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阜刑终字第00055号

裁判日期: 2015-05-27

公开日期: 2015-06-30

案件名称

陈刚受贿一案二审刑事裁定书

法院

安徽省阜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安徽省阜阳市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陈刚

案由

受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2年)》: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

全文

安徽省阜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刑 事 裁 定 书(2015)阜刑终字第00055号原公诉机关安徽省太和县人民检察院。上诉人(原审被告人)陈刚,男,1971年7月1日出生于安徽省太和县,汉族,大专文化,住太和县。因涉嫌犯受贿罪于2014年7月28日被太和县人民检察院决定刑事拘留,同日由太和县公安局执行刑事拘留,2014年8月8日被阜阳市人民检察院决定逮捕,同年8月12日由太和县公安局执行逮捕。现羁押于太和县看守所。辩护人李达,安徽天联天律师事务所律师。安徽省太和县人民法院审理太和县人民检察院指控原审被告人陈刚犯受贿罪一案,于2014年12月15日作出(2014)太刑初字第00436号刑事判决。宣判后,原审被告人陈刚不服,提出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阜阳市人民检察院指派代理检察员王浩、贾燕杰、樊晓燕出庭履行职务。上诉人陈刚及其辩护人李达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原判认定:2010年至2014年,被告人陈刚在担任太和县市容局执法大队副大队长期间,多次收受违章建房的魏某甲、姚某某、曹某某等人15.41万元财物,为违建户谋取利益。其中:(一)2010年11月,太和县城关镇居民魏某甲为在太和县城关镇九小附近违章建房,在陈刚家中送给陈刚2万元。(二)2011年上半年,太和县城关镇居民姚某某为在太和县城关镇沙河路违章建房,在太和县弹簧厂院内送给陈刚1万元。(三)2010年11月,太和县城关镇居民曹某某为在太和县城关镇曹园违章建房,在陶家菜馆送给陈刚5000元。(四)2011年4、5月份,太和县城关镇居民刘某甲的岳父在太和县城关镇友谊路东侧为他人违章建房,被陈刚查处。刘某甲以看望陈刚生病的父亲为由,在陈刚家中送给陈刚6000元,后陈刚没再过问该处违章建房,房屋得以建成。(五)2012年夏天,太和县城关镇谭方庄居民刘某乙为在谭方庄违章建房,到陈刚家中送给陈刚2万元。(六)2012年腊月,太和县城关镇居民王某甲为在太和县城关镇幸福路违章建房,在陶家菜馆送给陈刚1万元,后陈刚退还王某甲2000元。(七)2013年7月,太和县个体建筑商张某甲为在太和县城关镇东曹园为他人违章建房,在陈刚家中送给陈刚1万元。(八)2013年8月,太和县城关镇居民张某乙为在太和县城关镇曹园北二巷违章建房,在陈刚办公室送给陈刚1万元。(九)2012年夏天,阜阳市个体户杨某某为在太和县城关镇邹花园违章建房,先后在太和县健康路“有意思”、太和县市容局门口送给陈刚1万元和价值2900元的跑步机一台。(十)2013年9月,太和县城关镇居民李某甲为在太和县城关镇椿樱社区王营违章建房,托中间人李某乙、刘某丙在陈刚办公室送给陈刚1万元。(十一)2011年夏天,安徽华源医药公司职工陈某某为在太和县城关镇国泰路西边刘庄违章建房,在陈刚家门口送给陈刚2000元购物卡。(十二)2012年初,太和县气象局职工李某丙、董某某等人为在气象局家属院违章建房,在陈刚家中分两次送给陈刚1万元购物卡,每次面值5000元。(十三)2013年7月,太和县公安局驾驶员关某甲为在太和县城关镇关北社区李营违章建房,在陈刚家中送给陈刚5000元加油卡。(十四)2013年底,太和县城关镇居民史某某为在太和县建设中路违章建房,在陈刚办公室送给陈刚2000元购物卡。(十五)2014年4、5月份,太和县城关镇居民王某乙为在太和县文明东路违章建房,以为陈刚搬家贺喜为由,在太和县健康路体育场门口陈刚的车上送给陈刚5000元。(十六)2014年4月,阜阳市颍泉区个体户刘某丁因在长征路西边郭园为他人违章建房,在陈刚家中送给陈刚价值1.02万元家用电器。事后陈刚与电器经销商联系,将刘某丁所送的空调柜机换成挂机。陈刚在得知王某乙被办案机关调查后,遂将该笔款项通过电器经销商退给了刘某丁。(十七)2011年上半年,太和百信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工程部项目经理刘某戊为百信新城工地拉土,在太和县长征路白马商城送给陈刚5000元加油卡。(十八)2011年秋天,太和县土地局职工李某丁为在太和县健康路刘元村违章建房,在太和县健康路李某丁家附近送给陈刚1000元购物卡。(十九)2012年夏天,太和县环卫局职工韩某某为金马大厦工地不被太和县市容局执法大队查处,在陈刚办公室送给陈刚现金2000元购物卡。另查明,案发后,陈刚已退出全部赃款。原判认定上述事实的证据有:案件移送书、归案经过及认罪情况说明、户籍证明、太和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文件、太和县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局情况说明、太和县纪律检查委员会情况说明等书证,证人魏某甲、魏某乙、李某戊、姚某某、曹某某、闫某某、刘某甲、刘某乙、汪某某、王某甲、张某甲、张某乙、杨某某、李某甲、陈某某、吴某某、李某丙、董某某、高某某、刘某己、关某甲、史某某、王某乙、刘某丁、卞某某、刘某戊、李某丁、韩某某证言,被告人陈刚供述等。据此,原审法院认为,被告人陈刚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价值15.41万元,为他人谋取利益,其行为已构成受贿罪。陈刚到案后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并积极退出全部赃款,依法可从轻处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一款、第三百八十六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第六十七条第三款、第六十四条之规定,判决:1.被告人陈刚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2.被告人陈刚的违法所得,依法予以追缴,上缴国库。陈刚上诉提出,其在案发前已退出收受刘某丁的1.02万元电器款,刘某甲、王某乙送的钱属于人情往来,二人没有请托事项,该三笔钱款不属受贿款。其向太和县纪委主动供述了受贿事实,应认定为自首。辩护人除提出了与陈刚上诉理由相同的辩护意见外,另提出,陈刚在太和县纪委对其立案调查前向其单位领导说明了收受刘某丁价值10200元电器的情况,应当视为自动投案,陈刚被太和县纪委带走后,在太和县纪委以自书的方式交代了全部受贿事实,结合陈刚之前向其所在单位自动投案,应认定其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犯罪事实,构成自首。辩护人举证了陈刚妻子陶红梅调取的太和县市容局2015年3月25日说明一份。出庭检察员认为,原判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陈刚向其单位领导交代的仅是多起受贿事实中的一起,其单位也未向纪委等办案机关移送,不能认定其自动投案。太和县纪委根据掌握的陈刚受贿线索,对陈刚实施了“两规”,陈刚系被动到案,不构成自首。原判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建议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检察员举证了关某乙、宫某某证言,太和县纪律检查委员会2015年4月20日出具的关于陈刚被“两规”的线索说明。经二审审理查明:2010年至2014年5月,被告人陈刚在担任太和县市容局执法大队副大队长期间,为违建户谋取利益,多次收受违章建房户15.41万元的事实,已被原判所列经当庭举证、质证的证据证实,证据之间能相互印证,对原判认定的事实、证据,本院予以确认。对于陈刚提出其所收受的王某乙5000元、刘某甲6000元、刘某丁价值1.02万元电器不应认定为受贿的上诉理由及辩护人的相同辩护意见。经查,证人王某乙证言证实,其在文明路建房的事,请陈刚多帮忙,陈刚说知道了,其以陈刚搬家贺喜为名从口袋取出装有5000元现金的红包放在了陈刚车上,陈刚收下。证人刘某甲证言证实,其以看望陈刚生病的父亲为名,把装有6000元现金的信封放在了陈刚家的桌子上,几天后其打电话和陈刚说其岳父在友谊路东侧建房,请陈刚帮忙照顾,陈刚说知道了。实质上王某乙、刘某甲是假借人情往来为名向陈刚行贿,且均有请托事项。陈刚在侦查阶段亦供述,经他人“安排”后,“没再带人去查”王某乙的违章建房。收受刘某甲6000元后,“没再过问过”刘某甲请托的违章建房。陈刚身为太和县市容局执法大队副队长,收受王某乙、刘某甲超出一般人情往来数额的钱款,且未履行拆除王某乙、刘某甲二人违章建房的职责,应认定其行为属受贿。陈刚退还刘某丁1.02万元电器款,是在其将刘某丁所送的空调柜机换成挂机并得知王某乙被办案机关调查之后,已属受贿既遂。故对陈刚的此节上诉理由,本院不予支持,辩护人的相同辩护意见,本院不予采纳。对于辩护人提出陈刚在太和县纪委对其立案前向其单位领导说明了收受刘某丁1.02万元电器的情况,应当视为自动投案的辩护意见。经查,辩护人举证的陈刚妻子陶红梅调取的太和县市容局2015年3月25日出具的说明,调取证据的主体不合法,本院对该证据不予认定。检察员举证的关某乙、宫某某证言证实,陈刚在向其单位领导汇报其收受他人电器的情况时,并没有明确的投案意思表示,且隐瞒了多次收受他人贿赂的事实,不属自动投案,亦不属自首。故对辩护人的此节辩护意见,本院不予采纳。对于陈刚提出其在太和县纪委主动供述受贿事实,应当认定为自首的上诉理由及辩护人的相同辩护意见。经查,太和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出具的关于陈刚被“两规”的线索说明,证明陈刚系在“两规”期间如实供述犯罪事实,且其交代的罪行与办案机关已掌握的罪行属同种罪行。其系被动归案后如实供述,并不具备自首的主动性,依法不构成自首。故对陈刚的此节上诉理由,本院不予支持,辩护人的相同辩护意见,本院不予采纳。本院认为,上诉人陈刚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价值15.41万元,其行为已构成受贿罪,依法应予惩处。陈刚如实供述犯罪事实,构成坦白,依法可以从轻处罚。其积极退赃,具有酌定从轻处罚情节。原判根据以上情节,在法定幅度内对其量刑,并无不当。原判认定事实清楚,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对检察员建议维持原判的出庭意见,本院予以采纳。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裁定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裁定为终审裁定。审 判 长 戎    震代理审判员 王  殿  召代理审判员 刘  钦  锋二〇一五年五月二十七日书 记 员 罗亚敏(代)附:相关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二)(三)项略。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