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中民一初字第163号

裁判日期: 2015-05-28

公开日期: 2015-08-17

案件名称

牛某与李某甲、李某乙等继承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郑州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牛某,李某甲,李某乙,李某丙,李某丁,李某戊,李某己,李某庚

案由

继承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第一款,第十一条,第十六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六十四条第一款,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款

全文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中民一初字第163号原告牛某,女,汉族,1937年12月28日生,住郑州市中原区。委托代理人张清周,河南栋梁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代理人王照阳,河南栋梁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李某甲。被告李某乙。被告李某丙,男,回族,1957年12月6日生,住郑州市金水区。被告李某丁,女,回族,1948年1月21日,住郑州市管城区。被告李某戊,男,回族,1953年8月28日生,住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委托代理人刘夫,河南华融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代理人张亚,河南华融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李某己,男,回族,1973年2月17日生,住郑州市管城回族区。被告李某庚,男,回族,1975年10月24日生,住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原告牛某诉被告李某甲、李某乙、李某己、李某庚、李某戊、李某丙、李某丁继承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牛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张清周、王照阳,被告李某甲、李某乙、李某丙、李某丁及李某戊的委托代理人刘夫到庭参加诉讼。被告李某己、李某庚经本院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牛某诉称,原告与李某辛于1970年11月7日登记结婚,双方均系再婚,婚后无子女。原告在婚前生育有两子,即被告李某甲、李某乙。原告与李某辛结婚时,被告李某甲、李某乙均未成年,随原告和李某辛长年共同生活。李某辛与原告再婚前,生育有四子两女,长子李某壬先于李某辛去世,被告李某己、李某庚系长子李某壬的两个儿子。李某辛的次子为被告李某戊,三子为被告李某丙,四子李某癸先于李某辛去世,且生前无子女。长女为被告李某丁,次女李某某先于李某辛去世。2007年1月6日,原告和李某辛订立夫妻房屋产权字据一份,该字据载明,原告和李某辛夫妇所住伊河路XX号院10号楼5号房产,原告持有50平方米,李某辛持有47.03平方米。生活中若李某辛先去世,其所持有的47.03平方米房产权归原告所有。2014年7月3日李某辛因病去世,原、被告为李某辛遗产的继承发生争议,故原告牛某诉讼至法院,要求判令位于伊河路XX号院10号楼5号的房屋归原告所有,判令被告承担本案的诉讼费。被告李某甲、李某乙辩称,原告陈述属实,二被告均同意涉案房屋由原告牛某一人继承所有。被告李某戊辩称,原告提交的关于夫妻房产的字据不具有真实性,被告怀疑该字据不是李某辛亲自书写,此外该字据不具有有效性,对于夫妻共有财产的约定,应当有夫妻双方签字方能生效,但本字据,李某辛签名的真实性存疑,原告牛某的签字非其本人所写。该字据并非李某辛真实意思的表示。原告要求涉案房屋由其一人继承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被告李某丙、李某丁、李某庚、李某己辩称,原告和李某辛关于夫妻房产约定的字据,没有经过公证,李某辛书写该字据时没有见证人予以见证,从字据的内容来看,对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不公平,李某辛应分得较大的份额,但事实情况是原告牛某分得较大的份额,对该字据不应采信。原告牛某与李某辛结婚后,对李某辛的子女,原告牛某没有尽到自己的义务,在李某辛患病住院期间,原告牛某没有去看望和护理,涉案房屋不能由原告牛某一人继承所有。被告认为涉案房屋,原告牛某和李某辛一人应当分得一半,对李某辛的份额,应按照法定继承的原则予以分割处理。经审理查明,原告牛某与李某辛于1970年11月7日登记结婚,双方均系再婚,婚后未生育子女。原告牛某在婚前与前夫生育有两子,即被告李某甲、李某乙。原告牛某与李某辛结婚时,被告李某甲、李某乙均未成年,随原告牛某和李某辛长年共同生活。李某辛与原告牛某再婚前,与前妻生育有四子两女,长子李某壬于1991年底去世,被告李某己、李某庚系长子李某壬的两个儿子。李某辛的次子为被告李某戊,三子为被告李某丙,四子李某癸于1992年年初去世,且生前无子女。长女为被告李某丁,次女李某某于1987年冬天去世,李某某婚后未生育子女。位于郑州市中原区伊河路XX号院10号楼5号(郑房权证字第××号)的房屋一套,建筑面积为97.03平方米,系原告牛某与李某辛的婚后共同财产。2007年1月6日,原告牛某和李某辛协商后订立夫妻房屋产权字据一份,该字据由李某辛执笔书写,该字据载明,“李某辛、牛某夫妇所住伊河路XX号院10号楼5号房屋,系我们夫妻于1989年9月22日,按照政策以共同工龄工资购买。面积97.03平方米。我们商定牛某持有50平方米产权,李某辛持有47.03平方米产权。为避免以后不必要的争议特立字据:一、生活中若李某辛先去世,其所持有的47.03平方米房产权归牛某所有。二、生活中若牛某先去世,其所持有的50平方米产权归儿子李某乙所有。立字人,牛某、李某辛。”牛某的签名系李某辛代为书写,原告牛某当庭认可该字据的效力。2014年7月3日,李某辛因病去世,原、被告为李某辛遗产的继承发生争议,故原告牛某诉讼至法院,要求解决。诉讼中被告李某戊虽然提出原告牛某和李某辛关于夫妻财产约定的字据非李某辛本人书写,但经本院询问并行使释明权后,被告李某戊不申请对该字据的真实性进行笔迹鉴定。上述事实,有原、被告陈述,牛某、李某辛关于夫妻财产约定的字据一份,人事档案一份等证据在案佐证。本院认为,位于郑州市中原区伊河路XX号院10号楼5号的房屋,系原告牛某与李某辛的婚后共同财产,对于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夫妻双方有权约定分割处理。原告牛某、李某辛关于夫妻财产约定的字据是其夫妻二人关于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处理的约定,该约定还含有遗嘱的性质,该约定系二人真实意思的表示,为有效协议,应受法律保护。在该字据中,李某辛明确表明共同房产中其享有的份额,在其去世后遗留给原告牛某所有,该字据系李某辛亲笔书写,内容清晰明确,书写流畅,本院予以认定。根据遗嘱优先的继承原则,李某辛所留遗产应归原告牛某继承所有,故本院对原告牛某的诉讼请求予以支持。被告李某己、李某庚、李某戊、李某丙、李某丁虽然提出该字据真实性存疑,但其并未申请笔迹鉴定,也未提供出确实充分的证据推翻该字据的真实性。对于自书遗嘱的书写,我国法律并没有要求必须进行公证或有见证人在场予以见证,故对被告的抗辩意见不予采信。综上所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第一百一十四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位于郑州市中原区伊河路XX号院10号楼5号(郑房权证字第××号)的房屋由原告牛某一人继承所有。案件受理费4939元,被告李某戊、李某丙、李某丁各负担1300元,被告李某己、李某庚负担1039元。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  张郑军人民陪审员  张秀荣人民陪审员  田 波二〇一五年五月二十八日书 记 员  李帅举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