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徐商终字第00351号

裁判日期: 2015-05-25

公开日期: 2015-06-08

案件名称

李化章与刘传凤、黄敦全合同纠纷二审民事裁定书(2)

法院

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江苏省徐州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李化章,刘传凤,黄敦全

案由

合同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一百六十九条第一款,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

全文

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裁 定 书(2015)徐商终字第00351号上诉人(原审原告)李化章。被上诉人(原审被告)刘传凤。被上诉人(原审被告)黄敦全。上诉人李化章与被上诉人刘传凤、黄敦全企业转让合同纠纷一案,不服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人民法院(2014)云商初字第0429号民事裁定,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15年4月27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了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李化章原审诉称:2007年8月8日李化章与刘怀立、袁超、黄敦全以股份制合作形式签订合作协议,约定投资成立丹凤县诚信建材厂,每人出资70万元,合计280万元,每人各占25%的股份,后实际投资220万元,李化章、刘怀立、袁超各实际出资60万元,黄敦全实际出资40万元。企业登记为个人独资企业,企业名称为“丹凤县诚信建材厂”,企业登记投资人李化章。2008年1月15日经黄敦全介绍,丹凤县诚信建材厂四实际出资人与刘传凤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协议约定四投资人自愿将全部股份转让给刘传凤,款讫后,全部资产及债权债务同时转售给刘传凤。“刘传凤”字样的签名系黄敦全代签。协议签订后,2008年1月19日李化章与刘传凤至丹凤县工商局办理企业登记变更手续,投资人由原投资人李化章变更为刘传凤,2008年1月17日核准变更登记并由刘传凤领取变更后工商登记营业执照。2008年1月20日,刘传凤支付给李化章转让款20万元。2008年1月31日,刘传凤收到李化章交接的丹凤县诚信建材厂现金支票40万元,票号04206960及空白现金支票15张和诚信建材厂、李化章印章。2008年2月19日,黄敦全接收了账目资料并书写欠条一张,内容为欠李化章入股款40万元。后李化章多次向刘传凤索要欠款,刘传凤以建材厂投资亏损为由,要求建材厂原四出资人分担损失,拒绝支付欠款。2009年4月13日,李化章以刘传凤为被告诉至原审法院,要求支付欠款,刘传凤诉讼中以李化章诉讼请求无事实和法律依据抗辩。原审法院查明并认定了以下事实:1、李化章在诚信建材厂出资60万元;2、诚信建材厂已变更在刘传凤名下;3、刘传凤实际接收了诚信建材厂的全部资产;4、诚信建材厂已被刘传凤处置。原审法院遂以“股权转让协议”未确认价款和无法评估为由,裁定“驳回李化章对刘传凤的起诉”。原一审审理期间,李化章主张黄敦全系刘传凤的代理人构成表见代理,刘传凤诉讼中予以否认,原审法院未支持李化章该主张。另,李化章所举证的录音证据和刘传凤所举证的支付给袁超、刘怀立的转让款证据,原审法院亦未理涉。因此,鉴于原一审中,刘传凤否认黄敦全的代理人身份,但在涉案交易中,黄敦全代为签订协议,代为接收公司资料和书写欠条的行为,李化章有理由认为,黄敦全与刘传凤存在直接关联,现李化章主张黄敦全系刘传凤的合伙人,追加黄敦全为共同被告,依法承担连带责任。请求依照合同法第61条、第32条的规定,按交易习惯和市场价格依法认定企业的转让价款,判令刘传凤、黄敦全连带偿还企业转让款40万元、逾期利息153600元(暂计算至2014年2月19日),合计553600元,诉讼费用由刘传凤、黄敦全承担。刘传凤、黄敦全原审期间均未到庭参加诉讼,亦未在规定期限内提交书面答辩意见。原审法院经审理查明:2009年4月13日,李化章以企业转让合同纠纷将刘传凤列为被告诉至该院,要求刘传凤支付股权转让款40万元及延期利息35700元。该院经审理查明,2007年8月8日,李化章与刘怀立、袁超、黄敦全以股份制合作形式签订合作协议,协议约定:在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投资经营碎石加工厂,李化章投入“2855”装载机一台,作价20万元,另再投入人民币50万元,计70万元。其余股东每人投资人民币70万元,合计280万元,四人各占股份的25%。2007年8月30日,经丹凤县工商局注册登记为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李化章,企业名称为丹凤县诚信建材厂,注册资金120万元。2007年9月13日,李化章投入现金40万元及装载机一台,共计60万元,其他投资人投资数额不等。2008年1月16日,丹凤县诚信建材厂的负责人由李化章变更为刘传凤,个人独资企业性质及注册资金不变。2008年1月20日,李化章收到刘传凤支付的转让款20万元。2008年1月15日转让协议记载:“2007年8月由李化章、刘怀立、袁超、黄敦全在陕西省丹凤县共同投资的诚信建材厂。现已建成投产。经协商,全体股东自愿将全部股份转售给刘传凤。款讫后,诚信建材厂的全部资产所有权归属刘传凤所有。诚信建材厂的全部债权及债务同时转售给刘传凤,原与有关业务单位所签协议的执行权由刘传凤负责执行或重新签订。法人代表至时变更。原股东签订所有协议同时作废。”该协议落款为四股东刘怀立、李化章、黄敦全、袁超及购股人刘传凤签名。刘传凤在质证时提出,其未与四股东(投资人)签订转让协议,该协议中刘传凤的签名不是本人所写,该转让协议对其不发生法律效力。李化章为此提出转让协议中刘传凤的签名不是刘传凤本人所签是事实,是刘传凤的代理人黄敦全所签,黄敦全代刘传凤签名的协议对刘传凤发生法律效力。刘传凤否认委托黄敦全代理签订任何协议。该院为查明案件事实,要求李化章、刘传凤将黄敦全、刘怀力、袁超通知到庭或向该院提供证人线索以便法院通知证人到庭作证,李化章、刘传凤均未能提供。另该院要求李化章、刘传凤举证企业转让的价款,李化章、刘传凤对此也未能向该院举证。该院另查明,李化章、刘传凤在企业转让时对企业资产未进行评估。该院审理后认为:刘传凤虽然否认转让协议,但依据工商登记,双方确实办理了企业负责人变更登记,且刘传凤也已实际接收了企业资产,故该案中的企业转让的事实成立,而不是李化章、刘传凤所陈述的股权转让。李化章、刘传凤在“股权转让协议”中未确认企业转让价款,也未对企业资产进行评估,现在已无法再行评估。因此,李化章的诉讼请求没有具体的事实和理由,不符合起诉条件。该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第一款第(三)项的规定,作出(2009)云民二初字第331号民事裁定书,裁定驳回李化章对刘传凤的起诉。李化章不服该裁定提起上诉。本院经审理认为:一、关于《转让协议》的效力问题。虽然诚信建材厂的负责人已经工商登记变更为刘传凤,刘传凤亦实际接收了该企业,但由于刘传凤否认在《转让协议》上签名,李化章亦不能证明黄敦全在该协议上代签“刘传凤”的名字系代表刘传凤,因此,本院不能确定《转让协议》的真实性,对其合同效力亦不予确认。二、关于黄敦全是否代表刘传凤向李化章出具了40万元欠条的问题。首先,刘传凤否认委托黄敦全代表其给李化章书写转让款《欠条》;其次,李化章未能提供黄敦全出庭作证,也不能提供黄敦全的确切地址以利法院查证,同时对其提出的表见代理问题,亦未有相关证据证明。因此,本院不能认定黄敦全代表刘传凤给李化章书写转让款《欠条》。三、关于诚信建材厂的转让价格问题。由于《转让协议》无法确定效力,且《转让协议》的内容亦未提及转让价格,原审庭审中李化章与刘传凤对该企业的转让价格表述不一,因此,本院不能认定诚信建材厂的转让价格是对价转让。综上,本院于2010年2月23日作出(2010)徐商终字第0185号民事裁定书,驳回李化章上诉,维持原裁定。裁定后,李化章再次起诉刘传凤,并增加黄敦全为被告,要求刘传凤、黄墩全连带偿还企业转让款40万元及相关利息,所提供的证据亦为(2009)云民二初字第331号案件的相关证据,并无新的事实及证据。原审法院认为:李化章诉刘传凤企业转让合同纠纷一案,已经该院受理并于2009年作出(2009)云民二初字第331号民事裁定书,并由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裁定维持,已经发生法律效力。本案中,李化章虽然增列黄敦全为被告,但是所依据的事实及证据均为(2009)云民二初字第331号案件的事实及证据,属于同一案件,李化章再次诉讼违反了一事不再理原则,依法应当予以驳回,李化章可根据再审程序予以处理。据此,该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五款的规定,裁定:驳回李化章的起诉。该院不收取案件受理费,财产保全费3520元由李化章负担。李化章不服原审裁定,向本院提起上诉,请求依法撤销原裁定,指令原审法院继续审理。具体理由为:原审裁定以上诉人提起本案诉讼违反了一事不再理的原则,裁定驳回上诉人起诉错误,本案依法应当进行实体审理。1、原(2009)云民二初字第331号民事裁定书驳回起诉的原因,系因为无法认定被上诉人黄敦全系刘传凤的代理人,以及无法确认交易价格,系程序上驳回起诉,案件并未作出实体裁决,因此上诉人再次提起诉讼并不违反一事不再理原则。2、原(2009)云民二初字第331号民事案件中上诉人李化章所举的录音证据和刘传凤所举证的支付给袁超、刘怀立的转让款证据原审法院均未理涉。上述证据能够证明刘传凤欠李化章企业转让款,刘传凤系向原企业投资人分别支付转让款,通过刘传凤支付其他投资人的转让款可以确认李化章的转让款,原(2009)云民二初字第331号案件未对上述证据作出认定,该证据属于认定本案关键新证据,李化章在本案件中提出,原审法院应当进行实体审理并对上述证据作出认定。3、鉴于原(2009)云民二初字第331号民事案件中,刘传凤否认黄敦全的代理人身份,但在涉案交易中,黄敦全代为签订协议,代为接收公司资料和书写欠条的行为,李化章有理由认为,黄敦全与刘传凤存在直接关系,因此主张黄敦全系刘传凤的合伙人,追加黄敦全作为共同被告,本案应当就黄敦全与刘传凤的关系,以及是否承担责任作出实体审理。本院认为:我国民事诉讼程序规定有“一事不再理”原则,即对于判决、裁定、调解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申请再审。意即同一当事人不得再以同一理由和同一诉讼请求重新起诉,法院也不能对同一事实、理由和诉讼标的的案件重新受理和审理。李化章在原(2009)云民二初字第331号民事案件中,系以所售企业工商变更登记的所有人刘传凤作为企业买受人主张权利,经原审法院查明,涉案企业转让协议上刘传凤签名系黄墩全代签,李化章不能证明黄墩全该代签行为系代表刘传凤,且黄墩全以本人名义向李化章出具40万元欠条的行为对刘传凤构成表见代理的法律后果,因此裁定驳回李化章的起诉。李化章不服上诉,本院二审维持原裁定。裁定后,李化章增加黄墩全作为共同被告再次向原审法院提起诉讼,并主张刘传凤、黄墩全连带偿付企业转让价款,因此,李化章两案中所提出的诉讼请求、依据的事实和理由均不相同,原审法院以李化章起诉违反一事不再理民事诉讼原则,驳回李化章的起诉不当,本院依法予以纠正。上诉人李化章的上诉请求成立,本院依法予以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九条第一款、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二)项之规定,裁定如下:一、撤销徐州市云龙区人民法院(2014)云商初字第0429号民事裁定书;二、指令徐州市云龙区人民法院继续审理。本裁定为终审裁定。审 判 长  张建民代理审判员  曹 辛代理审判员  田炳美二〇一五年五月二十五日书 记 员  李媛媛 更多数据:搜索“”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