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丰刑初字第82号

裁判日期: 2015-06-17

公开日期: 2015-07-15

案件名称

李某某非法狩猎一审刑事判决书

法院

丰宁满族自治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丰宁满族自治县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李某甲

案由

非法狩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第三百四十一条第一款,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第七十二条第一款

全文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刑 事 判 决 书(2015)丰刑初字第82号公诉机关丰宁满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被告人李某甲,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人,住丰宁满族自治县。2015年3月17日因涉嫌犯非法狩猎罪被丰宁满族自治县公安局取保候审,同年5月10日被丰宁满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取保候审。丰宁满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以丰检刑诉字(2015)55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李某甲犯非法狩猎罪,于2015年5月10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5年6月11日���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丰宁满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李艳春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李某甲到庭参加了诉讼。现已审理终结。丰宁满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起诉指控: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被告人李某甲在丰宁满族自治县五道营乡长胜堡村后山及前山非法猎捕野生动物46只,其中雉鸡36只,狍子1只,獾子9只。经张家口鼎盛林业司法鉴定中心鉴定:野生动物共计46只,全部为死体。其中雉鸡36只,狍子1只,獾子9只,均属于《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野生动物。指控上述事实,公诉机关提供了被告人供述及辩解、证人证言、现场勘验检查材料及鉴定意见等证据材料,认为被告人李某甲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非法狩猎罪,应当以非法狩猎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建议在���期徒刑二年以下判处刑罚。被告人李某甲对指控其犯非法狩猎罪的定性和事实均无异议,庭审中未行辩解。经审理查明:按河北省林业厅相关规定,河北省承德市行政区域为野生动物禁猎区。2014年12月份至2015年1月份期间,被告人李某甲在丰宁满族自治县五道营乡长胜堡村附近山上,采用下套子等方法非法猎捕野生动物,共捕获雉鸡36只,狍子1只,獾子9只。经张家口鼎盛林业司法鉴定中心鉴定,上述动物均属于《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的野生动物。认定上述事实,有公诉机关出示的受案登记、到案经过,证实本案受理情况及公安机关传唤被告人经过;河北省林业厅冀林字(2014)282号文件,证实承德市行政区域为野生动物禁猎区,禁止捕猎野生动物;搜查笔录及照片、扣押清单,证实在李某甲住所发现猎捕的���体山鸡36只,狍子1只,獾子8只,獾子皮1张予以扣押;提取笔录及照片,证实从李某甲家提取猎捕工具铁钩1个、野鸡套6根、狍子套7根、斧头1把;指认笔录及照片,证实李某甲指认猎捕现场经过;现场勘验材料,证实李某甲猎捕现场状况;张家口鼎盛林业司法鉴定中心司法鉴定意见书,证实雉鸡36只,狍子1只,獾子9只均属于《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的野生动物;证人宋某某证言,证实李某甲曾捕过獾子,村民都知道猎捕野生动物是违法的;证人翟某某证言,证实自己是李某甲妻子,李某甲多次上山猎捕獾子、野鸡;证人范某某、李某乙、郭某某证言,证实村民都知道猎捕野生动物违法;常住人口基本信息,证实李某甲户籍登记情况;被告人李某甲供述,证实自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期间,经常在村前村后山上下套套野鸡,掏獾子,猎捕工具都是自己做的,一共淘了9只獾子、36只野鸡和1只狍子。上述证据均经当庭质证,被告人无异议,证据间相互印证结合被告人供述能够证实本案事实,均可作为定案依据,本院予以确认。本院认为:被告人李某甲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非法狩猎罪。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李某甲犯非法狩猎罪,罪名成立。案发后李某甲认罪态度较好,有悔罪表示,公诉机关认为可从轻处罚,建议在有期徒刑二年以下判处刑罚的意见,本院予以采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第二款、第七十二条之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李某甲犯非法狩猎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零六个月。(缓刑考验期自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或直接向承德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两份。审 判 长  刘 云人民陪审员  刘阁生人民陪审员  宗天瑞二〇一五年六月十七日书 记 员  屈文君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