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静民初字第1435号

裁判日期: 2015-05-29

公开日期: 2015-09-28

案件名称

李××与祝一×离婚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天津市静海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天津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李××,祝一×

案由

离婚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2001年)》:第三十二条第一款,第三十七条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第一款

全文

天津市静海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静民初字第1435号原告李××。委托代理人李一×(原告之兄)。被告祝一×。原告李××与被告祝一×离婚纠纷一案,本院于2015年3月12日立案受理,依法由代理审判员李祯适用简易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李××及委托代理人李一×、被告祝一×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诉称,1995年原、被告经人介绍相识,××××年××月××日原、被告办理结婚登记,1996年生育长子祝三×(已成年),××××年××月××日生育次子祝二×。婚后被告性格暴躁,经常打骂原告,对家庭关心甚少,收入亦不交给家中,现原被告夫妻感情已经破裂,故诉至法院,请求:一、判准原、被告离婚;二、婚生子祝二×由原告抚养,被告每月支付抚养费2000元;三、共同财产位于静海县蔡公庄镇四党口中村93平米两室一厅楼房一套、位于滨海新区小王庄镇78平米两室一厅楼房一套、位于静海县蔡公庄镇四党口东村一区3排4号房屋一处、位于蔡公庄镇四党口东村正房三间、偏房三间(带小院)一处、长安460小型客车一辆依法分割;四、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原告在庭审过程中增加诉讼请求请求分割2014年8月1日至2015年3月23日期间的被告工资收入共计72000元及被告承接红白喜事所得收入。被告辩称,同意与原告离婚,但位于滨海新区小王庄镇78平米两室一厅楼房被告于2014年时已经将该房屋退房,房屋退款90000元已经用于偿还债务。位于静海县蔡公庄镇四党口东村一区3排4号房屋系被告父母出资兴建,并非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对原告主张的被告工资收入及承接红白喜事所得收入均不认可。经审理查明,1995年,原、被告经人介绍后相识,××××年××月××日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年××月××日生育长子祝三×(已成年),××××年××月××日生育次子祝二×(现随原告生活)。2015年2月13日原、被告因琐事发生纠纷,双方分居至今。原告在庭审中表示对现在被告处的婚前个人财产不再主张权利。原、被告共同生活期间,购置了位于静海县蔡公庄镇四党口东村正房三间、偏房三间(带小院),对此房屋,双方均同意作价100000元,由被告取得该房屋,被告给付原告折价款;购买“长安”460型小客车一辆(牌照津M×××××),双方均同意作价26000元,归原告所有,原告给付被告折价款;购买位于蔡公庄镇四党口中村韵普家园22号楼中门2楼西户两室一厅楼房一处,双方同意作价300000元,原告主张由被告取得该房屋,被告给付原告共同财产折价款150000元。原、被告双方婚后无债权、债务。庭审中原告认可位于静海县蔡公庄镇四党口东村一区3排4号房屋正房四间系被告父母所建,对该房屋正房四间不再主张权利,认为该所房屋偏房两间系原、被告共同生活期间翻建,翻建的偏房两间应属夫妻共同财产,另主张被告处尚有存款80000元,被告为红、白事大棚厨师,按每月9000元工资计算,2014年8月至2015年3月间工资收入应为72000元及被告承接红、白事所得收入等均为夫妻共同财产,应予以分割。被告除认可其现有共同存款4000元外,对被告的其他主张均不予认可。原告亦未向本院提交相关证据证实其主张。另被告主张于2014年已将位于滨海新区小王庄镇78平米两室一厅楼房一处退房,房屋退款90000元已用于偿还债务。原告对退房及房屋退款90000元无异议,但不认可被告将90000元偿还债务,主张90000元应由双方均分。本院认为,原告以夫妻感情破裂为由向本院提起离婚诉讼,被告同意离婚,故本院对原告离婚的诉讼请求予以准予。原、被告婚后生育二子,长子现已成年,次子祝二×尚未成年仍需抚养,原、被告分居后,次子祝二×现随原告生活,故原、被告婚生次子祝二×随原告生活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被告给付相应的抚养费。原告于庭审中表示对现在被告处的婚前个人财产不再主张权利,原告对其婚前个人财产的处分,不违反法律规定,本院予以确认。原、被告共同生活期间购置的位于静海县蔡公庄镇四党口东村正房三间、偏房三间(带小院)、“长安”460型小客车一辆(牌照津M×××××)、位于蔡公庄镇四党口中村韵普家园22号楼中门2楼西户两室一厅楼房一处均属夫妻共同财产。上述财产已经原、被告作价,本院对上述财产的价值以原、被告双方作价为准。位于静海县蔡公庄镇四党口东村正房三间、偏房三间(带小院)价值100000元归被告所有,被告给付原告该项财产折价款50000元;“长安”460型小客车一辆(牌照津M×××××),价值26000元,归原告所有,原告给付被告此项财产折价款13000元;位于静海县蔡公庄镇四党口中村韵普家园22号楼中门2楼西户两室一厅楼房一处价值300000元,此房归被告所有,被告给付原告此项财产折价款150000元。现在被告的退房款90000元,被告虽主张已将退房款偿还债务,因原告不予认可,被告亦无相关证据证明其主张,故本院对被告此项之主张不予采信,该退房款90000元应为原、被告共同财产,由原、被告均分,由被告给付原告45000元。原告主张被告处尚有共同存款80000元,因原告对此主张未能提供相关证据,被告对此亦不予认可,只主张现有共同存款4000元,故本院对原告主张被告处尚有80000元存款之主张不予采信,认定被告处尚有存款4000元,此款为夫妻共同财产,由被告给付原告2000元。至于原告主张的位于静海县蔡公庄镇四党口东村一区3排4号房屋一处中的偏方两间、2014年8月1日至2015年3月23日期间被告工资收入及被告承接红白事所得收入均应视为夫妻共同财产的主张,因原告未提交相关证据证实其主张,被告亦不予认可,故对原告的此项诉讼请求,本院不予支持。综上,案经调解未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七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准予原告李××与被告祝一×离婚。二、原、被告婚生次子祝二×随原告生活,被告自2015年4月份开始,每月给付婚生次子祝二×抚养费500元,至祝二×18周岁止。(上述抚养费每季度给付一次,于每季度首月7号前给付当季度抚养费)。二、原、被告婚后共同财产位于蔡公庄镇四党口东村正房三间、偏房三间(带小院)房屋一处归被告所有,被告给付原告此财产折款50000元;“长安”460型小客车一辆(牌照津MF92**)归原告所有,原告给付被告此项财产折款13000元;现在被告处共同存款4000元及滨海新区小王庄镇楼房一处的退房款90000元,共计94000元,由被告给付原告47000元。原、被告共同生活期间购买的位于静海县蔡公庄镇四党口中村韵普家园22号楼中门2楼西户两室一厅楼房一处归被告使用,被告给付原告此项财产折款150000元。上述财产相互折抵后,被告再给付原告财产折款234000元(此项于本判决生效五日内执行)。案件受理费1350元,由原、被告各担675元。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提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供副本,上诉于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代理审判员 李 祯二〇一五年五月二十九日书 记 员 沈苏晓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