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赤民一终字第801号

裁判日期: 2015-05-29

公开日期: 2016-01-04

案件名称

鸿发砖厂长与唐淑奎民间借贷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巴林左旗隆昌镇乌兰哈达鸿发砖瓦厂,唐淑奎,杨岩

案由

民间借贷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

全文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赤民一终字第801号上诉人(原审被告)巴林左旗隆昌镇乌兰哈达鸿发砖瓦厂(以下简称鸿发砖瓦厂),住所地为巴林左旗。负责人阎庆芳,鸿发砖瓦厂长。委托代理人田利民,内蒙古富河律师事务所律师。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唐淑奎,男,30岁,汉族,农民,现住巴林左旗。委托代理人董汉国,内蒙古红城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审被告杨岩,男,50岁,汉族,个体,原住辽宁省灯塔市,现住址不详。上诉人鸿发砖瓦厂因与被上诉人唐淑奎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不服巴林左旗人民法院(2015)巴民初字第308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出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上诉人鸿发砖瓦厂的法定代表人阎庆芳及其委托代理人田利民,被上诉人唐淑奎的委托代理人董汉国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审法院认定的事实:2008年1月20日,鸿发砖瓦厂因经营需要,由当时砖瓦厂的经营者杨岩(经营形式为个人经营)经手,自唐淑奎处借款26000元,双方约定按照农村信用社同期贷款利率计算利息,杨岩给唐淑奎出具盖有鸿发砖瓦厂印章的借据一枚。后砖瓦厂转由阎庆芳经营,双方在砖瓦厂的经营权变更过程中未对唐淑奎的借款进行结算,故唐淑奎诉至法院,请求判令鸿发砖瓦厂、杨岩偿还借款及利息。原审法院认为,债务应当清偿。本案鸿发砖瓦厂向唐淑奎借款26000元,有鸿发砖瓦厂出具的借据为证,事实清楚,债权债务关系明确,鸿发砖瓦厂依法应当返还借款;对于借款利息,鸿发砖瓦厂出具的借据中列明系唐淑奎自信用社贷款,故应按照信用社贷款利率自借款之日起计算利息;杨岩系鸿发砖瓦厂在借款之时的经营者,其应以个人财产对鸿发砖瓦厂的债务承担偿还责任。对于鸿发砖瓦厂辩称杨岩无权对外借贷,经查明杨岩系鸿发砖瓦厂借贷之时的经营者,且杨岩出具的借据中盖有鸿发砖瓦厂印章,应视为鸿发砖瓦厂对杨岩的借贷行为已经授权并盖章确认;对于鸿发砖瓦厂辩称唐淑奎起诉的鸿发砖瓦厂与现鸿发砖瓦厂并非同一主体、该笔借款未用于砖瓦厂经营以及在砖瓦厂清算过程中唐淑奎未申报债权等主张,因其未向该院提交证据证明其主张,该院不予支持。判决:被告巴林左旗隆昌镇乌兰哈达鸿发砖瓦厂、杨岩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五日内共同偿还原告唐淑奎借款人民币26000元及利息(利息自2008年1月20日起至本判决限定被告履行债务期限届满之日止按农村信用社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宣判后,鸿发砖瓦厂不服,向本院提出上诉,请求撤销原判,发回重审或改判鸿发砖瓦厂不承担偿还此款的责任。其理由:一是借据上为巴林左旗乌兰哈达鸿发砖瓦厂,而上诉人为巴林左旗隆昌镇乌兰哈达鸿发砖瓦厂,诉讼主体错误。二是审判程序违法。被上诉人唐淑奎答辩称,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该砖厂虽然名字有点变化,但现在的砖厂是由原砖厂承继来的,应该承担债务责任。借款当时,杨岩是经营人。二审经审理查明的事实与一审法院认定的一致,本院予以确认。本院认为,上诉人鸿发砖瓦厂在杨岩经营期间向被上诉人唐淑奎借款26000元事实清楚,有鸿发砖瓦厂出具的借据为证,鸿发砖瓦厂理应偿还该借款。故原审法院判决鸿发砖瓦厂与杨岩共同偿还此款正确。鸿发砖瓦厂上诉称借款时为巴林左旗乌兰哈达鸿发砖瓦厂,现为巴林左旗隆昌镇乌兰哈达鸿发砖瓦厂,诉讼主体错误,本院认为,尽管鸿发砖瓦厂先后在名称上增加了“隆昌镇”三个字,经营人也由杨岩变为阎庆芳,但在变化过程中并未进行债权债务的清理清算,其名称的变化及经营人的变更不免除对原有债务的承担。故对此上诉请求本院不予支持。鸿发砖瓦厂上诉称原审判决程序违法,本院经审理未发现有程序违法之情形,对此上诉请求不予支持。综上,原审法院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上诉人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1037元,由上诉人鸿发砖瓦厂负担;邮寄送达费60元,上诉人、被上诉人、原审被告各负担20元。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判长  董燕洪审判员  武学良审判员  牟玉莲二〇一五年五月二十九日书记员  刘亚楠 来源:百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