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知行字第39号

裁判日期: 2015-05-22

公开日期: 2015-07-08

案件名称

成都宽世界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不服行政侵权赔偿决定申诉行政裁定书18

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案件类型

行政案件

审理程序

再审

当事人

成都宽世界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

案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01年)》:第二十八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第一款,第五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九十一条

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行 政 裁 定 书(2015)知行字第39号再审申请人(一审原告、二审上诉人):成都宽世界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原名称:成都市锦亿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住所地: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长华路**号*层附301。法定代表人:梁珂,该公司总经理。被申请人(一审被告、二审被上诉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住所地:北京市西城区茶马南街*号。法定代表人:何训班,该委员会主任。再审申请人成都宽世界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宽世界公司)因与被申请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简称商标评审委员会)商标申请驳回复审行政纠纷一案,不服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14)高行知终字第2713号行政判决,向本院申请再审。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本案进行了审查,现已审查终结。宽世界公司向本院申请再审称:1、被诉决定、一审和二审判决对申请商标和引证商标一、二各自所具备的“显著性特征”认定错误。2、被诉决定、一审和二审判决并未根据公众认知对申请商标与引证商标一、二进行客观审查,认定结果与公众认知不符。3、被诉决定、一审和二审判决作出的“近似认定”与相关法律规定所明确的近似商标认定标准不符。请求撤销二审判决和商评字(2013)第96190号《关于第9960768号“宽kuan”商标驳回复审决定书》并判令商标评审委员会重新作出决定。商标评审委员会未提交答辩意见。本院认为,申请商标与引证商标一、二是否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01年修正,简称商标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近似商标是本案的争议焦点。商标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申请注册的商标,凡不符合本法有关规定或者同他人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已经注册的或者初步审定的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由商标局驳回其申请,不予公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4条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中判断商品类似和商标近似,可以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第二款规定,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一)项规定的商标近似,是指被控侵权的商标与原告的注册商标相比较,其文字的字形、读音、含义或者图形的构图及颜色,或者其各要素组合后的整体结构相似,或者其立体形状、颜色组合近似,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的来源产生误认或者认为其来源与原告注册商标的商品有特定的联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6条规定,人民法院认定商标是否近似,既要考虑商标构成要素及其整体的近似程度,也要考虑相关商标的显著性和知名度、所使用商品的关联程度等因素,以是否容易导致混淆作为判断标准。本案中,申请商标由“宽kuan”及图构成(见附图),汉字“宽”是申请商标中最核心亦最显著部分,引证商标一“宽堂”、引证商标二“宽居”(见附图)均完整包括汉字“宽”。申请人虽然陈述了其申请商标的整体规划,但并未举证证明申请商标显著性及知名度的相关证据。申请商标的核心组成部分“宽”与引证商标一、二中“宽”之字形字体无实质差异,容易导致相关公众混淆,因此原审法院认定申请商标使用在与引证商标一、二核定使用的服务类似的服务上,容易导致相关公众认为两者来源于同一主体或者其提供者之间具有特定的联系,从而对服务的来源产生混淆、误认,构成商标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近似商标,并无不当。综上,宽世界公司的再审申请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九十一条之规定,裁定如下:驳回成都宽世界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的再审申请。审 判 长  王艳芳代理审判员  杜微科代理审判员  佟 姝二〇一五年五月二十二日书 记 员  刘海珠附图:申请商标引证商标一引证商标二 更多数据:搜索“”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