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呼民四终字第00106号

裁判日期: 2015-05-06

公开日期: 2017-04-12

案件名称

张全虎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小黑河镇大库伦村委会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张全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小黑河镇大库伦村委会

案由

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

全文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呼民四终字第00106号上诉人(原审原告)张全虎,男,1959年6月7日出生,汉族,农民,住呼和浩特市。委托代理人马冀春,内蒙古仁众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代理人张宝玉,男,1981年3月6日出生,汉族,农民,住呼和浩特市,系张全虎之子。被上诉人(原审被告)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小黑河镇大库伦村委会。住所地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小黑河镇大库伦村。法定代表人何永慧,该村委会主任。委托代理人马文斌,内蒙古昭君律师事务所律师。上诉人张全虎因与被上诉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小黑河镇大库伦村委会(以下简称大库伦村委会)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一案,不服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人民法院(2014)玉民一初字第00592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5年3月31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上诉人张全虎的委托代理人马冀春、张宝玉,被上诉人大库伦村委会的委托代理人马文斌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审法院经审理查明,在签订二轮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时,张全虎的父亲张元成(又名张元外)作为户主,代表张全虎、张全虎配偶谭淑香、儿子张宝玉、女儿张树树共五人,以家庭联产承包方式与大库伦村委会签订了二轮农村土地承包合同。2002年3月,张元成病世。2006年3月28日,张全虎作为家庭承包户户主与呼和浩特市建设委员会、大库伦村委会签订了《土地出租合同》,将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流转用于草原湿地公园建设。又查明,经大库伦村委会决定凡是签订了二轮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村民,承包地30年间不变。本案诉争的征地补偿款是蒙冀房地产公司征用大库伦村的土地给该村集体的征地补偿款,此次征地是征的村集体的坑洼地、开荒地等集体土地,没有征用张全虎户内的承包地。大库伦村委会对征地补偿款是按人头给每个村民发放的。张全虎起诉至一审法院,请求判令大库伦村委会退还扣留的土地征收补偿款10.5万元。原审法院认为,本案诉争的征地补偿款是大库伦村委会按人头发放给该村享有二轮承包土地资格的人的应得利益,张元成虽于2002年3月去世,但该村规定,凡是签订了二轮承包土地合同的村民都有权享有份额。本次征地没有征用张全虎户内的承包地,该款项系村委会二轮土地承包所有承包户内的村集体组织成员的福利性补贴。张全虎所诉无理,故对其请求大库伦村委会退还扣留的土地征收补偿款10.5万元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之规定,判决:驳回张全虎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1200元,由张全虎承担。张全虎不服一审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称,一、原审法院认定事实错误。1997年年底,张全虎父亲张元成作为户主代表张全虎及张全虎配偶、儿女共五人,以家庭联产承包方式承包了本村的二轮土地。2002年3月28日,张元成病逝。此后,张全虎全家继续承包上述耕地至今。2014年7月,张全虎所在村集体土地被相关单位征用,大库伦村召开村民大会决定:打乱各承包土地界线,凡享有二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村民,按照”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原则,均享有被征地补偿款,且不享有二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新增人口也按村规民约享有小部分征地补偿款。但大库伦村委会向张全虎发放补偿款时,以张元成应得补偿款份额属于遗产为由予以扣留。上述事实,大库伦村委会在原审庭审中均予以自认。但是,原审法院违背客观事实,不仅没有对其扣留张全虎本承包户内部分征地补偿款的行为予以纠正,而是以张全虎户内所承包的土地未被征用、且该补偿款属于福利性补贴为由,判决驳回了张全虎的诉讼请求。二、原审法院适用法律错误。庭审中,张全虎依据法律向原审法院提交了证明大库伦村委会扣留了张全虎部分征地补偿款的证据。该证据清楚地表明,与张全虎相同情形的其他承包户(已经死亡的张富锁、武三女、付银花、陈兰女等)均按户分得了补偿款,唯独张全虎一户是按照四人分得补偿款,大库伦村委会将张全虎父亲生前承包份额征地补偿款予以扣留的行为侵犯了张全虎基于二轮土地承包经营权衍生的取得征地补偿的权利,张全虎的权利未能得到与上述承包户一样公平对待。原审法院以张全虎没有证据证明要求村委会返还扣留的补偿款的诉求为由,判决驳回张全虎的诉讼请求适用法律错误。综上,请求二审法院撤销原审判决,依法改判,由大库伦村委会负担一、二审诉讼费用。大库伦村委会答辩称,扣留张全虎父亲的钱是因为张全虎与其兄弟之间有争议,本次征地不是占用的张全虎的承包地,占的是集体空地,补偿款是按人口发放的。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村里集体土地征用补偿款是只给现有生存的人。张全虎的父亲在征地款发放时就已经去世,大库伦村委会不给他发放也是正常的,请求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中,张全虎举出三份新证据:一、《小黑河镇大库伦村集体土地收益分配方案》,证明涉案款项的性质为土地补偿款而不是福利性补贴,且分配对象是具有二轮土地承包资格的农户及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人员。二、大库伦村征地补偿款二轮承包地花名公示,证明与张全虎承包地相邻的承包户张来虎一家五口中的张二利在二轮承包后、征地款发放前,其户口随人迁出本村,已经不具有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但村委会仍按一户五人向张来虎发放征地款,故征地款是以户而不是以人头发放;本村村民张补世在承包二轮土地后、征地款发放前已经去世,且该承包户的土地位置与张全虎一样不在本次征地范围内,但该承包户的其他成员却领取了张补世承包份额的征地款。三、一审庭审笔录,证明大库伦村委会在原审庭审中明确10.5万元是征地款并且是以户发放。大库伦村委会的质证意见为:对三份新证据的真实性认可,证明的问题不认可,涉案款项是按照户内现有人口发放的。张全虎于庭前向本院提交《调取证据申请书》,请求本院依法调取大库伦村委会向全体村民发放征地补偿款的《大库伦村征地补偿款二轮承包人员名单》及村民张来虎之女张二利的户籍变更情况,以此证明与其同一小队且所承包的二轮土地与其承包地相邻的其他村民张补世、张来虎和张二利等却享受到了与其完全不同的待遇。对于张全虎提交的调取证据申请,由于大库伦村委会对张全虎二审提交的大库伦村征地补偿款二轮承包地花名公示的真实性认可,且张来虎之女张二利的户籍变更情况与本案没有关联性,故对其调取证据的申请不予准许。经二审审理,本院对一审法院查明的基本事实予以确认。另查明,针对涉案征地补偿款的发放问题,大库伦村制订了《小黑河镇大库伦村集体土地收益分配方案》(以下简称《分配方案》),《分配方案》对分配权属、分配对象、分配原则、发放办法等做了规定,并召开会议对涉案款项的发放问题进一步明确,即:”1、有二轮承包地的村民按征地款的80%进行分配发放,有二轮承包地的村民(包括去世的)每人发放10.5万元;2、没有二轮承包地但具有大库伦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村民(包括媳妇、孩子等新增人口)按照征地款的20%进行发放,每人发放3.5万元;3、以上两条中的相关人员以核实户口及二轮土地承包花名为准。......”后该村委会对名单进行了公示,公示名单中有张全虎之父张元外。还查明,大库伦村委会在一审答辩时称:涉案款项是按村民人数发放,其中有22名村民在二轮承包土地期间相继死亡,经征求村民和上级分管领导同意,村委会决定把死者的钱发给其有继承权的亲人,但他们必须持有共同协议,方可领死者的钱。只有张全虎一家要领走其父亲全部的钱,但其兄弟张来虎(同为大库伦村村民)等人不同意,故张全虎父亲的钱一直未发放。本院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是:大库伦村委会应否发放张全虎征地补偿款10.5万元。根据《小黑河镇大库伦村集体土地收益分配方案》、名单公示及大库伦村委会在一审中的自认,张全虎之父张元外享有领取涉案征地补偿款的资格,故对大库伦村委会称涉案款项只给现有生存的人的主张不予确认。涉案款项系因内蒙古蒙冀房地产公司征用大库伦村的集体土地产生,而该公司所征用的土地并非张全虎户内的承包地,张全虎也认可其通过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土地已经于2006年出租给呼和浩特市建设委员会建设湿地公园,故涉案款项并非基于张全虎对其户内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而产生,而是基于其父亲张元外的集体成员身份和二轮土地承包资格产生。大库伦村委会综合考虑本组织的实际情况,决定对于有二轮承包地的已经去世的村民的征地补偿款由该村民的继承人持协议书领取于法于理不悖,没有剥夺张全虎之父张元外享有涉案款项的资格,亦没有侵害张全虎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综上,原审法院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张全虎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对其上诉请求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2400元,由上诉人张全虎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判长 伏 春审判员 张雪杨审判员 张 喆二〇一五年五月六日书记员 刘 雯 更多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