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楚中民二终字第96号

裁判日期: 2015-07-16

公开日期: 2015-10-27

案件名称

刘寒宣、梁晓芬诉大姚县人民医院医疗服务合同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云南省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案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

全文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楚中民二终字第96号上诉人(原审被告)刘寒宣,男,1966年12月12日生,汉族,小学文化,下岗工人。上诉人(原审被告)梁晓芬,女,1968年1月24日生,汉族,小学文化,农民。上述二上诉人共同的委托代理人王树基,云南鸿业律师事务所律师,代理权限为特别授权代理。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大姚县人民医院。住所地:大姚县金碧镇北街**号。组织机构代码:43193536-9。法定代表人邢海涛,职务为院长。委托代理人王爱明,云南金碧律师事务所律师,代理权限为特别授权代理。委托代理人杨红成,男,1970年2月5日生,彝族,大专文化,代理权限为特别授权代理。上诉人刘寒宣、梁晓芬因与被上诉人大姚县人民医院医疗服务合同纠纷一案,不服大姚县人民法院(2015)大民初字第94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15年6月4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5年7月8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上诉人刘寒宣、梁晓芬及共同的委托代理人王树基,被上诉人大姚县人民医院的委托代理人王爱明、杨红成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审法院经审理确认的本案事实是:杜传杰系刘寒宣、梁晓芬的儿子,未婚。2013年7月7日,杜传杰因被他人打伤入住大姚县人民医院治疗,诊断为:“重型颅脑外伤、右额颞顶部硬膜外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右颞骨骨折、右额颞顶部脑挫裂伤。”2014年3月30日,杜传杰因医治无效死亡。杜传杰共住院266天,产生医疗费458676.10元。经刘寒宣申请,原审法院于2013年12月11日作出(2013)大民特字第1号民事判决书,判决宣告杜传杰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指定刘寒宣为杜传杰的监护人。刘寒宣、梁晓芬针对杜传杰被他人打伤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楚雄州中级人民法院作出(2014)楚中刑初字第21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判令侵权人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丧葬费等合计564000元,其中医疗费458676.10元已在该判决中予以确认,并判决由各侵权人予以赔偿。同时查明刘寒宣、梁晓芬共支付大姚县人民医院医疗费58000元,对其余医疗费一直未支付。原审法院认为: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大姚县人民医院与患者杜传杰之间形成的医疗服务合同受法律保护。本案中,患者杜传杰被人打伤住院后,刘寒宣已申请作为杜传杰的监护人,在住院期间,刘寒宣、梁晓芬一直在医院照顾,在杜传杰医治无效死亡后,刘寒宣、梁晓芬作为杜传杰的父母,已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身份向各侵权人提起诉讼,大姚县人民医院的医疗费已获楚雄州中级人民法院(2014)楚中刑初字第21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支持赔偿,而刘寒宣、梁晓芬已获得大部分赔偿,剩余的也已申请楚雄州中级人民法院执行,故杜传杰的医疗费理应由被告刘寒宣、梁晓芬赔偿,刘寒宣、梁晓芬辩称主体不适格没有依据,不予支持。患者杜传杰受伤住院,医院作为救死扶伤的医疗机构,在其未死亡前不能停止对病人的治疗,且刘寒宣、梁晓芬也未要求医院放弃对杜传杰的治疗,故对刘寒宣、梁晓芬辩称医院故意扩大损失无依据不予支持。因患者杜传杰现还欠大姚县人民医院医药费400676.10元,刘寒宣、梁晓芬在庭审中也对该欠款数额予以确认,因此对大姚县人民医院要求刘寒宣、梁晓芬支付杜传杰住院所欠的医药费400676.10元的请求合法,予以支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条、第六十条之规定,判决:由刘寒宣、梁晓芬于本判决生效后三十日内连带支付大姚县人民医院医药费400676.10元。案件受理费7310元,由刘寒宣、梁晓芬交纳。原审判决宣判后,刘寒宣、梁晓芬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请求依法撤销(2015)大民初字第94号民事判决,改判由刘寒宣、梁晓芬向大姚县人民医院支付医疗费81342.64元或在获得医药费赔偿的范围内向大姚县人民医院支付医疗费,一、二审案件受理费由大姚县人民医院承担。主要上诉理由是:一、一审认定(2014)楚中刑初字第21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已认定医药费具体数额错误,判决没有事实依据。在(2014)楚中刑初字第21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判令侵权人赔偿刘寒宣、梁晓芬的项目为医药费、护理费、丧葬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亲属办理丧葬事宜误工费、交通费、鉴定费共八个项目,总额为564000元,并没有认定医药费的具体数额,刘寒宣、梁晓芬请求的各项费用数额并没有全额得到支持,原审用总额564000元减去刘寒宣、梁晓芬在该案诉状中请求的各个项目数额,得出医药费数额的计算方法不正确,所以原审以该判决支持医药费项目为458676.1元没有事实依据,而且按原审的计算方法得到的数额为427753.5元,不等于请求的462198.12元的医药费数额,再减去已支付的医药费58000元,为369753.5元,也不等于大姚县人民医院主张的还差欠的医药费400676.10元。二、原审不应忽略在(2014)楚中刑初字第21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中,刘寒宣、梁晓芬大部分都没有获得赔偿的事实,若以已获得的赔偿223000元减去原审认为的刘寒宣、梁晓芬已全额获得赔偿的护理费、丧葬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亲属办理丧葬事宜误工费、交通费、鉴定费136246.5元,计算得到医药费赔偿为86753.5元,再减去已支付的医药费58000元,剩下的也只是28753.5元。三、原审适用法律错误。医疗服务合同的双方是大姚县人民医院和杜传杰,刘寒宣、梁晓芬与大姚县人民医院之间并没有委托医疗的关系,本案以刘寒宣、梁晓芬为医疗服务合同的当事人作为诉讼主体是错误的。刘寒宣于2013年12月11日后才作为杜传杰的法定监护人,对之前杜传杰的民事行为不负有义务,在杜传杰的医疗过程中,刘寒宣并没有在医疗文书或材料上签字,杜传杰的行为未经监护人刘寒宣的追认,依法无效,产生的费用依法不应获得支持;刘寒宣、梁晓芬作为刑事附带民事原告人,是因为继承杜传杰的诉讼权利获得的赔偿,所以因医疗服务合同产生的债务应以刘寒宣、梁晓芬继承杜传杰遗产的范围为限赔偿;2013年9月3日,杜传杰经抢救治疗月余,刘寒宣、梁晓芬经询问得知杜传杰已无救活可能,明确告知大姚县人民医院希望放弃医治,且在同日大姚县人民医院催讨医药费时再三明确要求。可是大姚县人民医院却明知不可医而再医、明知侵权人没有支付医药费能力,刘寒宣、梁晓芬也没有支付医药费能力且已明确放弃治疗的情况下,仍继续无用之治疗,系大姚县人民医院自身在扩大损失,大姚县人民医院应就其自行扩大的损失承担责任。因此,杜传杰合理合法的医药费只应计算到2013年9月3日,即刘寒宣、梁晓芬认可的139342.65元,扣除已支付的58000元,只应支付81342.64元。被上诉人大姚县人民医院答辩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后果应当由监护人承担,故刘寒宣、梁晓芬的诉讼主体适格;杜传杰死后,刘寒宣、梁晓芬作为继承人享受了杜传杰的债权,就应当承担杜传杰的债务,刘寒宣、梁晓芬应当支付医疗费用。请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庭审中,上诉人刘寒宣、梁晓芬对原审认定“杜传杰共住院266天,产生医疗费458676.10元……(2014)楚中刑初字第21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判令……其中医疗费458676.10元”的事实有异议,认为杜传杰仅住院56天,产生医疗费139342.65元。(2014)楚中刑初字第21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中没有确认医疗费为458676.10元;遗漏认定刘寒宣、梁晓芬在(2014)楚中刑初字第21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中只获得了款项223000元。被上诉人大姚县人民医院对原审认定的事实无异议。对双方当事人均无异议的一审认定的案件事实本院予以确认。对刘寒宣、梁晓芬的上述异议本院将结合证据予以综合评判。归纳双方当事人的诉辩主张,本案争议焦点如下:上诉人刘寒宣、梁晓芬应向被上诉人大姚县人民医院支付的医疗费是多少。在审理过程中,针对上述争议焦点,大姚县人民医院向本院申请调取(2014)楚中刑初字第21号案件中的以下证据:《催款通知书》3份、《西药费收据》3份、金额为458676.12元的记账单1份、《大姚县人民医院病人费用结算清单》1份,欲证明大姚县人民医院所主张的医疗费金额已经得到刘寒宣、梁晓芬的认可,并获得了法院的支持。经质证,刘寒宣、梁晓芬对《催款通知书》、《西药费收据》的真实性予以认可,但认为2013年9月3日之后其二人向医院明确要求放弃治疗但医院坚持治疗,对《西药费收据》的关联性不认可,认为系自费;金额为458676.12元的记账单、《大姚县人民医院病人费用结算清单》不是其二人在(2014)楚中刑初字第21号案当中提交的。本院认为,刘寒宣、梁晓芬对《催款通知书》、《西药费收据》的真实性无异议,予以采信;金额为458676.12元的记账单、《大姚县人民医院病人费用结算清单》系(2014)楚中刑初字第21号案中的定案依据,经生效判决书确认,在本案中予以采信。本院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他的遗产实际价值为限。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偿还责任。”本案中杜传杰受伤后到大姚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杜传杰与大姚县人民医院之间已经形成事实上的医疗服务合同关系。本院认为大姚县人民医院已为杜传杰提供了医疗服务,杜传杰应履行交纳医疗费用的义务,但杜传杰已死亡,刘寒宣、梁晓芬作为杜传杰的继承人自愿参与(2014)楚中刑初字第21号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诉讼,该刑事附带民事判决现已产生法律效力,确认由各侵权人赔偿其二人564000元。刘寒宣、梁晓芬认为(2014)楚中刑初字第21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中未明确医疗费为458676.10元。本院认为,首先,(2014)楚中刑初字第21号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用于认定赔偿金额的证据显示医疗费总额为458676.10元;其次,上述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中的赔偿金额为564000元,扣除其二人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要求各侵权人支付的不属于杜传杰遗产范围内的护理费26700元、丧葬费22540.5元、亲属办理丧葬事宜误工费10000元、交通费5000元、鉴定费1200元后,仍剩余498559.50元,即刘寒宣、梁晓芬已经继承了杜传杰498559.50元的财产权利,故刘寒宣、梁晓芬应在498559.50元的范围内清偿被继承人杜传杰的债务即本案所涉尚欠的医疗费。刘寒宣、梁晓芬主张其二人已放弃医治而大姚县人民医院仍然继续医治属扩大损失,故只认可杜传杰住院56天、产生的医疗费139342.65元。本院认为刘寒宣、梁晓芬未提交任何证据证实已向大姚县人民医院明确表示对杜传杰“放弃医治”,且大姚县人民医院作为救死扶伤的医疗机构,在杜传杰未死亡前不能停止治疗,故刘寒宣、梁晓芬的该项主张不能成立。原审在扣除刘寒宣、梁晓芬已支付的58000元医疗费后,认定刘寒宣、梁晓芬尚欠大姚县人民医院医疗费400676.10元并无不当。综上所述,原判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及判处适当,上诉人刘寒宣、梁晓芬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6089元,免予交纳。本判决为终审判决。本判决送达后即发生法律效力。如果负有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未按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则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的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享有权利的另一方当事人可在判决规定的履行期限届满后二年内,向原审法院或与原审法院同级的被执行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审判长  刘亚玲审判员  李燕梅审判员  何永丽二〇一五年七月十六日书记员  郑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