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粤高法民二申字第454号

裁判日期: 2015-06-05

公开日期: 2015-09-14

案件名称

邓家斌与邓少忠合伙企业财产份额转让纠纷申诉、申请民事裁定书

法院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广东省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再审审查与审判监督

当事人

邓家斌,邓少忠,陈吉章,潘树生,黄春彬,李文平,黄召友

案由

合伙企业财产份额转让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二百条,第二百零四条第一款

全文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民 事 裁 定 书(2015)粤高法民二申字第454号再审申请人(一审原告、二审上诉人):邓家斌,男,汉族,住广东省连州市连州。被申请人(一审被告、二审被上诉人):邓少忠,男,汉族,住广东省连州市连州。委托代理人:马安信,广东新北江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代理人:易中立,广东新北江律师事务所律师。一审第三人:陈吉章,男,汉族,住广东省连州市连州。一审第三人:潘树生,男,汉族,住广东省连州市。一审第三人:黄春彬,男,汉族,住广东省连州市连州。一审第三人:李文平,男,汉族,住广东省连州市连州。一审第三人:黄召友,男,汉族,住广东省连州市。再审请人邓家斌因与被申请人邓少忠、一审第三人陈吉章、潘树生、黄春彬、李文平、黄召友合伙企业财产份额转让纠纷一案,不服广东省清远市中级人民法院(2014)清中法民三终字第410号民事判决,向本院申请再审。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本案进行了审查,现已审查终结。邓家斌申请再审称:一、二审法院没有公正、全面、正确地逐条、逐段、逐句解读和剖析《贵州省普定县长兴煤矿股权转让协议书》中约定的条款内容和双方应该履行的权利义务,曲解协议约定内容,导致关键事实的错误认定和适用法律的偏差。没有全面查明事实,对邓少忠发生在2008年9月30日前的债权5单合计473279元,债务2单80万元,利润1单24万元,三项共计150.3279元进行审理,同时也没查明双方约定150万元不再计数的金额在财会科目分类属于债权多少、债务多少、利润多少,也没有厘清双方内部对邓少忠之前拿的150万元不再计数后,对外150万元的债权、债务和利润应该由邓少忠承担负责结算清偿,导致认定事实不清,严重损害邓家斌的权益。为此,请求对本案进行再审,依法改判。邓少忠提交意见称:邓家斌的再审申请缺乏事实与法律依据,请求予以驳回。本院认为,本案为合伙企业财产份额转让纠纷。根据邓家斌的再审理由,本案再审审查仍是原审时的如下焦点问题:(一)关于邓家斌主张邓少忠补足500万出资应否支持的问题。根据《普定县长兴煤矿参股共同协议》第三条约定,长兴煤矿的出纳由邓家斌选派,该出纳员为其亲属黄学伟,因此,邓家斌应当掌握长兴煤矿各合伙人的出资情况及长兴煤矿的经营收支状况。再根据2008年9月4日签订的《贵州省普定县长兴煤矿股权转让意向书》,邓家斌一方愿意以580万元接受邓少忠在长兴煤矿占有的500万元股份(合伙份额),之后邓家斌认为股权转让价过高,不同意购买,情愿放弃已支付的10万元定金。2008年9月13日,邓家斌又与邓少忠签订《贵州省普定县长兴煤矿股权转让协议书》,约定由邓家斌以528万元购买邓少忠在长兴煤矿占有的500万元股份,该协议中第二条还约定,交接时间定于2008年9月30日,9月30日前发生的债权、债务和利润与邓家斌无关,双方已经约定,邓家忠以前拿的150万元亦不再计数。2008年9月30日约定的价格是邓家斌包干价格。该《贵州省普定县长兴煤矿股权转让协议书》表明,邓家斌知悉邓少忠已在煤矿领走150万元。以上事实及签订协议的过程表明,邓家斌与邓少忠在交易合伙份额时存在充分协商过程,邓家斌对邓少忠已在煤矿领走150万元是知情的,双方是对长兴煤矿的可退股本、股本可得利息、煤矿固定资产及煤矿运营效益等综合考虑才最终达成股权转让协议。邓家斌在购买邓少忠合伙份额时应当知道邓少忠的出资数额的,其对交易存在的风险应有充分认知。二审法院据此对邓家斌认为其交易时不清楚邓少忠实际出资状况的辩解不予采纳正确。由于在邓少忠出资不足500万元的情况下,邓家斌仍同意以528万元的价格购买其在长兴煤矿占有的500万元合伙份额,且双方在协议中对邓少忠补足500万元出资的事项亦没有进行约定,故二审法院认定邓家斌以528万元的价格购买邓少忠在长兴煤矿的合伙份额,是其真实意思表示,邓少忠无须承担补足500万元出资的责任,并无不当。(二)关于毛油天预领煤矿收益24万元和邓少忠向煤矿借取50万元应如何定性的问题。根据原审时在案的《普定县长兴煤矿参股共同协议》、《长兴煤矿向私人借款》及《代用名称、实付备忘录》等证据,全体股东(合伙人)是以借款形式向煤矿投资的。在《代用名称、实付备忘录》中“代用开支名称”一栏记载,2007年12月21日毛油天借煤矿款24万元,对应的“实际开支”一栏记载为“还煤矿前期借邓少忠款”;“代用开支名称”一栏记载,2008年5月7日邓少忠借款50万元,对应的“实际开支”一栏记载为“还煤矿前期借邓少忠款”。二审法院结合长兴煤矿合伙人的出资形式,认定该两笔款项名为借款,实为预退股本,并无不当。长兴煤矿在清算时并非在利润中对该笔款项予以扣除,而是长兴煤矿在清算退还股本时,在邓少忠原投入股本中对上述款项进行扣减。根据邓家斌提供的2010年2月2日和2011年元月3日的《总表》、《普定县长兴煤矿股东退本付息结算表续2010年2月2日总表》,邓少忠原出资金额为424万元,扣减上述74万元后未退股本为350万元,这也与上述论证相吻合。如前所述,邓家斌与邓少忠在转让股权份额时,已知悉邓少忠在长兴煤矿的可退股本尚余350万元,同时约定对邓少忠已领走的150万元不再计数,而该74万元即包含在已领走的150万元中。二审法院据此对邓家斌主张应在邓少忠可得利润中扣减该74万元不予支持,亦无不当。(三)关于2008年9月30日前邓少忠股权(合伙份额)所承担的债权、债务及利润应如何认定的问题。长兴煤矿在邓少忠转让股权份额时应存在利润、债权无法清偿的债务,且邓家斌替邓少忠在相应的股权份额内承担了相应的赔付义务,邓少忠才有义务按照约定向邓家斌承担清偿责任。由于双方对合伙体所负普盛煤矿的债务及有关诉讼费用的分担在补充协议中已经作出约定,且邓家斌亦依补充协议的约定预留相应的转让款未付,故二审法院对该部分债务及费用的分担在本案中不作处理正确。根据广东新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对长兴煤矿作出的两份审计报告,2007年7月1日至2008年9月30日止利润3638172.69元,2008年9月30日前发生的在2008年10月1日后支付的费用3509131.82元,加之一审法院作出认定的14200元,长兴煤矿该部分利润扣减上述支出后尚有盈余,不存在利润不足清偿上述支出的情形。另外,邓家斌主张已代邓少忠支付转让合伙份额前尚欠相关债务的事实,除了应提供相应结算、审计报告予以证明,还应提供支付债务的收款收据及入账凭证予以证明。本案中,邓家斌未提交证据证明长兴煤矿已支付邓少忠持有股权份额期间产生的其他债务,也未提交证据证明已替邓少忠在相应的股权份额内承担了相应的赔付义务,故二审法院据此认定邓家斌主张邓少忠清偿其垫付债务的请求没有充分依据,对其主张邓少忠应返还垫付债务的请求不予支持,并无不当。综上,邓家斌的再审申请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规定的情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第一款之规定,裁定如下:驳回邓家斌的再审申请。审 判 长  彭仕泉审 判 员  陈少林代理审判员  田 飞二〇一五年六月五日书 记 员  陈 敏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