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密民初字第1641号
裁判日期: 2015-05-29
公开日期: 2015-08-27
案件名称
关×1与关×2等分家析产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密云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密云县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关×1,关×2,郑×
案由
分家析产纠纷
法律依据
全文
北京市密云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4)密民初字第1641号原告关×1,男,1977年9月13日出生。委托代理人侯文生,北京市博友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关×2,男,1953年6月6日出生。被告郑×(关×2之妻,亦系关×2之委托代理人),1965年1月12日出生。原告关×1与被告关×2分家析产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关×1及其委托代理人侯文生,被告关×2、郑×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关×1诉称:被告关×2和我系父子关系,我和被告关×2家庭共有的位于密云县×村的房屋因旧城改造拆迁,回迁安置位于密云县×小区X号楼X单元X1号和X号楼X单元X2号两套房屋。2009年10月关×2将其中的X号楼X单元X1号分给我,我为该房屋精装修投入20多万元。现关×2反悔,故我起诉要求将上述两套房屋按照家庭共有财产予以分割,宅基地补偿费和回迁期间的租房费按人口予以平均分割,并要求二被告将我支出的装修款予以返还。被告关×2辩称:被拆迁的房屋不是我的,原告也没有进行投入,原告跟我要房子要不着,不同意其诉讼请求。被告郑×辩称:被拆迁的房屋系我个人所有,与原告无关,故不同意原告的诉讼请求。经审理查明:关×2和关×1系父子关系。关×2与关×1之母于1984年协议离婚,二人婚姻存续期间共生育二子关×1、关×4。1985年4月,关×2与郑×结婚,婚后生育一子关×3。1997年12月,关×2与郑×协议离婚,约定坐落于密云县×路、×路交叉口道西五间南房归郑×所有。2007年6月5日,关×2、郑×登记复婚。1989年11月,密云县×镇×村民委员会、密云县×镇人民政府批准申请人关×2建房4间、南倒座4间,个人占地建设审批表载明申请人关×2,同居人口包括关×2之母王×、妻子郑×、长子关×1、次子关×4、三子关×3,申请人关×2现有房数3间。经质证,原、被告双方对个人占地审批表均予认可,且认可现有房数3间是指另一处宅基地房屋3间,尚未拆迁。2005年9月29日,关×2(乙方)与北京顺兴广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甲方)签订拆迁安置协议书,约定“甲方拆除乙方坐落在×村房屋13间、建筑面积190平方米,实际居住人口7人,回迁安置×小区X号楼X单元X2号76平方米楼房一套、7号楼2单元113.34平方米门脸一套。乙方原有建筑面积比实际安置面积超出0.66平方米,按每平方米1000元补偿乙方,合款660元。甲方收取乙方楼房维修基金每平方米40元,面积以有关部门核定的楼房面积为准。宅基地使用权补偿,根据建房批示上载明的占地面积每平方米200元的补偿。对乙方院内附属物补偿及奖励补助,待乙方领取回迁楼房钥匙时与房款一并结算。对应付乙方的拆迁周转费可按季度领取,也可回迁时与房款一并结算。……”关×1主张被拆迁的房屋原址位于密云县×路五条1号,关×2、郑×主张被拆迁的房屋原址位于密云县×大队老修配厂房后。经向北京顺兴广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了解情况,被拆迁的房屋原址位于密云县×大队老修配厂房后,东临×路,北近×路。庭审中,原、被告双方均认可回迁安置的两套楼房分别位于密云县×小区X号楼X层X单元X1号、密云县×小区X号楼X层X单元X2号。2013年5月14日,关×2办理上述两套楼房房屋所有权登记,房屋所有权人登记为关×2单独所有。2013年6月30日,关×2作为出卖人与买受人王×签订存量房屋买卖合同,将位于密云县×小区X号楼X层X单元X1号房屋出卖给王×,合同载明房屋成交价格为40万元。同年7月8日双方办理过户手续,现密云县×小区×号楼×层×单元×1房屋所有权人为王×。关于建房时间,原、被告均认可北正房建于2002年;关×1主张南房5间建于1996年,关×2、郑×主张南房5间、东西厢房各1间建于1990年。对于建房投资,关×1主张自1995年参加劳动开始挣钱,建南房、北房时均参与并出资出力,但未就其主张提交相关证据。庭审中,关×1主张对密云县×小区X号楼X单元X1号进行装修投入20万元,并提交装修合同、收据等证明材料,关×2认为2009年因原告结婚将该房屋给关×1居住使用,并给付关×12万元用于装修,关×1对此予以否认,关×2未就其该项主张提交相关证据。因对于关×1提出的装修数额不予认可,经关×2、郑×申请,本院依法委托北京科正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对涉案房屋室内装修价值进行评估,该公司出具评估报告书载明评估值共计为77438元。关×2、郑×预交评估费12000元。经质证,原、被告均认可该评估报告。以上事实,有双方当事人陈述、个人占地建设审批表、拆迁安置协议书、(1997)密民初字第558号民事判决书、(1999)密民再字第2号民事判决书、评估报告书等证据在案佐证。本院认为: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本案中,关×1主张涉案密云县×小区X号楼X层X单元X1号、密云县×小区X号楼X层X单元X2号两套房屋均由原位于密云县×路5条1号房屋拆迁得来,根据庭审查明的事实,被拆迁的房屋位于密云县×路、×路交叉口道西,即密云县×修配厂北侧,该房屋经生效判决确定系被告郑×婚前个人财产。原告未能举证证明被拆迁房屋系家庭共有财产,未能举证证明参与建设被拆迁房屋,亦未能证明其系被拆迁安置人口,故对于原告要求依法分割诉争房屋、宅基地补偿款、周转期间租房费用的诉讼请求,理由不足,本院不予支持。关×1对密云县×小区X号楼X层X单元X2号房屋进行装修,其作为非产权人在他人的财产上增添附属物,鉴于添附物无法拆除,本院酌定添附物折价归财产所有人。故关×1要求关×2、郑×返还其装修款的诉讼请求,本院根据庭审查明的事实予以支持。综上,为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修改稿)》第八十八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关×2、郑×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给付原告关×1财产折价款七万七千四百三十八元。二、驳回原告关×1的其他诉讼请求。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鉴定费一万二千元,由原告关×1负担六千元,限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交纳,由被告关×2、郑×负担六千元(已交纳)。案件受理费五十元,由原告关×1负担(已交纳)。如不服本判决,可以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交纳上诉案件受理费,上诉于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如在上诉期满后七日内未交纳上诉案件受理费的,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审 判 长 宋英伟人民陪审员 李长青人民陪审员 郑凤英二〇一五年五月二十九日书 记 员 段惠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