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新民初字第262号
裁判日期: 2015-05-06
公开日期: 2015-06-24
案件名称
原告肖某与被告周某离婚纠纷及反诉原告周某与反诉被告肖某返还财产纠纷一案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新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新县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案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2001年)》:第十八条,第三十二条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第一款
全文
新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新民初字第262号原告(反诉被告)肖某,女,汉族,1989年12月21日生,初中文化程度,无职业,住河南省新县。委托代理人肖万柏,河南义仁律师事务所律师。代理权限为一般代理。被告(反诉原告)周某,男,汉族,1986年11月23日生,高中文化程度,无职业,住新县城关。委托代理人张东伟,河南义仁律师事务所律师。代理权限为一般代理。原告肖某与被告周某离婚纠纷及反诉原告周某与反诉被告肖某返还财产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王霞独任审判,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反诉被告)肖某及其委托代理人肖万柏、被告周某(反诉原告)及其委托代理人张东伟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肖某诉称,我与被告婚前在韩国务工时相识,婚后因被告常无端对我猜疑,限制我与人交往,对我恶语相向,双方未建立起夫妻感情,因此,我要求与被告离婚。被告周某答辩及反诉称,我同意与原告离婚。婚前我母亲生病及去世先后花去十几万元,我家借了不少债务,而原告与我结婚先后向我索要彩礼90311元,我只好举债结婚,原告的行为造成我家庭生活困难,因此,我提起反诉,要求反诉被告肖某返还彩礼90311元。反诉被告肖某辩称,反诉原告举债为其母亲治病我不知晓,我与反诉原告结婚是按照当地习俗收取的彩礼,不是索取,因此,我不同意返还彩礼。经审理查明,原、被告于2011年3月在韩国务工时相识并确立恋爱关系,2014年3月18日登记结婚,婚后无子女。原、被告婚后,因双方性格各异,加之相互之间不够信任,未建立起夫妻感情,原告提出离婚,被告亦表示同意。原告婚前财产有棉被六床,海尔冰箱、海尔全自动洗衣机各一台,梳妆台一个,原、被告婚后无共同财产及债权、债务。反诉原告为筹备结婚,先后按照当地习俗给付反诉被告见面礼11111元、看家8000元、开年庚40000元、认亲3000元、压挑子10000元,共计72111元。另,为结婚,反诉原告给反诉被告购买金项链一条、金手链一根、项链吊坠一个。后,反诉被告将上述金首饰与其母亲给其购买的首饰一起重新加工,并加了1000多块钱,打造成一根手链和一个项链吊坠。再查,原、被告均无固定收入,均靠打工维持日常生活。原、被告结婚前,被告母亲病故,被告为给其母治病,向亲戚朋友借有债务。上述事实,有当事人陈述、结婚证、证人证言等在卷佐证。本院认为,原、被告婚后,因双方不够信任,未建立起夫妻感情,原告提出离婚,被告亦表示同意,可认定原、被告夫妻感情完全破裂,无和好可能,因此,原告要求与被告离婚,本院予以支持;反诉原告婚前为筹备结婚,按照当地习俗先后给反诉被告礼金72111元,反诉原告要求反诉被告全额返还,没有法律依据,考虑到双方结婚时间刚满一年,礼金数额较大,反诉原告结婚前其母亲病故,向亲戚好友借有债务,且反诉原告无固定收入,可考虑适当返还,以返还3.5万元为宜;对于反诉原告给予反诉被告金首饰的问题,因该首饰系反诉原、被告以结婚为目的赠与行为,反诉原告要求反诉被告返还,没有法律依据,对反诉原告的该项请求,本院不予支持。本案经本院主持调解,双方当事人未达成调解协议,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八条第(一)项、第三十二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准予原告肖某与被告周某离婚;二、原告婚前财产棉被六床,海尔冰箱、海尔全自动洗衣机各一台,梳妆台一个归其所有;三、反诉被告肖某返还反诉原告周某彩礼现金3.5万元。上述二、三项,于判决书生效后10日内执行。本诉受理费300元,减半收取150元,由原告承担;反诉费2050元,减半收取1025元,反诉原告承担525元,反诉被告承担500元。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供副本,上诉于河南省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 王 霞二〇一五年五月六日书记员 吕桂兰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