告人梁某甲、曹某又采用由被告人曹某冒充“韦甘华”与梁某丙儿子梁某丁谈婚,先后共骗去梁某丙人民币16380元。3、2014年4月至8月间,由被告人曹某以“甘凤”名义和梁某乙交往,假装和梁某乙谈婚并办理假的结婚证件,骗取了梁某乙钱财共计人民币12500元。就指控的事实,公诉机关提供了相应的证据予以证实。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梁某甲、曹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二被告人的行为已触犯刑律,构成了诈骗罪。提请本院依法判处。被告人梁某甲对公诉机关指控其犯诈骗罪没有异议。提出其没有参与诈骗梁某丙16380元的辩解意见。被告人梁某甲的辩护人对指控被告人梁某甲犯诈骗罪没有异议,提出诈骗卢某及梁某乙的数额与指控的有出入,被告人梁某甲退清赃款赔给被害人,应酌情从轻处罚;指控被告人梁某甲诈骗梁某丙这起事实,证据不足,事实不清的辩护意见。被告人曹某对公诉机关指控其犯诈骗罪没有异议。提出其没有参与诈骗梁某丙16380元的辩解意见。被告人曹某的辩护人对指控被告人曹某犯诈骗罪没有异议,提出诈骗卢某及梁某乙的数额与指控的有出入,被告人曹某退出赃款赔给被害人,并得到谅解,应酌情从轻处罚;指控被告人曹某参与诈骗梁某丙这起事实,证据不足的辩护意见。经审理查明,被告人梁某甲、曹某犯诈骗罪的具体犯罪事实如下:一、2011年9月至12月间,被告人梁某甲、曹某为谋取钱财,经密谋后由被告人曹某隐瞒其已婚的真相,化名为韦甘华与卢某以结婚名义进行交往。随后,两被告人以办理结婚、准生证、索要礼金的名义骗取了卢某的现金共计11900元,以韦甘华的母亲急需钱治病为由,骗取了卢某的汇款14500元,合计诈骗卢某的人民币26400元。上述事实,有公诉机关提供,并经法庭出示、宣读、质证的以下主要证据证实:1、受案登记表、立案决定书、抓获经过、办案说明证实,被害人卢某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于2014年9月4日将被告人梁某甲、曹某抓获归案。2、辩认笔录证实,卢某辩认出被告人曹某是以结婚名义与其进行相亲,并骗取了其钱财的自称为“韦甘华”的人;被告人梁某甲是介绍“韦甘华”给其认识自称为“梁亚强”的人,被告人梁某甲、曹某辩认出卢某是被他们以结婚名义骗取了钱财的人。3、提取笔录、扣押物品清单证实。公安机关从被告人梁某甲处查获韦甘华的身份证、手机二台(其中一台有变音功能)。4、中国邮政储蓄转账单证实,户名为卢某的账户分四次共转出了14500元到60×××84账户。5、查询存款通知书、查询结果单证实,户名为韦甘华,卡号为60×××84的账户分别于2011年11月10日、11月16日、12月14日、12月17日共转入14500元。6、被害人卢某的陈述证实,2015年9月份,其通过陆某介绍认识一位叫梁亚强的男子。随后,梁亚强介绍一位名叫韦甘华的女子与其相亲。相亲后,梁亚强、韦甘华以办结婚证、办准生证、买衣服、索要礼金等名义,先后骗取了其现金一万多元。2011年11月份后,梁亚强打电话联系其说韦甘华的母亲生病住院,急要钱治病,要其支持部分住院费。随后,其便通过银行四次汇款14500元到户名为韦甘华的账户内。7、证人陆某的证言证实,2011年9月份,其通过一位叫梁亚强的男子,介绍了一个自称为韦甘华的女子与卢某相亲。8、证人冼学树的证言、婚姻登记证明等证据证实,冼学树与被告人曹某是合法夫妻,两人共生育子女五个。9、被告人梁某甲的供述证实,2011年9月至12月,其通过陆某牵线,将被告人曹某化名为韦甘华以结婚名义与卢某相亲,相亲后其伙同被告人曹某以办结婚证、索要礼金等名义,共诈骗了卢某人民币一万一千九百元。并用有××的名义,四次骗取了卢某的汇款14500元。10、被告人曹某供述证实,2011年10至11月,其化名为韦甘华以结婚名义与卢某相亲,相亲后其伙同被告人梁某甲以办结婚证、准生证、其母亲生病急要钱治病等名义,共诈骗了卢某现金人民币一万一千九百元及汇款。二、2014年4月至8月间,被告人梁某甲、曹某密谋后,由被告人曹某化名为“甘凤”与梁某乙以结婚名义进行交往。随后,被告人梁某甲伪造了一本假结婚证,以办理结婚证需要手续费为名,骗取了梁某乙的现金3500元。被告人曹某则以购买衣服为由,骗取了梁某乙的现金3000元。被告人梁某甲还以帮梁某乙迁户口到南宁的名义,骗取了梁某乙的汇款6000元。综上,两被告人共同骗取了梁某乙的钱财共计人民币12500元。上述事实,有公诉机关提供,并经法庭出示、宣读、质证的以下主要证据证实:1、受案登记表、立案决定书证实,梁某乙于2014年9月21日到公安机关报案称其被一位自称梁亚强的男子、一位自称甘凤的女子骗了一万多元。2、辩认笔录证实,梁某乙辩认出被告人曹某是以结婚名与其进行相亲,并骗取了其钱财的自称为甘凤的人;被告人梁某甲是自称梁亚强的人,被告人梁某甲、曹某辩认出梁某乙是被他们以结婚名义骗取了钱财的人。3、提取笔录、扣押物品清单证实。公安机关从被告人梁某甲处查获甘凤私章一枚、假结婚证一本(甘凤、梁某乙结婚证)、中国邮政储蓄卡一张(62×××65)。4、汇款收据二份证实,汇款人为梁某乙于2014年6月8日汇款5500元、6月23日汇款500元到卡号为62×××65、户名是李春梅的账户。5、查询存款通知书、查询结果单证实,户名为李春梅,卡号为62×××65的账户于2014年6月8日汇入5500元、6月23日汇入500元,6、被害人梁某乙的陈述证实,2014年4月份,其通过两位媒婆介绍与一个叫“甘凤”的女子相亲。随后,“甘凤”的老表及其阿姨先后以办结婚证、购买衣服的名义骗取了其现金6000多元。2014年6月份,“甘凤”又以帮迁户口为由,让其将汇款6000元到李春梅的账户,先后诈骗了其一万多元。7、被告人梁某甲的供述证实,2014年4月份,通过两位媒婆,其安排被告人曹某化名为“甘凤”与梁某乙相亲。随后,其与被告人曹某以办结婚证、拿户口部的名义,骗取了梁某乙的现金人民币3500元,后来其又及以帮梁某乙迁户口到南宁的理由,让梁某乙将6000元汇到其使用的户名为李春梅的账户内。8、被告人曹某的供述证实,2014年4月份,被告人梁某甲安排其化名为“甘凤”与梁某乙相亲。相亲后,被告人梁某甲以去南宁领户口本办结婚证名义骗取了梁某乙的现金3000多元及汇款,其以买衣服的名义骗取了梁某乙的现金人民币3000元。综上所述,被告人梁某甲、曹某诈骗二起,诈骗金额为38900元。另查明,在审理过程中,被告人梁某甲退出赃款15000元、被告人曹某退出赃款5000元赔给被害人卢某,被害人卢某收到退赔款后,谅解了被告人梁某甲、曹某。被告人梁某甲还将赃款12000元交到了法庭,用于退赔给被害人梁某乙。对公诉机关意见及被告人梁某甲、曹某及二辩护人的意见,本院综合评析如下:1、公诉机关指控两被告人以结婚名义诈骗梁某丙人民币16380元。经查,对指控的这起事实,公诉机关仅提供了被害人梁某丙、梁某丁的陈述及查询存款通知书、账户明细清单、中国邮政储蓄转账单等证据,这些证据只能证实梁某丙确实将16380元汇入了被告人梁某甲使用的户名为韦甘华的账户内,但无其他证据印证该款是梁某甲及曹某诈骗梁某丙的赃款。故对指控的这起事实本院不予认定。2、对被告人梁某甲、曹某的辩护人提出两被告人诈骗的数额与事实有出入的辩护意见。经查,对两被告人诈骗卢某、梁某乙钱财的金额,有二被害人的陈述、查询存款通知书、账户明细清单、银行转账单、二被告人的多次供述等证据证实,且二被告人对诈骗数额的供述与卢某、梁某乙的陈述相互印证。故此,本院认定被告人梁某甲、曹某的诈骗数额应为38900元。对被告人梁某甲、曹某的辩护人提出诈骗数额是二万多元的辩护意见,不予采纳。本院认为,被告人梁某甲、曹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二被告人的行为已触犯刑律,构成诈骗罪。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梁某甲、曹某犯诈骗罪的罪名成立。被告人梁某甲、曹某诈骗数额巨大,依法应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量刑幅度内对被告人梁某甲、曹某定罪处罚。在犯罪中,二被告人分工合作共同实施诈骗,二被告人均起主要作用,是主犯,应当按照他们参与的全部犯罪处罚。鉴于被告人梁某甲、曹某能自愿认罪,依法可以从轻处罚,二被告人退出赃款赔给被害人,并得到被害人卢某的谅解,可酌情对二被告人从轻处罚。根据被告人梁某甲、曹某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认罪态度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第四十七条、第六十四条、第六十一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人梁某甲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之前先行被羁押的,羁押一日抵折刑期一日,即自2014年9月5日起至2017年9月4日止。罚金限在本判决生效后三十日内缴纳,逾期不缴纳的强制缴纳。)二、被告人曹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之前先行被羁押的,羁押一日抵折刑期一日,即自2014年9月5日起至2017年9月4日止。罚金限在本判决生效后三十日内缴纳,逾期不缴纳的强制缴纳。)三、对被告人梁某甲退出的一万二千元予以发还给梁武鹏;对被告人梁某甲、曹某尚未退出的违法所得的赃款人民币六千九百元,予以继续追缴,发还给卢国东人民币六千四百元、梁武鹏人民币五百元。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贵港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六份。审判长阮红霞审判员巫立慧人民陪审员陈锦锋二〇一五年八月十一日书记员黄珊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