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任民初字第2170号
裁判日期: 2015-05-21
公开日期: 2015-08-05
案件名称
李某与朱某离婚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济宁市任城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济宁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李某,朱某
案由
离婚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2001年)》:第三十二条第一款,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第四十一条
全文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任民初字第2170号原告李某。委托代理人陈蓝萍(一般代理),济宁高新圣昊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被告朱某。委托代理人仲赪,山东民桥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告李某与被告朱某离婚纠纷一案,于2015年3月25日向本院起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张卫东独任审判,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李某及其委托代理人陈蓝萍,被告朱某及其委托代理人仲赪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李某诉称,2012年2月,原、被告经人介绍相识,××××年××月××日登记结婚,被告系再婚。婚前双方认识时间较短,互相缺乏了解,并隐瞒了已婚且有一女儿的事实。婚后被告经常不回家,不履行丈夫的责任,且被告与其前妻保持不正当关系,婚后原告流产两次,严重伤害了夫妻感情,致使夫妻感情彻底破裂。故要求与被告离婚,依法分割共同财产。被告朱某辩称,同意与原告离婚,但原告陈述的不是事实,被告曾离异的情况早就告知原告,其与前妻并没有不正当关系,亦从未将原告打伤,婚后因琐事确实有矛盾,同意与原告离婚,在清算债务的基础上依法分割家庭财产。经审理,原、被告对以下事实无争议:2012年2月,原、被告经人介绍相识,××××年××月××日登记结婚,被告系再婚。婚后原告两次流产,双方未生育子女。被告父亲婚前为原告购置了济宁市任城区李营街道办事处薛口家园13号楼2单元7楼中户房产一套。2013年9月12日,原、被告以被告名义购买了山东京投置业有限公司开发的济宁市福祉苑小区4号高层住宅楼1单元1层0101号房产一套,向山东京投置业有限公司交纳了购房款467000元,并支出名额费50000元,该房现处于建设中,尚未交付使用,亦未办理房产证,以该房产为抵押以被告的名义在济宁银行洸河支行公积金贷款30万元。自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被告偿还公积金贷款共计32000元。上述事实,有原、被告的陈述,商品房买卖合同、协议书、个人住房公积金借款合同等证据在卷佐证,足以认定。原、被告双方对以下事实有争议:一、原、被告是否有共同债务即向被告父母借款28万元;二、原、被告是否有共同债务即欠原告父母6万元;三、被告已经偿还的公积金贷款32000元是否属于夫妻共同债务。针对争议一,原告主张并不拖欠被告父母借款28万元,被告主张在购买济宁市福祉苑小区4号高层住宅楼1单元1层0101号房产时,向其父母借款28万元。被告为了支持其主张提交(2014)任民初字第850号卷宗中录音和证人张真菊的证言,证实原、被告在购买上述房屋时向其父母借款28万元的事实,经质证,原告对上述证据均不予以认可。对被告提交的上述证据,本院认为,原告对上述借款不予认可,被告申请作证的证人系被告的母亲,与本案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且证人证言无其他证据相佐证,依法不予采信,对被告的主张,依法不予支持。针对争议二,原告主张在购买济宁市福祉苑小区4号高层住宅楼1单元1层0101号房产时,向其父母借款18万元,后偿还120000原,拖欠其父母借款60000元,被告主张并未向原告父母借款6万元。原告为了支持其主张提交了被告于2014年2月9日书写的欠条,载明“朱某欠张淑贞陆万元整人民币”,并由刘曰强作为见证人签字认可,证实拖欠原告父母60000元的事实。经质证,被告认可该欠条系其书写的,但当时原、被告协议离婚,被告为了能够协议离婚才书写的欠条,并不是真正欠原告母亲60000元。对原告提交的上述证据,本院认为,原告的提交的被告书写的欠条,被告亦认可系其书写,并有刘曰强签字予以见证,且被告对自己所主张的事实未能提供证据予以证实,该证据合法有效,本院予以采信,原告的主张,依法应予支持。针对争议三,原告主张被告所偿还公积金贷款系用共同存款偿还,并不拖欠他人欠款,被告主张所偿还公积金贷款32000元,系向他人借款偿还。被告为了支持其主张提供济宁银行还款明细表和借条,证实每月偿还公积金贷款均是向朱贝、张真菊借款,并由朱贝、张真菊将借款转入被告还款账户予以扣划还款。经质证,原告对被告书写的借条不予认可。对被告提交的上述证据,本院认为,被告提交的借条和济宁银行还款明细表能够相互印证,证实借款人直接将被告所借借款直接转入被告的还款账户,并由济宁银行每月直接扣划,用以归还银行存款,上述证据合法有效,本院予以采信,被告的主张,依法应予支持。综上所述,本院认为,原告要求与被告离婚,庭审中被告亦同意离婚,原、被告夫妻关系确已破裂,故原告要求与被告离婚,理由正当,依法应予支持。被告父亲婚前为原告购置了济宁市任城区李营街道办事处薛口家园13号楼2单元7楼中户房产一套,属于被告婚前个人财产,应属被告个人所有;原、被告婚后购买的山东京投置业有限公司开发的济宁市福祉苑小区4号高层住宅楼1单元1层0101号房产现处于建设中,尚未交付使用,亦未办理房屋确权手续,因该房屋系以被告的名义购买,且以被告的公积金进行贷款,该房屋应归被告所有,原、被告交纳的购房款467000元,支出的名额费50000元,合计517000元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应依法平均分割;双方以被告名义在济宁银行洸河支行的公积金贷款268000元,及被告向原告母亲出具的6万元欠条,被告偿付公积金贷款向他人的借款32000元,应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应由原、被告平均承担。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一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准予原告李某与被告朱某离婚;二、原、被告双方夫妻共同财产:原、被告婚后购买的济宁市福祉苑小区4号高层住宅楼1单元1层0101号房屋,归被告朱某所有,原、被告支出的购房款467000元以及支出的名额费50000元,合计517000元,应由原、被告平均分割,由被告给付原告258500元;三、原、被告双方夫妻共同债务:以被告朱某名义在济宁银行的公积金贷款268000元由被告朱某偿还,原告给付被告134000元;原、被告拖欠原告母亲张淑贞欠款60000元,由原告李某负责偿还,被告给付原告30000元;被告偿还公积金贷款向他人借款32000元,由被告负责偿还,原告给付被告16000元。以上二、三项相互折抵后,被告朱某给付原告李某138500元,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付清。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利息。案件受理费3136元,由原告李某负担1568元,被告朱某负担1568元。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山东省济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 张卫东二〇一五年五月二十一日书记员 韩 霞 更多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