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红民初字第389号
裁判日期: 2015-05-04
公开日期: 2016-12-16
案件名称
马云朋等75人与赤峰嘉和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赤峰市房产管理局确认合同无效纠纷一审民事裁定书
法院
赤峰市红山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赤峰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马云朋,孙建民,王秀云,王素云,马福增,邵文华,王洪生,孙胜斌,李娜,张涛,田久艳,李艳玲,贾福霞,郭九令,齐凤文,陆雨志,董占军,吴桂英,张学伟,王勤,张安,芦桂兰,李永长,李洪波,蔡万林,池景富,朱连坤,阴春泽,高淑芳,徐振兰,苏淑英,战中强,孙阅,李莉,刘佩新,杨凤勇,程玉恕,周立山,宋宝庆,孙胜武,于明合,吕国军,董玉东,陆XX,王玉珍,张玉凤,郑亚琴,刘翠兰,赵云,潘守勤,栾晓峰,李占全,范文明,侯书文,马学勤,鲍凤华,刘玉枝,李嘉诚,夏存娄,宋显淑,马文兴,张淑敏,于振武,戈素芹,李建军,宋唯,苏井山,周晓月,华玉东,王海山,孙国军,张财,于小二,燕羽,沈明,赤峰嘉和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赤峰市房产管理局
案由
确认合同无效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一百四十四条
全文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人民法院民 事 裁 定 书(2015)红民初字第389号原告马云朋,男,汉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孙建民,男,壮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王秀云,女,汉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王素云,女,汉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马福增,男,回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邵文华,女,汉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王洪生,男,汉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孙胜斌,男,汉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李娜,女,汉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张涛,男,汉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田久艳,女,满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李艳玲,女,汉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贾福霞,女,汉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郭九令,男,汉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齐凤文,男,汉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陆雨志,男,满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董占军,男,汉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吴桂英,女,汉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张学伟,男,汉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王勤,男,汉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张安,男,汉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芦桂兰,女,汉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李永长,男,汉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李洪波,男,蒙古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蔡万林,男,蒙古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池景富,男,汉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朱连坤,男,蒙古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阴春泽,男,汉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高淑芳,女,蒙古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徐振兰,女,汉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苏淑英,女,壮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战中强,男,汉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孙阅,男,汉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李莉,女,汉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刘佩新,男,回证,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杨凤勇,男,汉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程玉恕,女,民族不详,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周立山,男,汉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宋宝庆,男,满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孙胜武,男,汉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于明合,男,汉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吕国军,男,汉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董玉东,男,蒙古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陆XX,男,汉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王玉珍,女,汉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张玉凤,女,汉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郑亚琴,女,汉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刘翠兰,女,满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赵云,女,汉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潘守勤,男,汉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栾晓峰,男,汉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李占全,男,回证,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范文明,男,汉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侯书文,男,汉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马学勤,男,满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鲍凤华,男,蒙古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刘玉枝,女,回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李嘉诚,男,汉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夏存娄,男,蒙古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宋显淑,女,蒙古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马文兴,男,汉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张淑敏,女,蒙古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于振武,男,汉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戈素芹,女,汉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李建军,男,蒙古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宋唯,男,汉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苏井山,男,蒙古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周晓月,女,蒙古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华玉东,男,汉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王海山,男,汉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孙国军,男,汉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张财,男,满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于小二,男,汉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燕羽,男,汉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原告沈明,男,汉族,职业不详,住赤峰市红山区园。75名原告委托代理人沈凤奎,男,汉族,住赤峰市红山区。75名原告委托代理人闫立军,内蒙古红城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赤峰嘉和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住所地赤峰市松山区。法定代表人孙海峰,经理。委托代理人齐立武,内蒙古善正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赤峰市房产管理局,住所地赤峰市松山区。法定代表人于国军,局长。原告马云朋等75人与被告赤峰嘉和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嘉和物业)、赤峰市房产管理局(以下简称市房产局)确认合同无效纠纷一案,本院于2015年1月23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75名原告的委托代理人沈凤奎、闫立军,被告嘉和物业的委托代理人齐立武到庭参加诉讼。被告市房产局经本院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马云鹏等75人诉称,位于赤峰市红山区西屯办事处的松政小区6、7、8号住宅楼原属赤峰市松山区房产国有住宅,自1997年起,该小区住宅楼已全部由住户出资购买,成为业主私人房产,涉案房屋是小区的锅炉房,为小区供暖服务,属典型的共用配套设施。整个小区在房改前,房屋都属公房,在房改后全部转卖给个人,变成每个业主的私人房产,而作为小区附属的公共设施的锅炉房,其性质也随之改变,应属于全体购房者所有。市房产局和嘉和物业无权对涉案锅炉房进行买卖。一、从住房的成本构成来讲,我国《商品房住宅价格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商品房的价格成本包括住宅小区基础设施建设费和小区非经营性配套公共建筑的建设费。根据我国房地产开发政策及法规规定,住房价格的构成是:1、建设用地上经征用和拆迁补偿、安置费;2、勘查设计和前期工程费;3、建筑安装工程费(建筑成本);4、小区内基础设施建设费(含小区非营业性配套建设费);5、以上四项之和为基数的2%的管理费;6、贷款利息、税金;7、开发利润。由此可见,在全体业主购房时,涉案的锅炉房应属全体业主所有。二、从公共配套设施的使用权角度来看。住宅区内的公共配套设施是住宅总体的一部分,没有住宅,也就谈不上公共配套设施,它与楼道、院落一样属不同的所有人共有。依照国家《城市异产毗连房屋管理规定》:所有人和使用人对其共有、共用的设施应共同合理使用并承担相应义务;除另有规定外,任何一方不得多占、独占。在房改时,市房产局向广大业主出售房产时也转让了土地使用权以及与住宅同时建造的公共配套设施。所以,在小区土地内的公共配套设施同住宅一样,其产权所有人为小区全体业主。三、小区公共配套设施产权为小区全体业主所有,我国法律有明确规定。我国《物权法》第七十三条明确规定:“建筑区划内的其他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属于业主共有。”四、就本案而言,在2001年嘉和物业从松山房产所接管了松政小区,孙海峰为法人代表,后来嘉和物业改制,成为孙海峰个人一人出资的公司。2005年松政小区6、7、8号楼改余热入网时,嘉和物业以改余热为名,共收取了小区住户157657元入网费。到2006年,嘉和物业发现小区内地下管网要更新,需要大笔资金,就以松政小区没有大修基金为名,弃管了小区。之后,经西屯办事处批准,在全体业主同意的情况下,松政小区自行成立了楼管会,小区内附属设施锅炉房等一直由楼管会管理并对外出租,所收租金用于支付小区内的部分支出。2008年,赤峰市松山区宋区长对小区内锅炉房有过明确指示,锅炉房由全体居民管理,从未有人对此提出异议。2013年嘉和物业在红山区法院起诉,业主才发现涉案锅炉房被非法转卖。五、由于情势变更,涉案锅炉房权属性质已经转变,不属于国有资产范畴。由于近年来房地产升值,赤峰市房管局副局长许国林和孙海峰看上此地。在2011年,许国林和松山区国资局干部池福清为孙海峰出具了关于松政小区6、7、8号楼内的锅炉房所有权的虚假证明和审批手续,以处置国有资产的名义,将锅炉房的产权通过非法手段办到了嘉和物业的名下,并取得了房产证,这种行为是恶意串通,是侵犯和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现原告起诉至法院,请求确认二被告所签赤峰市西屯办事处松政小区6、7、8号楼锅炉房买卖合同无效。被告嘉和物业辩称,原告此次对我方起诉违背基本的民事诉讼的法律程序,原告的诉讼主张没有任何事实证据予以证明。请求法院查明事实驳回原告对我方的诉讼请求。理由如下:1、原告本次起诉属于明显的重复起诉,违背了民事诉讼法关于同一案件不得两次受理的规定。原告曾于2013年以要求确认合同无效及确认涉案房屋归原告所有为由向红山区法院提起诉讼,红山区法院经审理后依法驳回原告等人的起诉,赤峰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以裁定的方式维持了红山区法院作出的一审裁定。本次诉讼仍然涉及到所有权确认的案件性质,尽管原告提出要求确认被告之间的转让协议无效,但是原告的本次诉讼请求的基础仍然是所有权确认之诉。正如原告在起诉书最后一页陈述的那样是确认松政小区锅炉房归6、7、8号楼业主所有,故原告不具备本次诉讼的诉权。2、红山区人民法院及赤峰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二审生效裁定书均认定涉案锅炉房原属于国有资产,其性质为全民,后涉案锅炉房经合法程序转让给我方,因本案涉及房屋属于房改政策如何使用的历史性的政策问题,应以一、二审裁定为准。本案争议不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3、原告方属于人数众多的共同诉讼,在方才当事人核对身份时,尽管合议庭认为本案原告的身份符合法律规定,本案可以开庭审理,但是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查阅涉案卷宗以及原告提交的证据材料后发现原告方的两位诉讼代理人均未取得涉案的75户原告的同意授权。综上,请求法院查明事实驳回原告对我方的起诉。原告为支持其主张,向本院提交如下证据:1、松政小区86名业主名单及推选诉讼代表名单(复印件),证明松政小区有182名住户,其中75名住户已签名参与必要共同诉讼,原告诉讼主体适格,推选5人为诉讼代表人。被告质证认为,对证据1有异议,涉案小区是182名住户,原告称的75人仅仅代表75人进行诉讼,其余100余户住户是否参加诉讼、是否主张放弃实体权利,在本次开庭前就应该得到确认。而且在原一审红山法院审理时,一审法院考虑到原告人数众多在起诉时人数尚未确定这一因素,曾经依照法律规定在当地报纸上公开发布了公告。而本案从原告的诉状中看,原告自认在原告起诉时具体的起诉人员的人数仍然没有确定,故上述的名单只能证明原告本次提起诉讼存在遗漏诉讼当事人的可能。2、75枚房屋所有权证及身份证(复印件),证明涉案小区住宅已属松政小区75户业主所有,住宅权属性质由原来国家所有变更为个人所有,业主有房权证明。我国物权法第72条规定,业主转让建筑物内的住宅对共有部分享有的共有、共同管理的权利一并转让。被告质证认为,对证据2的真实性没有异议,但是该证据和本案没有关系,也不能证明原告主张成立,同时证明原告取得相关住宅的所有权是经过房改的程序取得,能够证明本案不属于法院的受案范围,受相关的房改政策调整。3、停热通知1份(复印件),证明松政小区被嘉和物业公司弃管行为,供暖一直处于无人管理状态,热力公司直接通知住户,全由小区住户自己管理、修理。被告质证认为,对证据3的真实性没有异议,原告接受有关单位的供热,不及时支付相关费用,后果当然应该由原告负担,该证据能证明原告等人居住所有的房屋的供热方式是城市管网集中供热,与涉案锅炉房的争议无关。4、物业公告及余热施工收据(复印件),证明小区住户在房改后另行自己出资建设供热设施,不是物业公司建设的,故物业公司无权对小区的附属设施占有和收益。被告质证认为,对该证据的质证意见和证据3的质证意见一致。5、5份房屋出租合同(复印件),证明涉案小区锅炉房系小区公共设施,自2006年至2013年嘉和物业弃管后,一直由小区业主管委会行使管理、收益、处置权,嘉和物业公司和房产局、孙海峰都明确知道此事。虽然自称有所有权,但没有行使具体的占有、使用、处分权。被告质证认为,对该份证据有异议,该证据证明不了原告对涉案锅炉房行使管理权,原告未经法定程序侵占被告所有的财产,对我方构成侵权。双方就此产生过争议,人民法院也处理过原告举证涉及的案件,故上述证据证明不了原告对涉案房屋享有权利。6、松政小区住户上访信及松山区区长的指示(复印件),证明涉案房屋争议已久。松政小区住户一直上访反映小区资产被侵占、小区被弃管之事,要求收回锅炉房,明确产权。在2008年7月14日,宋区长指示将小区锅炉房收回,归住户管委会使用。上述事实众所周知,嘉和物业公司和房管局明知权属变更和权属有纠纷,但仍私下买卖,属非善意购买。针对证据5的质证意见的无权处置,业主是有依据的,区长指示归住户管委会使用。被告质证认为,从该份证据的内容看,能够说明当时的住户以及管委会的代表,1、认可涉案锅炉房属于国有资产;2、认可我方拥有房屋所有权证书;3、内容上明确说明我公司是个体公司,况且对本小区已经放弃管理多年,再管理此锅炉房是没有道理的。综上证明锅炉房是我方实际占有、使用,否则不可能出现原告方说的再管理锅炉房的说法。7、锅炉房1989年最初房权登记申请书(复印件),证明该申请书房屋用途是住宅,申请单位是赤峰市郊区房管所,面积是145.71平方米,交验证件是第一栋房屋表。证明原始登记依据并不是锅炉房,与锅炉房现登记材料不符。初始登记材料不具备真实、客观的特点,涉案房屋交易于法相悖。被告质证认为,对该份证据没有异议,上述证据记载内容证明涉案房屋的原始取得及备案相关手续符合当时法律及政策的规定。8、松山区体改委(2001)5号文件及松山区国土资源局证明(复印件),证明2001年5月17日,松山房产物业公司改名为嘉和物业公司,为孙海峰个人独有的私企。10年之后,松山区国资局证明,声称2011年5月15日,松山区政府同意物业公司分离方案并以安置职工的名义将锅炉房过户到嘉和物业公司名下,该证明与常理相悖。国资局证明内容明显虚假,系国资局个别人为侵犯国家和他人财产权所为。我方已经举报到检察院有待处理。存档也没有该证明。被告质证认为,对证据的真实性没有异议,证据能够说明我方是涉案锅炉房的合法产权人,而且被告取得锅炉房的合法产权符合当时企业转制的政策性规定,也履行了相关会议的讨论程序。需要说明:因为企业转制,只能是依据相关政策权衡当时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我方认为原告举证应该围绕诉讼请求来进行,原告出示的上述证据不但证明不了原告的诉讼主张,原告本人对上述证据的合法性都存在质疑,对这种质疑原告应另行举证。9、产权登记申请书(复印件),证明涉案房屋用途为“锅炉房”,与初始登记“住宅”不符。产权来源为“买卖”,与国资局证明“安置职工”性质不符。涉案房屋的买方、卖方代理人均为李晓君,对买卖行为双重代理,涉嫌恶意串通,损害公共利益。被告质证认为,对该证据的真实性没有异议,但是证明不了原告认为的事实存在,需要说明:涉案锅炉房是国有资产,原所有人是松山区房产管理局,松山区房产管理局出卖自己名下的资产,我方不知道和原告有什么关系?上述证据说明该买卖合同具有相对性,该买卖合同约束的合同相对人和本案原告无关。10、赤峰市存置房买卖合同及收据(复印件),证明买卖双方恶意串通形成,比照中心城区拆迁价格,有证建筑物每平方米均价在4500-6000元,本案价格超低为1080元,价格无可比性。在上次(2013)红民初字第3282号案件审理中裁定书第17页已经认定嘉和物业公司没有支付所谓的157366.80元购房款。证明买卖行为是严重虚假。称涉案房产是国有资产转卖,但并没有按国家关于国有资产处理办法进行相关公示、评估、拍卖手续,属暗箱操作形成,应在报刊或媒体上公示20天,有两个以上的买受人参与购买,必须进行评估审计才能进行买卖,本案中都没有这些程序,李晓君代理双方在一天就办理成功。被告自称房产是国有资产是不正确的,随着房产政策的改变涉案房屋产权应该归所有业主。被告质证认为,我方认为该份证据恰恰证明原告不是原房屋产权人,与原来国有资产的产权人无关。原告也不是房屋的购买人,也没有与原产权人达成过转让的任何资料。原告说的参加房改,房改部分是住宅不是涉案锅炉房。锅炉房的转让是否符合房改政策,怎么改革和原告无关。11、举报信及受理登记(复印件),证明许国林与孙海峰利用职权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相关事实,已被公众举报,举报的内容不仅包括松政小区的锅炉房还有糖厂小区的锅炉房,被许国林卖给了孙海峰。故涉案的买卖行为非善意买卖行为,是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公共利益的行为。被告质证认为,该份证据和本案无关,我方不予质证。12、(2013)红民初字第3282号民事裁定书复印件一份,证明该裁定书第17页已经认定嘉和物业公司没有支付所谓的157366.80元购房款。证明买卖行为是严重虚假。证明确权案件不属于法院受案范围,故我方修改了此次的诉讼请求。需要说明:本案不是重复诉讼,裁定书第13页中说明合同有效不作为本案的争议焦点,第20页法院释明了没有必要提起合同无效的诉讼请求。被告质证认为,对该证据没有异议,该证据公正合法而且经过二审法院的维持,充分说明原告起诉属于重复诉讼,而且本案不属于法院受案范围。原告称上一案件请求法院确权,此次诉讼请求的是合同无效,这不属于重复起诉,通过原告的证据与诉状能够充分证明本次诉讼属于重复诉讼。因为原告要求确认合同无效的基础是在于有权利,原告没有证明原告有所有权,根本无权提起确认合同无效诉讼。13、证明复印件一份,证明2006年嘉和物业弃管该小区,嘉和物业的弃管行为与当初松山区房管局抵顶安置费是相违背的,该房一直由业主委员会行使收益、管理权,收取的租金用于小区物业。被告质证认为,该证据和本案无关。被告嘉和物业为支持其辩解主张,向本院提交(2013)红民初字第3282号民事裁定书和(2014)赤民一终字第1325号民事裁定书复印件各一份,证明本案涉案争议不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原告本身是重复起诉。原告质证认为,对该证据的真实性没有异议,对其证明的内容有异议。本次诉讼请求是要求确认二被告对涉案锅炉房买卖合同无效,与上次的诉讼请求不同。以上裁定是违背法律规定的,按照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法律没有规定应该依据房改政策,故法院应该依据政策查明本案的事实,不能说不属于受案范围。关于房产受理案件的通知中明确说明因单位内部建房、分房引起的占房、腾房的纠纷不属于法院的受案范围。本案不属于单位内部问题,属于法院的受案范围。如果法院不受理,不利于和解和化解社会矛盾,无法构建和谐社会,故对这两份裁定我方现在也不服。我方是通过政府的指令进行此次诉讼,不然要另走上访之路。而且嘉和物业没有交纳房款就取得涉案房屋的所有权是严重的违法行为。经审理查明,松政小区的6、7、8号楼位于赤峰市红山区园林路北段西侧,原属赤峰市松山区房产的国有资产,因参加房改由业主出资购买变为业主私人房产。1989年10月14日,赤峰市郊区(即现在的松山区)房产管理所对涉案锅炉房提出房屋所有权登记申请书,申请书载明房屋座落西屯办事处、西老爷庙街居委会、园林路西,所有权性质为全民,建筑面积为145.71㎡,用地来源划拨,用途住宅。1990年5月7日涉案锅炉房登记在赤峰市郊区房地产管理所名下(产权证号为赤房权字第014B16807)。1998年9月5日,赤峰市松山区房地产管理局与赤峰市松山区物业管理公司签订了移交书,内容为:“经局委会决定,从一九九八年八月十七日起合并物业公司。房产局将原来管理的锅炉房,物业管理的房屋及附属设备、房产局物业的财产和帐目移交给松山物业管理公司,具体移交项目如下:一、……三、2号楼锅炉房(一所)、3号锅炉房(法院)、4号锅炉房(六中)、5号锅炉房(桥头)、6号锅炉房(商品楼)、水利局锅炉房、民政局锅炉房共七所锅炉房及附属设备一起移交给物业公司。四、将物业管理收费(物业管理费)及锅炉供暖取暖费的现金帐目及供暖帐目一起移交物业公司……”。赤峰市松山区房地产管理局将涉案锅炉房交由赤峰市松山区物业管理公司管理。2001年5月15日,赤峰市松山区人民政府2001年第四次常务会议纪要同意区建设局提交的《松山区房产局局机关与所属企业分离的实施方案》。赤峰市松山区房产局与赤峰市房产局物业公司分离。2001年5月17日,赤峰市松山区体改委文件关于松山区房产局物业公司转为赤峰嘉禾(应为嘉和)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的批复,内容为:“赤峰嘉禾(应为嘉和)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你公司报送的《关于松山区原房产局物业公司转为赤峰嘉禾(应为嘉和)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的转制方案》已收悉。经区政府2001年第四次常务会议批注,同意原物业公司从房产局分离出去,组建赤峰嘉禾(应为嘉和)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实体。请该公司按《合同法》及本公司转制方案操作实施,并到工商局办理登记、注册等相关手续。”2005年嘉和物业、业主(甲方)与赤峰富鑫管道工程有限公司(乙方)就六中住宅楼余热问题签订协议书,其中第四项约定6#7#8#楼接入余热网管道工程,经核算总造价为叁拾柒万陆仟元整。第六项付款方式约定,乙方管道进入工地后,甲方付款十万元,中途施工时再付五万元,剩余部分用原有取暖锅炉房、锅炉、储煤场地充顶十七万元(甲方负责给乙方出示相关手续,锅炉房、锅炉、储煤场地归乙方全权支配使用和变卖,与甲方和业主无任何关系,如甲方在10月1日不能办理好相应手续,乙方将停止供暖,造成的损失乙方不负责。)待工程完工通暖正常后,甲方付给乙方剩余五万元的工程款。协议书落款处嘉和物业、赤峰富鑫管道工程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公司印章、业主代表蔡万林、池景富签字。协议书签订后,各方未按照合同约定将涉案锅炉房作价抵顶给赤峰富鑫管道工程有限公司。2010年7月12日,赤峰市松山区国有资产管理局出具证明一份,内容为:“市房产局:根据赤峰市松山区人民政府2011年(应为2001年)5月15日赤松政纪字(2011)(应为2001)18号第四次常务会议纪要中第六条《关于区房产局事企业离转制方案》的要求,区政府同意松山区房产局将所属的物业公司分离出去,成立松山区独立法人的嘉和物业公司,同时房产局将座落西屯办事处、西老爷庙街、居委会园林路西(赤房权字第014B16807)平房产权过户到嘉和物业公司名下,该平房产权属国有资产,由于事业单位转制该资产为安置职工,故此该房产变动为企业资产。该公司已转制完毕,请你局给予办理过户手续。特此证明”。2011年5月20日,市房产局与嘉和物业签订赤峰市存量房买卖合同,将涉案锅炉房以157366.80元价格出售给嘉和物业,庭审中查明,嘉和物业并未支付相应价款。同日,市房产局作为转让方、嘉和物业作为受让方对涉案锅炉房进行所有权登记申请,申请书标注建成年份为1998年,规划用途为锅炉房,建筑面积为145.71㎡,产权来源为买卖。2011年5月26日,涉案锅炉房登记在赤峰嘉和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名下(产权证号为蒙房权证赤字第1120211086**号)。上述事实,有当事人提交的房产证、赤峰市松山区体改委文件、赤峰市松山区国有资产管理局证明、赤峰市存量房买卖合同、房屋所有权登记档案材料、民事裁定书等在卷予以证实。本院认为,涉案房屋建立之初的性质为松政小区6、7、8号楼的锅炉房,所有权性质为全民,产权登记在松山区房产局名下,后登记在被告嘉和物业名下。松政小区6、7、8号楼原为国有财产,后经房改变为小区业主私有财产。现松政小区6、7、8号楼业主要求确认嘉和物业与市房产局所签赤峰市西屯办事处松政小区6、7、8号楼锅炉房买卖合同无效,本案涉及松政小区6、7、8号楼房改时涉案锅炉房是否随住宅房改,即涉及房改政策如何适用的问题,不属于人民法院民事受案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一百四十四条之规定,裁定如下:驳回马云朋等75名原告的起诉。案件受理费100元(原告已预交),予以退回。如不服本裁定,可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赤峰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 高丽平人民陪审员 许 彤人民陪审员 董伟琦二〇一五年五月四日书 记 员 李媛媛 更多数据:搜索“”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