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4)吴木民初字第698号

裁判日期: 2015-06-05

公开日期: 2015-09-25

案件名称

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与宋学文、宋志荣等医疗服务合同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苏州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宋学文,宋志荣,于纯义

案由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第一款,第一百零七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四条

全文

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4)吴木民初字第698号原告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苏州市木渎人民医院),住所地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下沙塘**号。法定代表人陆治平,该院院长。委托代理人朱魏、江苏颐华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代理人张丹燕,江苏颐华律师事务所实习律师。被告宋学文。被告宋志荣。法定代理人于纯义,系被告宋志荣之妻,暨本案被告于纯义。被告于纯义。上列三被告之共同委托代理人高XX,江苏尔雅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告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苏州市木渎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木渎医院)诉被告宋学文、宋志荣、于纯义医疗服务合同纠纷一案,本院于2014年10月23日立案受理。依法由审判员王东海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后转为普通程序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审理。原告的委托代理人朱魏,被告宋学文、于纯义及三被告的共同委托代理人高XX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木渎医院诉称,被告宋志荣于2013年12月21日至其院接受医疗服务,至今未出院。住院期间曾至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苏大附一院)治疗5天,相关费用均由其垫付。截至2014年7月10日,被告宋志荣已拖欠其医疗费194297.59元。被告宋学文系被告宋志荣的儿子,在医疗服务告知同意书上签名,也系医疗服务合同的相对方,应共同承担清偿责任。被告于纯义系被告宋志荣之妻子,被告宋志荣的医疗费应属夫妻共同债务,被告于纯义应共同清偿。故诉至法院,请求判令三被告共同支付其医疗费194297.59元。被告宋学文、宋志荣、于纯义共同辩称,因原告的医疗过错行为,才导致产生本案诉争的医疗费,故该医疗费应当由原告自行承担。被告宋学文、于纯义并非本案适格被告,不应当由被告宋学文、于纯义承担医疗费。请求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经审理查明,被告宋志荣于2013年12月21日因“突发神志不清一小时余伴恶心、呕吐”入木渎医院。入院前一小时前被人发现晕倒,神志不清,呼之不能应,当时无口吐白沫,无四肢抽搐,伴恶心、呕吐,呼吸急促,急诊测血压185/112mmHg。体格检查:神志浅-中昏迷,GCS=1+1+2=4分,双瞳不等大,左侧直径2.5mm+,右侧直径2.5mm,光反应敏感,颈软,四肢肌张力正常,刺激左侧肢体屈曲,右侧肢体无反应,双侧病理征阳性。头颅CT检查示:左基底节出血,侧脑室受压,中线明显位移。入院诊断:左基底节出血,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脑血管畸形?同日,被告宋学文在住院须知告知书及医疗服务告知同意书亲属栏签名;被告宋志荣在全麻下行左额颞顶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术后予以止血,脱水,抗感染,神经营养支持,抗癫痫等治疗。12月22日床边胸片示:两肺纹理增多。12月24日查体:神志浅-中昏迷,GCS1+1+3=5分,双瞳不等,左侧直径3.0mm,光反应迟钝,右侧直径2.5mm,光反应消失,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罗音,双侧病理征阳性;同日17时30分行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患者去枕平卧位,肩部垫薄枕,充分暴露颈部,在颈部下段扪及气管软骨环,取第二、三气管软骨环间隙颈正中部位为进针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作横行切口2cm,钝性初步分离皮下筋膜,拔出气管插管导管至门齿18cm,垂直进针入气管,以Seldinger法置入引导钢丝,旋转式扩张皮下及气管软骨环,置入气管导管,拔出气管插管导管,固定可靠。12月27日转神经外科普通病房治疗。2014年2月16日查体:神志浅昏迷,GCS7分,双瞳等大等圆,直径2.5mm,光反应灵敏,宋志荣病情稳定,咳嗽反应好。2月18日予拔除气管套管。2月19日宋志荣呼吸困难,脉氧正常,有气管梗阻。2月20日16时34分再次予气管切开。3月24日查体:神志清醒-嗜睡,GCS12分,双瞳等大等圆,直径2.5mm,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呼吸音低,双肺散在干湿啰音。肌力查体不合作,右侧Babinski征阳性。尝试气管封堵。3月26日22时40分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口唇紫绀,大汗淋漓,脉氧下降,88%左右,考虑呼吸道痰堵致呼吸困难,予拍背吸痰,无明显好转。3月29日行气管切开,术中切开自环状软骨至胸骨上窝一横指处颈正中线皮肤,见皮下气管前疤痕组织及肉芽明显,与气管前壁粘连,气管暴露不清,气管腔不清,未能置入气管套管,间断缝合套管下方切口二针。当日转院至苏大附一院,该院入院诊断: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3月31日行气管切开术,显露气管前筋膜及气管环,见疤痕组织沿切口长入气管内,切除疤痕组织,插入金属气管导管,拔出经口全麻气管插管,固定气管套管。予抗感染、改善微循环、化痰、维持内环境稳定等治疗。4月3日出院后当日再次入原告处医治。入院后予完善相关检查,同时予吸氧、心电监护,抗感染、营养脑神经、化痰等支持对症治疗,遂病情好转,自主呼吸恢复,予脱机,反复肺部感染。现被告宋志荣仍在原告处住院治疗。另查,原告提供的被告宋志荣的住院费用清单显示:2013年12月21日至2014年3月29日医疗费用118937.62元;2014年4月3日至2014年7月10日医疗费用157804.07元;2014年3月29日至2014年4月3日期间,由原告垫付在苏大附一院医疗费用29855.90元,上述金额共计306597.59元。庭审中,原、被告一致确认,截止2014年7月10日被告共支付原告医疗费用114033.05元。再查,被告于纯义系被告宋志荣之妻,被告宋学文系被告于纯义、宋志荣之儿子。审理中,本院依被告的申请,依法委托苏州市医学会进行医疗损害鉴定,鉴定事项包括:1、木渎医院对宋志荣的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2、如有过错,该医疗过错与宋志荣人身损害后果是否存在因果关系;3、如存在因果关系,判定医疗过错行为对宋志荣人身损害后果的原因力大小。2015年3月19日,该会作出苏州医损鉴[2015]010号医疗损害鉴定书,该鉴定书载明:经现场体格检查:鼻饲管,气管切开,人工鼻吸氧5L/MIN,消瘦慢性病容,昏迷,自助呼吸平稳,双下肺呼吸音弱,少量痰鸣音,未闻及明显湿啰音,心音略弱,律正常。肝脾肋下未触及,腹部凹陷,板样腹,肠鸣音正常,导尿,全身皮肤无黄染、皮疹,无压疮,GCS(E+V+M)=4+1+3+8,四肢去皮层屈曲,横纹肌挛缩,颈强直,四肢异常屈曲,四肢肌肉及关节僵硬,刺激后挛缩加重。病理反射及腱反应引出,吞咽不明显。呼吸道吸痰检查:人工气道通,呼吸道较干燥,深部吸出少许淡黄色痰液和痰痂,吸痰呛咳(+)。该会××本院提交的材料以及现场调查、阅片、讨论后分析认为:宋志荣于2013年12月21日因“突发神志不清一小时余伴恶心、呕吐”住医方。PE:神志浅-中昏迷,GCS=1+1+2=4分,双瞳不等大,左侧直径2.5㎜+,右侧直径2.5㎜,光反应敏感,颈软,四肢肌张力正常,刺激左侧肢体屈曲,右侧肢体无反应,双侧病理征阳性。头颅CT检查提示:左基底节出血,侧脑室受压,中线明显移位。××患者病史、症状、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医方入院诊断“左基底节出血,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脑血管畸形?”正确。当日在全麻下行“左额颞顶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有手术指征。宋志荣为高血压性左侧壳核出血、伴有脑疝,入院时GCS4分,经及时手术治疗后控制症状,病情部分康复。术后三次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符合其病情需要。术后其仍昏迷,咳嗽反应差,给予气管切开以利呼吸通畅及排痰是及时和正确的。××气切记录,第一次气管切开位置正确,气道通畅。气管切开后,创面局部出现渗血属常见并发症。2014年2月16日宋志荣神智浅昏迷,GCS7分,双瞳等大等圆,直径2.5㎜,光反应灵敏,咳嗽反应好,××其病情,结合双方现场描述,2月18日第一次拔管指征强;××现场询问家属描述其当时病情及3月24日病程记录GCS12分,第二次拔管有指征,但未见拔管记录。拔管后其出现呼吸困难,医方进行了及时处理。两次拔管后,其不能耐受拔管状态,考虑为自身疾病(脑出血)造成中枢神经功能损害所致,仍需再次插管。××护理记录,护理操作符合护理常规。医方病程记录、谈话询问记录多处存在不及时、不清楚,如未见第二次拔管记录,存在不足。患者目前需保留人工气道(气管切开),系自身疾病病情所致。综上,该会鉴定意见为:木渎医院医疗行为存在过错,与宋志荣人身损害后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鉴定费1700元,已由被告支付。经质证,原告对该鉴定意见无异议;被告不服该鉴定意见,申请重新鉴定。因被告未能提供重新鉴定的充分理由,故本院对于被告之重新鉴定申请不予准许。以上事实,由住院费用清单、医疗费发票、医嘱单、住院须告知书、医疗服务告知同意书、医疗损害鉴定书等证据及庭审笔录予以佐证。本院认为,被告宋志荣因患病至原告处住院治疗,原告与被告宋志荣之间建立了医疗服务合同关系。××原告提供的相关证据证实,被告宋志荣截止2014年7月10日共发生医疗费306597.59元,被告已支付114033.05元,尚欠192564.54元的事实。被告宋志荣辩称,因原告的医疗过错行为,才导致产生本案诉争的医疗费,故而拒绝支付医疗费。为此,本院依被告的申请,委托苏州市医学会进行了医疗损害鉴定。该会鉴定认为木渎医院医疗行为存在过错,与宋志荣人身损害后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本院认为,该会作出的鉴定意见,程序合法,内容客观、真实,可以作为本案定案依据。因被告宋志荣之人身损害系其自身疾病造成,与原告的治疗行为无因果关系,原告为被告宋志荣的疾病进行了治疗,被告宋志荣作为医疗服务合同的相对方,理应支付给原告相应的医疗费。被告拒付原告医疗费的辩解,本院不予采纳。对于原告对被告宋志荣医疗行为存在过错问题,本院认为,依鉴定意见,原告的医疗行为仅是在病程记录、谈话询问记录多处存在不及时、不清楚的过错,该过错不是医疗过错。鉴于此,本院酌定由原告适当补偿被告宋志荣40000元,该款可在被告宋志荣结欠原告的医疗费中扣除。因被告宋志荣结欠原告医疗费发生在被告宋志荣与于纯义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应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故该医疗费应由被告宋志荣、于纯义共同归还。因被告宋学文并非本案医疗服务合同的相对方,故原告要求被告宋学文共同承担责任,依据不足,本院不予支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第一百零七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宋志荣、于纯义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共同支付原告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苏州市木渎人民医院)人民币152564.54元(截止2014年7月10日)。二、驳回原告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苏州市木渎人民医院)的其他诉讼请求。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案件受理费4186元、其他诉讼费(鉴定费)1700元,合计人民币5886元,由被告宋志荣、于纯义负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同时按照国务院《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规定向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预交上诉案件受理费。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苏州工业园区支行,帐号:32×××99。审 判 长  王东海代理审判员  史华松人民陪审员  段莹玉二〇一五年六月五日书 记 员  赵怡然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