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西行初字第75号
裁判日期: 2015-05-29
公开日期: 2015-12-25
案件名称
康清与北京市西城区房屋管理局其他一审行政判决书
法院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北京市
案件类型
行政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康清,北京市西城区房屋管理局,北京建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康萍
案由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六条
全文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行 政 判 决 书(2015)西行初字第75号原告康清,男,1965年6月26日出生。委托代理人杨念平,北京在明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代理人肖卫红,北京在明律师事���所实习律师被告北京市西城区房屋管理局,住所地北京市西城区西安门大街115号。法定代表人谭玉梅,局长。委托代理人张永志,男,北京市西城区房屋管理局干部。委托代理人崔兰成,男,北京市西城区房屋管理局干部。第三人北京建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住所地北京市西城区丰汇园13号楼2层202室。法定代表人穆麒茹,董事长。委托代理人朱进,北京市两高律师事务所律师。第三人康萍,女,1962年9月30日出生。原告康清诉被告北京市西城区房屋管理局(以下简称西城房管局)行政裁决一案,本院受理后,因北京建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铭公司)、康萍与本案被诉行政行为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本院依法通知其为第三人参加诉讼。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2015年1月9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康清及其委托代理人杨念平、肖卫红,被告西城房管局的委托代理人崔兰成,第三人建铭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朱进到庭参加诉讼。第三人康萍经本院依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未到庭参加诉讼,不影响本案继续开庭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2014年1月20日,西城房管局作出西房裁字(2014)第11号《城市房屋拆迁纠纷裁决书》(以下简称11号裁决书),主要内容如下:建铭公司经《关于西城区新兴盛危改小区项目核准的批复》(京发改(2006)204号)、《关于新兴盛危改小区项目有关问题的批复》(京发改投资函(2008)第31号)、《关于西城区新兴盛危改小区项目重新核准的批复》(京发改(2010)68号)、《关于西城区新兴盛危改小区项目继续办理前期手续的批复》(京发改投资函(2011)192号)、《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员会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西城区新兴盛危改小区项目重新核准的批复》(京发改(2013)145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2013规(西)地字0003号)、《规划许可准予延续决定书》(2012规(西)延字0001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2007规(西)地字0010号、2010规(西)地字0001号)、《关于北京建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西城区新兴盛危改小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京国土西预(2012)33号)、《北京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京地出[合]字(2004)第903号)、《房屋拆迁许可证》(京建西拆许字(2007)第420号、京建西拆许字(2007)第420号-1、京建西拆许字(2007)第420号-1续)批准,在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桥大街一带进行商业金融(新兴盛危改小区)项目建设,委托北京威督拆迁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拆迁工作,委托北京浩诚业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进行拆迁评估工作,并于2007年9月15日正式动迁。康清在北京市西城区官房胡同乙X号承租公房1间,建筑面积为13.60平方米。现场有正式户籍1户2人,即户主康萍、之弟康清。经北京浩诚业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实地评估,该地区非成套住宅房屋的拆迁区位补偿单价为8735元/平方米。建铭公司根据康清的实际情况,依据《北京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87号)之规定给康清作出两个拆迁补偿安置方案供其选择:方案一,给付康清房屋拆迁补偿款8735元/平方米乘以13.60平方米等于118796元;方案二,为康清及康萍一家提供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晓月苑二里X号楼X层XXXX安置用房一套。西城房管局接到裁决申请后,依法组织拆迁当事人双方进行拆迁调解,但双方至今仍未能达成协议。西城房管局认为,建铭公司对该处房屋的补偿符合有关拆迁政策规定,且考虑了被申请人康清及康萍一家的实际居住情况为其提供了住房保障。为此,依据《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05号)第二条、第四条、第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八条之规定,《北京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87号)第二条、第四条、第五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七条之规定,做出如下裁决:一、自本裁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被申请人康清及康萍一家应搬至申请人建铭公司为其准备的北京市丰台区晓月苑二里X号楼X层XXXX内承租居住,同时将承租在北京市西城区官房胡同乙X号的公房1间腾空交申请人拆除,自建房一并拆除。二、拆迁中的各项补助费按《北京市城市房屋拆迁补助费有关规定》(北京市人民政府京政函(2001)109号)文件有关规定执行。康清不服上述裁决,诉至本院。为证明上述11号裁决书的合法性,庭审中,被告西城房管局出示了答辩期内提交的如下证据材料:第一组证据材料:裁决申请书、建铭公司营业执照、公司法人身份证明及授权委托书、受托拆迁公司营业执照及资质证书,证明西城房管局依申请作出行政裁决,符合法律规定。第二组证据材料:立项批准文件及续期、规划用地许可证、用地批准手续及续期、拆迁许可证及续期,证明建铭公司具备拆迁主体资格以及拆迁行为的合法性。第三组证据材料:拆迁协议比例,证明建铭公司裁决申请时已经达到直接裁决的条件,无需再进行裁决前的听证。第四组证据材料:入户调查表、户籍情况材料、房屋权属材料,证明西城房管局在作出行政裁决前依法调查核实了被拆迁房屋的相关情况及���场户籍情况。第五组证据材料:评估公司营业执照及资质、致委托估价方函,证明被拆迁房屋经具备资质评估公司评估,且送达给当事人,作为裁决补偿依据。第六组证据材料:拆迁协商记录,证明建铭公司提起行政裁决符合法律规定。第七组证据材料: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周转房屋情况文件,证明建铭公司依法提交了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同时为保障被拆迁人一方的合法权益提供了临时周转用房。第八组证据材料:调解通知送达回执及调解笔录,证明西城房管局在作出行政裁决前依法组织当事人双方进行拆迁调解,符合法律程序规定。第九组证据材料:局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证明西城房管局在作出书面裁决前已依据裁决规程进行了局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同意后,依法作出了书面裁决。第十组证��材料:11号裁决书及裁决送达回执,证明西城房管局在作出行政裁决后,依法向裁决当事人双方进行了送达。原告康清诉称,康清在北京市西城区官房胡同乙X号院内承租直管公房一套,有合法的承租手续。因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桥大街一带进行的商业金融项目,将康清承租的公房纳入到拆迁范围。2014年7月21日,康清已邮寄方式向西城房管局申请信息公开。同年8月25日,康清收到西城房管局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答复书》,至此康清才得知11号裁决书的具体内容。康清不服于2014年9月1日向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申请行政复议,并于同年9月13日收到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不予受理的决定书。康清认为,西城房管局作出11号裁决书的行政行为违法、错误。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和《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西城房管局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事实不清,程序违法,法律依据不足。例如,没有依法测量,房屋面积不准;没有告知送达,违反法定程序;房屋估价严重背离市场价值等违法情况,严重侵犯了康清的知情权和财产权。故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撤销11号裁决书,并承担本案诉讼费用。在法定举证期限内,原告康清向本院提交并当庭出示了如下证据材料:1、北京市公有住宅租赁合同,证明康清与被诉11号裁决书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2、人民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3、全球邮政特快专递详情单(单号为105379394408),证据材料2-3证明康清得知被诉11号裁决书的时间;证据4、西房管字(2014)第711号-公开《北京市西城区房屋管理局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答复书》;5、11号裁决书;6、京建复字(2014)446号《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不予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定书》;7、全球邮政特快专递详情单(单号为1054244526008);8、邮件全程跟踪查询结果单,证据4-8证明康清在法定期间内提起了行政诉讼。被告西城房管局辩称,建铭公司经本市区相关部门批准,在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桥大街一带进行商业金融项目的拆迁建设。康清在北京市西城区官房胡同乙X号承租公房1间,建筑面积为13.60平方米,在拆迁范围内。建铭公司因与康清经协商未达成拆迁补偿协议,申请西城房管局裁决,并提交了政策规定的相关文件。西城房管局受理后,依法组织当事人双方进行拆迁调解,康清未参加调解。西城房管局于2014年1月20日以11号裁决书对双方的拆迁纠纷依法进行了裁决,并向当事人进行了送达。综上所述,西城房管局作出的11号裁决书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程序合法,请求法院予以维持。第三人建铭公司述��,同意西城房管局的答辩意见,认为11号裁决书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程序合法,请求法院予以维持。诉讼期间建铭公司、康萍未向本院出示证据材料。综合当事人的质证、辩论意见及当事人的当庭陈述,本院对上述经庭审质证的证据认证如下:康清出示的证据材料5及西城房管局出示的第十组证据材料中的11号裁决书为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作为本案审理对象,本院不作为证据接纳。康清、西城房管局提交的其他证据材料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中关于证据形式的要求,经过公开开庭质证,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根据上述有效证据及当事人的一致陈述,本院确认如下事实:建铭公司经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在取得京建西拆许字(2007)第420号《房屋拆迁许可证》(拆迁期限自2007年9月15日至2008年9月14日,后进行了续期,现已延期至2015年9月15日)后,在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桥大街一带进行商业金融项目的拆迁建设,委托具备拆迁资质的北京威督拆迁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拆迁公司,并于2007年9月15日正式动迁。康清在拆迁范围内北京市西城区官房胡同乙X号承租公房1间,建筑面积13.60平方米。该户现场户籍1户2人,即户主康萍、之弟康清。经具备评估资质的北京浩诚业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实地评估,该地区非成套住宅房屋拆迁区位补偿价格为8735元/平方米。由于拆迁双方未能达成拆迁补偿协议,2013年10月11日,建铭公司向西城房管局申请行政裁决。西城房管局立案受理后,于2013年10月13日向康清、康萍送达了裁决申请书、调解通知单等材料。2013年10月17、23日,西城房管局两次组织拆迁双方进行拆迁调解谈话,康清、康萍经通知均未参加。2014年1月20日,西城房管局作出本案被诉11号裁决书,并于2014年1月21日送达给康清、康萍及建铭公司。另查,康清曾就11号裁决书向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申请行政复议。2014年9月10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以康清提出的复议申请已经超过法定的复议期限为由对康清的复议申请决定不予受理。本院认为,根据原《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原《北京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的规定,西城房管局对本辖区内的房屋拆迁安置补偿争议具有行政裁决的法定职权。建铭公司在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桥大街一带进行商业金融项目的拆迁建设,具有合法性。本案中,西城房管局依据上述拆迁法规的规定,根据被拆迁房屋的建筑面积等情况,对建铭公司给予康清的安置补偿方案予以支持,并据此作出被诉11号裁决书,其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及执法程序并无不当。康清要求撤销被诉裁决书,缺乏事实根据与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综上,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六条第(四)项的规定,判决如下:驳回原告康清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五十元,由原告康清负担(已交纳)。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 万凌寒人民陪审员 王培发人民陪审员 杨 敬二〇一五年五月二十九日书 记 员 张明刚 来源: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