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鄂荆门民一终字第00008号
裁判日期: 2015-07-13
公开日期: 2015-08-03
案件名称
刘代满与刘锐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湖北省荆门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湖北省荆门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刘代满,刘锐华
案由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
全文
湖北省荆门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鄂荆门民一终字第00008号上诉人(原审原告):刘代满,农民。委托代理人:刘著名,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员工。委托代理人:蒋发金,荆门市东宝区景东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被上诉人(原审被告):刘锐华,农民。委托代理人:王军,团林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上诉人刘代满因与被上诉人刘锐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不服荆门市掇刀区人民法院(2014)鄂掇刀南民初字第00067号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4年12月29日和2015年3月25日两次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上诉人刘代满的委托代理人刘著名和蒋发金、被上诉人刘锐华及其委托代理人王军到庭参加第一次诉讼,上诉人刘代满及其委托代理人刘著名、被上诉人刘锐华到庭参加第二次诉讼。庭审后,双方当事人均有庭外和解意愿,总计向本院申请给予5个月的庭外和解时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第一款,本院准予当事人进行庭外和解并已将该期间从正常审限中予以扣除。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审原告刘代满诉称,2013年12月13日,刘锐华驾驶川S×××××中型货车(无车牌)在麻城镇雷集村三组乡村道路上由东向西行驶,行至华兴农庄门前路段,与对向行驶的刘代满驾驶的125型两轮摩托车会车时,因货车车厢较宽,导致刘代满的摩托车与刘锐华的货车车厢相擦,致使刘代满连车带人冲入路边涵沟,造成刘代满受伤及摩托车受损的交通事故。事故发生后,刘锐华并未报警,而是驾车逃离现场。被路过的人发现后,才通知刘代满的亲戚后报警。报警后,在交警的敦促下,刘锐华才将肇事车开回现场。由于刘锐华肇事车离开现场达3个多小时,无法还原现场,造成现场被破坏,导致事故责任无法确定。刘锐华的行为给刘代满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根据此次事故发生成因,刘锐华应依法承担全部责任,特诉至法院请求判令:刘锐华支付因机动车交通事故给刘代满造成的各项经济损失124611.5元。原审查明,2013年12月13日10时左右,刘锐华驾驶川S×××××中型货车(无车牌)在麻城镇雷集村三组乡村道路上由东向西行驶,行至华兴农庄门前路段与驾驶无号牌XDL125型两轮摩托车的刘代满对向会车过程中,致刘代满驾驶摩托车因向右躲避时冲入路边涵沟里,造成刘代满受伤及摩托车受损的交通事故。事故发生后,刘锐华驾车驶离,后于当日12时55分许驾车返回到现场。事发当日,刘代满被送往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33天,至2014年1月15日出院,出院医嘱建议继续治疗,住院期间支付医疗费48843.14元。2014年3月24日,荆门今宋法医司法鉴定所鉴定刘代满的伤残等级为8级伤残,赔偿指数为35%,后续治疗费4000元。刘代满支付鉴定费1560元。湖北平安行道路交通事故司法鉴定所对对本案两辆事故车是否发生接触进行痕迹勘验及对事故发生形态进行鉴定,鉴定结论为:“1、通过痕迹勘验,没有迹象表明无号东风牌平板货车(含所载挖掘机)行驶中与对向无号新动力牌两轮摩托车发生过车体接触或被接触;不排除无号牌东风牌平板货车左侧与无号新动力牌两轮摩托车驾驶人左侧发生软性擦蹭可能。2、事发过程因果关系:两车在窄路交会过程中,无号新动力牌两轮摩托车偏右冲入路外干的涵渠里,与无号牌东风牌平板车行驶中侧向安全距预留不足有关。即,无号东风平板货车驾驶员刘锐华的驾驶行为与事故形成存在因果关系。”该鉴定报告所附鉴定资质载明其鉴定范围交通事故(车损、痕迹、微量)。本案庭审时,鉴定机构鉴定人员刘丰出庭接受质询,其陈述没有对交通事故形成的原因进行鉴定的资质,另外一个鉴定人李某甲有痕迹鉴定资质,能够对交通事故成因进行鉴定。个人认为交通事故因果关系鉴定属鉴定的主要工作,但没有法律依据。事故发生路段路况道路为东西走向,位于掇刀区麻城镇雷集村3组华兴农庄门前,道路为水泥路面,水泥路宽3.5米,设有限宽墩,两边路肩各0.4米左右,刘锐华驾驶川S×××××中型货车由东向西行驶,车宽2.4米,刘代满驾驶无号牌XDL125型两轮摩托车对向行驶,事发时刘锐华驾驶川S×××××中型货车正通过限宽墩。刘代满为荆门市掇刀区麻城镇雷集村五组村民为农业户口。刘锐华驾驶川S×××××中型货车和刘代满驾驶无号牌XDL125型两轮摩托车均未投保有效交强险及其他商业险。原判认为,刘代满驾驶机动车在前方有限宽墩的道路上遇对向来车,会车避让而冲下涵沟摔伤,虽经鉴定未发现双方有接触,但事故发生在道路上,刘代满避让而摔伤与刘锐华驾驶的机动车行驶有关,二者存在因果关系,故本案系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关于事故中两车是否发生相撞的事实。分析鉴定结论,其一,第一条内容为:“通过痕迹勘验,没有迹象表明无号东风牌平板货车(含所载挖掘机)行驶中与对向无号新动力牌两轮摩托车发生过车体接触或被接触;不排除无号牌东风牌平板货车左侧与无号新动力牌两轮摩托车驾驶人左侧发生软性擦蹭可能”。该结论肯定了二事故车之间没有车体接触,但同时对二车之间“发生软性擦蹭”给出了“不排除……可能”的模糊结论,因该结论本身尚不明确肯定二车发生过软性擦蹭,人民法院更不能依模棱两可的鉴定意见确认相关事实。其二,关于第二条“因果关系”的意见,因该鉴定机构不具备对事故发生的因果关系进行鉴定的资质,且鉴定人出庭时亦陈述没有对交通事故形成的原因进行鉴定的资质,故鉴定结论第二条不能作为认定事故因果关系的依据。综上,刘代满的证据不足以证明两车发生相撞的事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八条第二项规定:“在没有中心隔离设施或者没有中心线的道路上,机动车遇相对方向来车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在有障碍的路段,无障碍的一方先行;但有障碍的一方已驶入障碍路段而无障碍的一方未驶入时,有障碍的一方先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据此,已驶入限宽墩的刘锐华驾驶川S×××××中型货车在与刘代满驾驶车辆相遇时是具有优先通行权的,此时,刘代满本应减速慢行或停车等候确保安全后通行,但其未尽安全义务,并因操作不当驶入路边涵沟,故刘代满具有重大过错。另刘代满同时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一条关于“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摩托车驾驶人及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戴安全头盔”的规定,结合刘代满伤情,其未佩戴安全头盔导致伤情加重,且该行为同时加重了事故结果发生原因,故刘代满应承担本次事故的全部责任,刘锐华在本次事故中无责任。我国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一款关于“未依法投保交强险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当事人请求投保义务人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的规定,刘锐华虽无事故责任,但因本案系交通事故,未投保交强险的刘锐华仍应当在交强险责任限额内向刘代满予以赔偿。由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及《中国保监会关于调整交强险责任限额的公告》中规定的被保险机动车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无责任的赔偿限额为12000元(包括死亡伤残赔偿限额11000元及医疗费用赔偿限额1000元),故刘锐华应当承担赔偿刘代满12000元损失的责任。综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八条,《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三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之规定,判决:一、刘锐华赔偿刘代满经济损失12000元;二、驳回刘代满其他诉讼请求。如果未按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案件受理费1100元,由刘代满负担990元,刘锐华负担110元。刘代满上诉称,原审认定本案交通事故刘代满承担全部责任,刘锐华无责任错误。1、刘代满在一审中提交的《平安行司法鉴定意见书》以及证人笔录均是合法取得,能够相互佐证,原审对此证据未予采信错误;2、刘代满是在两车会车过程中躲避对方来车而冲入路边涵沟,刘锐华不仅没有报警还驾驶车辆驶离现场,该行为构成了交通事故的逃逸行为,理应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3、刘锐华驾驶车辆离开现场长达3个小时,致使现场车厢痕迹无法还原,现场破坏,这样交警对事故责任才无法确定,交警未划分责任并不代表刘锐华没有责任;4、在乡村道路行驶的车辆,应当是有障碍一方让无障碍一方的通行,刘锐华所驾驶的车辆过于宽大,造成了通行障碍,理应让摩托车驾驶人先行,故原审认定刘锐华有优先通行权,未考虑刘代满的优先通行权错误。综上,请求二审撤销原判,依法改判由刘锐华承担本起事故的全部责任,赔偿刘代满全部经济损失124611.5元。双方当事人存在争议的事实:刘锐华驾驶的货车与刘代满驾驶的摩托车是否发生碰撞接触。二审中,刘锐华申请证人韩某出庭作证,证人称刘代满在骑行摩托车时扭头与他人说话,事故发生时刘锐华的车辆与刘代满骑行的摩托车并未发生碰撞,且事故发生后刘锐华与韩某以及另外两人将刘代满从沟里扶起,当时刘代满说没事以后刘锐华才离开。刘代满质证称证人证言不属实。经查阅原审卷宗,公安局交警大队在事故发生后对XX成、赵兴芝、刘天华分别作了询问笔录,其中,XX成、刘天华称,当时两人正在华兴农庄门前卸菜,只听见“咚”一声响,抬头看时就看见刘锐华货车刹停在华兴农庄门前,刘代满和其驾驶的摩托车没看见了,掉到路边沟里去了,对于两辆车是否发生接触两人均没有注意。赵兴芝称当时事故发生时,其距离事发地点约十五、六米远,看见摩托车在避让大货车往道路右边让时,摩托车与大货车左侧面轮胎擦挨到一下后滑掉路边沟里去了。对于两车辆是否发生碰撞接触,刘锐华以及证人韩某陈述事发时没有发生接触,而刘代满和赵兴芝称两车辆发生了刮擦,故对于该事实存有争议的情况下,公安局交警大队委托湖北平安行道路交通事故司法鉴定所进行了司法鉴定,司法鉴定意见如下:通过痕迹勘验,没有迹象表明无号东风牌平板货车(含所载挖掘机)行驶中与对向无号新动力两轮摩托车发生过车体接触或被接触;不排除无号东风牌平板货车左侧与无号新动力两轮摩托车驾驶人左侧发生软性擦蹭的可能。本院认为,通过痕迹勘验,司法鉴定的结论是两车辆发生接触证据不足,没有迹象表明两车辆发生过车体接触。而刘代满在二审庭审中陈述,货车挂到其驾驶的摩托车前轮,赵兴芝在公安机关询问笔录中陈述摩托车与大货车左侧面轮胎擦挨到一下,上述陈述与司法鉴定意见不一致。故对于两车辆是否发生碰撞接触,在双方当事人陈述不一致的情形下,应结合痕迹勘验的司法鉴定意见来看,仅凭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两车辆发生过车体接触。另根据当事人刘锐华的陈述和证人韩某的出庭证言以及XX成、刘天华在公安机关的询问笔录补充查明,事故发生之后,刘锐华下车后和其他几人将刘代满从沟里抬出来放在路边坐,之后刘锐华驾车离开。另查明,事故发生时,刘锐华驾驶的川S×××××货车刚刚驶过限宽墩。二审查明的其他事实与一审认定的事实一致。本案争议的焦点:刘锐华在本次交通事故中是否存在过错。本院认为,刘代满主张事故发生后刘锐华驾驶车辆逃离现场,属交通事故逃逸,应承担全部责任。本案中,因双方当事人对于交通事故的发生过程和原因存有争议,事实上刘锐华是在刘代满摔下路边涵沟之后将刘代满扶起之后才驾车离开,在事实有争议的情形下,荆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事故处理大队委托进行了司法鉴定,鉴定结论为两车发生碰撞接触证据不足,本院认为此种情形下不宜认定为交通事故逃逸,况且荆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事故处理大队在对事故进行调查后也并未认定刘锐华属交通事故逃逸。鉴定意见中对于交通事故因果关系虽作出结论,但原审中刘锐华对于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是否具有交通事故因果关系鉴定的资质提出异议,本院经查阅湖北平安行道路交通事故司法鉴定所的许可证,其鉴定业务范围为:交通事故(车损、痕迹、微量),鉴定人刘某执业证上执业类别为:交通事故(车损),鉴定人李某乙执业类别为:交通事故(痕迹)。本院认为,从上述许可证和执业证上可以看出,两位鉴定人分别具有交通事故中车损和交通事故痕迹进行鉴定的资质,是否具有交通事故成因鉴定资质并不明确。此种情形下,交通事故因果关系应由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结合事故发生过程以及其他相关因素综合判断。本院认为,从鉴定意见来看,通过痕迹勘验和司法鉴定,没有迹象表明双方车辆发生过车体接触;从事故发生的过程来看,刘锐华驾驶的车辆刚刚驶过限宽墩,保持车速慢行,已经尽到了安全注意义务,不存在过错,而刘代满驾驶摩托车未佩戴安全头盔,遇对方来车时,没有做到减速慢行,后在紧急避让对方来车时摔下路边涵沟受伤,主要伤及颅脑部位,自身过错明显,原审认定刘代满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正确。原判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经合议庭评议,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1100元,由上诉人刘代满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 判 长 苏华审 判 员 向芬代理审判员 李丹二〇一五年七月十三日书 记 员 周立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