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安李民初字第00131号
裁判日期: 2015-05-26
公开日期: 2015-06-01
案件名称
储有美与殷成海、殷成凤等赡养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海安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海安县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储某,殷某甲,殷某乙,殷某丙,殷某丁,殷某戊
案由
赡养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2001年)》:第二十一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一款,第十七条,第十九条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一百四十四条
全文
江苏省海安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安李民初字第00131号原告储某。委托代理人康成然,江苏紫石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殷某甲(系原告储某长子)。被告殷某乙(系原告储某大女儿)。被告殷某丙(系原告储某次子)。被告殷某丁(系原告储某三子)。被告殷某戊(系原告储某小女儿),1963年11月29日。原告储某诉被告殷某甲、殷某乙、殷某丙、殷某丁、殷某戊赡养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代理审判员殷程鹏适用简易程序独任审判,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储某的委托代理人康成然,被告殷某甲,被告殷某乙到庭参加诉讼。被告殷某丙、殷某丁、殷某戊经本院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储某诉称:原告系五被告之母,现原告年事已高,五被告均已成家,原告起初随被告殷某丙共同生活,后因赡养事宜经贵院调解达成(2006)安李民初字第0285号调解书,约定原告随被告殷某丁共同生活,原告所享有的承包地由被告殷某丁耕种,后被告殷某丁与被告殷某甲协商,原告由被告殷某甲与被告殷某丁轮流赡养,被告殷某丙按协议规定给付原告生活费和医疗费。然被告殷某甲、殷某丁无论从精神上还是物质上均不尽责任,并采取打骂、有病不予治疗等方式虐待原告,并不准其他三被告送原告去医院治疗。故原告诉至法院,请求判令原告与被告殷某丙共同生活、将原告享有耕种权的全部土地交由被告殷某丙耕种;判决解决原告的生活、医疗、护理和百老归天后事等事宜【具体为生活费1000元/月、护理费2100元/月(按农民收入标准70元/天计算)】。被告殷某甲、殷某丁提供书面答辩状辩称:1、被告殷某甲、殷某丁愿意赡养原告,五被告作为原告的子女,均有赡养原告的义务,因五被告之间有矛盾存在,被告殷某甲、殷某丁赞同轮流赡养原告;2、海安县人民法院主持调解达成的(2006)安李民初字第0285号调解书,至2014年12月,原告均在被告殷某甲、殷某丁家赡养,被告殷某丙每月给原告60元生活费,但2014年未给付分文;3、自2006年达成赡养原告的调解协议后,原告先后四次在李堡镇曹园医院看病,共花费医疗费30000余元,被告殷某丙从未到医院看望过原告,更未出一分医疗费,原告所花医疗费均由被告殷某甲、殷某丁共同承担;4、被告殷某甲之妻于2014年发生交通事故已成植物人,家中条件十分困难,被告殷某丁于2013年4月中风住院治疗,至今未恢复,家中条件也很困难,但兄弟二人愿意继续轮流赡养原告。被告殷某乙辩称:被告殷某乙没什么意见,该尽的赡养义务被告殷某乙会尽。被告殷某丙、殷某戊未答辩。经审理查明:原告生有五个子女,即本案五被告,其夫已逝。原告曾因赡养事宜于2006年诉至本院,经本院主持调解,原告与被告殷某甲、殷某丙、殷某丁达成了调解协议【(2006)安李民-初字第0285号民事调解书】,约定“一、原告储某的住房由被告殷某丁提供,原告的生活田由被告殷某丁耕种,原告的口粮由被告殷某丁供给。二、被告殷某甲、殷某丙、殷某丁于2006年7月1日起每人每月承担原告储某的生活费六十元,从2006年7月1日起,三被告于每年7月1日、1月1日各给付原告半年度的生活费三百六十元,此款通过原告所在村村干部交接。三、原告储某今后因病所花医疗费用(以医疗费收据及病历为凭)由被告殷某甲、殷某丁各承担百分之四十,被告殷某丙承担百分之二十……”后原告由被告殷某甲、殷某丁轮流赡养,2014年5月原告在被告殷某甲家发生矛盾,闹上吊,由被告殷某丁接回家居住,同年10月14日,原告因被告殷某甲、殷某丁不为其看病而与两人发生纠纷,原告受伤,由被告殷某丙之子殷海锋接回被告殷某丙家居住至2015年农历二月初六,后由被告殷某戊接回家居住至今。原告于2014年10月16日至海安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入院诊断:胸12、腰2椎体压缩性骨折,于同年10月24日出院,出院诊断:骨质疏松,胸椎骨折(胸10.12椎体),腰2陈旧性骨折。另查明,原告现有承包田半亩,现由被告殷某甲、殷某丁耕种。原告每月有农保及老年补助共150元。被告殷某甲之妻因交通事故成植物人在家治疗,其本人平时做点小工;被告殷某丙腰间盘突出,在东北打工;被告殷某丁中过风,现在东北打工;被告殷某乙之夫已逝,其平时在家务农、带孩子;被告殷某戊之夫因交通事故成植物人在家治疗。2014年度江苏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11820元/年;2012年度江苏省分细行业在岗职工农业平均工资为25361元/年。现原告认为被告殷某甲、殷某丁不尽赡养责任,要求与被告殷某丙共同居住,引发纠纷,原告诉至本院。本院在审理过程中,虽然被告殷某丙未到庭应诉,但本院庭后征求被告殷某丙及其妻储爱玲意见,被告殷某丙夫妇同意接受原告并尽赡养义务。上述事实,有原告提供的海安县李堡中心卫生院DR诊断报告单复印件、海安县人民医院的出院记录复印件,谈话笔录以及原、被告当庭陈述等在卷佐证。本院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相关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这些义务包括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现原告年老体弱,无劳动能力,作为其子女的五被告应当履行法定的赡养义务。原告要求与被告殷某丙共同居住,被告殷某丙夫妇亦同意,对原告的该意愿,本院应予遵循,其余四被告应依法给付赡养费。关于赡养费的给付数额,本院根据原告的身体状况、本地实际生活水平、子女的具体情况,酌定被告殷某甲、殷某乙、殷某丁、殷某戊每月支付原告赡养费400元。原告所享有的半亩承包地的使用权,被告殷某甲、殷某丁应交还原告。对于今后原告因疾病需要治疗而花费的医疗费用,可先由被告殷某丙垫付后,再凭正式票据由五被告平均分担。原告另主张要求处理其百老归天后事事宜,于法无据,本院不予支持。被告殷某丙、殷某丁、殷某戊经本院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应视为其放弃举证的权利及对原告所举证据质证、抗辩的权利,由此引起的不利后果应由其自行负担。综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第三款,《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七条、第十九条第二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的规定,判决如下:一、原告储某自本判决生效之日起随被告殷某丙共同居住生活并由被告殷某丙履行赡养义务,被告殷某甲、殷某乙、殷某丁、殷某戊每月给付原告储某赡养费400元,于每月月底前履行(四被告可将上述款项汇入原告储某的账户,户名:储某,账号:60×××02,开户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如被告殷某甲、殷某乙、殷某丁、殷某戊不能按照本判决确定的期限履行金钱给付义务,则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限的债务利息。二、被告殷某甲、殷某丁将耕种的原告储某的半亩承包田交还原告储某,自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履行。三、自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原告储某因病治疗所花费的医疗费用,由被告殷某丙先行垫付,再凭正式票据由被告殷某甲、殷某乙、殷某丙、殷某丁、殷某戊平均分担。四、驳回原告储某的其他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100元,减半收取50元,由被告殷某甲、殷某乙、殷某丙、殷某丁、殷某戊各负担10元(已由原告储某垫付,五被告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将此款给付原告储某)。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供副本,上诉于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同时向该院预交上诉案件受理费100元(该院开户行:中国银行南通市西被闸支行,户名:南通市财政局,账号:47×××82)。代理审判员 殷程鹏二〇一五年五月二十六日书 记 员 朱 彤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第十五条赡养人应当使患病的老年人及时得到治疗和护理;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应当提供医疗费用。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赡养人应当承担照料责任;不能亲自照料的,可以按照老年人的意愿委托他人或者养老机构等照料。第十七条赡养人有义务耕种或者委托他人耕种老年人承包的田地,照管或者委托他人照管老年人的林木和牲畜等,收益归老年人所有。第十九条第二款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要求赡养人付给赡养费等权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