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营刑初字第93号

裁判日期: 2015-06-05

公开日期: 2015-12-09

案件名称

李某甲等三人犯诈骗罪一审刑事判决书

法院

营山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营山县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李某甲,鲜某某,邓某某

案由

诈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六十四条,第六十一条,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第七十三条第一款

全文

四川省营山县人民法院刑 事 判 决 书(2015)营刑初字第93号公诉机关营山县人民检察院。被告人李某甲,男。因涉嫌诈骗罪,于2015年1月27日被营山县公安局刑事拘留,2月17日被取保候审。被告人鲜某某,女。因涉嫌诈骗罪,于2015年1月27日被营山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当年2月17日被取保候审。被告人邓某某,女。因涉嫌诈骗罪,于2015年1月30日被营山县公安局取保候审。营山县人民检察院以南营检公诉刑诉(2015)71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李某甲、鲜某某、邓某某犯诈骗罪,于2015年5月4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适用简易程序,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营山县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樊定国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李某甲、鲜某某、邓某某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营山县人民检察院指控:2009年6月至9月,被告人鲜某某明知被告人李某甲不符合申请办理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送给被告人邓某某人民币5000元,托邓某某帮忙办理。邓某某找人伪造了李某乙的身份信息等证明材料,由鲜某某向营山县社保局交纳参保金60458元,为李某甲办理了社会养老保险退休证,后李某甲用李某乙的名字长期从社保局骗取社会养老保险金96635.20元,案发后退赔了全部社会养老保险金。2015年1月27日,被告人李某甲被传唤到营山县公安局,鲜某某、邓某某主动到营山县公安局投案。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李某甲、鲜某某、邓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冒用他人身份信息,伪造证明材料,骗取国家养老保险金数额较大,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建议对被告人李某甲在有期徒刑一至二年幅度内判处刑罚,对被告人鲜某某、邓某某在有期徒刑一年至一年六个月幅度内判处刑罚,对三被告均可宣告缓刑。特提请本院依法判处。庭审中,被告人李某甲对公诉机关指控其犯诈骗罪的罪名及事实均无异议。但辩护自己的犯罪情节轻微,在共同犯罪中所起作用较小,且事后已全额退赃,积极认罪悔罪,有自首情节,请求对其免予刑事处罚。被告人鲜某某对公诉机关指控其犯诈骗罪的罪名及事实均无异议。但辩护自己犯罪情节轻微,认罪悔罪态度较好,对国家造成的损失已挽回,请求对其宣告缓刑或免予刑事处罚。被告人邓某某对公诉机关指控其犯诈骗罪的罪名及事实均无异议。请求对从轻处罚。经审理查明:2009年6月至9月,被告人鲜某某在明知被告人李某甲不符合申请办理社会养老保险条件的情况下,送给被告人邓某某人民币5000元,托其帮李某甲办理假身份信息办理社会养老保险。事后,邓某某找人伪造了李某乙的身份信息等证明材料,由鲜某某向营山县社保局交纳参保金人民币60458元,为李某甲办理了社会养老保险退休手续。之后,李某甲用李某乙的名字从社保局领取社会养老保险金累计人民币96635.20元。案发后,李某甲退缴人民币36177.2元。另查明,被告人邓某某已退缴赃款人民币5000元。被告人李某甲、鲜某某、邓某某主动到案后,如实供述了自己及同案人的犯罪事实。三被告人作案所用的居民户口薄、退休证、身份证、信息卡、中国工商银行牡丹灵通卡被扣押在案。上述事实,被告人李某甲、鲜某某、邓某某在开庭审理过程中亦无异议,并当庭自愿认罪,且有刑事案件受案登记表、立案决定书,扣押决定书,扣押笔录及扣押清单,罚没票据,随案移送清单,招工登记表(卡),基本养老保险审批表,中国工商银行牡丹灵通卡申请书,交纳社会保险费票据,提取笔录,协助查询财产通知书及查询单,伍某某变更姓和迁移户口的情况说明,辨认笔录、证人王某某、胡某某的证言,被告人李某甲、鲜某某、邓某某的供述与辩解,到案情况说明,户籍信息等证据证实。被告人李某甲、鲜某某、邓某某对以上证据均无异议,并自愿认罪,本院予以确认。本院认为,被告人李某甲、鲜某某、邓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冒用他人身份信息,伪造证明材料,隐瞒真相,骗取国家养老保险金数额较大,其行为侵犯了国家财产的所有权,已构成诈骗罪。公诉机关指控三被告人犯诈骗罪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罪名成立。三被告人主动到案,且如实供述了自己及同案人的犯罪事实,其行为构成自首,对其可从轻或减轻处罚。被告人已退赃,对其可酌定从轻处罚。公诉机关对三被告人的量刑建议恰当,本院予以采纳。介于三被告人认罪悔罪,并已退赃,对其宣告缓刑不致危害社会,故对其宣告缓刑。据此,根据三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六十四条、第六十一条、第七十二条第一款和第七十三条第三款的规定,并经本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判决如下:一、被告人李某甲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罚金限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缴纳。)二、被告人鲜某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罚金限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缴纳。)三、被告人邓某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罚金限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缴纳。)四、对被告人李某甲退缴的赃款人民币36177.2元予以没收,上缴国库。五、对被告人邓某某退交的赃款人民币5000元予以没收,上缴国库。六、对扣押的居民户口薄、退休证、身份证、信息卡、中国工商银行牡丹灵通卡予以没收。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四川省南充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书面上诉的,应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二份。审 判 长  罗钰蓉人民陪审员  杜廷银人民陪审员  罗天成二〇一五年六月五日书 记 员  何建良 更多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