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许民终字第539号
裁判日期: 2015-05-26
公开日期: 2015-06-25
案件名称
上诉人张某某、柳某甫因与被上诉人米某某、原审被告柳某干、郭某某身体权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河南省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河南省许昌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张某某,柳某甫,米某某,柳某干,郭某某
案由
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
全文
河南省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许民终字第539号上诉人(原审被告)张某某,男。委托代理人李军委,河南金年华律师事务所律师。上诉人(原审被告)柳某甫,男。委托代理人柳某建,男,系柳某甫叔。被上诉人(原审原告)米某某,男。委托代理人杨土照,襄城县法律援助中心律师。原审被告柳某干,男。原审被告郭某某,男。委托代理人曹某某,男,系郭某某表兄。上诉人张某某、柳某甫因与被上诉人米某某、原审被告柳某干、郭某某身体权纠纷一案,不服襄城县人民法院(2014)襄民初字第704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上诉人张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李军委、柳某甫及其委托代理人柳某建,被上诉人米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杨土照,原审被告柳某干、郭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曹某某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审法院经审理查明,2014年3月,被告张某某组织带领施工队在襄城县汾陈乡竹园北郭庄村为被告郭某某承建农村两层民房,原告系被告张某某雇佣的工人。2014年3月9日下午,原告在一层房顶施工时,被在该处作业的被告柳某甫驾驶的吊车吊斗从房顶上甩下受伤,原告当日被120救护车送往襄城县人民医院分院住院治疗,经诊断原告的双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额部及左手皮肤撕裂伤,多发软组织挫裂伤,2014年4月8日出院,花费检查费、手术费、医疗费共计25154.95元。2014年4月22日,原告诉至本院,要求:一、被告支付原告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交通费等共计33593.55元。原告的残疾赔偿金、精神抚慰金、后续治疗费等待鉴定后确定;二、本案诉讼费由被告负担。在诉讼过程中,根据原告申请,本院委托许昌泰安法医临床司法鉴定所对原告的伤残等级进行鉴定,2014年8月27日,该所作出许泰司所(2014)临鉴字第094号鉴定意见书,鉴定意见为:1、米某某右上肢损伤致右腕关节创伤性关节炎伤残等级为八级;2、米某某左上肢损伤致左腕关节创伤性关节炎伤残等级为八级。原告为此支付检查费90元、鉴定费500元。2014年9月3日,原告将第一项诉讼请求变更为:要求被告支付其医疗费25244.95元、误工费15338.7元、护理费2467.6元、住院伙食补助费930元、营养费1800元、残疾赔偿金50852.04元、精神抚慰金20000元、鉴定费500元、交通费1000元,合计118133.29元。另查明,被告柳某甫作为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未取得特种行业人员资格证书,其驾驶的吊车未有牌照,无安全检查合格标志。被告柳某甫驾驶的吊车系被告郭某某租赁,每日租赁费600元。被告柳某干与柳某甫系兄弟关系。原告住院期间,被告柳某干替被告柳某甫给付原告3000元,被告张某某给付原告4300元,被告郭某某给付原告1000元。原审法院认为,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法律保护,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本案中原告在工作中,被在该处作业的被告柳某甫驾驶的吊车吊斗从房顶上甩下受伤,对由此给原告造成的损害,被告柳某甫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被告郭某某作为房主,选用未取得特种行业人员资格证书的柳某甫驾驶未有安全检查合格标志的吊车用于建筑施工,未尽到选用检验、监督责任,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原告受雇于被告张某某参与施工,张某某作为该建筑工程的承包人,对施工人未提供安全施工条件,对施工者的人身安全未尽到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对原告的损害亦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三被告分别实施侵权行为,造成原告损害结果的发生,三被告应根据原因力的责任大小,各自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原告作为施工人,未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亦应承担相应的责任。结合本案实际,被告柳某甫对原告的受伤造成的损失,应承担50%的赔偿责任,被告张某某应承担30%的赔偿责任,被告郭某某应承担10%的赔偿责任,原告米某某应自行承担10%的责任。被告柳某甫驾驶的吊车无牌照,柳某干自认该吊车系其所有,原告诉称该吊车的所有人为柳某干,柳某干为柳某甫的雇主,但原告未提供充足证据证明其该主张,故原告要求柳某干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无事实、法律依据,对原告的该请求该院不予支持。原告的各项损失如下:1、医疗费,原告在襄城县人民医院治疗、检查费用25154.95元,伤残鉴定时在襄城县中医院检查费用90元,共计25244.95元;2、误工费,原告自受伤至定残前一日期间共计171天,根据河南省农、林、牧、渔业24457元/年的标准计算,误工费为11457.93元(24457÷365×171);3、护理费,原告住院时间为31天,根据河南省居民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29041元/年的标准计算,误工费为2466.49元(29041÷365×31);4、住院伙食补助费为930元;5、营养费为310元;6、残疾赔偿金,原告的伤残等级为两处八级,按20年计算,根据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8475.34元/年的标准计算,伤残赔偿金为57632.31元(8475.34×20×0.34),原告要求50852.04元,应予准许;7、精神抚慰金,根据原告的伤情及被告过错程度,该院酌定为10000元;8、鉴定费,500元;9、交通费,该院酌定为500元,以上费用共计102261.41元。结合本案实际,被告柳某甫对原告的受伤造成的损失承担50%即51130.7元(102261.41×50%)的赔偿责任,扣除柳某干支付的3000元,被告柳某甫尚需赔付48130.7元,被告张某某承担以上损失的30%即30678.4元(102261.41×30%)的赔偿责任,被告张某某已给付原告4300元,该费用应从被告张某某应赔偿的数额中予以扣减,被告张某某尚需赔付原告26378.4元。被告郭某某应承担以上损失的10%即10226.1元(102261.41×10%),扣减郭某某已支付的1000元,被告郭某某尚需赔付原告9226.1元,原告自行负担以上损失的10%即10226.1元(102261.41×10%)。对原告过高的请求,该院不予支持。依法判决如下:一、被告柳某甫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五日内赔偿原告米某某48130.7元。二、被告张某某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五日内赔偿原告米某某26378.4元。三、被告郭某某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五日内赔偿原告米某某9226.1元。四、驳回原告米某某的其他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2660元,由原告米某某负担800元,被告柳某甫负担1000元,被告张某某负担460元,被告郭某某负担400元。上诉人张某某上诉并答辩称,一、原审判决认定事实错误,张某某不存在过错,依法不应承担赔偿责任。本案系人身损害案件,张某某与米某某系雇佣关系,应当由侵权人承担责任,本案中张某某无过错,不应承担赔偿责任。二、米某某已向侵权人主张权利,再向雇主主张权利不符合法律规定,本案系典型的第三人侵权,让张某某承担责任后再进行追偿系浪费司法资源。一审对米某某受伤的事实已经确认,柳某甫的上诉状事实不符与一审不符,应该以一审的认定为准。综上,请二审法院撤销襄城县人民法院(2014)襄民初字第704号民事判决,改判张某某不承担责任或发回重审。上诉人柳某甫上诉并答辩称,柳某甫与米某某作业时相隔甚远,没有任何接触,米某某受伤与柳某甫无关,柳某甫不应承担赔偿责任,一审法院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不当。对张某某的上诉状没意见。请二审法院撤销襄城县人民法院(2014)襄民初字第704号民事判决的第一项,改判柳某甫不承担赔偿责任。被上诉人米某某答辩称,根据最高法关于人身损害第11条规定,雇主承担责任并非以过错为前提该条规定并未限制赔偿权利人不能将雇主和侵权人同时作为被告起诉,米某某将雇主和直接侵权人作为被告的起诉并无不妥。一审庭审中出庭的证人的证言充分证实了米某某在建房时因柳某甫驾驶吊车不当使其从房子上掉落受伤的事实,作为直接侵权人,柳某甫应该承担赔偿责任。请二审法院驳回柳某甫、张某某的上诉,维持原判。原审被告柳某干答辩称不应承担责任,不发表其他意见。原审被告郭某某答辩称对柳某甫、张某某二人的上诉没有意见。依据双方诉辩意见,本院归纳本案争议焦点如下:原审判决柳某甫、张某某承担相应赔偿责任是否有事实和法律依据。二审中双方当事人均未提供新证据。本院经审理查明的案件事实与原审一致。本院认为,依据一审法院庭审笔录,证人米留安、张建增出庭证言及张某某的陈述,能够证明米某某被“吊车的兜子”撞住的事实,故原审法院认定米某某被“吊车的兜子”撞住并判决柳某甫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并无不当,故上诉人柳某甫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的规定,受害人米某某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选择雇主、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故上诉人张某某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综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由上诉人柳某甫承担1003元,上诉人张某某承担460元。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判长 张丽萍审判员 支伟泉审判员 谢新旗二〇一五年五月二十六日书记员 焦重阳 更多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