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乌刑初字第51号

裁判日期: 2015-05-26

公开日期: 2018-08-09

案件名称

刘某某等人职务侵占一案刑事判决书

法院

贵阳市乌当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贵阳市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案由

法律依据

全文

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人民法院刑 事 判 决 书(2015)乌刑初字第51号公诉机关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人民检察院。被告人刘某某,曾用名:刘金华,男,1977年8月31日出生于贵州省贵阳市,身份证号码XXXXXX1977083****X,汉族,初中文化,原贵阳市乌当区水田镇XX村村委会主任,贵阳市乌当区第十六届人大代表,贵阳市乌当区水田镇第十七届人大代表,户籍及住所地;贵阳市乌当区水田镇XX村XX组。XX年X月X日因涉嫌犯职务侵占罪被刑事拘留,同年X月X日被执行逮捕,现羁押于XX看守所。被告人张某某,男,1966年9月6日出生于贵州省贵阳市,身份证号码:XXXXXX1966090****X,汉族,初中文化,原贵阳市乌当区水田镇XX村党支部副书记,贵阳市乌当区水田镇第十七届人大代表,户籍及住所地:贵阳市乌当区水田镇XX村XX组。XX年X月X日因涉嫌犯职务侵占罪被贵阳市公安局乌当分局取保候审。被告人毕某某,男,1955年10月15日出生于贵州省贵阳市,身份证号码:XXXXXX1955101****X,汉族,大专文化,原贵阳市乌当区水田镇XX村党支部书记,贵阳市乌当区水田镇第十七届人大代表,户籍地:贵阳市乌当区水田镇XX村XX组,住所地:贵阳市乌当区北衙路XX组。XX年X月X日因涉嫌犯职务侵占罪被贵阳市公安局乌当分局取保候审。被告人王某某,男,1949年7月6日出生于贵州省贵阳市,身份证号码:XXXXXX1949070****X,汉族,小学文化,原贵阳市乌当区水田镇XX村报账员,户籍及住所地:贵阳市乌当区水田镇XX村**组*号。201X年X月XX日因涉嫌犯职务侵占罪被贵阳市公安局乌当分局取保候审。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人民检察院以乌检公诉刑诉(2015)27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刘某某、张某某、王某某、毕某某犯职务侵占罪,于2015年4月7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贵阳市乌当区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陈某某庭支持公诉,被告人刘某某、张某某、王某某、毕某某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经审判委员会讨论,现已审理终结。贵阳市乌当区人民检察院指控:2014年1月,时任贵阳市乌当区水田镇李资村村委会主任刘某某、村党委副书记张某某、村报账员王某某、原村党支部书记毕某某经共同商议,采用虚假报账的方式,将项目资金29000元用于四人私分,其中被告人刘某某分得8000元、被告人毕某某分得8000元、被告人张某某分得7000元、被告人王某某分得6000元。事后被告人刘某某、张某某、王某某虚列了育林项目误工费支出名单在乌当区水田镇财政所代管的李资村村集体账户报账,将私分的29000元在账上冲平。案发后,四被告人已退缴所得赃款。公诉机关就上述指控被告人刘某某、张某某、王某某、毕某某犯罪的事实向本院提交了书证、证人证言、被告人供述等相关证据,认为被告人刘某某、张某某、王某某、毕某某的行为均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构成职务侵占罪,提请本院依法判处,同时建议对被告人刘某某、张某某、王某某、毕某某犯职务侵占罪均在有期徒刑六个月至一年零六个月的幅度内量刑均可适用缓刑的量刑建议。被告人刘某某、张某某、王某某、毕某某对公诉机关指控的事实无异议,自愿认罪,请求法庭从轻处罚。经审理查明,被告人刘某某系贵阳市乌当区水田镇李资村村委会主任,被告人张某某系李资村副书记,被告人王某某系李资村村报账员,被告人毕某某系李资村支部书记。2013年,水田镇李资村开展育林护林工程,乡财府划拨育林护林款13万余元给该村用于育林护林。2014年1月,四被告人采用虚假报账的方式,将育林护林项目资金余款29000元用于私分,其中刘某某分得8000元、毕某某分得8000元、张某某分得7000元、王某某分得6000元。事后,被告人刘某某、张某某、王某某虚列了育林护林务工费支出名单在乌当区水田镇财政所代管的李资村村集体账户报账,将私分的29000元在账上冲平。案发后,四被告人均全额退缴所得赃款共计29000元到中国共产党乌当区纪律检查委员会。认定上述事实的证据如下:一、书证:纪委线索移交函、受案登记表、立案决定书、到案情况说明、退赃收据、户籍证明、水田镇政府证明、财务凭证、乌当区人大常委会的批复等;二、证人张洪强、刘兴才的证言;三、被告人刘某某、张某某、王某某、毕某某的供述。以上证据,来源合法,内容客观真实,能相互印证庭审查明的事实,且被告人刘某某、张某某、王某某、毕某某无异议,可作定案依据。本院认为,被告人刘某某、毕某某、张某某、王某某身为村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职务之便,采用虚假冒领的方式骗取村集体财产进行私分,数额较大,其行为均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的财物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规定,均已构成职务侵占罪,均应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刘某某、张某某、王某某、毕某某犯职务侵占罪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本院予以确认。被告人刘某某、毕某某、张某某、王某某共同侵占集体财产的行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的规定,属共同犯罪。在共同犯罪中,四被告人所起作用相当,不区分主、从犯,按共犯论处。被告人刘某某、毕某某、张某某、王某某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三款:“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的规定,有坦白情节,且全额退缴赃款,依法可从轻处罚。公诉机关所提量刑情节和量刑建议符合本案事实和法律规定,本院予以采纳。综上,结合被告人刘某某、毕某某、张某某、王某某在本案中的情节及悔罪表现,本院认为四被告人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对所居住的社会亦无重大不良影响,可对四被告人宣告缓刑。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六十七条第三款、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第三款、第七十三条第二款、第三款、第六十四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人刘某某犯职务侵占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二、被告人毕某某犯职务侵占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三、被告人张某某犯职务侵占罪,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缓刑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四、被告人王某某犯职务侵占罪,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五、被告人刘某某退缴赃款8000元、被告人毕某某退缴赃款8000元、被告人张某某退缴赃款7000元、被告人王某某退缴赃款6000元,共计29000元(现暂扣于中国共产党乌当区纪律检查委员会),依法没收,上缴国库。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二份。审 判 长  XX代理审判员  XX人民陪审员  XX二〇一五年五月二十六日书 记 员  XX 百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