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六民一终字第00239号
裁判日期: 2015-06-05
公开日期: 2015-08-21
案件名称
任永芝、孔德义等与张林、任永稳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安徽省六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安徽省六安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任永芝,孔德义,孔德银,孔德玲,张林,任永稳
案由
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百七十五条
全文
安徽省六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六民一终字第00239号上诉人(原审原告):任永芝,女,1953年1月16日出生,汉族,住安徽省舒城县。上诉人(原审原告):孔德义,男,1974年12月8日出生,汉族,住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上诉人(原审原告):孔德银,女,1979年2月28日出生,汉族,住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上诉人(原审原告):孔德玲,女,1981年10月8日出生,汉族,住安徽省舒城县。上述四上诉人共同委托代理人:陈康,安徽陈康律师事务所律师。上诉人(原审被告):张林,男,1974年12月4日出生,汉族,住安徽省舒城县。委托代理人:董照仓,舒城县桃溪镇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上诉人(原审被告):任永稳,男,1967年6月13日出生,汉族,住安徽舒城县。上诉人任永芝、孔德义、孔德银、孔德玲因与上诉人张林、任永稳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一案,不服安徽省舒城县人民法院于2014年11月18日作出的(2014)舒民一初字第00784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出上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5年4月27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上诉人任永芝、孔德义、孔德银、孔德玲的委托代理人陈康、上诉人张林及其委托代理人董照仓、上诉人任永稳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审中任永芝、孔德义、孔德银、孔德玲诉称:2014年4月6日下午,张林电话要求任永稳指派个小工将其饭店所装璜塑铝板的保护膜撕除,次日上午受害人孔令来先至任永稳家,后至张林家从事塑铝板保护膜撕除,在下午施工中从三楼窗户坠落死亡。受害人孔令来受任永稳、张林共同雇佣,因该二人未采取任何安全防护措施,致孔令来坠落死亡,应承担共同赔偿责任。现请求赔偿各项损失合计272958元。原审中张林辩称:孔令来不是我雇佣的,我不是适格的赔偿主体,只应承担补偿责任。事发后,我已支付任永芝等人30000元。原审中任永稳辩称:我承建的张林的饭店瓦工工程已结束,是应张林的要求介绍孔令来去撕铝塑板保护膜,孔令来不是我雇佣的,我不是适格的赔偿主体,要求我承担赔偿责任无法律依据。原审审理查明:2012年10月4日,张林将其所有的舒城县桃溪镇馥香大酒店综合楼工程发包给任永稳承建,双方签订了《工程协议》,受害人孔令来受雇于任永稳从事瓦工工作。该工程结束后,张林又将装饰装璜工程发包他人施工,且亦已施工完毕。因该综合楼所装璜的塑铝板保护膜未撕除,张林于2014年4月6日下午电话要求任永稳指派个小工帮其撕除。次日上午受害人孔令来至任永稳家中,任永稳即介绍其到张林家从事塑铝板保护膜撕除,孔令来在下午施工中从楼上坠落院内死亡。受害人孔令来生前与子女孔德义、孔德银、孔德玲共同抚养任永芝。另查明,任永稳、孔令来均无从事建筑、装饰装修活动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或岗位证书。本起事故发生后,任永稳支付了20000元,张林支付了30000元。原审审理认为:张林将自建楼房窗户塑铝板保护膜撕除事宜交由任永稳介绍的受害人孔令来处置,双方形成劳务关系。其未采取相关安全施工设施,而将应具有安全防范的事宜交由孔令来从事,在孔令来意外死亡事件中存在较大过错,对此张林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任永稳应当知道受害人孔令来无从事装饰装修活动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或岗位证书,而介绍受害人去从事具有一定危险性质的劳务,其亦有一定过错,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故任永稳、张林不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理由不予采纳。受害人孔令来自知所从事的劳务应具有安全防范设施,其在施工中未注意自身安全,亦应承担相应的责任。经核定,因孔令来死亡而给任永芝等人造成的损失为:死亡赔偿金172957.75元(145764元(8098元×18年)+27193.75(5725元×19年÷4)]、丧葬费23903元、精神损害抚慰金60000元、鉴于受害人系非正常死亡参处人员可酌定5人用7天时间办理丧葬事宜,其费用为8554.95元(其中误工费:5人×7天×101.57元;交通费2000元;住宿费3000元),上述费用合计人民币265415.70元。综上,原审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第十二条、第十六条、第十八条、第二十二条、第三十五条之规定,判决:一、被告张林赔偿原告任永芝、孔德义、孔德银、孔德玲经济损失265415.70元的60%,即赔偿159249.42元(含已付30000元,下剩129249.42元于本判决生效后五日内付清)。二、被告任永稳赔偿原告任永芝、孔德义、孔德银、孔德玲经济损失265415.70元的10%,即赔偿26541.57元(含已付20000元,下剩6541.57元于本判决生效后五日内付清)。三、原告任永芝、孔德义、孔德银、孔德玲对经济损失自行承担30%,即承担79624.71元。四、驳回原告任永芝、孔德义、孔德银、孔德玲的其他诉讼请求。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案件受理费5394元,由被告张林负担3236元,被告任永稳负担539元,原告负担1619元。原审宣判后,任永芝、孔德义、孔德银、孔德玲、张林、任永稳均不服,向本院提出上诉。任永芝、孔德义、孔德银、孔德玲上诉称:塑铝板保护膜撕除系普通的劳务工作,不需要相应的执业资格或岗位证书,原审认定孔令来自担30%责任系认定事实错误。张林答辩称:上诉人上诉理由不能成立,不予认可。任永稳答辩称:对上诉人的上诉理由不予认可,我的意见均在我方上诉状中写明。张林上诉称:原审认定我与孔令来之间形成劳务关系缺乏事实依据,我将塑铝板保护膜撕除事务交由任永稳处置,报酬也是与任永稳结算。孔令来是任永稳指派到我处干活的,我在本案中只是受益人,原判我承担60%赔偿责任与事实不符。原审计算的孔令来各项赔偿费用过高,任永芝的被扶养人生活费认定错误,任永芝有三个子女,其抚养义务应由该三名子女负担。精神抚慰金6万元过高,应予酌减。处理丧葬事宜费用8554.956元无证据印证,不应支持。任永芝、孔德义、孔德银、孔德玲答辩称:原审认定张林与孔令来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正确。任永芝的被扶养人生活费扣除了其子女应当承担的份额。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原审判决6万元精神抚慰金适当。任永稳答辩称:孔令来是张林让我叫去干活的,撕除塑铝板保护膜是我与张林合同之外的活,孔令来干一天得一天的钱,与我没有关系。任永稳上诉称:我并没有介绍孔令来到张林家去做活,孔令来去张林家具体做什么活我也不清楚,只是帮张林联系一下。本起事故中我没有任何过错,不应承担任何责任。孔令来自身存在重大过错,原判其自担30%责任过轻。原审认定孔令来各项赔偿费用过高,应予酌减。任永芝、孔德义、孔德银、孔德玲答辩称:孔令来确系任永稳介绍到张林家做活的。任永稳明知孔令来没有高空作业相关资质,仍然安排其从事危险作业,存在过错,原判其承担10%赔偿责任明显过低。原判各项赔偿费用合理、合法,任永稳上诉理由不能成立。张林答辩称:上诉人的上诉既无事实依据,也无法律依据,依法应予驳回。二审中各方当事人均未向本院提交新证据,针对原审证据的质证意见亦同原审。二审查明事实与原审认定一致,本院予以确认。本院认为:通过二审庭审各方当事人诉辩及综合全案证据,归纳本案争议焦点为一、张林与孔令来之间是否构成劳务关系;二、任永稳对孔令来的死亡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三、孔令来在本案事故中自身是否存在过错;四、原判孔令来的各项损失是否适当。针对本案争议焦点一,劳务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工者根据口头或者书面约定,由劳动者向用工者提供一次性或特定的劳动服务,用工者依照约定向劳动者支付劳务报酬的一种有偿服务法律关系。通过公安机关对张林的询问笔录可知,张林打电话给任永稳,让任永稳找个工人帮其装潢的房屋窗户上的塑铝板保护膜撕除,孔令来经任永稳介绍前往张林处从事塑铝板保护膜撕除工程,虽然没有约定劳务报酬,但孔令来系任永稳手下小工,事发地点的饭店亦是任永稳帮助张林所建,劳务报酬应依双方交易习惯约定。原审认定张林、孔令来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正确,应予维持。针对本案争议焦点二,自2013年6、7月始孔令来即在任永稳手下做小工,任永稳明知孔令来不具备高空作业的相应资质,在得知“张林要求需要其安排个小工,要胆大的,做撕皮的活”后,仍然安排孔令来前去操作,存在选任不当的过失,原判其对孔令来的死亡承担10%的赔偿责任并无不当,可以予以维持。针对本案争议焦点三,孔令来自身不具备高空作业的相关资质,在操作过程中也未尽到对自身的安全、注意义务,原判其自担30%责任亦可。针对本案争议焦点四,考虑到孔令来在本案中存在一定过错,原判6万元精神抚慰金过高,应予酌减,宜酌定为48000元。经核定,因孔令来死亡而给任永芝、孔德义、孔德银、孔德玲造成的损失为:死亡赔偿金172957.75元(145764元(8098元×18年)+27193.75(5725元×19年÷4)]、丧葬费23903元、精神损害抚慰金48000元、处理丧葬人员误工费、交通费、住宿费合计8554.95元,上述费用合计人民币253415.70元。张林应承担60%即152049.42元,比除已付的30000元,张林需给付122049.42元;任永稳应承担10%即253415.70元,比除已付的20000元,任永稳需给付5341.57元。综上,原审认定事实清楚,但相关费用计算略有不当,应予纠正。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二)项、第一百七十五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维持安徽省舒城县人民法院(2014)舒民一初字第00784号民事判决第四项,即:“四、驳回原告任永芝、孔德义、孔德银、孔德银的其他诉讼请求”。二、撤销安徽省舒城县人民法院(2014)舒民一初字第00784号民事判决第一、二、三项,即:“一、被告张林赔偿原告任永芝、孔德义、孔德银、孔德玲经济损失26415.70元的60%,即赔偿159249.42元(含已付30000元,下剩129249.42元于本判决生效后五日内付清)。二、被告任永稳赔偿原告任永芝、孔德义、孔德银、孔德玲经济损失265415.70元的10%,即赔偿26541.57元(含已付20000元,下剩6541.57元于本判决生效后五日内付清)。三、原告任永芝、孔德义、孔德银、孔德玲对经济损失自行承担30%,即承担79624.71元”。三、张林赔偿任永芝、孔德义、孔德银、孔德玲各项损失合计122049.42元。四、任永稳赔偿任永芝、孔德义、孔德银、孔德玲各项损失合计5341.57元。上述赔偿款项应于本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一次性履行完毕。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一审案件受理费按原判决执行;二审案件受理费5394元,由上诉人任永芝、孔德义、孔德银、孔德银负担394元,由上诉人张林负担3000元,由上诉人任永稳负担2000元。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 判 长 顾德明审 判 员 尚 滨代理审判员 魏 晋二〇一五年六月五日书 记 员 郝先春附:相关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变更;第一百七十五条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