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武民初字第0552号

裁判日期: 2015-05-26

公开日期: 2015-07-31

案件名称

张某与李某离婚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武安市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武安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张某,李某

案由

离婚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2001年)》:第十七条第一款,第三十二条第一款

全文

河北省武安市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武民初字第0552号原告张某,农民。被告李某,农民。原告张某与被告李某离婚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张某,被告李某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张某诉称,原、被告经人介绍于××××年××月××日结婚。由于婚前双方了解较少,草率结婚,婚后原、被告性格差异太大,没有共同语言,经常吵架,双方无法共同生活,夫妻感情确已破裂。2014年4月份,原告曾以夫妻感情破裂为由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仍未和好。综上所述,原、被告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故诉至法院。诉讼请求:1、请求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原、被告离婚;2、婚后财产合理分割;3、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原告张某为支持其主张,向本院提交如下证据:1、结婚证,用以证明原、被告于××××年××月××日登记结婚;2、机动车行车证,用以证明原、被告婚后购买长安牌小型轿车一辆,在被告处;3、机动车销售发票一张,用以证明原、被告婚后购买五羊牌二轮摩托车一辆,在被告处;4、(2014)武民初字第999号民事判决书,用以证明原告曾经于2014年4月向本院提起离婚诉讼,判决不准离婚后,原、被告未共同生活。被告李某辩称,1、同意解除原、被告的婚姻关系,但双方离婚真正原因,是应为婚姻存续期间,原告骗被告二次坠胎,导致被告终身不孕后,原告遗弃被告。2、婚前财产必须归还。被告婚前陪送财产有冰箱一台、空调一台、电脑一部、洗衣机一台、四件套两件、床罩2套、粗布8卷、32个包袱、毛毯6条、大门帘4挂、羽绒被4条、被子10条、褥子10条、沙发套2套。3、原告多次提出协议离婚,并明确表示将被告母亲梁某甲拿出装修房子的8万元归还被告母亲,请法院听取��音为证。4、原、被告婚姻存续期间借亲属梁某乙1万元,用以装修房子;借陈某1万元,用以买车;借梁某甲8500元,该借款被告书写了借条。上述借款被告应当偿还。5、原告骗取被告2次坠胎,导致被告终身不孕不育,原告从而遗弃被告,使被告身心受到重大创伤,根据《婚姻法》第四十六第(四)项的规定,要求原告赔偿被告10万元。6、原告有明显家庭暴力,多次殴打被告,其中2013年某天晚上原告对被告进行殴打后,将被告送到武安市医院做头颅CT等检查,诊断被告脑震荡头皮血肿。被告李某为支持其主张,向本院提交如下证据:1、录音光盘1张,用以证明装修××××2号楼3单元202房子,向被告母亲梁某甲借款8万元;2、借据一张,用以证明向被告舅父梁某乙借款10000元,用以装修房屋;3、借据一张,用以证明2011年借被告外祖母陈某10000元,用于买车;4、借��一张,用以证明2012年原告因做生意,向被告母亲借款8500元;5、病历一份,用以证明被告婚前婚后共坠胎2次,导致被告不孕、不育;6、CT片一张,用以证明原告殴打被告,造成被告脑震荡及头皮血肿;7、梁某乙证言,用以证明2010年3月12日因装修房屋,被告向证人借款10000元,该借款至今未偿还;8、陈某证言,用以证明原、被告买车向证人借款10000元;9、梁某甲证言,用以证明原告做生意向证人借款8500元;原、被告因装修房屋向证人借款80000元。被告对原告提供的证据1,2、4没有异议。对证据3,被告质证意见是:有五羊牌二轮摩托车一辆,但没在我处。本院经审查后认为,证据1系行政婚姻登记机关颁发的结婚证书,来源合法,本院予以认定。证据2系交通管理部门颁发的机动车行车证,来源合法,内容真实,予以认定。证据3系原告购买五羊牌二轮摩托车��票据,但原告未提供证据证明该车在被告处,故本院对证据的证明指向不予认定。证据4系本院于2014年6月23日作出的(2014)武民初字第999号民事判决书,来源合法,与本案有关联性,予以认定。原告对被告提供的证据质证意见是,证据1,是我说的,当时打电话我很冲动,房子是共同装修的,不只是被告装修的,装修费共花去3万多不到4万元。证据2,这是被告去借的钱,我不知道,被告事后也没有给我说。证据3,借条上的名字不是我写的,我也不知道此事。证据4,借条是我写的,但是原告借的是被告的钱,不是被告母亲的钱。证据5,我不知道这个病历,也不知道这个病历是否真实,被告是流产2次。证据7、8、9,原告的质证意见与以上证据2、3、4的质证意见一致。本院经审查后认为,证据1的内容,仅能证明原、被告婚后装修房屋的事实,证据内容并不能证明向被告母亲借款8万元,因被告又未提供其它证据予以佐证,故本院仅对双方婚后装修房屋的事实予以认定。证据2、7,因证人是被告舅父,与被告有利害关系,且借条为被告出具,被告又未能提供其它证据证明该借款是用于夫妻共同生产、生活,故本院不予认定。证据3、8,因证人是被告外祖母,与被告有利害关系,且借条为被告出具,被告又未能提供其它证据证明该借款是用于夫妻共同生产、生活,故本院不予认定。证据4,因该借条载明的出借人为被告,且原告对被告出具借条后的事实无异议,故本院对该证据真实性予以认可。证据5,该证据系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出具的门诊病例,且原告对被告坠胎二次认可,故本院对此予以认定。对证据6,该证据系CT片,仅能证明被告伤情,不足以证明是原告殴打被告,故对该证据不予认定。证据9,证人系被告母亲与被告有利害��系,且被告又未提供其它证据予以佐证,故本院不予认定。经审理查明:原、被告经人介绍于××××年××月××日登记结婚,婚后无子女。婚后原、被告因家庭矛盾,双方于2013年9月分居至今。原告曾于2014年4月向本院提起离婚诉讼,本院判决不准原、被告离婚后,双方仍未共同生活。原、被告婚后购买长安牌小型轿车一辆,价值38000元,现在被告处。婚后原、被告对位于××××2号楼3单元202室的商品房(原告婚用房)进行装饰装修。2012年9月25日,原告向被告出具借据一张,载明:张某借李某8500元(捌仟伍佰),落款:张某,2012年9月25日。本院认为:原、被告婚后因家庭琐事发生纠纷,双方未能正确处理好夫妻之间的矛盾,导致夫妻分居一年多,原告曾于2014年4月向本院提起离婚诉讼,本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原、被告仍未能和好,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依法应准予原���被告离婚。被告主张其婚前个人财产有海尔牌冰箱一台、格力牌立式空调一台、联想台式电脑一部、书架一组、贵妃式沙发一套、粗布八卷、红豆牌四件套两套、床罩两个、被罩十个、沙发巾两套、皮尔毛毯六条、门帘四挂、羽绒被四条、被子十条、褥子十条,上述财产在原告处。原告称贵妃式沙发一套、格力立式空调一台是原、被告婚后购买,联想电脑在被告处,贵妃沙发在原告处,其余财产均没在原告处。因原、被告对上述财产存在争议,且原、被告均未提供证据证明其主张,无法确认上述财产权属及财产处所,故本案不作处理。原、被告婚后有夫妻共同财产长安牌小型轿车一辆,应均等分割。被告主张婚后原、被告借被告母亲80000元装修婚用房,原告应当偿还。原告主张是原、被告共同装修,装修共投资近40000元。因被告提供的证据并不足以证明原、被告向���母亲借款80000元,故本院不予支持。关于房屋添附价值,因原、被告对婚后装修房屋的事实均无异议,故该房屋添附价值部分应为原、被告夫妻共同财产,均等分割。但被告主张该房屋添附价值为8万元,原告主张4万元,在本院告知后,被告未申请对房屋添附价值进行评估,故本院以原告认可的添附价值数额予以认定。本院考虑到长安牌小型轿车价值与装修添附价值基本相近,且长安牌小型轿车与所装修后的房屋又分别处于原、被告各自支配范围内,酌情认定装修房屋添附物归原告所有;长安牌小型轿车归被告所有。被告主张,婚姻存续期间,因装修房子,借梁晓旭1万元;因买车,借陈改存1万元,上述借款原告应当偿还。因借条上仅有被告签名,出借人均与被告有利害关系,原告对该债务又不认可,且被告也未提供证据证明上述借款是用于原、被告夫妻共同生活��故本院不予采信。被告主张原告向其母亲借款8500元,因该借条上明确载明,出借人为被告,借款人为原告,故本院对被告主张不予采信,认定为原告向被告借款8500元。但因被告未提供证据证明该借款是其个人财产,故本院认定该借款为原、被告夫妻共同财产。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司法解释(三)第十六条的规定,夫妻之间订立借款协议,以夫妻共同财产出借给一方从事个人经营活动或用于其他个人事务的,应视为双方约定处分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离婚时可按照借款协议所约定处理。本案中,原告未提供证据证明该借款是用于夫妻共同生产、生活,故本院认定为是用于原告个人经营活动或者个人事务,其应当按借款协议约定给付被告借款。但该借款为夫妻共同财产,原告有权均等分割,故原告应给付被告4250元。被告辩称,原告骗取被告二次坠胎,导致被告终身不孕不育,原告从而遗弃被告,使被告身心受到重大创伤,要求原告赔偿被告10万元。因被告未提供证据证明其主张,缺乏事实依据,故本院不予支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七条、第三十二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司法解释(三)第十六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准予原告张某与被告李某离婚;二、婚后共同财产装修婚用房屋增附物归原告所有;长安牌小型轿车一辆归被告所有;原告偿还被告借款4250元;三、上述第二项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履行。案件受理费300元,由原告张某承担150元,被告李某承担150元。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河北省邯郸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  邵学华��民陪审员靳和林人民陪审员  安 杨二〇一五年五月二十六日书 记 员  郭 鸿 更多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