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万源民初字第9号
裁判日期: 2015-05-03
公开日期: 2015-09-01
案件名称
张其琼(反诉被告)与马运明(反诉原告)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万源市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万源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张其琼,马运明
案由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11年)》: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第三十六条,第七十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五条第一款,第十六条,第四十八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第一款,第十九条第一款,第二十条第一款,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十八条第一款
全文
四川省万源市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万源民初字第9号原告(反诉被告)张其琼,女,汉族,住四川省万源市。委托代理人李登阔,男,汉族,住四川省万源市,系原告张其琼之女婿。委托代理人(特别授权)石光明,男,汉族,住址同原告,系原告张其琼之夫。被告(反诉原告)马运明,男,汉族,住四川省万源市。委托代理人宋思平,四川省万源市黄钟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原告(反诉被告)张其琼与被告(反诉原告)马运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本院于2014年12月10日立案受理。在诉讼中,被告(反诉原告)马运明提起反诉。本院于2015年1月7日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反诉被告)张其琼及其委托代理人李登阔、石光明、被告(反诉原告)马运明及其委托代理人宋思平、证人袁永成、袁术贤、邓益平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反诉被告)张其琼诉称,2013年1月26日11时许,我在去万源市柳黄乡古佛庵村“吃酒”途中,搭乘被告(反诉原告)马运明驾驶的川SS64**号“宗申”牌普通二轮摩托车。当行至万源市柳黄乡会石沟村会石沟组水井河漫水桥路段时,因被告(反诉原告)马运明驾驶不当,将我摔下河道致伤。后我被送往达州市中心医院抢救治疗,被诊断为:1、左髌骨粉碎性骨折;2、右侧颞骨骨折;3、左侧第3、4及右侧第3、4、5、6肋骨骨折;4、双侧少量积液;5、肝内多发囊肿;6、腹部闭合性损伤;7、盆腔少量积液;8、颏下皮肤挫裂伤。先后两次住院治疗26天,用去医疗费42937.6元。2014年10月20日,万源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作出的万公交认字[2014]第00069号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被告(反诉原告)马运明承担本次事故的全部责任,我无责任。同年11月28日,经达州金证司法鉴定中心鉴定,我左侧第3、4肋及右侧第3、4、5、6肋骨折的致残等级被评定为拾级,左髌骨骨折的致残等级被评定为拾级。经与被告(反诉原告)马运明协商无果,诉请人民法院依法判令被告(反诉原告)马运明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住宿费、交通费、鉴定费、残疾赔偿金、被抚养人生活费等共计82725.60元,本案诉讼费由被告(反诉原告)马运明承担。被告(反诉原告)马运明辩称,2013年1月26日,我受原告(反诉被告)张其琼之邀,载其搭乘我所有的川SS64**号“宗申”牌普通二轮摩托车前往石光贵家“吃酒”。当行驶至万源市柳黄乡会石沟村会石沟组水井河漫水桥(小地名)路段时,因路面崎岖,车身颠簸严重。期间,原告(反诉被告)张其琼要求下车,但在该车尚未停稳时,其主动跳车,该车翻滚于河道,致我与原告(反诉被告)张其琼不同程度受伤的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我被送往达州市骨科医院进行治疗,被诊断为:左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右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下颌部皮肤挫裂伤术后。出院医嘱:1、外支架院外继续固定休息1月;2、双上肢暂不负重避免暴力;3、每月复查X片根据情况确定拆除时间;4、如有不适门诊随访。同年2月1日出院。次年12日10日,我左、右腕关节功能丧失被达州金证司法鉴定中心鉴定为拾级伤残。万源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作的万公交认字[2014]第00069号交通事故认定书应不予认可,原告(反诉被告)张其琼的损失不应由我承担。我无偿帮助原告(反诉被告)张其琼造成伤害,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第14条“帮工人因帮工活动遭受人身损害的,被帮工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之规定,诉请人民法院判令原告(反诉被告)张其琼赔偿我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鉴定费、检查费、残疾赔偿金、被抚养人生活费等损失共计59717.00元。本案诉讼费由原告(反诉被告)张其琼承担。原告(反诉被告)张其琼辩称,被告(反诉原告)马运明所诉不实。我与被告(反诉原告)马运明本系亲戚关系,我搭乘该摩托车,与其形成了有偿的客运合同关系,故所诉损失我不应承担赔偿责任。原告(反诉被告)张其琼为支持其诉讼请求及反诉辩解理由,向本院提供以下证据:1、交通事故认定书(万源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万公交认字[2014]第00069号),拟证明万源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于2014年10月20日对本次交通事故,认定被告马运明承担本次交通事故的全部责任,原告张其琼无责任,并撤销原万源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所作出的万公交认字[2014]第00067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事实。2、邓益平书面证言,拟证明交通事故发生的起因、经过等事实。3、张其琼“达州市中心医院”住院病历。4、张其琼“达州市中心医院”出院病情证明书。5、张其琼“达州市中心医院”病人费用明细清单。6、张其琼“达州市中心医院”外科住院病历。7、张其琼“万源市南方骨科医院”住院病历。8、张其琼“万源市南方骨科医院”出院证。9、张其琼“万源市南方骨科医院”病人费用清单。10、张其琼医疗费发票5张,金额为42377.48元。11、达州金证司法鉴定中心司法鉴定意见书,拟证明被鉴定人张其琼左侧第3、4肋及右侧第3、4、5、6肋骨折的致残等级被评定为拾级,左髌骨骨折的致残等级被评定为拾级的事实。12、鉴定费发票1张,拟证明张其琼缴纳鉴定费金额为700.00元。13、张其琼居民身份证、户口薄及其三子石超户口簿复印件各一份,拟证明张其琼身份情况及有一未成年子女名为石超的事实。14、袁永成(系原告张其琼之女婿)证言,拟证明张其琼未付马运明车费80元,但已与送马运明伤后被送往达州的车费相抵消的事实。15、袁术贤(系原告张其琼之妹夫)证言,拟证明事故发生后,张其琼与马运明的礼金由邓益平转交的事实。16、邓益平(系原告张其琼之外侄)证言,拟证明事故发生当天,证人前往张其琼家,相约前往柳黄乡古佛庵村吃酒;期间,张其琼之夫石光明电话请求马运明从新店返回接张、约定车费80元,马运明同意返回;发生交通事故后,在曹坝镇医院进行简单救治,马运明请求将其一同送往达县救治、车费相抵的事实。被告(反诉原告)马运明为支持其反诉请求及本诉辩解理由,向本院提供以下证据:1、交通事故认定书(万公交认字[2014]第00067号),拟证明万源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于2014年8月1日认定马运明承担本次事故的全部责任、张其琼无责任的认定,违反法定程序的事实。2、道路交通事故认定复核结论(达公交复字[2014]第021号),拟证明达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于2014年9月29日经复核,认定万公交[2014]第00067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调查及认定违反法定程序,责令万源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对本次交通事故重新调查、认定的事实。3、马运明居民身份证(复印件)。4、机动车行驶证(复印件),拟证明马运明所有的川SS64**号“宗申”牌普通二轮摩托车的使用性质为非营运,检验有效期至2013年9月的事实。5、机动车驾驶证(复印件),拟证明马运明持有的机动车准驾车型为E,初次领证时间为2011年8月30日,有效期限6年的事实。6、户口簿(复印件),拟证明马运明系农村居民的事实。7、达州骨科医院医疗费发票一张,金额10082.18元,拟证明马运明在该院住院治疗并缴纳相关费用的事实。8、万源市中心医院挂号诊疗费及放射检查费票据各一张,共计283.00元,拟证明马运明支付相关费用的事实。9、达州金证司法鉴定中心收费单据一张,金额700.00元。10、汽车客运票据四张,共计金额184.00元。11、万源市中心医院放射检查报告单,拟证明马运明被诊断为双侧陈旧性柯氏骨折的事实。12、达州骨科医院住院病历,拟证明马运明被诊断为左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右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下颌部皮肤挫裂伤术后的事实。13、达州骨科医院出院证,拟证明马运明于2013年2月1日出院,医嘱:外支架持续固定、休息一月,双上肢暂不负重等事实。14、达州骨科医院每日清单,拟证明马运明在该院住院期间用药情况。15、高加军证言,证明内容:2013年1月26日,柳黄乡会石沟组石光贵“办酒”,张其琼按农村风俗请亲友前往“吃酒”,并叫马运明帮忙拉(搭乘)她。我驾驶长安车在松林河撵上马运明,在停车摆“龙门阵”(闲聊)时,石得寿和张其琼之夫石光明也步行到此。二石和张其琼乘坐长安车至新店街道。因张其琼晕车,又叫马运明拉她。哪知行至会石沟漫水桥路段翻于路边砍下,导致马运明、张其琼两人受伤。拟证明马运明系无偿帮忙搭载张其琼、未收取费用的事实。16、薛远保证言,证明内容:2013年1月26日上午,张其琼请人去柳黄乡会石沟石光贵处吃酒。我当天找高加军用长安车拉货,马运明将张其琼用两轮摩托车拉到新店乡青山子村松林河处,我们撵上马运明,大家停下摆龙门阵。张其琼之夫石光明及石得寿二人步行来后,高加军叫石光明、石得寿、张其琼乘坐的长安车。到新店乡街道后,张其琼晕车,又叫马运明帮忙拉她到石光贵处,后在会石沟水井河漫水桥处发生交通事故,马运明没有收费。拟证明目的同证据15。17、马运明达州金证司法鉴定中心司法鉴定意见书。马运明左、右腕关节功能丧失均被评定为拾级伤残。本院依职权于万源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调取以下证据(复印件):1、受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登记表。证明内容为案件来源:派出所移交;报警方式:电话报警;报警人:袁勇(永)成;报案内容:2013年2月1日9时31分,草坝派出所接110转警,称在2013年1月26日万源市柳黄乡一摩托车坠河,受伤两人。经草坝派出所查明,该交通事故属实,现移送我大队处理。2、案件移交(记载)。3、处警登记。4、交通事故现场平面示意图。5、交通事故现场照片5张。6、交通事故中的车辆照片8张、机动车行驶证、驾驶证各一张(复印件)。拟证明涉事车牌为川SS64**普通二轮摩托车及大驾、发电机号码,车辆所有人马运明,其准驾车型为E型。7、户籍证明,拟证明马运明的出生日期、居住地址等基本情况。8、常住人口基本信息,拟证明张其琼出生日期、户籍登记地址等事实。9、户籍证明,拟证明邓益平出生日期、居住地址等事实。10、户籍证明,拟证明袁永成出生日期、居住地址等事实。11、驾驶人查询,拟证明驾驶人马运明的居民身份证号码、准驾车型、初次申领日期、有效期、驾驶证状态等事实。12、机动车信息,拟证明川SS64**号“宗申”牌普通二轮摩托车的车辆识别代码、发动机型号、机动车状态及所有人为马运明等事实。13、询问马运明笔录。14、询问张其琼笔录。15、询问李静涛笔录(其父李大勇在场),拟证明2013年期间会石沟村二社漫水桥发生交通事故后,证人前往现场,见受伤的男女二人躺于桥下河床、人车分离、后请魏德文医生进行包扎等事实。16、询问李支培笔录,拟证明本次交通事故发生后,前往现场,见受伤妇女被长安车拉走等事实。17、询问魏德文笔录,拟证明本事故发生后,证人在村卫生站,一小娃让其去水井沟看情况(车翻、人伤),证人前往现场,见一男的手上有擦伤,女的在呻吟,证人对该女检查后,因伤势严重,建议送往大医院(治疗)等事实。18、询问薛远保笔录,拟证明其与张其琼、马运明无亲属关系;2012年农历腊月的一天上午9点,证人乘坐高家军的黑色面包车前往草坝街道拉货途中,张其琼、石光明、石得寿均乘坐该车;当行至小地名“双柏林”公路与四村交界处时,因张其琼闷(晕)车,遂乘坐马运明的摩托车去新店街道;在从新店往草坝方向行驶时,马运明车上拉的张其琼,后听说马运明摩托车摔了、两人出事;马运明的妻子与张其琼之夫石光明系堂兄妹关系,当天均去石光明之妹石光贵处“吃酒”等事实。19、询问邓益平笔录,拟证明2012年农历腊月15,证人二姨石光贵嫁女,张其琼在新店乡涌泉村村小学校附近乘坐高家军的车辆前往;证人骑摩托车在新店乡小水溪公路处,看见马运明骑摩托车拉张其琼在前面的土公路上;当走到柳黄乡四村二社会石沟漫水桥下坡时,见马运明、张其琼均坐在河沟的石头上,马运明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证人将张其琼从河沟背到公路上,后一医生看了张的伤情;马运明双手骨折,张其琼左腿的骨头翘起很高,后检查其六根肋骨也骨折;马运明、张其琼分别系证人姨夫、舅妈等事实。20、辨认笔录,拟证明辨认人邓益平辨认出7号照片上的男子,系2013年春节之前的中午,在万源市柳黄乡四村2队(小地名:水井河漫水桥处)看到的受伤男子。上述证据,已经庭审举证、质证。原告(反诉被告)张其琼对被告(反诉原告)马运明出示4-14、17号证据无异议;对1-2号证据,认为不能推翻交警队作的00069号事故认定书认定的结论;对15、16号证据的真实性不予认可,认为两证人是听别人说的,且证言中的地点错误,故其证言不真实、客观;对其他证据无异议;对本院依职权调取的1号证据,认为被告(反诉原告)马运明所述内容与庭审有出入,所述车子没停稳、原告(反诉被告)张其琼就往车下跳的事实不客观真实;对2号证据,认为本次交通事故是原告(反诉被告)张其琼丈夫报的警,本案驾驶员被告(反诉原告)马运明没有报警;对证据3,认为证人未与当事人单独见面,所证明的地点错误,故两证人证言的真实性、客观性应不予认可。被告(反诉原告)马运明对原告(反诉被告)张其琼出示的11号、13号证据无异议;对1号证据认为程序违法,其合法性不予认可;对2号证据,证人邓益平系原告(反诉被告)张其琼的外侄其证言不客观,不予认可;对3-12号证据,认为原告(反诉被告)张其琼病历陈述上,客观记载是“摔伤”,对其达州市中心医院的医药费发票是否在“新农合”报销存在疑虑,草坝门诊票据不能说明与本次交通事故的关系,对原告(反诉被告)张其琼两次手术费的费用存在异议;对14-16号证据,认为证人邓益平以前在庭审中也作过证,两次证言有矛盾,且该证人是原告(反诉被告)张其琼的亲戚,故证言不客观;证人袁术贤的证言与本案无关联性;证人袁永成系原告(反诉被告)张其琼的亲戚,其证言的客观性不予认可。对本院依职权调取的1-4号证据的真实性、客观性有异议,认为事故发生时间是2013年1月26日,万源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作出的00067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时间为2014年8月7日,长达一年半,故程序违法,不能作为证据使用;对5号证据交通事故现场照片的拍摄时间是2014年7月份,而发生交通事故时间是在2013年1月26日,时间长达一年半,根本无法认定事故形成的原因;对6-10号证据,认为该交通事故发生后,很多痕迹均不在,事故发生时无第三者在场;被告(反诉原告)马运明所作陈述是客观的,本次交通事故是因为路况颠簸,原告(反诉被告)张其琼下车不当所致;对11、12、20号证据无异议。本院对原告(反诉被告)张其琼提供的1、3—13号证据,被告(反诉原告)马运明提供的2-17号证据予以采信;对原告(反诉被告)张其琼提供2、14、15、16的证人证言,因证人与原告(反诉被告)张其琼均系亲属关系,证人袁永成、袁术贤均未在场见证,证人邓益平证明的事实,亦无其他相关证据印证,三证人均与原告(反诉被告)张其琼系亲属关系,如原、被告之间基于一定的姻亲关系、搭乘摩托车共同前往石光贵处贺喜,却约定支付乘车费,明显违背人之常情,故对上述证人证言的真实性不予采信;对被告(反诉原告)马运明提供的1号证据,因达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于2014年9月29日经复核,认定万公交[2014]第00067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调查及认定违反法定程序,并责令万源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对本次交通事故重新调查、认定,故对该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合法性不予采信。对本院依职权在万源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调取的证据,依法予以采信。经审理查明:原告(反诉被告)张其琼之夫石光明与被告(反诉原告)马运明之妻石光玉系堂兄妹关系。2013年1月26日,石光明之妹石光贵嫁女,双方相约前往。当日晨,石光明在家与被告(反诉原告)马运明的手机通话中,得知已在万源市新店乡街道的被告(反诉原告)马运明不知前往石光贵家的路线,便让马返回搭载其夫妇。被告(反诉原告)马运明驾驶其所有的川SS64**号“宗申”牌普通二轮摩托车返回途中,搭载原告(反诉被告)张其琼至新店乡涌泉村松林河(小地名)处,原告(反诉被告)张其琼转乘他人面包车至新店乡街道。后因晕车,原告(反诉被告)张其琼在新店乡街道遇见被告(反诉原告)马运明,仍要求乘坐该摩托车。11时许,被告(反诉原告)马运明驾驶其摩托车搭载原告(反诉被告)张其琼从万源新店乡街道由南向北驶往柳黄乡。途中,因路面崎岖,原告(反诉被告)张其琼步行绕道至何家嘴(小地名)路段,继续搭乘被告(反诉原告)马运明的摩托车前行。当行至万源市柳黄乡会石沟村会石沟组水井河漫水桥(小地名)下坡路段靠边行驶时,被告(反诉原告)马运明因控制不当,向左驶离路面坠于河沟中,造成两人均受伤的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同日,原告(反诉被告)张其琼被送往万源市草坝镇中心卫生院抢救,用去医疗费234.3元,后转往达州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被诊断为:1、左髌骨粉碎性骨折;2、右侧颞骨骨折;3、左侧第3、4及右侧第3、4、5、6肋骨骨折;4、双侧少量积液;5、肝内多发囊肿;6、腹部闭合性损伤;7、盆腔少量积液;8、颏下皮肤挫裂伤;同年2月1日,行左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于同年2月14日出院,实际住院19天,用去医疗费37203.20元。出院医嘱及建议:1、休息一月,术后1.2.3.6.9.12月复查复诊,指导进一步治疗;2、院外保持切口干燥清洁,术后2周视切口愈合情况拆线;3、院外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患肢功能训练,不过度负重活动,避免外伤;4、病情变化,随时复诊。原告(反诉被告)张其琼于同年3月5日在万源市草坝镇中心卫生院作放射检查,用去检查费140.00元,同年11月20日在达州市中心医院做CT检查,用去检查费300.00元。次年7月27日,原告张其琼(反诉被告)在万源市南方骨科医院住院治疗,被诊断为:左侧髌骨骨折术后骨性愈合。出院医嘱:1、门诊随访;2、院外继续治疗,2-3天换药,10-14天拆线;3、严禁负重2月,适当功能训练;4、加强营养,合理休息。于同年8月3日出院,实际住院7天,用去医疗费4499.98元。2013年11月28日,经达州金证司法鉴定中心鉴定,原告(反诉被告)张其琼左侧第3、4肋及右侧第3、4、5、6肋骨折被评定为拾级伤残,左髌骨骨折的被评定为拾级伤残。同时查明:被告(反诉原告)马运明伤后于同日被送往达州骨科医院进行治疗,被诊断为:左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右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下颌部皮肤挫裂伤术后。同年2月1日出院,实际住院6天,用去医疗费10082.18元。出院医嘱:1、外支架院外继续固定休息1月;2、双上肢暂不负重避免暴力;3、每月复查X片根据情况确定拆除时间;4、如有不适门诊随访。次年12日3日,被告(反诉原告)马运明在万源市中心医院作放射检查,用去挂号费、检查费等283.00元。同月10日,被告(反诉原告)马运明左、右腕关节功能丧失的致残等级,被达州市金证司法鉴定中心鉴定为拾级。本次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被告(反诉原告)马运明未报警。同年2月1日9时30分,原告(反诉被告)张其琼之女婿袁永成向万源市公安局草坝派出所报警。该所于次年7月16日对事故现场进行勘验,并询问当事人、调查证人。2014年7月25日,万源市公安局草坝派出所将本次道路交通事故移交该局交通警察大队处理。同年8月1日,万源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作出万公交认字[2014]第00067号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被告(反诉原告)马运明承担本次事故的全部责任,原告(反诉被告)张其琼无责任。被告(反诉原告)马运明依法向达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申请复核。同年9月29日,达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作出达公交复字[2014]第021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复核结论,认为万源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于2014年8月1日作出的万公交认字[2014]第00067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调查及认定违反法定程序,依法责令万源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对此次道路交通事故重新调查、认定。万源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对本次道路交通事故现场进行重新勘验,结合原当事人的陈述及证人证言等材料,综合分析认为:被告(反诉原告)马运明驾驶摩托车行经事发路段,方向、刹车控制不当,未在公路中间行驶,是导致车辆向左驶离桥面、造成事故发生的原因,于同年10月20日作出万公交认字[2014]第00069号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被告(反诉原告)马运明承担本次事故的全部责任,原告(反诉被告)张其琼无责任,本院认为,被告(反诉原告)马运明驾驶其所有的川SS64**号“宗申”牌普通二轮摩托车,行经本案事发路段时,未在道路中间行驶,致控制不当、车辆向左驶离桥面,造成本次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上述事实有原告(反诉被告)张其琼、被告(反诉原告)马运明的陈述在卷佐证。被告(反诉原告)马运明的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机动车驾驶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第三十六条“根据道路条件和通行需要,道路划分为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实行分道通行。没有划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机动车在道路中间通行,非机动车和行人在道路两侧通行”之规定。且被告(反诉原告)马运明在本次交通事故发生后,既未及时向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报警,亦未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之规定,设置标识,故被告(反诉原告)马运明应承担本次道路交通事故的全部责任。万源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作出的万公交认字[2014]第00069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合法性,本院予以确认。被告(反诉原告)马运明根据原告(反诉被告)张其琼的请求,连续两次搭载其前往他人处贺喜。即使原告(反诉被告)张其琼因晕车转乘、绕道步行后,仍继续允许其搭乘摩托车,该行为系被告(反诉原告)马运明基于两人之间一定的亲属关系及相互帮助所实施的好意施惠行为。由于出于增进亲情、友情的良好动机,本院应予认可。原告(反诉被告)张其琼所诉与被告(反诉原告)马运明形成道路运输合同关系,因无其他无利害关系人的证明,其理由不能成立。被告(反诉原告)马运明搭载张其琼的行为,不符合无偿提供劳务的帮工人遭受人身伤害的法律特征,其反诉请求亦不予支持。被告(反诉原告)马运明在好意搭乘原告(反诉被告)张其琼的途中,虽未获得利益,仍应负有道路安全的注意义务。但其未按照操作规程安全驾驶,违章给原告(反诉被告)张其琼造成了人身伤害,符合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虽属好意施惠行为,亦无法免除其侵权责任,故被告(反诉原告)马运明应依法对原告(反诉被告)张其琼的相关损失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被告(反诉原告)马运明因自身的违章行为造成的损失,应自行承担民事责任,其反诉请求原告(反诉被告)张其琼承担赔偿责任的理由不能成立。原告(反诉原告)张其琼医疗终结后,在万源市草坝镇中心卫生院、达州市中心医院用去检查费440.00元,无证据证明与本次道路交通事故有关联性,本院不予确认。原告(反诉被告)张其琼医疗费应为41937.48元(234.3元+37203.2元+4499.98元);原告(反诉被告)张其琼未向本院提供其有固定收入的相关证据,亦未提供其因误工减少收入的证据,其误工费按受诉法院农村居民误工标准60元/天计算为3360.00元(56天×60元/天),护理费按此标准以住院天数计算为1560.00元(26天×60元/天);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按20/天计算为520.00元(26天×20元/天);残疾赔偿金,按四川省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计算为18948.00元(7895元/年×20年×12%);所诉鉴定费,按票据700.00元予以认定;原告(反诉被告)张其琼未向本院提供交通费、住宿费票据,所诉请求本院不予支持;原告(反诉被告)张其琼未向本院提供丧失劳动能力程度的鉴定结论,其请求被告(反诉原告)马运明赔偿被抚养人生活费的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综上,原告(反诉被告)张其琼的损失为,医疗费41937.48元、误工费3360.00元、护理费1560.00元、住院伙食补助费520.00元、残疾赔偿金18948.00元、鉴定费700.00元,共计67025.48元。为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五条一款(六)项、第十六条、第四十八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一款、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八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反诉原告)马运明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一个月内,赔偿原告(反诉被告)张其琼医疗费等损失共计67025.48元。如果未按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二、驳回原告(反诉被告)张其琼的其他诉讼请求。三、驳回被告(反诉原告)马运明的反诉请求。案件受理费720.00元,反诉费360.00元,合计1080.00元,由被告(反诉原告)马运明负担如不服本院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达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 张文化代理审判员 童凤莉人民陪审员 王绍发二〇一五年五月三日书 记 员 刘 星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