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偃民二初字第169号
裁判日期: 2015-07-08
公开日期: 2015-08-21
案件名称
路春芳诉武淑欣、武淑敏、武舒娅、武嫜衡、武姗姗继承权纠纷一案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偃师市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偃师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路春芳,武淑欣,武淑敏,武舒娅,武嫜衡,武姗姗
案由
继承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三条第一款,第二条,第三条,第五条,第十条第一款,第十一条,第二十六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六十四条第一款
全文
偃师市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4)偃民二初字第169号原告路春芳,女,1933年6月18日出生,汉族。委托代理人(特别授权)马银霞,河南西亳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武淑欣,女,1943年11月17日出生,汉族。被告武淑敏,女,1945年7月8日出生,汉族。被告武舒娅,女,1960年9月25日出生,汉族。被告武嫜衡,男,1977年2月8日出生,汉族。被告武姗姗,女,1987年7月5日出生,汉族。委托代理人(特别授权)郭雷光,河南良仁律师事务所律师,系被告武淑欣、武淑敏、武舒娅、武嫜衡、武姗姗的共同委托代理人。原告路春芳诉被告武淑欣、武淑敏、武舒娅、武嫜衡、武姗姗继承权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路春芳的委托代理人马银霞,被告武嫜衡及被告武淑欣、武淑敏、武舒娅、武嫜衡、武姗姗的共同委托代理人郭雷光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诉称,1、依法判令原告分配原告之夫武新旺的丧葬补助费、一次性抚恤金、工资补助款26294元,剩余14596元由原被告按份分配。2、依法继承原告之夫遗留的位于城关镇兴隆东街7号院9幢3楼东门东户的商品房一套价值约5万元归原告所有,老家房宅一处价值约5万元由原被告依法继承。3、本案诉讼费由原被告依法负担。被告武淑欣辩称,1、不同意原告的诉讼请求。原告所说的40892元减去丧葬费25415元,剩余的钱给去原告一半,再剩余钱按五份分。2、摩托厂商品房一套价值5万元太低,按市价估计在18万元左右。3、老家高龙的一亩地的宅基房不是事实,老宅上都没有房子,2001年是由武嫜衡父母出资1万多元盖的临街房两间还有一间厨房,不属于遗产范围。被告武淑敏、武舒娅的答辩意见同被告武淑欣的答辩意见。被告武嫜衡辩称,1、原告起诉状上称“武新旺生前还在老家高龙镇高龙村建有面积约一亩大的宅基房一处”不是事实。事实是高龙老家宅基上只有5间上世纪50年代的旧瓦房,因年久失修,早已全部坍塌。在2001年我父母武建亚、李爱凡二人出资在老家宅基上新建了临街房和一间厨房。再者,我爷爷(武新旺)在出事前,已将高龙老家宅基同意给我使用。偃师市政府于2011年11月28日给我办理了宅基使用证。因此,该宅院及房产不属于遗产,不应在继承的范围。2、我爷爷去世后,社保机构各项补助费40892元。又因给老人办丧事,我和我母亲共支付各项开支25415元,该笔费用,应当从各项补助费用40892元中予以扣除,余款由原被告依法继承。3、关于位于城关镇兴隆东街7号院9幢3楼东门东户的商品房,原告估价5万元太低,按目前市场价格为18万元左右,对该房产原被告各方依法继承。被告武姗姗的答辩意见同被告武嫜衡的答辩意见。经审理查明,原告路春芳与武新旺于1980年6月28日登记结婚,双方均系再婚,婚后未生育子女。武新旺再婚前有三女一儿,分别为女儿武淑欣、武淑敏、武舒娅和儿子武建亚,武建亚于2012年4月1日病逝,武建亚的婚生子女为武嫜衡、武姗姗。原告路春芳再婚前有一女儿,再婚时已年满18周岁。被告武嫜衡与其母亲李爱凡为武新旺办理后事,并支付费用。2000年6月5日,偃师市房产管理局出具房屋产权证一套,载明:产权证号偃市房权证(2000)字第000027**号,房屋所有人武新旺,房屋坐落于城关镇兴隆东街7号,产别私有房产(房改),房屋状况为9幢楼3层东门东户,面积71.25平方米。武新旺系洛阳普天黄河摩托车厂干部,2013年10月1日,武新旺非因工去世。2013年11月20日,河南省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管理局出具离退休人员终止待遇计算单一份,载明:“武新旺,男,参加工作时间1948年6月1日,退休时间1982年11月1日,死亡时间2013年10月1日。同意支付:丧葬补助费5790元、一次性抚恤金27220元、多领养老金扣减金额3114元、护理费扣减700元,实际应支付金额29196元,补16个月工资补助731×16=11696元,以上费用共计40892元”。另查明,2011年11月28日,偃师市人民政府出具偃集用(土)第0436607号宅基证一份,载明:土地使用权人武嫜衡,土地所有权人高龙镇高龙村8组,地类(用途)住宅,使用权类型批准拨用宅基地,使用权面积266.7㎡。本案在审理过程中,原告向本院递交申请,针对武新旺所有的位于偃师市城关镇兴隆东街7号房产进行价格评估。2015年5月22日,洛阳市蓝诚价格评估事务所有限公司作出蓝评报字(2015)第65号评估报告书,评估结论:委托评估的房产,在评估基准日2015年5月6日的市场价格为人民币壹拾壹万柒仟伍佰陆拾叁元整(¥117,563.00元)。原告缴纳评估费2500元。以上事实由结婚证、户口本、火化证、房产证、宅基证、土地房产所有证存根、离退休人员终止待遇计算单、价格评估报告书、票据及庭审笔录等在卷资证。本院认为,合法的民事行为受法律保护。武新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应当作为遗产,依法继承。本案中的遗产,因没有遗嘱、遗赠抚养协议等约定,应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武新旺的配偶即原告路春芳及武新旺的子女武淑欣、武淑敏、武舒娅、武建亚均对武新旺的遗产依法享有继承的权利。又因武建亚作为被继承人武新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根据法律规定,应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也即本案的被告武嫜衡、武姗姗也依法对武新旺的遗产享有继承的权利。经查明,本案中的涉及的合法遗产包括:1、武新旺名下的产权证号偃市房权证(2000)字第000027**号房屋一套。2、离退休人员终止待遇计算单上载明的丧葬补助费5790元、一次性抚恤金27220元、多领养老金扣减金额3114元、护理费扣减700元,实际应支付金额为29196元,再加上补16个月工资补助731×16=11696元,以上费用共计40892元。双方对该事实均无异议,本院予以确认。其中,该房产作为遗产,按照《继承法》的有关规定,原告路春芳可以依法继承该房产价值的五分之三,即70537.8元,剩余房产价值47025.5元,被告武淑欣、武淑敏、武舒娅各自应依法继承该房产价值的十分之一,即各11756.3元,被告武嫜衡、武姗姗各自应依法继承该房产价值的二十分之一,即各5878.15元。根据原告的实际情况,武新旺名下的产权证号偃市房权证(2000)字第000027**号房产归原告路春芳所有,路春芳应按照被告武淑欣、武淑敏、武舒娅、武嫜衡、武姗姗各自应继承该房产的数额予以支付。经查明被告武嫜衡及母亲为武新旺办理后事支付费用,该丧葬补助费5790元应在40892元中予以扣除,并支付给被告武嫜衡,剩余部分作为遗产进行分配。本案中,原告路春芳与武新旺共同生活了33年之久,原告路春芳已年满82岁高龄,根据《继承法》的十三条规定,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故原告路春芳可以依法继承10000元,被告武淑欣、武淑敏、武舒娅各自应依法继承6275.5元,被告武嫜衡、武姗姗各自应依法继承3137.75元。另武嫜衡在庭审中辩称,其办理后事共花费25415元,因该费用在河南省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管理局出具离退休人员终止待遇计算单中丧葬补助费有明确金额,对于高出部分,属于武新旺的家属自愿支出,本案对该部分不予支持。原告主张16个月的工资补助11696元属于夫妻婚后的工资所得,应由原告所有。根据法律的相关规定,该部分费用属于抚恤金类型,应当作为武新旺遗留的个人合法遗产进行继承分配,对原告的该项主张不予支持。本案在审理过程中查明,2011年11月28日,偃师市人民政府出具偃集用(土)第0436607号宅基证上载明的土地使用权人为武嫜衡,该财产不应作为武新旺的遗产进行继承分配。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条、第三条、第五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二十六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武新旺名下的产权证号偃市房权证(2000)字第000027**号房产归原告路春芳所有。二、原告路春芳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分别支付被告武淑欣、武淑敏、武舒娅依法继承产权证号偃市房权证(2000)字第000027**号房产价值的十分之一,即各11756.3元。三、原告路春芳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分别支付被告武嫜衡、武姗姗依法继承产权证号偃市房权证(2000)字第000027**号房产价值的二十分之一,即各5878.15元。四、原告路春芳依法继承武新旺的个人合法财产10000元。五、被告武淑欣、武淑敏、武舒娅各自应依法继承武新旺的个人合法财产6275.5元。六、被告武嫜衡、武姗姗各自应依法继承武新旺的个人合法财产3137.75元。七、被告武嫜衡依法继承武新旺的丧葬补助费5790元。八、驳回原告路春芳的其他诉讼请求。本案受理费3117元,评估费2500元,共计5617元,由原告路春芳、被告武淑欣、武淑敏、武舒娅各自负担1123.4元,被告武嫜衡、武姗姗各自负担561.7元。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交副本,上诉于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 :张东旭代审判员 : 张 菲陪 审 员 :王洁萍二〇一五年七月八日书 记 员 :胡晓培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