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渝四中法刑终字第00045号

裁判日期: 2015-05-03

公开日期: 2015-07-15

案件名称

杨某某拐骗儿童罪二审刑事判决书

法院

重庆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重庆市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杨某某

案由

拐骗儿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2年)》: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第二百六十二条,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第七十三条第一款

全文

重庆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刑 事 判 决 书(2015)渝四中法刑终字第00045号原公诉机关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酉阳县)人民检察院。上诉人(原审被告人)杨某某,女,土家族,1946年9月11日出生于重庆市酉阳县,农民,住重庆市酉阳县。辩护人陆文祥,重庆渝鑫律师事务所律师。重庆市酉阳县人民法院审理重庆市酉阳县人民检察院起诉指控原审被告人杨某某犯拐骗儿童罪一案,于2015年3月30日作出(2015)酉法刑初字第00071号刑事判决。原审被告人杨某某不服,提出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四分院指派代理检察员罗敏出庭履行职务,被害人张某甲,上诉人杨某某及其辩护人陆文祥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酉阳县人民法院判决认定,2008年7、8月期间,被告人杨某某为儿子满某甲找媳妇,在明知张某甲是幼女的情况下,哄骗张某甲答应给满某甲当媳妇。后杨某某电话通知满某甲接走张某甲,致使张某甲脱离监护人的监护,后张某甲的亲属多次找杨某某询问张某甲的下落未果。2014年7月10日,被告人杨某某被酉阳县公安局民警抓获归案。认定上述事实的证据,有受案登记表、立案决定书,抓获经过,证人满某甲、满某乙、张某乙、张某丙、张某丁、黄某某、段某某、张某戊、冉某某、田某某的证言,调取证据清单,被害人张某甲的陈述及户籍信息,被告人杨某某的供述与辩解及户籍证明等。原审法院认为,被告人杨某某拐骗不满十四周岁的儿童,使其脱离其监护人的监管,其行为已构成拐骗儿童罪。被告人杨某某归案后能如实供述其罪行,系坦白,可从轻处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二条、第六十七条第三款之规定,判决:被告人杨某某犯拐骗儿童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上诉人杨某某提出,原判量刑过重,请求二审宣告缓刑。辩护人提出,上诉人杨某某系初犯,年近70周岁,有悔罪诚意,且得到被害人的谅解,请二审宣告缓刑。被害人张某甲出庭对被告人杨某某表示谅解,表明其婆媳关系较好,请求人民法院对杨某某宣告缓刑。重庆市人民检察第四分院出庭检察员认为,原判认定事实清楚,定罪正确,但鉴于上诉人杨某某年近70周岁,其行为已得到被害人谅解,可对其从轻处罚。二审查明的事实和证据与一审一致。二审期间,上诉人的辩护人提供以下证据:1、酉阳县泔溪镇石洞村民委员会出具证明一份。证实杨某某一家人生活困难,其夫身体多病等情况。2、被害人张某甲的书面谅解书一份。张某甲对上诉人杨某某的行为予以谅解,并请求对杨某某从轻处罚。本院认为,上诉人杨某某拐骗不满十四周岁的儿童,使其脱离其监护人的监管,其行为已构成拐骗儿童罪。原判认定事实清楚,定性准确,本院予以认定。关于上诉人及辩护人提出杨某某系初犯,年近70周岁,有悔罪诚意,且得到被害人的谅解的上诉理由和辩护意见。经查,上诉人杨某某与本案被害人张某甲现系婆媳关系,杨某某已年近70周岁,到案后具有悔罪诚意,且其行为已得到了被害人张某甲的谅解,对上诉人杨某某已无监禁的必要。杨某某所在村组织已出具证明,建议对杨某某监外执行,故对杨某某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上诉人和辩护人提出对杨某某宣告缓刑的意见成立,本院予以采纳。综上,原判认定事实清楚,审判程序合法。鉴于二审期间被害人当庭表示对上诉人杨某某行为的予以谅解,并请求人民法院对杨某某从轻处罚,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项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二条、第六十七条第三款、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第七十三条第三款的规定,判决如下:一、撤销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2015)酉法刑初字第00071号刑事判决。二、上诉人(原审被告人)杨某某犯拐骗儿童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缓刑考验期从本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 判 长  万晓佳审 判 员  冉XX代理审判员  万永福二〇一五年五月三日书 记 员  周 伟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