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一中民一终字第0375号

裁判日期: 2015-07-16

公开日期: 2015-12-14

案件名称

杨同弟、杨旭等与天津市胸科医院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天津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杨同弟,杨旭,杨华,天津市胸科医院

案由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

全文

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一中民一终字第0375号上诉人(原审原告)杨同弟。上诉人(原审原告)杨旭。上诉人(原审原告)杨华。上诉人(原审被告)天津市胸科医院,住所地天津市津南区台儿庄南路***号。法定代表人郭志刚,院长。委托代理人王茜,天津市胸科医院干部。委托代理人王冬,天津市胸科医院干部。上诉人杨同弟、杨旭、杨华、天津市胸科医院因医疗损害赔偿纠纷一案,不服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法院(2010)和民一初字第1503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上诉人杨同弟、杨旭、杨华、天津市胸科医院的委托代理人王冬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审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患者曹仲与原告杨同弟系夫妻关系,与原告杨旭、杨华系母子关系。患者曹仲(女,1934年12月22日出生)既往冠心病史,2009年11月30日,患者曹仲因感冒后咳嗽痰量多一周到被告胸内科就诊,医生为患者拍胸片后开了口服药物。当日,患者曹仲又因前胸后背痛到被告心内科就诊,经心电图检查显示ST-T改变,医生开了口服药。2009年12月5日,患者曹仲到被告胸内科门诊就诊,病历记载:患者主因发现右肺阴影7年,近期出现咳嗽、咯白痰、喘息。查体:右肺呼吸音稍低,双肺可闻及哮鸣音,胸片示右肺片状影,双下肺纹理增多及条索影。考虑右肺阴影性质待查。建议住院治疗,暂无床。给予抗感染、化痰及平喘治疗。当日,患者再次就诊于被告心内科。病历记载:近日一周出现咳嗽喘。查体:神清,HR:88次/分,律齐,双肺可闻及散在干鸣、痰鸣,胸片提示肺感染,建议胸内科检查治疗。当日18时10分,患者病情突然恶化,病历记载:突发胸部不适、意识丧失、二便失禁入急诊科就诊,查体:血压测不到,脉搏消失,神志丧失,呼之不应,无自主呼吸,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心电图V3-6ST↑,给予心肺复苏等抢救无效,于2009年12月5日下午6时25分宣布死亡。本案诉讼期间,被告提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原审法院委托天津市和平区医学会对此进行鉴定。2014年8月28日,天津市和平区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办公室做出天津和平医鉴(2014)1403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分析意见:1、该病例患者2009年12月5日至医方胸内科门诊就诊。根据病历记录:患者主因发现右肺阴影7年,近期出现咳嗽、咯白痰、喘息。查体:右肺呼吸音稍低,双肺可闻及哮鸣音,胸片示右肺片状影,双下肺纹理增多及条索影。考虑右肺阴影性质待查。建议住院治疗,暂无床。并给予抗感染、化痰及平喘治疗。医方诊疗过程符合呼吸内科诊疗常规。2、患者后就诊心内科,主诉:近日一周出现咳嗽喘,未见心脏病相关症状的主诉。查体:HR:88次/分,律齐,双肺可闻及散在干鸣、痰鸣,均不提示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胸片所示,建议胸内科检查治疗,不违反诊疗规范。3、2009年12月5日下午6时10分患者突发胸部不适、意识丧失、二便失禁入急诊科就诊,查体:血压测不到,脉搏消失,神志丧失,呼之不应,无自主呼吸,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心电图V3-6ST↑,给予心肺复苏等抢救无效,于2009年12月5日下午6时25分宣布死亡。抢救过程符合诊疗规范。4、患者心源性猝死,死亡时间和形式难以预料,与医方的诊疗行为无因果关系。5、患者既往冠心病史,病历未见病史的记录,不符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心内科辅助检查不够完善,应进行心电图检查,医疗行为存在缺陷,但与患者死亡无因果关系。结论:本病例不属于医疗事故。另查,原告对上述鉴定意见提出质疑,表示不再申请再次鉴定。原告的诉讼请求为:1、依法判令被告按照一级医疗事故承担责任,并按全责赔偿原告丧葬费16000元、死亡赔偿金190800元、精神损害抚慰金60000元,共计266800元;2、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承担。原审人民法院认为,患者曹仲既往冠心病史,为此在2009年12月5日出现咳嗽喘等症状后,分别挂号并在被告胸内科及心内科就诊。被告胸内科经检查考虑右肺阴影性质待查,并建议住院进一步检查确诊及治疗。该诊疗行为符合诊疗规范。因被告暂无病床收住院,患者曹仲再次到被告心内科就诊,根据患者的主诉及查体检查,均不提示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胸片所示,建议胸内科检查治疗,不违反诊疗常规,但患者已在胸内科就诊,而患者曹仲有冠心病史,到心内科就诊的目的就是确定是否因心脏疾患引起的上述症状并对症治疗。而被告心内科医生在门诊病历中没有书写冠心病既往史,违反了《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同时没有进行心电图检查,医疗行为存在缺陷。当天下午6时10分突发胸部不适、意识丧失、二便失禁到被告急诊科就诊,被告给予心肺复苏等抢救措施,抢救过程符合诊疗规范。患者死因为心源性猝死,发病时间和形式难以预料,故与医方的诊疗行为无因果关系。鉴定意见认为本病例不属于医疗事故。原告虽然提出对于鉴定意见的质疑,但无相反证据能够推翻上述鉴定意见,因此对于鉴定意见,予以确认。三原告提出患者主诉的多项症状,被告心内科医生没有如实记录的事实,因无证据证实,不予采信。由于被告的过错与患者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因此对于三原告提出的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诉讼请求,没有法律依据,不予支持。考虑被告在诊疗过程中存在违反《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及心内科辅助检查不完善的过错行为以及本案实际情况,酌情确定被告给予三原告一次性补偿50000元。原审人民法院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的规定,判决:一、驳回三原告的诉讼请求;二、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被告天津市胸科医院给付三原告一次性补偿50000元。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本案诉讼受理费1634元,由三原告负担817元,由被告天津市胸科医院负担817元(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送交原审法院),本案鉴定费3000元,由被告天津市胸科医院负担。判决后,上诉人杨同弟、杨旭、杨华、天津市胸科医院均不服原审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杨同弟、杨旭、杨华请求:撤销一审判决,改判支持杨同弟、杨旭、杨华在一审的全部诉讼请求,诉讼费由天津市胸科医院承担。主要理由:一审判决仅对案件的事实经过认定清楚,但对天津市胸科医院存在违规、违法的事实认定不清、证据不足,适用法律错误,违反法定程序。天津市胸科医院请求:依法撤销一审判决,驳回杨同弟、杨旭、杨华在一审的全部诉讼请求,诉讼费由杨同弟、杨旭、杨华承担。主要理由:天津市胸科医院对曹仲门诊、急诊的诊疗符合诊疗规范,且经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确认不属于医疗事故。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九条之规定,天津市胸科医院不承担赔偿责任。一审判决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杨同弟、杨旭、杨华及天津市胸科医院均不同意对方上诉请求,并坚持己方上诉意见及理由。本院经审理查明,原审人民法院判决认定事实无误,上述事实,有当事人陈述、相关证据等证明属实,本院予以确认。案经本院调解,双方当事人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本院认为,杨同弟、杨旭、杨华虽主张心内科医生没有如实记录曹仲在诊疗过程中主诉的多项症状,但不能提供充分证据予以证实,本院不予采信。鉴定意见认为本病例不属于医疗事故,杨同弟、杨旭、杨华虽不认可该意见,但不能提供相反证据予以推翻,原审法院对鉴定意见予以确认并无不当。杨同弟、杨旭、杨华亦不能提供充分证据证实曹仲的死亡与天津市胸科医院的诊疗行为存在因果关系,故原审法院未支持其在原审的诉讼请求并无不当。因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科医生在为曹仲诊疗过程中没有书写既往病史违反了《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亦没有对曹仲进行心电图检查,其诊疗行为存在缺陷,故原审法院据此酌情确定由天津市胸科医院给予杨同弟、杨旭、杨华一次性补偿50000元并无不妥,本院予以确认。综上所述,上诉人的上诉请求均依据不足,本院不予支持。原审判决认定基本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本院应予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上诉案件受理费1684元,由上诉人杨同弟、杨旭、杨华负担1384元,由上诉人天津市胸科医院负担300元。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 判 长  朱菊玲代理审判员  尹 来代理审判员  刘 艳二0一五年七月十六日书 记 员  刘洪雨附:本裁判文书所依据法律规定的具体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