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衢柯巡商初字第120号
裁判日期: 2015-05-04
公开日期: 2015-08-21
案件名称
蓝德州与张子炎、刘玉英民间借贷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衢州市柯城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衢州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蓝德州,张子炎,刘玉英
案由
民间借贷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二百零五条,第二百零六条,第二百零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第四十六条
全文
衢州市柯城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衢柯巡商初字第120号原告:蓝德州。委托代理人:郑鹏程,浙江东昊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代理人:郑都,浙江东昊律师事务所律师助理。被告:张子炎。被告:刘玉英。两被告共同委托代理人:邱义斌,浙江中纪元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告蓝德州与被告张子炎、刘玉英、姜宝位民间借贷纠纷一案,本院于2015年3月9日立案受理后,原告蓝德州于2015年3月11日向本院申请撤回对被告姜宝位的起诉,经审查,符合法律规定,本院依法予以准许。本案依法适用简易程序,由代理审判员黄文兵独任审判,并于2015年4月23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蓝德州的委托代理人郑鹏程和郑都、被告刘玉英及两被告的共同委托代理人邱义斌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蓝德州起诉称:2013年3月29日,被告张子炎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向原告借款300000元,并向原告出具了借据一份。案外人姜宝位为该笔借款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并在借据上签字捺印。同时被告张子炎、刘玉英以其所有的坐落于衢州市柯城区荷花东区30幢2单元206室房地产为该笔借款提供抵押担保。借款后,被告张子炎未按约还本付息,姜宝位亦未履行保证责任,现原告诉至法院,要求判令:一、被告张子炎归还借款本金300000元并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基准利率的四倍自2013年3月29日起支付利息至款项还清之日止(暂计算至2015年3月9日为165600元);二、确认原告对被告张子炎、刘玉英所有的坐落于衢州市荷花东区30幢二单元206室房地产就拍卖、变卖所得价款在300000元债权范围内具有优先受偿权;三、被告张子炎、刘玉英赔偿原告律师费损失5000元;四、本案诉讼费由两被告承担。原告蓝德州为证明自己的主张,向本院提供以下证据:1、借据一份,证明被告张子炎于2013年3月29日向原告借款300000元,并向原告出具借据一份,双方对借款期限、借款利率、违约责任等作了约定的事实;2、取款凭证、存款凭证、指定借款交付的书证各一份,证明原告根据被告张子炎的指定,将借款存入姜宝位账户的事实;3、房地产抵押借款协议、他项权证各一份,证明被告张子炎、刘玉英以其共有的坐落于衢州市荷花东区30幢二单元206室房地产为本案借款提供抵押担保并办理了抵押权登记的事实;4、委托代理合同和律师费发票各一份,证明原告为本案诉讼支付律师费5000元的事实。被告张子炎、刘玉英答辩称:原告所诉与事实不符,首先,被告张子炎生活简朴,不存在资金周转困难的情况;其次,两被告与原告素不相识,双方未就该笔借款达成合意,亦未收到原告的借款;再次,本案借款实际上是姜宝位向原告借款,姜宝位利用两被告识别能力差,骗取两被告的签字,两被告在借条及抵押协议上的签字不是其真实意思表示;最后,两被告认为本案的借款实际上是姜宝位进行的诈骗行为,应该移送公安机关侦查,并中止案件审理。被告张子炎、刘玉英向本院提供以下证据:1、病历两份、鉴定意见书一份,证明被告张子炎曾患中风及因车祸导致左眼失明,经鉴定为八级伤残的事实;2、两被告的女儿与原告公司工作人员的通话录音一份,证明本案的借贷关系实际发生在姜宝位与原告之间,原告一直找姜宝位还款和支付利息的事实。原、被告提供的证据,本院当庭组织双方当事人质证,并认证如下:原告提交的证据1,两被告对其真实性有异议,认为该份借据中被告张子炎签字捺印以外的部分均不是被告张子炎书写,且被告张子炎签字时,借据上是空白的,申请法院对借条主文和捺印先后顺序进行鉴定。庭审中,原告表示,当时双方办理好房地产抵押登记后在原告车上签订了借据,确实是被告张子炎先签字,原告妻子当场将借条主文补齐。经审查,该借据上被告张子炎的签名捺印均为真实,结合原告提供的证据2、3,本院对该证据予以确认。原告提交的证据2,两被告对其真实性无异议,但对其证明对象有异议,认为该证据不能证明原告向被告交付了借款,虽指定借款交付的书证上被告张子炎的签名捺印属实,但系受姜宝位的误导所致。本院认为,被告张子炎在指定借款交付的书证上写有“以上情况属实”,并签名捺印,表明其认可该借款的交付方式,故对该组证据予以确认。原告提交的证据3,两被告对其真实性无异议,但对证明对象有异议,认为当时是在姜宝位误导下所签,并非两被告的真实意思表示,本院认为,两被告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房地产抵押借款协议上签字捺印并亲自到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了抵押权登记,该抵押合同合法有效,本院对该证据予以确认。原告提交的证据4,两被告无异议,本院予以确认。两被告提交的证据1,原告对其真实性无异议,但认为与本案无关联性,经审查,该证据仅系被告张子炎生病及因事故受伤的情况,与本案借款并无直接关联,原告的质证意见成立,本院对该组证据不予认定。两被告提交的证据2,原告对其真实性无异议,但认为该组证据并非原告本人的通话,不能代表原告本人的意思,且该证据不能达到被告的证明目的,本院认为,姜宝位亦为本案借款提供的担保,该通话内容与本案借款并无冲突,原告的质证意见成立,故对该证据不予认定。根据本院认定的证据,结合当事人在庭审中的陈述,本院认定案件事实如下:两被告与姜宝位系朋友关系。2013年3月29日,被告张子炎经姜宝位介绍到原告处借款300000元,并向原告出具了借据一份,借据约定借款月利率3%,于2013年4月28日前一次性归还,逾期未还,仍按原约定利率支付利息,并应赔偿出借人为实现债权发生的所有费用(含律师费),姜宝位在借据保证人处签字,为该笔借款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同日,被告张子炎、刘玉英与原告签订房地产抵押借款协议一份,以其共有的坐落于衢州市荷花东区30幢二单元206室房地产为被告张子炎的借款提供抵押担保,担保债权数额为300000元,并办理了房地产抵押登记手续。同一日,张子炎书面指定原告将借款存入姜宝位银行账户,原告按被告张子炎的指定将300000元借款存入姜宝位账户。借款后,被告未按约向原告支付利息,借款到期后,亦未归还本金及支付逾期利息,姜宝位亦未履行保证责任。原告多次催讨未果,现原告诉至法院,诉请如前。本院另查明:原告为本案诉讼支付律师费5000元。本院认为: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借据是证明双方存在借贷合意和借贷关系实际发生的直接证据,具有较强的证明力。被告张子炎不仅在借据上签字捺印,且与原告签订了房地产抵押借款协议,均可以认定其与被告之间存在借贷合意。两被告抗辩称系受姜宝位欺骗才在借据及房地产抵押借款协议上签字,借款不是其真实意思表示。本院认为,被告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对其对外签订的借据及房地产抵押借款协议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故对其抗辩意见不予采纳。借款的交付可以直接交付,亦可以指定交付。被告张子炎抗辩称并未收到原告的借款,但原告提交了被告张子炎指定借款交付的书证及银行取款、存款凭证,能够证明本案借款已实际交付,被告的抗辩意见不能成立。综上,本院认为,原告与被告张子炎之间的借贷关系成立,应受法律保护。双方对借款期限、逾期利率、违约责任作了明确约定,被告张子炎未按约定还本付息,显属违约,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原告要求被告张子炎归还借款300000元并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基准利率的四倍自2013年3月29日起支付利息的诉讼请求,在双方约定利率范围内,具有事实和法律依据,本院予以支持。被告张子炎、刘玉英与原告签订房地产抵押借款协议,自愿将其所有的房地产为本案借款提供抵押担保并办理了抵押登记,故原告要求确认对被告张子炎、刘玉英所有的坐落于衢州市荷花东区30幢二单元206室房地产就拍卖、变卖所得价款在300000元债权范围内具有优先受偿权的诉讼请求,于法有据,本院予以支持。此外,原告要求两被告赔偿律师费损失5000元的诉讼请求,符合其与被告张子炎的约定,亦在合理范围内,本院予以支持。综上所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二百零五条、第二百零六条、第二百零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第四十六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张子炎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返还原告蓝德州借款300000元并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基准利率的四倍自2013年3月29日起支付利息至本判决确定的履行之日止;二、原告蓝德州对被告张子炎、刘玉英所有的坐落于衢州市荷花东区30幢二单元206室房地产就拍卖、变卖所得价款在300000元债权范围内具有优先受偿权;三、被告张子炎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原告蓝德州律师费损失5000元。如果未按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案件受理费8360元,减半收取4180元,由被告张子炎、刘玉英负担,于本判决生效之日交纳。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浙江省衢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代理审判员 黄文兵二〇一五年五月四日书 记 员 吴仕超 百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