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云高刑终字第582号
裁判日期: 2015-05-29
公开日期: 2015-06-19
案件名称
邓新华等四人贩卖毒品二审刑事裁定书
法院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云南省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邓新华,吕伟,周生文,陈新昱
案由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2年)》: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
全文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刑 事 裁 定 书(2015)云高刑终字第582号原公诉机关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检察院。上诉人(原审被告人)邓新华,男,1969年1月21日出生,汉族,湖南省邵阳县人,初中文化,农民,住邵阳县郦家坪镇邓家岭村邓*组**号。2014年3月26日因本案被刑事拘留,同年4月26日被逮捕。现羁押于景洪市看守所。指定辩护人薛占义,云南联宇律师事务所律师。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吕伟,男,1983年4月28日出生,汉族,湖南省邵阳县人,小学文化,农民,住邵阳县五峰铺镇新桥村大汪组*号。2006年3月2日因犯盗窃罪被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2009年1月20日被假释,假释考验期至2010年4月2日止。2013年7月26日因本案被刑事拘留,同年8月27日被逮捕。现羁押于景洪市看守所。指定辩护人侯毅,云南海度律师事务所律师。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周生文,男,1972年10月26日出生,汉族,云南省勐腊县人,小学文化,个体户,住勐腊县迎宾路**号*幢*单元***室。2003年9月16日因犯聚众斗殴罪被勐腊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五年。2013年7月26日因本案被刑事拘留,同年8月27日被逮捕。现羁押于景洪市看守所。指定辩护人杨永乐,云南律政律师事务所律师。上诉人(原审被告人)陈新昱,男,1969年6月25日出生,汉族,湖南省邵阳县人,初中文化,农民,住邵阳县五峰铺镇界牌村陈子亭组*号。2013年7月26日因本案被刑事拘留,同年8月27日被逮捕。现羁押于景洪市看守所。指定辩护人胡雪,云南律政律师事务所律师。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检察院指控原审被告人邓新华、吕伟、周生文、陈新昱犯贩卖、运输毒品罪一案,于2015年2月3日作出(2014)西刑初字第430号刑事判决。原审被告人邓新华、吕伟、周生文、陈新昱不服,提出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经过阅卷,讯问上诉人,听取辩护人意见,认为本案事实清楚,决定不开庭审理。现已审理终结。原判认定,2013年7月初,被告人邓新华邀约被告人周生文、陈新昱、吕伟到西双版纳州景洪市购买毒品。期间四人共同出资并交给邓新华,由邓新华负责联系缅甸人购买毒品。同月26日12时许,邓新华联系的毒品运输至景洪市嘎洒镇,周生文、陈新昱二人到嘎洒镇接取毒品,陈新昱为购买运输工具摩托车,让吕伟将钱送到嘎洒镇,15时30分许,民警在景洪市嘎洒镇金豪水餐厅附近抓获驾乘摩托车的周生文、陈新昱,当场从陈新昱携带的黑色挎包内查获毒品甲基苯丙胺片剂12包,净重6770克。随后,民警又在景洪市华鹏酒店8306号房间抓获吕伟。2014年3月26日12时30分许,民警在勐腊县水利局附近将在逃的邓新华抓获。上述事实,有公安机关出具的抓获经过、现场检查笔录及照片、毒品称量笔录及照片、检材提取笔录及照片、毒品检验鉴定报告、鉴定意见通知书、扣押决定书、扣押清单及物证照片、辨认笔录及照片、手机通话话单、活动轨迹信息、住宿证明、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等证据在卷证实;被告人吕伟、周生文、陈新昱对各自的行为供认不讳,周生文、陈新昱供述还证实了邓新华的犯罪事实。另有,户口证明证实邓新华、吕伟、周生文、陈新昱的身份情况,四人均系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云南省勐腊县人民法院(2003)腊刑初字第79号刑事判决书证实周生文前罪及判刑情况,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人民法院(2006)张刑初字第79号刑事判决书及假释证明书证实吕伟前罪及服刑情况。原判根据上列事实及证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二款(一)项、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四十八条第一款、第五十七条第一款、第六十七条第三款、第六十四条的规定,以贩卖毒品罪分别判处被告人邓新华、吕伟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以贩卖毒品罪分别判处被告人周生文、陈新昱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查获的毒品甲基苯丙胺片剂6770克、作案工具无牌摩托车1辆、手机7部,依法没收。上诉人邓新华以没有参与犯罪,原判认定的事实不清,为由提出上诉,要求二审改判无罪,其辩护人亦以相同理由进行辩护。上诉人吕伟以其是从犯,原判量刑过重为由提出上诉,其辩护人亦以相同理由进行辩护。上诉人周生文以其是从犯,原判量刑过重为由提出上诉,其辩护人亦以相同理由进行辩护。上诉人陈新昱以原判认定的事实不清,对其量刑过重为由提出上诉,其辩护人亦以相同理由进行辩护。经审理查明,原判认定2013年7月26日12时许,被告人邓新华、吕伟、周生文、陈新昱共同贩卖毒品甲基苯丙胺6770克被民警查获的事实清楚,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庭审质证、认证,提取程序合法,内容客观真实,能够证实犯罪,应予采信。关于邓新华、吕伟、周生文、陈新昱及各自的辩护人提出的问题。经查,虽然邓新华被抓获后一直否认参与毒品犯罪,但周生文、陈新昱均证实邓新华邀约二人及吕伟贩卖毒品,吕伟亦通过辨认确认邓新华与其和陈新昱一同从湖南到景洪,邓新华的辨解与在卷证据证实的情况相悖;又查,吕伟、周生文、陈新昱均出资购买毒品,并参与犯罪过程,作用积极都不属于从犯,陈新昱被抓获时民警当场从其携带的挎包里查获毒品,吕伟、周生文、陈新昱的辨解缺乏依据;再查,原判根据邓新华、吕伟、周生文、陈新昱的犯罪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在法定量刑幅度内确定的刑罚并无不当。本院认为,上诉人邓新华、吕伟、周生文、陈新昱无视国家法律,为牟取非法利益,贩卖毒品甲基苯丙胺6770克,其行为均已构成贩卖毒品罪,且贩卖毒品数量大,应依法惩处。在共同犯罪中,邓新华邀约他人参与犯罪并出资,负责联系毒品,周生文、陈新昱、吕伟均出资购买毒品,并接运毒品或为接运毒品提供帮助,可不区分主、从犯,但邓新华首起犯意,作用相对大于周生文、陈新昱、吕伟。吕伟曾经因为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假释期满后五年以内又犯新罪,系累犯,应当从重处罚。周生文、陈新昱归案后能如实供述犯罪事实,可予酌情从轻处罚。原判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上诉人邓新华、吕伟、周生文、陈新昱的上诉理由及各自辩护人的辩护意见,不能成立,不予采纳。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一)项的规定,裁定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裁定为终审裁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七条的规定,本裁定即为核准以贩卖毒品罪分别判处被告人邓新华、吕伟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的刑事裁定。审 判 长 李 杰代理审判员 罗 成代理审判员 汤 宁二〇一五年五月二十九日书 记 员 傅将姣 百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