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云高刑终字第853号

裁判日期: 2015-07-16

公开日期: 2015-09-18

案件名称

解绍伟、王甫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二审刑事裁定书

法院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云南省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案由

法律依据

全文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刑 事 裁 定 书(2015)云高刑终字第853号原公诉机关云南省普洱市人民检察院。上诉人(原审被告人)解绍伟,农民。因犯盗窃罪于2007年9月27日被澄江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因犯帮助毁灭证据罪于2009年4月30日在缓刑考验期内被澄江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二年零六个月,2011年3月7日刑满释放。因本案于2014年3月28日被刑事拘留,同年4月30日被逮捕。现羁押于普洱市看守所。指定辩护人瞿征,云南明靖律师事务所律师。上诉人(原审被告人)王甫,外号三哥,无业。因本案于2014年3月28日被刑事拘留,同年4月30日被逮捕。现羁押于普洱市看守所。辩护人李相周,云南明靖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审被告人谢俊松,农民。因本案于2014年3月26日被刑事拘留,同年4月30日被逮捕。现羁押于普洱市看守所。原审被告人杨维敏,农民。因本案于2014年3月26日被刑事拘留,同年4月30日被逮捕。现羁押于普洱市看守所。云南省普洱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云南省普洱市人民检察院指控原审被告人解绍伟、王甫、谢俊松、杨维敏犯走私、运输毒品罪一案,于2015年4月29日作出(2014)普中刑初字第376号刑事判决,原审被告人解绍伟、王甫不服,提出上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经过阅卷审查,依法讯问被告人,听取辩护人意见,认为事实清楚,决定不开庭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判认定,2014年2月,被告人解绍伟电话联系被告人王甫,欲让其从缅甸购买一批毒品运输到昆明市贩卖。王甫向缅甸毒贩尼夸(未抓获)赊购毒品后,解绍伟邀约被告人杨维敏、谢俊松前往缅甸佤邦邦康市与王甫见面,王甫和解绍伟商量把毒品藏匿于汽车轮胎内运往云南省昆明市,先由王甫找人把藏有毒品的轮胎送至澜沧县城一修理厂,解绍伟安排杨维敏、谢俊松到澜沧县城接到藏有毒品的轮胎后,解绍伟又安排杨维敏驾驶装有毒品的云F×××××号越野车从澜沧县绕道景谷县、镇沅县前往昆明市,谢俊松驾驶由解绍伟出资购买的二轮摩托车在前探路。3月26日3时20分许,杨维敏、谢俊松途经澜沧县谦六乡岔路口至新城乡方向300米处时,被在此公开查缉的普洱市公安边防支队案件侦查队执勤人员查获,执勤人员当场从杨维敏驾驶的云F×××××号越野车后排座一轮胎内查获用银色锡纸包裹的毒品甲基苯丙胺片剂1条,红色塑料袋包裹的毒品甲基苯丙胺片剂1包,经称量共计净重5810克。在杨维敏、谢俊松主动配合协助下,缅甸警方分别于同年3月27日8时10时在缅甸掸邦第二特区邦康市明兴酒店305号房间、佤山宾馆307号房间将解绍伟、王甫抓获,从王甫所有的停在佤山宾馆停车场的车牌号为WD.5065号林肯越野车后备箱内查获毒品甲基苯丙胺片剂3070克,并于同日14时30分移交中国孟连勐啊边境检查站。根据上述事实,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二款(一)项、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二十七条、第六十五条第一款、第六十七条第三款、第六十八条第一款、第四十八条第一款、第五十七条第一款、第四十七条、第六十四条之规定,以走私、运输毒品罪,判处解绍伟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被告人王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以运输毒品罪,判处被告人谢俊松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20000元人民币;被告人杨维敏犯运输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20000元人民币。查获的毒品甲基苯丙胺片剂8880克,林肯越野车1辆(车牌号WD.5065、车辆识别代号SLMPU28L5XLJ12131),银色华泰圣达菲越野车1辆(车牌号云F×××××、发动机号X040028423),红色丰田亮剑牌HJ150摩托车1辆(发动机号85110594),汽车轮胎1条,手机9部。依法予以没收。宣判后,上诉人解绍伟及其辩护人提出,原判认定解绍伟犯走私、运输毒品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解绍伟的行为不构成犯罪。上诉人王甫及其辩护人提出,王甫受他人邀约参与犯罪,起介绍作用,系从犯,如实供述犯罪事实,对王甫应予减轻处罚。经审理查明,2014年2月,上诉人解绍伟电话联系上诉人王甫欲让王甫从缅甸联邦购买一批毒品运输到昆明市贩卖,王甫即向他人赊购毒品。解绍伟又邀约原审被告人杨维敏、谢俊松到缅甸联邦佤邦邦康市与王甫见面,王甫和解绍伟商量把毒品藏匿于汽车轮胎内运往昆明市。王甫把藏有毒品的轮胎送至澜沧县城一修理厂后,解绍伟安排杨维敏、谢俊松驾驶云F×××××号越野车到该修理厂将藏有毒品的轮胎放置于该车后排座位上,并根据解绍伟的安排由杨维敏驾驶云F×××××号越野车从澜沧县前往昆明市,谢俊松驾驶由解绍伟出资购买的二轮摩托车在前探路。同年3月26日3时20分许,杨维敏、谢俊松途经澜沧县谦六乡岔路口至新城乡方向300米处时,被在此公开查缉的普洱市公安边防支队执勤人员抓获,执勤人员当场从杨维敏驾驶的云F×××××号越野车后排座一轮胎内查获毒品甲基苯丙胺片剂,净重5810克。在杨维敏、谢俊松配合协助下,缅甸警方于同年3月27日8时10时,在缅甸掸邦第二特区邦康市明兴酒店305号房间、佤山宾馆307号房间分别将解绍伟、王甫抓获,从王甫所有的停在佤山宾馆停车场的车牌号为WD.5065号林肯越野车后备箱内查获毒品甲基苯丙胺片剂3070克,并于同日14时30分移交我国警方处理。上述事实有,抓获经过及民警证言、检查笔录、提取毒品可疑物及提取毒品检材笔录、毒品称量记录及照片、毒品理化鉴定意见、毒品指认记录、扣押笔录及扣押清单、车辆权属证明及机动车辆登记表、手机通话清单、QQ及手机微信记录、司法鉴定意见、证人证言及各被告人供述与辩解等证据在案证实。足以认定。本院认为,上诉人解绍伟、王甫将毒品从境外走私、运输至我国境内后,交由原审被告人谢俊松、杨维敏运输,解绍伟、王甫的行为已构成走私、运输毒品罪,谢俊松、杨维敏的行为已构成运输毒品,均应依法予以惩处。关于解绍伟、王甫及辩护人所提上诉理由和辩护意见,经审查认为,解绍伟与王甫共同商议走私毒品后,邀约安排谢俊松、杨维敏运输毒品,不仅有王甫、谢俊松、杨维敏的供述,还有证人证言、电话通话记录等证据予以佐证,解绍伟辩解未犯罪的理由不能成立。王甫提供毒品并协助解绍伟走私、运输毒品,辩解起介绍作用与事实和法律规定不符,亦不能成立。在共同犯罪中,解绍伟、王甫系主犯,应当按照其参与或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解绍伟曾因犯罪被判刑,刑满释放五年内又犯罪,系累犯,应从重处罚。王甫归案后认罪态度好,可从轻处罚。原判根据二上诉人在犯罪中的地位、作用,走私运输毒品的数量及其他相关情节,对二上诉人依法定罪量刑与罪刑相适应的处罚原则相符。上诉理由和辩护意见本院均不予采纳。同时原判根据谢俊松、杨维敏系从犯,有重大立功等情节,依法定罪量刑亦无不当。原判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一)项的规定,裁定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裁定为终审裁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七条之规定,本裁定即为核准以走私、运输毒品罪判处被告人解绍伟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的刑事裁定。审判长李杰代理审判员牛凯代理审判员罗成二〇一五年七月十六日书记员傅将姣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