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秦民终字第709号

裁判日期: 2015-05-21

公开日期: 2015-08-21

案件名称

刘永武与张晓华合伙协议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河北省秦皇岛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河北省秦皇岛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刘永武,张晓华

案由

合伙协议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百七十五条

全文

河北省秦皇岛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秦民终字第709号上诉人(原审原告):刘永武,农民。委托代理人:冯辉,河北宏业律师事务所律师。上诉人(原审被告):张晓华,个体。委托代理人:许宝柱,河北沙洲律师事务所律师。上诉人刘永武、张晓华为合伙企业纠纷一案,不服河北省卢龙县人民法院(2014)卢民初字第2257号民事判决,分别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上诉人刘永武及其委托代理人冯辉,上诉人张晓华及其委托代理人许宝柱等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审法院审理查明:张晓华在卢龙县卢龙镇范庄村西经营卢龙县龙泰铁选厂(以下简称铁选厂)。2014年5月18日,刘永武和张晓华订立合作生产合同,合同约定,张晓华将其所有的铁选厂交给刘永武进行生产管理,张晓华提供200万元流动资金供铁选厂使用,刘永武负责对铁选厂生产流程进行设计和改造,垫付设备款,待达到盈利后,张晓华返还刘永武垫付的设备款。调试生产后,试生产一个月,张晓华如有亏损大于等于刘永武所垫付设备款,张晓华则不返还刘永武垫付的设备款,合同解除。铁选厂的纯利润如达到每年100万元核算到每月,超出部分刘永武、张晓华按50%分红,否则刘永武不收取报酬。合同还约定,由于张晓华资金不足,影响利润由张晓华承担,由于刘永武技术管理不当,影响利润由刘永武承担。合同订立后,2014年5月23日,刘永武进厂对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向铁选厂缴纳现金4万元,出资71500元购买电磁精选机一台,购买零配件垫付9333元。刘永武调试设备期间,进行几次试生产,但产量不足,未达到生产要求。2014年7月2日,张晓华对刘永武的设备改造行为不满,将刘永武驱离铁选厂,终止与刘永武的合作行为。2014年8月11日,刘永武诉至法院,请求依法解除双方订立的合作合同,判令张晓华返还其垫付款120833元,并给付刘永武方工人工资27139.95元。另查明,刘永武出资并负责购买的电磁精选机无产品合格证。原审法院认为:刘永武和张晓华虽然订立合作生产合同,但因合同未明确约定设备调试期限,在刘永武调试一月有余仍未能正常生产后,双方发生矛盾,张晓华终止与刘永武的合作行为事实清楚。现双方合作基础已不存在,对刘永武要求解除与张晓华的合作合同的诉讼请求予以支持。关于刘永武请求返还出资款及给付工人工资问题,刘永武购买电磁精选机花费71500元,购货合同虽加盖铁选厂印章,但货款未向铁选厂缴纳,而是由刘永武直接出资购买,且刘永武未提交该产品合格证,根据合同约定,刘永武应当对所购买设备负责,故刘永武、张晓华解除合作后,电磁精选机应归刘永武所有,购买该设备花费由刘永武自负。刘永武向铁选厂缴纳现金4万元及刘永武垫付9333元购买零配件均已用于设备改造支出,转变为铁选厂机器设备的一部分,故该49333元投资所得应归张晓华所有,但因该投资并未实现预期目标,所购设备零件不能完全被张晓华铁选厂所用,刘永武应承担相应责任,双方承担责任比例以各承担50%为宜,张晓华按50%向刘永武返还出资款。刘永武与张晓华系合作关系,不是雇佣关系,刘永武、张晓华各自所用人工费用由各方负责,对刘永武要求张晓华给付工人工资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张晓华虽然在庭审中表示提出反诉,但未按规定缴纳诉讼费,对张晓华反诉请求,法院不予审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第九十七条之规定,判决:一、解除刘永武与张晓华订立的合作生产合同。二、刘永武和张晓华合作期间购买电磁精选机一台归刘永武所有,购买其余设备及零件归张晓华所有,张晓华返还刘永武出资款24666.5元。三、驳回刘永武要求张晓华给付工人工资27139.95元的诉讼请求。上列第二项于判决生效后十五日内履行完毕。如果未按判决指定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案件受理费2720元,减半收取1360元,刘永武负担680元,张晓华负担680元。上诉人刘永武不服原审法院上述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称:原审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1、原审判决明确认定是张晓华在设备改造调试期间,对刘永武不满并将其驱离铁选厂,说明张晓华单方违约且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刘永武存在任何过错。2、原审庭审中刘永武提交的电磁精选机买卖合同,买方加盖的是铁选厂的公章,而且刘永武提交张晓华出具的71500元的现金收据,足以证实该磁选机是以铁选厂的名义购买且张晓华对购买该电磁精选机及直接转账的行为是完全认可的。而原审法院以货款未向铁选厂缴纳、直接汇款为由,判决该电磁精选机完全归刘永武,张晓华却不承担任何责任。3、原审法院在购买电磁精选机责任认定上存在前后矛盾。4、合作协议约定刘永武只负责垫付设备款,而原审判决各自所用人工由各方负责违背事实真相。综上所述,原审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请求二审法院查明事实后依法改判。上诉人张晓华不服原审法院上述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称:1、张晓华在卢龙县范庄村西建有铁选厂,铁选厂已正式生产很长时间。2014年年初刘永武找到张晓华,承诺由其垫付设备款对铁选厂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经济效益,利润双方分成。张晓华轻信刘永武的承诺,将铁选厂交由其全权负责管理并进行技术改造,刘永武根本不懂技术,更不会对铁选厂进行技术改造,购买主要设备是不合格产品,经过一个多月的折腾,不仅未能使铁选厂提高效益,还将本来能正常生产的铁选厂改得无法正常生产。另外,为配合刘永武改造铁选厂,还额外购买设备及材料损失49391元,电费损失14497.87元及正常生产的利润20万元。2、刘永武添置的设备未能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铁选厂也无法使用,因刘永武的原因致使双方已无法继续合作,该设备应全部归刘永武自行处置。一审法院无视张晓华在技术改造期间的实际损失,判令退还刘永武垫付的设备款是错误的,请求二审法院依法撤销原判,发回重审或依法改判。二审期间,刘永武提交了两份证据材料。1、2014年7月21日经城关派出所调解刘永武与张晓华签订的协议一份。拟证明铁选厂经过刘永武的设备改造,已可以生产经营,并非张晓华所说的技术不过关导致其停产。2、化验记录7张。拟证明2014年6月11日至6月26日处在选料期间,从6月27日至7月1日是调试期间,直到刘永武被驱出铁选厂也没有进行试生产,仅是调试完毕。张晓华质证意见为,上述材料均超过法定举证期间,不应作为新证据提交。协议是双方为防止发生打架斗殴经派出所调解而订立的,与生产无关;化验单是由刘永武妻子记录,对其真实性不予认可。本院对刘永武提交的证据认证如下:刘永武提交的上述证据材料,其形成时间均早于提起本案诉讼的时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十一条,上述证据均不属于二审程序中的新证据。协议的内容与本案没有关联,张晓华对化验单的真实性也不予认可,故本院不予采信。本院经审理查明的事实与原审法院认定的事实一致,本院予以确认。本院认为,刘永武与张晓华签订的合作生产合同,系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合法有效,应受法律保护,双方应按合同约定各自履行合同义务。本案中张晓华认为刘永武对铁选厂进行改造,因不懂技术未能达到双方约定的要求。刘永武认为对铁选厂进行改造,尚未达到双方口头约定的调试期限而将其驱离铁选厂。由于双方在合同中并未明确约定调试期限,对各自主张均不能提供有效证据予以佐证,对合同解除均应负相应责任。刘永武垫资71500元购买的电磁精选机,因购货合同加盖铁选厂印章且铁选厂也向刘永武出具了垫资收据,应认定购买电磁精选机为铁选厂行为,电磁精选机应归张晓华所有。庭审中,刘永武愿收回电磁精选机,故张晓华不予返还刘永武垫付的上述费用。刘永武向铁选厂缴纳的现金4万元及购买零配件费用9333元,因该零配件用于设备改造,转变为铁选厂机器设备的一部分,投资所得应归张晓华所有,因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均存在相应过错,导致合同不能继续履行,合作生产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原审法院对刘永武向铁选厂缴纳的现金及购买零配件9333元的费用支出,判令双方各自承担50%的责任比例,由张晓华返还刘永武垫付的24666.5元,并无不妥。刘永武主张的所用人工费用及张晓华主张的额外购买设备及材料损失49391元、电费损失及可得利润,因双方在合同中对合作期间的有关费用及损失未明确约定,且双方均不能提供有效证据予以证明,对其双方的上述主张均不予支持,双方合作过程中的损失应由双方自行承担。综上,上诉人刘永武及张晓华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原审判决认定电磁精选机的归属责任欠妥,但对归属结果双方无异议,本院对判决结果予以维持。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及第一百七十五条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3680元,刘永武负担3260元,张晓华负担420元。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判长  张跃文审判员  刘 京审判员  吴从民二〇一五年五月二十一日书记员  王秀兰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