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天民一初字第834号
裁判日期: 2015-05-04
公开日期: 2015-09-05
案件名称
郭时录、刘君胜与王新义买卖合同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乌鲁木齐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案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第一款,第九十四条,第一百零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第一百四十四条
全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天民一初字第834号原告:郭时录,男,汉族,个体,住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光明路。原告:刘君胜,男,汉族,个体,住新疆阿勒泰市海川1**团新城区。委托代理人:祖力彼娅,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宇星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被告:王新义,男,汉族,住新疆农十师巴里巴盖垦区巴里巴盖181团。原告郭时录、刘君胜与被告王新义买卖合同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何临江独任审判,于2015年4月29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郭时录、刘君胜及其委托代理人祖力彼娅到庭参加诉讼。被告王新义经本院依法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郭时录、刘君胜诉称:2013年4月11日,原被告签订种子种植回收合同一份,约定:被告购买原告种子进行种植,种出农产品后由原告回收,保底价为7元,约定2013年9月10日左右交货,如有违约按总货款的10%赔偿。后原告根据合同履行义务,而被告到期未履行农产品交付义务。为维护原告的合法权益,特诉至法院。请求1、判令解除原被告双方种植回收合同;2、判令被告返还原告定金4000元;3、判令被告赔偿因违约给原告造成的损失6300元;4、判令被告承担本案诉讼费。被告王新义未提交书面答辩状和到庭答辩。经审理查明:2013年4月11日,原告郭时录、刘君胜(甲方)与被告王新义(乙方)签订一份《合同》,合同约定:甲乙双方本着互恵互利诚实信用原则,乙方自愿把农产品售给甲方;产品名称,美葵7105#,产品价格随行就市,在同等价格基础,乙方必须将产品卖给甲方,否则乙方违约;质量标准,无杂质、无虫眼、不掉皮、无锈斑,乙方必须在筛选过程中筛用3.2筛子,水分12以内,千粒重50克可在280粒以内,乙方不得掺杂、使假、调色换袋、掺小粒,发现质量问题甲方拒收;甲方付种子定金4000元,如发生纠纷乙方退回双倍定金给甲方;乙方负责包装,装车费由乙方承担,定量包装50.2公斤;2013年9月10日左右交货,在拉货时把定金款4000元全部收回,保底价7元;违约责任,如有一方违约按总货款的10%赔偿。合同签订后,原告郭时录于2013年4月21日支付被告王新义4000元,被告王新义收到4000元后给原告郭时录出具借条,借条写明:今借到郭时录4000元,借款人自2013年4月21日起按同期信用合作社贷款利息的4倍承担利息,借款人王新义。借条出具后,《合同》至今未履行。以上事实有《合同》、借条及当事人陈述等证据予以证实。本院认为:原告郭时录、刘君胜与被告王新义签订的《合同》,因该《合同》中未明确约定总货款金额及交提货具体方式和付款方式,导致《合同》至今无法履行,责任在于原、被告双方。庭审中,原告郭时录、刘君胜提供的借条,从借条所写内容,证明原、被告双方存在借贷关系,不是买卖关系。鉴于原、被告双方签订的《合同》已无法实现合同目的,且符合合同的法定解除,故对原告郭时录、刘君胜主张解除原、被告双方种植回收合同的诉讼请求,本院予以支持。对原告郭时录、刘君胜主张被告王新义返还借款4000元的诉讼请求,本院予以支持。对原告郭时录、刘君胜主张被告王新义赔偿因违约造成的损失6300元的诉讼请求,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第一款、第九十四条第一款第(五)项、第一百零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第一百四十四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解除原告郭时录、刘君胜与被告王新义签订的《合同》;二、被告王新义给付原告郭时录、刘君胜借款4000元;三、驳回原告郭时录、刘君胜主张被告王新义赔偿损失6300元的诉讼请求。以上款项由被告王新义给付原告郭时录、刘君胜,于本判决生效后立即付清。逾期不付,则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本案请求标的10300元,给付金额4000元,给付金额占请求标的的39%,案件受理费57.50元(原告已预交),减半收取即28.75元,由原告郭时录、刘君胜负担61%即17.54元,被告王新义负担39%即11.21元,剩余28.75元由本院退回原告郭时录、刘君胜。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次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 何临江二〇一五年五月四日书记员 谢继尧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