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柞民初字第00172号
裁判日期: 2015-05-06
公开日期: 2015-09-16
案件名称
宋奇学与樊生波追偿权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柞水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柞水县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宋奇学,樊生波
案由
追偿权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八十四条第一款,第一百零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三十一条,第七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
全文
陕西省柞水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柞民初字第00172号原告宋奇学,男,陕西省柞水县人。被告樊生波,男,陕西省柞水县人。委托代理人董国安,柞水县148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原告宋奇学与被告樊生波追偿权纠纷一案,本院2015年1月18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宋奇学与被告樊生波及委托代理人董国安均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宋奇学诉称,1999年3月被告樊生波借用原告定期存款单4000元,约定使用3个月,被告樊生波未经原告许可,将存单质押于陕西省柞水农村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瓦房口分理处(原名柞水县瓦房口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柞水农商银行瓦房口分理处),用于担保其父亲樊成炳贷款,因樊成炳贷款到期后未偿还,柞水农商银行瓦房口分理处将原告存款本金及利息4197.18元用于扣还该贷款。17年来告多次到被告家中催要存款本息,误工142天,损失11360元。现起诉要求:1、告樊生波偿还原告存款本金4000元及利息;2、被告樊生波承担原告因索要存款造成的误工损失11360元;3、本案诉讼费用由被告樊生波承担。被告樊生波辩称,原告起诉被告,要求偿还存款本息并承担误工损失,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被告没有向原告借过存单,也没有抵押贷款。2013年腊月原告向被告索要存款,被告予以拒绝并叫亲戚报了警。即使被告父亲樊成炳生前借用原告存单质押贷款,被告的父亲去世后15年内,原告没有主张偿还该款,现在起诉要求偿还,已超过法定的诉讼时效。且被告有母亲张细春,妹妹樊艳芳均属法定继承人,原告没有将其列为被告,所以诉讼主体存在错误。故请求人民法院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经审理查明:1998年7月28日原告宋奇学在陕西省柞水农村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瓦房口分理处(原名柞水县瓦房口信用合作社)存款本金4000元,定期1年。1999年3月被告樊生波的父亲樊成炳向原告宋奇学借用该存单,原告宋奇学在没有问明用途的情况下,亲自将该存单借给樊成炳,并同意其使用三个月。樊成炳借到该存单后,将存单交给原柞水县瓦房口信用合作社用于贷款质押。1999年农历5月樊成炳因故死亡,随后,原告宋奇学向樊成炳的儿子被告樊生波索要存单,被告樊生波告知原告宋奇学,存单质押于柞水县瓦房口信用合作社(现已改名为柞水农商银行瓦房口分理处)。原告宋奇学又向柞水农商银行瓦房口分理处索要存单,柞水农商银行瓦房口分理处告诉原告宋奇���,该存单用于扣还樊成炳的贷款,并为原告宋奇学出具了证明,原告宋奇学得知存单已被扣收樊成炳贷款后,多次向樊成炳的儿子被告樊生波索要存款本息无果。原告宋奇学又以柞水农商银行瓦房口分理处扣其存款偿还樊成炳的贷款未取得本人同意,不合法为由,向陕西省柞水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访要求纠错,陕西省柞水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派稽核人员调查后,认为柞水农商银行瓦房口分理处用原告宋奇学的存单扣收樊成炳贷款,符合当时的有关规定,不违规。2014年4月14日书面告知原告宋奇学通过司法程序,向樊成炳的儿子樊生波讨回债权。另查,柞水农商银行瓦房口分理处于1999年9月26日用原告宋奇学1998年7月28日存款本金4000元,利息197.18元,扣收了被告樊生波的父亲樊成炳有关贷款本金及利息。又查,樊成炳生前与妻子张细春生育一子樊生波,���女樊艳芳。樊成炳死亡后张细春改嫁,樊艳芳出嫁,二人均未实际继承樊成炳遗产,被告樊生波已将樊成炳生前的房屋拆除了一部分建起新房。经当庭举证质证,认定上述事实的证据有:1、原告提交原陕西省柞水县瓦房口信用合作社出具的证明1份与陕西柞水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稽核审计部出示的证明1份、答复函1份及陕西柞水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曹坪支行出具的还款凭证和利息清单复印件相互印证,证明了被告樊生波的父亲生前借用原告宋奇学存单用于贷款质押,被原柞水县瓦房口信用合作社扣还贷款的事实。2、原、被告对樊成炳死亡后,张细春改嫁,樊艳芳出嫁未实际继承遗产的事实无争议。3、原、被告对被告樊生波已拆除樊成炳的部分房屋新建住房的事实陈述一致。本院认为,公民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被告樊生波的父亲樊成炳生前���用原告宋奇学的存单用于贷款质押,后被原柞水县瓦房口信用合作社将存款本金及利息扣还贷款损害了原告宋奇学的合法利益。樊成炳负有偿还原告宋奇学存款本金及利息的责任,但樊成炳不幸身亡,被告樊生波作为樊成炳的继承人,对遗产进行了实际继承,依法应当偿还樊成炳生前所负的债务。被告辩称,原告起诉已过诉讼时效,提交了刘兴印的证言,但该证言不能证明原告主张权利已超过诉讼时效。原告提交宋长英、宋奇坤、柯亨武的证言证明宋奇学多年多次到被告家索要存款本息,符合常理,本院予以采信。原告宋奇学民事权益收受到损害后,本应及时行使诉讼权,但原告宋奇学怠于行使诉讼权,导致多年多次向被告追要存款本息得不到偿还,造成了误工损失,责任应当自负。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八十四条第二款、第一百零八条,《中华��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三十一条,第七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第二款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樊生波在判决生效后10日内向原告宋奇学偿还存款本金4000元,利息197.18元合计4197.18元。二、驳回原告宋奇学其他诉讼请求。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案件诉讼费184元,由原告宋奇学承担134元,被告樊生波承担50元。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陕西省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 姚胜志人民陪审员 张贻选人民陪审员 蔡乾学二〇一五年五月六日书 记 员 毛 博 来源: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