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永民初字第493号
裁判日期: 2015-06-01
公开日期: 2015-07-23
案件名称
刘仕学、彭永英、刘维与刘某甲、刘兵、秦安方共有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永善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永善县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刘仕学,彭永英,刘维,刘某甲,刘兵,秦安方
案由
共有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五条第一款,第六条,第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第四十七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九十四条,第九十九条
全文
云南省永善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永民初字第493号原告刘仕学。原告彭永英。原告刘维。被告刘某甲。被告刘兵(系被告刘某甲之父,兼法定代理人)。被告秦安方。原告刘仕学、彭永英、刘维与被告刘某甲、刘兵、秦安方共有纠纷一案,本院于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孙光永独任审判,原告刘仕学、彭永英、刘维及被告刘兵向本院提交了相关证据材料。本院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原告刘仕学、彭永英、刘维,被告刘兵(兼被告刘某甲的法定代理人)到庭参加诉讼,被告秦安方经传票传唤未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刘仕学、彭永英、刘维诉称,原告刘仕学、彭永英系夫妻关系,刘维系刘仕学、彭永英之三女。被告刘兵系原告刘仕学、彭永英之次子,被告刘某甲系被告刘兵、秦安方之女。因溪洛渡电站建设需要,以原告刘仕学为户主的家庭被界定为移民搬迁安置户,该大家庭共有人口6人。此后,被告刘兵未经原告刘仕学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同意,擅自将户主更改为刘兵自己的名字,并领取全户共有的移民补偿款359640元。刘兵领取上述款项后,对患病的双老拒不出钱治疗,原告刘仕学遂将刘兵持有,而以自己名义开户的储蓄卡挂失后补办,控制卡上资金104640元。对刘兵领取的移民补偿款359640元,除搬迁促进补助14640元应由原告刘仕学、彭��英享有外,其余345000元应由6名家庭成员平均分配,各为57500元。请求人民法院判决三被告给付原告刘仕学、彭永英、刘维各类补偿款82500元(已扣除刘仕学实际占有的104640元)。本案诉讼费由三被告承担。被告刘某甲、刘兵辩称,三原告所述刘兵签名领取各类补偿款共计359640元属实,但其中一笔款项104640元是以刘仕学的名义存入信用社的,当初储蓄卡虽由刘兵持有,后刘仕学通过挂失方式重新补办储蓄卡,并实际占有该笔存款。同意给付原告刘仕学、彭永英移民补偿费用共计25000元。对于原告刘维提出要求给付57500元的请求,与本案事实不符。大家庭分家时,房屋财产系与其哥哥刘某乙两个家庭平均分配的,土地除了原告刘仕学、彭永英提留的外,均为兄弟俩平均分割。故原告刘维除了有权主张按人头分配的基础设施建设费12331元外,其余内容无权主张。被告秦安方未作答辩。综合双方诉辩主张,本案双方当事人对以下问题存在争议:原告刘仕学、彭永英、刘维对发放在被告刘兵户内的移民补偿款是否享有相应份额?2、对涉案移民补偿款应如何分配?针对以上争议,原告刘仕学、彭永英、刘维向本院提交了如下证据:1、户口簿复印件1份,证实以刘兵为户主的家庭成员刘仕学、彭永英、刘维及刘某甲、刘兵、秦安方的身份信息情况;2、溪洛渡水电站永善县库区移民补偿补助兑现明细册复印件1份,证实以刘兵为户主(原户主为刘仕学)包括6位家庭成员在内的移民补偿补助费汇总为:房屋补偿51276.83元、不可搬迁设施补偿2563.84元、附属设施补偿5120.40元、零星林木补偿8931元、园地林木补偿6094.92元、耕地土地补偿费83319.96元、耕地安置补偿费49989.37元、园地土地补偿费24379.68元、园地安置补偿费15237.30元、基础设施建设��73986元、困难户建房补助70673.17元、移民建房补助6000元、搬迁补助费5400元,合计402972.47元。已预付345000元,尚有57972.47元未兑现。同时证实该户被征收土地的面积为4.74亩(其中水田、甘蔗3.25亩,旱地、水浇0.82亩,花椒园0.55亩,其他果园0.12亩);3、溪洛渡水电站(永善库区)务基镇白胜村第二批移民补偿补助资金兑现名册、溪洛渡水电站(永善库区)务基镇白胜村搬迁促进补助发放名册(第二批)、溪洛渡水电站(永善库区)务基镇2014年4月第二批移民补偿补助资金兑现名册、转账支票及存款明细账照片复印件各1份,证实2012年4月17日、2013年4月12日及2014年4月28日,经刘兵签字在务基镇移民发展中心各领取相关移民补偿款74000元、14664元、160000元。2012年3月14日,务基镇移民发展中心通过转账方式将凌某某等149户(含刘兵在内)涉及的移民补偿款27763000元,存入务基信用社(账号为7500000880584012)。同日,刘兵账号为7500005183399889的账户已存入111000元。刘兵实际占有上述款项的金额为359664元。经质证,被告刘某甲、刘兵对原告刘仕学、彭永英、刘维提供的证据无异议。被告秦安方未到庭质证。被告刘某甲、刘兵对其答辩理由,向本院提交了如下证据:刘某丙、刘某丁、刘某戊书面证明1份,证实刘彬(刘兵)与其哥哥刘义分家时,房屋、土地(除房屋四周由父母提留外)各占一半。经质证,原告刘仕学、彭永英、刘维对被告刘某甲、刘兵提供的证据无异议。本院认为,原告刘仕学、彭永英、刘维提供的第1至3组证据来源合法,内容客观真实,且与本案相关联,本院予以采信;被告刘某甲、刘兵提供的证据经三原告质证无异议,本院予以采信。根据庭审和质证,本院确认如下法律事实:原告刘仕学、彭永英系夫妻关系,���维系刘仕学、彭永英之三女。被告刘兵系原告刘仕学、彭永英之次子。被告刘某甲系被告刘兵、秦安方之女。因溪洛渡电站建设的需要,原、被告居住地务基镇白胜村上坝一社成为淹没区。以原告刘仕学为户主,彭永英、刘兵、刘维、秦安方、刘某甲为成员的家庭成为移民搬迁安置户。该户应获移民补偿补助费为:房屋补偿51276.83元、不可搬迁设施补偿2563.84元、附属设施补偿5120.40元、零星林木补偿8931元、园地林木补偿6094.92元、耕地土地补偿费83319.96元、耕地安置补偿费49989.37元、园地土地补偿费24379.68元、园地安置补偿费15237.30元、基础设施建设费73986元、困难户建房补助70673.17元、移民建房补助6000元、搬迁补助费5400元、搬迁促进补助费14664元,合计417636.47元。2009年4月24日,该户家庭户主变更为被告刘兵。自2012年4月17日起,被告刘兵分4次先后在务基镇移民发展服���中心各领取该户相关移民补偿款74000元、14664元、160000元、111000元,合计359664元。后原、被告双方因移民补偿款的分配发生争议,原告刘仕学将刘兵以其姓名存入务基信用社的存款104640元,以挂失方式重新取得储蓄卡,并实际占有该笔存款。另查明,以被告刘兵为户主的家庭被征收土地的面积为4.74亩(其中水田、甘蔗3.25亩,旱地、水浇0.82亩,花椒园0.55亩,其他果园0.12亩)。原告刘维于2009年1月出嫁到四川省雷波县(2010年3月15日办理结婚手续)。本院认为,按份共有人对共有的财产按照其份额享有所有权。本案中,以刘兵为户主的6位家庭成员因溪洛渡电站建设被界定为移民搬迁安置人口。以家庭为单位所获得的相关补偿补助费用属于该户人员的共有财产。其中基础设施建设费73986元、移民建房补助费6000元、搬迁补助费5400元,合计85386元,系按人头发放,应归以刘兵为户主的6位家庭成员按份额专属享有,各自应享有的份额为85386÷6=14231元。对于房屋补偿51276.83元、不可搬迁设施补偿2563.84元、附属设施补偿5120.40元、零星林木补偿8931元、园地林木补偿6094.92元,合计73986.99元。应属以刘兵为户主的家庭成员共同所有的财产,其6位家庭成员均享有同等的分配权,对该笔费用各自享有的份额为73986.99元÷6=12331.17元。对于本案涉及的土地补偿费及安置补偿费的分配,考虑原告刘维于2009年1月已出嫁四川雷波,被告刘某甲现属未成年人,在土地经营过程中所作贡献相对较少,结合该户被征收土地的面积4.74亩(其中水田、甘蔗3.25亩,旱地、水浇0.82亩,花椒园0.55亩,其他果园0.12亩)所获得的土地补偿补助情况,对原告刘维及被告刘某甲对该补偿费用的分配,酌情按旱地补偿标准20044元/亩予以计算。故原告刘维及被告刘某甲对��笔补偿费用各自应予分割的金额为:4.74亩×20044元/亩÷6=15834.76元。对其余土地补偿及安置补偿费用共计:(83319.96元+49989.37元+24379.68元+15237.30元)-15834.76元×2人=141256.79元,应由原告刘仕学、彭永英及被告刘兵、秦安方4人平均分配,各自应得份额:141256.79元÷4=35314.20元。对困难户建房补助70673.17元,系移民户用于建房所需的困难补助,鉴于原告刘维已出嫁四川,客观上不可能参与刘兵户的房建,故不宜参与该笔费用的分配。据此,原告刘仕学、彭永英对上述款项的分配金额为:(14231元+12331.17元+35314.20元+14134.63元)×2人=152022元;原告刘维对上述款项的分配金额为:14231元+12331.17元+15834.76元=42396.93元;被告刘兵、秦安方对上述款项的分配金额为:(14231元+12331.17元+35314.20元+14134.63元)×2=152021.99元;被告刘某甲对上述款项的分配��额为:14231元+12331.17元+15834.76元+14134.63元=56531.54元。上述款项总额合计402972.47元,而被告刘兵实际领取金额仅为345000元,尚有57972.47元未实际领取。对已领取金额,各诉讼参与人应按比例分摊。故原告刘仕学、彭永英实际应获得的补偿金额为:345000元÷402972.47元×152022元=130151.73元;原告刘维实际应获得的补偿金额为:345000元÷402972.47元×42396.93元=36297.68元;被告刘兵、秦安方实际应获得的补偿金额为345000元÷402972.47元×152022元=130151.73元;被告刘某甲实际应获得的补偿金额为345000元÷402972.47元×56531.56元=48398.86元。对原告刘仕学、彭永英针对搬迁促进补助费14640元(该笔费用实际金额为14664元),认为在房屋拆除中,均属二人辛苦劳作,该款只能由二人分配。各方当事人对此表示认同,根据当事人自愿原则,本院予以确认。故原告刘仕学���彭永英应获相关补偿费用金额合计为:130151.73元+14640元=144791.73元。鉴于原告刘仕学、彭永英对刘兵所领取的款项已实际占有104640元,故被告刘兵实际应给付原告刘仕学、彭永英的补偿金额为:144791.73元-104640元=40151.73元。对原告刘维应获得的补偿金额36297.68元,应由被告刘兵给付。综上所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五条、第六条、第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九十四条、第九十九条的规定,判决如下:由被告刘兵给付原告刘仕学、彭永英土地补偿等费用40151.73元,限本判决生效之日给付;由被告刘兵给付原告刘维土地补偿等费用36297.68元,限本判决生效之日给付;案件受理费减半收取931元,由被告刘兵承担。如被告刘兵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交副本,上诉于云南省昭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双方当事人均服判的,本判决即发生法律效力。若被告刘兵不自动履行本判决,原告刘仕学、彭永英、刘维可在本判决规定的履行期限届满后二年内向本院申请强制执行。审判员 孙光永二〇一五年六月一日书记员 刘燕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