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水民一初字第772号
裁判日期: 2015-05-04
公开日期: 2016-08-03
案件名称
李淑梅与李梅秋,张雨前,高彩萍确认合同效力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乌鲁木齐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李淑梅,李梅秋,张雨前,高彩萍
案由
确认合同效力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
全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4)水民一初字第772号原告:李淑梅。委托代理人:王义丰。被告:李梅秋。委托代理人:陈东,新疆天阳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张雨前。被告:高彩萍。原告李淑梅与被告李梅秋、被告张雨前、被告高彩萍确认合同效力纠纷一案,于2014年8月15日向本院提起诉讼,本院于2014年8月15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5年2月27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原告李淑梅及其委托代理人王义丰、被告李梅秋的委托代理人陈东、被告张雨前到庭参加了诉讼、被告高彩萍经本院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本院依法缺席审理。现已审理终结。原告李淑梅诉称:2011年7月,本案被告李梅秋、张雨前、高彩萍经商议,由李梅秋出资200万元,张雨前、高彩萍负责开采销售,三人共同合伙经营煤炭生意。同时,张雨前、高彩萍共同向李梅秋承诺保证经营满一个月后,无论盈亏,李梅秋收回投资款200万元及保底利润100万元,共300万元。2011年8月18日,由于经营不善,三人合伙经营亏损。被告李梅秋与被告张雨前、高彩萍三人做合伙经营结算,并以借贷名义签订《结算单》。事后当天,被告李梅秋与被告张雨前、高彩萍共同把我哄骗至乌鲁木齐市亚心公证处,诱使我在《结算单》等相关协议上签字,导致我无端对被告李梅秋承担还款义务。而事实上,我与被告李梅秋从未有过任何债权债务关系,也从未参与过被告三人之间的合伙经营。本案被告李梅秋与被告张雨前、高彩萍隐瞒事实,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不当利益,并诱骗我签字,致使我无端承担债务,于理不公,于法无据。因此,为维护我的合法权益,现特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依法判决确认原告与被告签订的《结算单》无效,由被告承担本案诉讼费用。被告李梅秋辩称:原告的诉讼请求不成立,原告在诉状中撒谎,事实理由部分全部是谎言。事实是原告是张雨前的前妻,2011年经张雨前介绍原告和李梅秋才认识,3月份原告和被告张雨前、被告高彩萍做合伙生意,因为都在华凌做生意认识,我方同意给他们三人借钱,三人共欠我方3000000元,于是向我方出具了结算单,并且出具了还款承诺书,签订了还款自愿接受强制执行公证书,公证书上承诺8月23日给我方还款1000000元,8月30日之前再还款2000000元,10月25日后公证处出具了执行证书,我方申请执行后,在中级法院三人与我达成了和解协议,三人表示认可3800000元的执行标的,是由3000000元和800000元违约金组成的,并按照约定期限向我方履行债务,后三人为了拖时间向法院申请不予执行,被中院驳回,后又向高院申请监督,又被高院驳回。原告现在以同样的事实再次起诉,违反了《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我方与被告张雨前、被告高彩萍不是合伙关系,原告在公证处签署的各项协议以及和解协议都是原告自愿的,均是原告的真实意思表述,综上,诉状中的诱骗等理由根本不存在,是原告在撒谎。原告与被告张雨前、被告高彩萍欠我方3000000元,是我方的债务人,还应当支付我方违约金800000元。今日原告的起诉只是为了拖延履行债务,逃避债务。被告张雨前辩称:对原告在诉状中陈述的被哄骗诱骗的事实表示认可,当时确实是我和被告李梅秋、被告高彩萍做煤炭生意,由被告李梅秋和矿上签合同,钱也是被告李梅秋给煤矿的,我和被告高彩萍负责开采煤炭。刚开始合伙时,用钱买机械费用等事项均由被告李梅秋负责,我负责开采,高彩萍负责销售。由于时间问题,李梅秋发现生意可能会赔,要我们去做前期公证,当时没有谈到赔偿的事情,原告当时不知道我们合伙的事情,我给原告打电话说让她过来做担保。在中院签的承诺也是我哄骗原告过来的,她根本没有看内容就签字了。结算单是在公证处签的,我先到公证处的,李梅秋说为了保险起见,让我写一个结算单,被告高彩萍当时只是负责销售,我对这个事情有点茫然就糊涂的签了字。当时事实上不需要原告做担保,李梅秋说没关系担保一下,我就给原告打电话说生意前景很客观,利润有很大的空间,就让原告过来签了字。被告高彩萍未到庭,也未提交书面答辩意见。经审理查明:原告李淑梅与被告张雨前原系夫妻,2007年8月27日离婚。2011年8月18日,原告李淑梅、被告张雨前、被告高彩萍作为结算人与被告李梅秋签署结算单一份,结算单载明:“结算人:高彩萍、张雨前、李淑梅。我们在2011年7月12日投资煤炭生意时,借李梅秋叁佰万整,至今未还,以前我们给李梅秋所签的债务凭证均作废,以此结算单为准,原抵押物继续有效。”原告李淑梅、被告张雨前、被告高彩萍在该结算单结算人处签名,被告李梅秋在结算单上书写“上述结算内容我认可”并签名。就上述结算单载明的3000000元债务,2011年8月18日,原告李淑梅、被告张雨前、被告高彩萍作为债务人与被告李梅秋作为债权人签署了《还款承诺书》及《还款及自愿接受强制执行协议书》,约定:“……债务人共欠债权人300万元,债务已到期,但未偿还。债务人共同承诺于2011年8月23日19:30时前向债权人偿还100万元。逾期则承担30万元违约金。债务人共同承诺于2011年8月30日前向债权人偿还200万元。逾期则承担50万元违约金。债务人彼此间对债权人承担连带还款责任。如未能按期足额还款自愿接受法院强制执行。”2011年8月18日,原告李淑梅、被告张雨前、被告高彩萍及被告李梅秋在乌鲁木齐亚心公证处申请对债权文书赋予强制执行效力,乌鲁木齐市亚心公证处作出(2011)新亚证内字第4295号公证书。因李淑梅、张雨前、高彩萍未按《还款承诺书》的约定履行还款义务,2011年10月25日,经李梅秋申请,乌鲁木齐市亚心公证处作出(2011)新亚证内字第5494号执行证书。李梅秋持上述两份公证文书,向乌鲁木齐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案件的案号为(2011)乌中执字第382号,在案件执行过程中经法院主持调解,李淑梅、张雨前、高彩萍与李梅秋于2011年11月29日签署了《执行和解协议书》,协议书约定:“1、双方一致认可(2011)乌中执字第382号执行一案,已由乌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款380万元,总执行标的380万元。针对上述执行款380万元人民币经双方协商,申请人同意被申请人在2011年12月5日给申请人支付人民币拾万元整,从2011年12月30日以前,保证每月最低还款人民币伍拾万元整,直至还完,本协议书自行废除。2、……。”但该和解协议未履行。2013年7月8日,李淑梅、张雨前、高彩萍向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不予执行(2011)新亚证内字第5494号执行证书,2013年12月1日,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2013)乌中执监字第78号执行裁定书,裁定驳回异议人李淑梅、张雨前、高彩萍要求不予执行乌鲁木齐亚心公证处作出的(2011)新亚证内字第5494号执行证书的申请。2014年,李淑梅、张雨前、高彩萍不服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2013)乌中执监字第78号执行裁定书,向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申请监督,2014年5月15日,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作出(2014)新执二监字第31号通知书,驳回申请人李淑梅、张雨前、高彩萍的监督申请。上述查明的事实,有结算单、还款承诺书、还款及自愿接受强制执行协议书、执行证书、执行和解协议书、裁定书、通知书、本院的庭审笔录等附卷予以证实。本院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本案中,原告李淑梅、被告张雨前、被告高彩萍作为结算人在2011年8月18日与被告李梅秋签署结算单,结算单确认原告李淑梅、被告张雨前、被告高彩萍投资煤炭生意时,借被告李梅秋3000000元未归还。现原告李淑梅认为其在签署结算单时受到被告的诱骗,且被告是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故请求法院确认该结算单无效。但针对上述原告诉称的理由,其并未提供相应的证据证明,并且就该结算单确认的3000000元债务,原告李淑梅与被告张雨前、被告高彩萍作为债务人与被告李梅秋作为债权人又先后分别签订了《还款承诺书》、《还款及自愿接受强制执行协议书》及《执行和解协议书》。上述三份协议均再次确认了结算单载明的3000000元债务,并且双方还约定了逾期还款的违约金。在签订了《执行和解协议书》后,原告李淑梅、被告张雨前、被告高彩萍虽然就上述债务所形成的执行证书申请不予执行,但不予执行的申请被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驳回,向自治区高院提出的执行监督也被驳回。综上所述,原告李淑梅与被告张雨前、被告高彩萍、被告李梅秋签署结算单是其真实的意思表示,不存在《合同法》第五十二条中规定的无效情形,故对原告李淑梅要求确认与被告签署的结算单无效的诉讼请求,本院不予支持。原告李淑梅在事实理由部分称述是被告李梅秋、被告张雨前与被告高彩萍三人合伙经营煤炭生意,被告张雨前在抗辩时亦称是其与被告李梅秋、被告高彩萍一起做煤炭生意,但原告李淑梅及被告张雨前均未提交书面的证据证实是由三被告合伙经营煤炭生意,故对原告的称述及被告张雨前的抗辩意见,本院不予采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第六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原告李淑梅要求确认与被告李梅秋、被告张雨前、被告高彩萍于2011年8月18日签署的结算单无效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70元(原告已预交),由原告李淑梅负担;邮寄送达费60元(原告已预交),由原告李淑梅负担;公告诉讼费320元(原告已预交),原告李淑梅负担;财产保全费5000元(原告已预交),由原告李淑梅负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 滑 洁人民陪审员 邢红杰人民陪审员 赵江蓉二〇一五年五月四日书 记 员 蔡建萍 来源: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