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渝一中法民终字第03243号

裁判日期: 2015-07-10

公开日期: 2015-12-14

案件名称

李燕与周定辉买卖合同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重庆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周定辉,李燕

案由

买卖合同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

全文

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渝一中法民终字第03243号上诉人(原审被告)周定辉,女,1969年3月6日出生,汉族,无固定职业,住重庆市南岸区。委托代理人初云鄂,重庆志同律师事务所律师。被上诉人(原审原告)李燕,女,1970年8月15日出生,汉族,无固定职业,住重庆市渝中区。委托代理人孙念,重庆祥鉴律师事务所律师。上诉人周定辉与被上诉人李燕转让合同效力纠纷一案,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法院于2015年3月30日作出(2015)沙法民初字第02373号民事判决。周定辉对该判决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5年6月17日对本案有关诉讼参与人进行了询问。上诉人周定辉及其委托代理人初云鄂与被上诉人李燕的委托代理人孙念到庭参加了询问。本案现已审理终结。李燕在一审中诉称,李燕与周定辉于2012年3月28日签订了XX山庄度假村的转让合同,后双方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纠纷,周定辉于2013年9月向沙坪坝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沙区法院作出(2013)沙法民初字第08797号民事判决书,判决书中认定李燕与周定辉签订的XX山庄度假村的转让合同系无效合同。判决生效后,李燕多次与周定辉协商要求返还房屋,但周定辉拒绝理睬,协商未果,故向一审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周定辉立即搬出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镇新开寺马家小沟经济合作社荒地XX山庄度假村的房屋。周定辉在一审中辩称,李燕与新开寺马家小沟经济合作社的荒地承包合同,该合同的承包主体不仅限于李燕一人,另一人是周晓林(音),必须是李燕与周晓林两人提起诉讼。根据双方签订的度假村转让合同,李燕将该山庄交付给周定辉后,周定辉已经支付了1380000的转让费,该转让合同被一审法院确定为无效合同后,双方互负返还义务,李燕不能在没有返还转让款的前提下要求周定辉搬离度假村。一审法院经审理查明,2012年3月28日,李燕与周定辉签订XX山庄度假村整体转让合同,约定李燕将XX山庄度假村整体转让给周定辉,并将一切合法的经营、荒地承包、水、电、气使用等证照及合同变更至周定辉名下。整体转让金额为4000000元。周定辉在付清第一次转让款后,李燕即把“XX山庄”度假村的一切物品和产权关系移交给周定辉,XX山庄的物权产权属周定辉所有。李燕应积极配合周定辉进行交接和完清水、电、气及荒地租金的交接工作,并完清一切交接手续。2013年9月9日,周定辉认为李燕未按照合同约定配合其办理水、电、气户名变更手续以及荒地租金的交接手续,向一审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李燕依约履行办理水、气卡、特业许可证、营业执照的变更手续,交付其与新开寺村马家小沟经济合作社签订的《荒地承包合同》原件。2013年12月18日,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法院作出(2013)沙法民初字第08797号民事判决,判决认定李燕并非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镇新开寺村马家小沟经济合作社的成员,因此李燕与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镇新开寺村马家小沟经济合作社签订的荒地承包合同,名为荒地承包合同实为农村集体所有土地租赁合同。李燕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未提供证据证明其在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镇新开寺村马家小沟经济合作社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上修建度假村进行经营已经办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手续,或者取得土地使用权,因此,周定辉与李燕签订的XX山庄度假村整体转让合同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禁止性规定,系无效合同,判决驳回周定辉的要求李燕办理水、气卡、特业许可证及营业执照的变更手续并交付其与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镇新开寺村马家小沟经济合作社签订的承包合同原件的诉讼请求。现李燕认为合同无效,故向一审法院起诉要求周定辉搬离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镇新开寺马家小沟经济合作社荒地XX山庄度假村的房屋。一审法院认为,因无效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李燕要求周定辉搬出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镇新开寺马家小沟经济合作社荒地XX山庄度假村房屋,是基于双方签订的《XX山庄度假村整体转让合同书》被认定为无效后要求周定辉返还因合同无效取得的财产,故周定辉应搬出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镇新开寺马家小沟经济合作社荒地XX山庄度假村房屋并将房屋返还李燕。对于周定辉提出李燕与新开寺马家小沟经济合作社的荒地承包合同系两人所签,故本案应追加另一人为原告。但李燕是基于其与周定辉签订的XX山庄度假村整体转让合同无效而起诉,而非荒地承包合同,XX山庄度假村整体转让合同的签订者仅为李燕与周定辉,并无第三人,故对该抗辩意见,一审法院不予采纳。对于周定辉提出其已经支付了1380000元的转让费,该转让合同被一审法院确定为无效合同后,双方互负返还义务,李燕不能在没有返还转让款的前提下要求周定辉搬离度假村的抗辩意见,由于周定辉并未在本案中提起反诉,故本案不宜处理,周定辉就该主张可以另案起诉。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八条之规定,判决如下:周定辉于一审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立即搬出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镇新开寺马家小沟经济合作社荒地XX山庄度假村的房屋,并将该房屋返还李燕。一审案件受理费80元,减半收取40元(李燕已预交),由周定辉负担。此款限周定辉于一审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立即迳付李燕如果未按一审判决指定的期限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宣判后,周定辉不服一审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其上诉请求:1、撤销(2015)沙法民初字第02373号民事判决,依法改判或发回重审;2、一、二审诉讼费由李燕承担。上诉事实及主要理由:1、一审判决在法律关系的认定上存在明显错误,本案为侵权纠纷,而一审法院却基于合同无效支持了李燕的诉讼请求。本案案由为排除妨碍,但在一审的整个审理过程中,李燕所依据的都是一审法院之前所作出的《XX山庄度假村整体转让合同书》无效的判决。而一审法院也是在未就本案案由进行释明的情况下,依据合同法中合同无效的有关规定,对侵权纠纷作出了判决。法院在法律适用过程中应当中立,不应在当事人认定法律关系、适用法律明显失误的情况下为其补充、修正。2、本案是侵权纠纷,李燕并非唯一权利人,其诉讼主体不适格。XX山庄系李燕与他人共同投资、修建并占有,若需返还,返还的对象也应当是两名投资者,而非李燕一人。一审法院在没有查清事实的情况下,枉法裁判。3、一审判决曲解法律,在适用法律上存在错误。在李燕未返还1372000元的情况下,一审法院判决周定辉搬出XX山庄的房屋,违背公平原则。李燕与周定辉互负返还义务是基于同一事实而发生的连贯的、不可分割的法律关系,一审法院对此应在本案中一并处理。且李燕在与周定辉签订转让合同时,刻意隐瞒该农用地未获得建设用地审批手续的事实,致使周定辉遭受重大损失。综上,一审法院在认定事实、法律关系及法律适用上均存在严重错误,请求支持周定辉的上诉请求,维护周定辉的合法权益。李燕辩称,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得当,周定辉的上诉理由不成立,请求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审理中,周定辉向本院提交《荒地承包合同》复印件一份,拟证明争议房屋所在土地系李燕与他人共同承包,本案作为侵权纠纷案件,另一土地承包人未参加本案诉讼。李燕质证后认为,该证据系复印件,真实性无法核实。即使是真实的,也与本案无关。因为本案是基于转让合同被确认无效后的返还,而转让合同的签订者只有李燕与周定辉。二审审理查明的事实与一审审理查明的事实一致,本院予以确认。本院认为,周定辉与李燕签订的《XX山庄度假村整体转让合同书》业经生效判决认定系无效合同,李燕作为该转让合同的一方签订者,在合同被认定无效的情形下,以自己的名义要求返还房屋的诉请符合合同法有关无效合同的规定。且李燕在一审时也是基于转让合同无效而提起的要求周定辉返还诉争房屋的诉讼,这在李燕一审时提交的民事诉状中有明确表述。同时,李燕亦将认定转让合同无效的生效判决作为支撑自己诉请的证据提交一审法院。因此,一审法院对本案法律关系及案由的确定,并无不当。一审法院判决周定辉搬离并返还争议房屋,也无不当。而就周定辉给付的转让款,因其并未提出反诉,故一审法院未在本案中处理,并无不当。综上,上诉人周定辉的上诉理由均不成立,其上诉请求,本院不予支持。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80元,由上诉人周定辉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 判 长  晏 芳代理审判员  吴长渝代理审判员  李 娅二〇一五年七月十日书 记 员  白耀妮 来源: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