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市中民初字第44号

裁判日期: 2015-08-10

公开日期: 2015-09-10

案件名称

王坤、陆芮芮等与陆德田、陆德相等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枣庄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王坤,陆芮芮,陆豪,陆德田,陆德相,陆通

案由

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第一款,第十六条,第二十六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第一款,第十八条第一款,第二十九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

全文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市中民初字第44号原告:王坤。原告:陆芮芮。原告:陆豪。法定代理人:王坤(系陆芮芮、陆豪之母)。三原告委托代理人:崔忠信,山东为众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陆德田。被告:陆德相。被告:陆通。三被告委托代理人:周传生,山东法扬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告王坤、陆豪、陆芮芮与被告陆德田、陆德相、陆通生命权纠纷一案,本院于2015年1月7日立案受理。依法组成合议庭,适用普通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王坤及三原告的委托代理人崔忠信,被告陆德田、陆德相、陆通及三被告的委托代理人周传生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三原告诉称,2014年6月27日19时许,原告王坤的丈夫陆勇与陆德文(民事赔偿已了结)、陆德田、陆德相、陆通5人在枣庄市市中区西王庄乡陆庄村富贵园火锅鸡店内饮酒就餐,期间5人共饮白酒4斤。酒后陆德文与陆勇因争相结账发生争吵、厮打。在厮打过程中,陆勇被打倒地昏迷,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为此,陆德文被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提起公诉,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法院以(2014)市中刑初字第221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一、被告陆德文犯过失致人死亡之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二、被告陆德文赔偿附带民事原告人经济损失60%(丧葬费26900元,误工费436.35元,抚养费59144元,合计86480.35元),即51888.21元。于判决生效后一个月内支付2万元,余款于本判决生效后一年六个月内付清。附带民事诉讼原告王坤等人、附带民事被告陆德文均未上诉。陆德文酒后殴打陆勇,过失致其死亡已经受到法律惩处并赔偿了部分经济损失。原告认为三被告一同与陆勇、陆德文饮酒,也明知陆勇身体不好,未尽到安全提醒劝阻义务,造成饮酒过量,酿成悲剧的发生。三被告行为与陆勇死亡之间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为此应承担陆勇死亡的经济赔偿责任。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特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依法判令:1、三被告连带赔偿原告死亡赔偿金212400元、丧葬费23193元、抚养费118288元、丧葬误工费436.35元、精神抚慰金10000元,合计364317.35元,减去陆德文赔偿款51888.21元,余款312429.14元,按60%主张即187457.48元;2、诉讼费由被告承担。被告陆德田、陆德相、陆通辩称,一、原告因陆勇死亡所受的所有损失已经对陆德文提起了诉讼,并经市中法院作出判决,原告又以同样的损失要求三被告承担责任在程序上也违反了法律规定;二、导致陆勇死亡的动静脉血管畸形的××包括陆勇、原告以及三被告均不知晓。陆勇约三被告喝酒,在喝酒过程中,三被告也没有劝陆勇喝酒,根据每个人的酒量均没有过量。三、陆勇在共同饮酒后一个多小时与陆德文发生矛盾,陆德文对其多次并且持续殴打头面部及胸部,又因陆勇患有××,致使陆勇死亡,可以看出陆勇的死亡是由陆德文造成的。四、60%赔偿责任,是陆德文承担责任比例,是市中区法院在上一诉讼中已经确定的,不应是本案被告承担的比例。丧葬费、误工费、抚养费已经被生效的判决确定了赔偿主体,不能重复主张。陆勇的死亡案件属于刑事案件,对于死亡赔偿金、精神抚慰金不能另行主张。本案三被告对陆勇的死亡没有任何过错,要求三被告承担赔偿责任没有法律依据,请求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经审理查明,2014年6月27日19时许,原告王坤的丈夫陆勇叫被告陆德文、陆德田、陆德相三人到枣庄市市中区西王庄乡陆庄村富贵园火锅鸡店饮酒就餐,要了两斤白酒,刚喝了一会儿,看到被告陆通带孩子到该饭店炒菜,陆勇等四人就邀请被告陆通一起吃饭,并又要了一斤白酒。五人一起没喝多久,被告陆德相的妻子来找陆德相,两人因事吵架离开。其余四人没喝多久,被告陆通、陆德田先后离席,陆德文与陆勇到饭店吧台结账,两人因争相结账发生争吵,后两人又相约到白马泉饭店喝羊肉汤,在饭店门口因刚刚结账的问题继续争吵,继而相互厮打,在厮打过程中,陆勇倒地昏迷,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为此,陆德文被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提起公诉,本院于2014年12月22日作出(2014)市中刑初字第221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判决:一、被告人陆德文犯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缓刑考验期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二、被告陆德文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王坤、陆芮芮、陆豪)经济损失的60%(丧葬费26900元,误工费436.35元,抚养费59144元,合计86480.35元),即51888.21元。于本判决生效后一个月内支付2万元,余款于本判决生效后一年六个月内付清。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陆德文均未上诉。庭审中,原告提供公安部门尸检鉴定书一份、询问及讯问笔录四份(其中陆德文一份、陆德田一份、陆德相一份、陆通一份),依据该组证据,原告主张喝酒在场人包括死者陆勇、陆德文及三被告共计五人,且共饮3斤白酒,饮酒超量,死者死亡与喝酒有因果关系,三被告应承担赔偿责任。枣庄市公安局市中分局刑事科学技术室出具的(枣市中)公(刑)鉴(尸)字[2014]24号法医学尸体检验鉴定书记载内容如下:“陆勇符合在蛛网膜下腔内动静脉血管畸形的基础上、在一定诱发因素作用下脑血管破裂致弥漫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饮酒、情绪激动、剧烈活动、外力作用等因素可诱发。”三被告为证明其答辩主张,向法院提交如下四组证据。第一组证据:枣庄市公安局市中分局(枣市中)公(刑)鉴(尸)字(2014)24号鉴定书一份。用以证明陆勇右颧骨皮肤擦伤及皮下出血、右肘部擦伤、口唇、颏部及背部受到伤害,均是由钝性外力作用所致;因其患有××,在饮酒、情绪激动、剧烈活动、外力作用等因素均可诱发,并没有鉴定为完全饮酒所致,几个因素是并列的,均可以与××结合导致死亡。第二组证据:陆德文供述笔录、陆亚飞证言、陆德田陈述、陆德相陈述、陆通陈述、杨俊银证言、陆宇航证言、王坤证言、纪君证言,该组证据证实:1、陆德文因陆勇拿他的钱包二人发生争执,陆德文多次殴打陆勇患病的头部,造成面部流血,并且双方长时间相互撕打,结合陆勇自身××,导致陆勇死亡;2、双方发生殴打的时间离五人就餐完毕已经一个多小时,或者说近二小时,发生的地点也不是在富贵酒店;3、双方发生撕打前陆勇与白马泉渔泉酒家老板杨俊银有至少两次语言交流,神志反应比较清醒,可以说如果不被陆德文殴打,陆勇不会死亡;4、陆勇约其他四人喝酒,共要了3瓶,并且没有喝了,根据各自酒量,都没有喝过量。5、包括本案的三被告、原告以及市中区西王庄乡西大楼村卫生室责任人纪君均能证实陆勇死亡前身体比较××,除有鸡眼、腰部受凉外,没有其他××,陆勇本人从没有诊断过头部××,三被告更不可能知道他头部有病。第三组证据:刑事附带民事诉状一份、陆勇(死亡)赔偿明细一份、刑事案件开庭笔录一份。用以证明原告在刑事诉讼中认为受害人陆勇系被陆德文殴打致死;另外,医院本村的证明,均证明陆勇生前没有××,因此陆勇还是暴力所致死亡。赔偿明细证实原告已经就全部损失向陆德文进行了主张。第四组证据:枣市中检公一刑诉(2014)170号起诉书一份、(2014)市中刑初字第221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一份,调解书、执行通知书。用以证明公诉机关认为陆德文与陆勇相互撕打,撕过过程中致陆勇死亡;市中法院判决认为陆德文对陆勇进行撕打,致使陆勇死亡,判处陆德文犯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现判决书已经生效,并对民事赔偿进行了判决,下余赔偿数额原告也已经与陆德文达成赔偿协议。对于以上四组证据,原告的质证意见为:鉴定讲的不是死者患有××出血,而是死亡符合弥漫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陆德文证明要了4斤白酒,陆德相证明最后喝的啤酒,饮酒过量已成事实;死者死亡与喝酒有关联性,该事故是醉酒前提下发生的。另查明,原告王坤系受害人陆勇之妻,共育有两个子女,女儿陆芮芮,儿子陆豪。上述事实,有原告举证的刑事卷宗材料、尸检报告、身份证、户口本,被告举证的(2014)市中刑初字第221号案卷材料一宗及当事人的陈述等证据予以证实。本院认为,公民享有生命××权。2014年6月27日19时许,原告王坤的丈夫陆勇与陆德文、陆德田、陆德相、陆通5人在枣庄市市中区西王庄乡陆庄村富贵园火锅鸡店内饮酒就餐,酒后陆德文与陆勇因争相结账发生争吵、厮打,在厮打过程中,陆勇倒地昏迷,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的事实客观存在。枣庄市公安局市中分局刑事科学技术室出具(枣市中)公(刑)鉴(尸)字[2014]24号法医学尸体检验鉴定书:陆勇的死亡符合在蛛网膜下腔内动静脉血管畸形的基础上、在一定诱发因素作用下脑血管破裂致弥漫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饮酒、情绪激动、剧烈活动、外力作用等因素可诱发。综合本案实际,陆德文因过失致陆勇死亡,经本院依法判决陆德文承担60%的民事赔偿责任。死者陆勇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对过量饮酒会引起的后果应当可以预见,却未尽到注意之责,且酒后与他人发生争吵、厮打,导致自身损害的发生,其自己存在主要过错,应负主要责任。陆德田、陆德相、陆通被邀饮酒,饮酒过程中,三被告对陆勇有劝告、注意、照顾和保护的义务,但三被告没有尽到该义务,对陆勇的死亡均存在一定的过错,应承担相应的责任;陆德田与陆勇喝酒时间较长,饮酒结束后,明知陆勇饮酒过量自控能力减弱,而对其不管不问,一走了之,相对责任较大;陆德相较早离开酒店,与陆勇喝酒时间短,过错较小;陆通亦因与陆勇喝酒时间短,过错较小。根据双方的过错大小,本院认定由被告陆德田、陆德相、陆通分别承担死者陆勇应承担的40%责任中5%、4%、4%的赔偿责任。本院综合庭审调查及双方举证证据,根据本院(2014)市中刑初字第221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认定三原告诉求的丧葬费为26900元,误工费为436.35元,抚养费为59144元。关于死亡赔偿金,认定为212400元;关于原告要求三被告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10000元的主张,本院认为,因陆德文及原告亲属本人对陆勇死亡承担主要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对该主张不予支持。综上,各项费用的40%即119552.14元(298880.35元×40%),由被告陆德田承担5977.6元(119552.14元×5%);由被告陆德相承担4782.1元(119552.14元×4%);由被告陆通承担4782.1元(119552.14元×4%)。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第一款、第十六条、第二十六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二十九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之规定,判决如下:被告陆德田赔偿原告王坤、陆豪、陆芮芮死亡赔偿金、丧葬费、误工费等各项损失共计人民币5977.6元;被告陆德相赔偿原告王坤、陆豪、陆芮芮死亡赔偿金、丧葬费、误工费等各项损失共计人民币4782.1元;被告陆通赔偿原告王坤、陆豪、陆芮芮死亡赔偿金、丧葬费、误工费等各项损失共计人民币4782.1元;上述一、二、三项给付内容,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一次性付清;驳回原告王坤、陆豪、陆芮芮其他诉讼请求。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案件受理费4049元,由三原告负担2733元,被告陆德田负担506元,被告陆德相负担405元,被告陆通负担405元。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本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交纳上诉案件受理费,上诉于山东省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上诉期满后七日内不交纳上诉案件受理费的,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审 判 长  吴 艳人民陪审员  马洪光人民陪审员  蔡成德二〇一五年八月十日书 记 员  闫相坤 来源:百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