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宜中刑一终字第101号

裁判日期: 2015-07-22

公开日期: 2015-08-21

案件名称

张璟等人贩卖毒品二审刑事裁定书

法院

江西省宜春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江西省宜春市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张璟,付某某

案由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2年)》: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

全文

江西省宜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刑 事 裁 定 书(2015)宜中刑一终字第101号原公诉机关宜春市袁州区人民检察院。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张璟,男,1991年9月23日出生于江西省宜春市,汉族,初中文化,无业,住宜春市袁州区。2014年10月25日因涉嫌贩卖毒品罪被宜春市公安局经济开发区分局刑事拘留,同年11月5日由该局执行逮捕。现羁押于宜春市看守所。上诉人(原审被告人)付某某,男,1976年6月2日出生于江西省新余市,汉族,初中文化,无业,住新余市渝水区。2008年11月26日因犯盗窃罪被袁州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6000元。2014年10月25日因涉嫌犯贩卖毒品罪被宜春市公安局经济开发区分局刑事拘留,同年11月5日由该局执行逮捕。现羁押于宜春市看守所。宜春市袁州区人民法院审理宜春市袁州区人民检察院指控原审被告人张璟、付某某犯贩卖毒品罪一案,于2015年5月8日作出(2015)袁刑初字第109号刑事判决。原审被告人张璟、付某某不服,提出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经阅卷,讯问上诉人,认为本案事实清楚,决定不开庭审理。现已审理终结。原审判决认定,2014年10月24日,被告人张璟从外号“拐子”的人处以1000元购得甲基苯丙胺(冰毒)和甲基苯丙胺片剂(俗称麻果)若干。次日凌晨1时许,被告人付某某接到买主向其购买毒品的电话,因自己无货,遂打电话联系被告人张璟,约好以1000元购买冰毒5克、麻果10粒。随后,被告人付某某带买主一起到袁州区某酒店附近,先由被告人付某某与被告人张璟见面,然后被告人付某某带被告人张璟与买主交易,在交易过程中被公安干警抓获。当场从被告人张璟身上缴获甲基苯丙胺9.2克(3小包)、甲基苯丙胺片剂1.03克(11粒),从被告人付某某身上缴获甲基苯丙胺1.03克(1小包)、甲基苯丙胺片剂0.37克(半片)。上述事实,有下列证据予以证实:1、宜春市公安局经济开发区分局巡警大队接处警登记表,证实该大队接到特情耳目线索称,有人在某酒店附近贩卖毒品。2、宜春市公安局经济开发区分局巡警大队出具的抓获经过,证实2014年10月25日凌晨1时许特情耳目以购买毒品为由,将张璟、付某某抓获,并从二人身上查获麻果10余粒,冰毒10余克。3、随案移送清单、受案登记表,证实宜春市公安局经济开发区分局巡警大队将张璟、付某某及从二人身上查获的毒品一并移交案件侦查大队。4、被告人张璟供述,证实2014年10月24日下午,他从一个叫“拐子”的人那里以1000元购得冰毒10克和麻果10颗。当天晚上“新余老”打电话联系他说要5克冰毒、10颗麻果,冰毒每克100元,麻果每颗50元,共1000元。之后,“新余老”来和他见面,他们就一起去约好地点准备交易,交易时,交易的对家他不认识,他是“新余老”联系的,他就没太注意,我们正准备收钱时,“新余老”突然掉头就跑,他也转头就跑,结果被公安人员抓获。从他身上缴获的毒品,其中一包5克的冰毒和10颗麻果,打算卖给“新余老”朋友的。他跟“新余老”之前有过毒品交易。5、被告人付某某供述,证实2014年10月25日凌晨,他接到一个电话说要向他买冰毒5克,麻果10粒,他打电话给张璟,问卖多少钱。问好之后,我打电话给要毒品的人,在电话里说好价钱,麻果每粒50元,冰毒每克100元,共1000元。他和买家一起在某酒店门口找到张璟,在交易过程中被公安干警抓获。从他身上搜出半粒麻果和少量冰毒。他之前在张璟那里买过毒品三次,知道张璟那里有毒品,他给张璟介绍业务,没有得好处,没钱时想吸毒品可以先向张璟拿些毒品,等有钱时再给钱。6、扣押决定书及扣押毒品的实物照片,证实扣押了被告人张璟白色晶体毒品2包,粉红色圆形毒品1包10粒,白色晶体与1粒粉红色圆形毒品一包。扣押了被告人付某某白色晶体毒品1包,粉红色半圆形毒品1包。7、宜春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毒品检验鉴定报告,证实从张璟身上缴获的粉红色颗粒物11粒,重1.03克,经取样检验,检出甲基苯丙胺及咖啡因成分,缴获白色晶体物3小包,重9.2克,经取样检验,检出甲基苯丙胺成分。从付某某身上缴获的粉红色颗粒半粒,重0.37克,经取样检验,检出甲基苯丙胺及咖啡因成分,缴获的白色晶体物1小包,重1.03克,经取样检验,检出甲基苯丙胺成分。8、本院(2008)袁刑初字第249号判决书,宜春市中级人民法院(2009)宜中刑二终字第2号刑事裁定书,证实被告人付某某曾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6000元,刑期至2009年1月9日届满。9、被告人张璟、付某某的人口信息表,分别证实二被告人的出生日期、出生地、住址等基本情况。原审法院认为,被告人张璟违反国家毒品管理法规,以贩卖为目的而非法购买毒品甲基苯丙胺10.23克,其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被告人付某某明知被告人张璟实施毒品犯罪而为其居间介绍,数量在7克以下,其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其居间介绍贩卖毒品的犯罪行为与被告人张璟构成共同犯罪。公诉机关指控二被告人犯贩卖毒品罪罪名成立。但指控被告人张璟贩卖毒品数量11.63克和被告人付某某居间介绍他人贩卖毒品数量4.81克有误。在2014年10月25日凌晨贩卖毒品的犯罪过程中,无证据表明从被告人付某某身上缴获的毒品甲基苯丙胺1.4克属被告人张璟贩卖所为,被告人张璟贩卖毒品的数量为从其身上当场缴获的毒品数量10.23克,而不是11.63克。被告人付某某居间介绍贩卖毒品时称要冰毒5克,麻果10粒,由于从被告人张璟身上缴获用来贩卖的毒品每包包装的数量不一,因交易未成,不能确定贩卖哪一包,故贩卖毒品的数量不能确定为4.81克,仅能证实其居间介绍贩卖毒品数量在7克以下。二被告人当庭自愿认罪,可酌情从轻处罚,被告人付某某有前科,可酌情从重处罚。根据被告人张璟、付某某的犯罪事实、犯罪情节、悔罪表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三款、第四款、第二十五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一、被告人张璟犯贩卖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二、被告人付某某犯贩卖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000元。上诉人张璟、付某某均提出原判量刑过重。经本院二审审理查明的事实、证据与一审相同,原判认定的证据经一审法院当庭举证、质证,经本院核实,予以确认。本院认为,上诉人张璟以贩卖为目的而购买毒品甲基苯丙胺10.23克,其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上诉人付某某明知张璟实施毒品犯罪而为其居间介绍,数量在7克以下,其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其居间介绍贩卖毒品的犯罪行为与上诉人张璟构成共同犯罪。二上诉人当庭自愿认罪,可酌情从轻处罚,上诉人付某某有前科,可酌情从重处罚。原审法院对上诉人张璟、付某某均在法定幅度范围之内量刑,故对上诉人张璟、付某某提出原判量刑过重的上诉意见不予采纳。原审法院认定事实清楚,定性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裁定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裁定为终审裁定。审 判 长  张豫军审 判 员  苏 玲代理审判员  孙丰堂二〇一五年七月二十二日书 记 员  洪 林 来源: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