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枣刑初字第79号

裁判日期: 2015-07-16

公开日期: 2015-11-11

案件名称

葛某甲、葛某乙寻衅滋事一审刑事判决书

法院

枣强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枣强县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葛某甲,葛某乙,李某甲,葛某丙,李某乙

案由

寻衅滋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四十五条,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七十��条第一款,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第七十三条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

全文

河北省枣强县人民法院刑 事 判 决 书(2015)枣刑初字第79号公诉机关河北省枣强县人民检察院。被告人葛某甲(绰号葛三),农民。因涉嫌寻衅滋事于2015年3月23日被枣强县公安局行政拘留,因涉嫌犯寻衅滋事罪于2015年3月30日被枣强县公安局取保候审。被告人葛某乙,农民。因涉嫌寻衅滋事于2015年3月23日被枣强县公安局行政拘留,因涉嫌犯寻衅滋事罪于2015年3月30日被枣强县公安局取保候审。被告人李某甲,农民。因涉嫌犯寻��滋事罪于2015年4月7日到公安机关投案,当日被枣强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4月10日被枣强县公安局取保候审。被告人葛某丙,农民。因涉嫌犯寻衅滋事罪于2015年3月30日到公安机关投案,当日被枣强县公安局取保候审。被告人李某乙,农民。因涉嫌寻衅滋事于2015年3月23日被枣强县公安局行政拘留,因涉嫌犯寻衅滋事罪于2015年3月30日被枣强县公安局取保候审。河北省枣强县人民检察院以枣检公诉刑诉(2015)62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葛某甲、葛某乙、李某甲、葛某丙、李某乙犯寻衅滋事罪,于2015年6月11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并将量刑规范化纳入庭审程序,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河北省枣强县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杨丽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葛某甲、葛某乙、李某甲、葛某丙、李某乙等到庭参加了诉讼。现已审理终结。公诉机关指控,2015年3月22��晚,被告人葛某甲、葛某乙、李某甲、葛某丙、李某乙相约到枣强县大营镇裘皮新城对面的化隆拉面馆吃饭,该面馆老板马某丁催促葛某甲等人快些吃饭离开,葛某甲等五人遂与马某丁争吵继而殴打起来,马某丁转身跑进厨房拿起菜刀挥舞,被马某丁的母亲马某甲劝阻夺下菜刀,期间闻声赶来的吴某(系拉面馆的房东)前来劝架,葛某甲误以为吴某拉偏架,便对吴某拳打脚踢,后被李某乙劝开。吴某离开后,葛某乙又回到厨房,马某丁抄起斧头,将绊倒躲闪不及的葛某乙的腿部砍伤。葛某甲拿起饭店大厅桌上的碗、碟等投砸马某丁。马某丁拿着斧头和盛有热汤的勺子追出拉面馆,葛某甲等五人拿起砖头投马某丁,将其逼回拉面馆内,用砖头将拉面馆的玻璃门及饭店大厅内的桌子等物品砸坏。经枣强县物价局价格认证中心鉴定,被损毁的玻璃门等物品价值共计人民币2838元。案发后,葛某丙、李某甲自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系自首。被告人葛某甲、葛某乙、李某甲、葛某丙、李某乙之行为均已构成寻衅滋事罪,请依法判处。被告人葛某甲、葛某乙、李某甲、葛某丙、李某乙对起诉书指控的罪名及犯罪事实不持异议。经审理查明:2015年3月22日晚,被告人葛某甲、葛某乙、李某甲、葛某丙、李某乙相约到枣强县大营镇裘皮新城对面的化隆拉面馆吃饭,吃饭过程中,面馆老板马某丁催促葛某甲等人离开,葛某甲等人不满,遂与马某丁争吵并殴打起来,期间,马某丁在店内持斧头将葛某乙的腿部砍伤,葛某甲在店内持碗、碟等餐具投砸马某丁,后马某丁将葛某甲等人追赶出拉面馆,葛某甲等五人在店门外捡起砖块投向马某丁,并将拉面馆的玻璃门及饭店大厅内的桌子等物品砸坏。经枣强县物价局价格认证中心鉴定,被损毁的玻璃门等物品价值共计人民币2838元。案发后,葛某丙、李某甲自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五被告人家属与被害方达成了赔偿协议,并取得了谅解。上述事实,有被告人葛某甲、葛某乙、李某甲、葛某丙、李某乙在公安机关的供述,被害人马某丁的陈述,证人马某乙汽车、吴某、马某丙、马某甲、李某丙的证言,书证枣强县公安局枣公(刑)勘(2015)020号现场勘验检查工作记录及照片,枣强县物价局价格认证中心枣价认(刑)字(2015)第017号价格鉴定结论书,枣强县公安局大营派出所出具的关于葛某丙、李某甲的到案经过,赔偿协议书,收款收据,谅解书及五被告人的户籍证明信等证据,并经当庭质证核实,五被告人均无异议,本院依法予以确认。本院认为,被告人葛某甲、葛某乙、李某甲、葛某丙、李某乙以发泄情绪、逞强耍横为目的,任意损毁他人财物,情节严重,其行为均已构成寻衅滋事罪。公诉机关指控上述五被告人的罪名成立。鉴于被告人李某甲、葛某丙案发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系自首,鉴于五被告人认罪、悔罪,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取得被害人谅解,均可从轻处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三)项、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四十五条、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第七十三条第二、三款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之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葛某甲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被告人葛某乙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日起计算。)被告人李某甲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被告人葛某丙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被告人李某乙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河北省衡水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三份。审判长  杜永亮审判员  徐永起审判员  马 超二〇一五年七月十六日书记员  王虹凯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