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汴民终字第501号

裁判日期: 2015-05-20

公开日期: 2015-06-30

案件名称

巫某甲、巫某乙等与巫某丁继承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河南省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河南省开封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巫某甲,巫某乙,巫某丙,巫某丁

案由

继承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三条第一款,第十六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

全文

河南省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汴民终字第501号上诉人(原审原告)巫某甲。上诉人(原审原告)巫某乙。上诉人(原审原告)巫某丙。被上诉人(原审被告)巫某丁。委托代理人王军民,开封市龙亭区法律援助中心指派法律工作者。上诉人巫某甲、巫某乙、巫某丙因与被上诉人巫某丁继承纠纷一案,不服开封市鼓楼区人民法院(2014)鼓民初字第731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了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审法院查明,巫某甲、巫某乙、巫某丙与巫某丁系姐妹关系,其母李某某于2013年8月25日去世,父亲巫某戊于2014年7月10日去世。巫某戊、李某某生前在开封鼓楼区**街**号有房屋一处(汴房地产权证第31*****号,建筑面积116.56平方米)。2013年9月4日,巫某戊立下遗嘱一份,主要内容为:其名下属于其个人的全部财产由巫某丁继承。2014年5月15日**街**号房产已过户到巫某丁名下(汴房地产权证第34*****号,建筑面积116.56平方米)。另查明,巫某甲、巫某乙、巫某丙所诉的开封市汉兴路一毛生活区*-*-**号房屋一处已于2013年7月5日登记在韩某某名下。巫某戊在中国农业银行鼓楼支行营业部银行帐户截止2014年9月28日尚有存款42.71元。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经原审法院释明,巫某甲、巫某乙、巫某丙坚持不同意对上述开封鼓楼区**街**号遗产房屋价值进行评估作价。原审法院认为,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开封市鼓楼区**街**号房屋一处系本案被继承人巫某戊、李某某夫妻共同财产,两人各拥有一半产权,被继承人巫某戊在生前已将属于其的一半产权赠予巫某丁。因被继承人李某某先于巫某戊死亡,被继承人李某某对该房所拥有的一半产权应由巫某戊、巫某甲、巫某乙、巫某丙及巫某丁依法均等继承。又因被继承人巫某戊生前已立有遗嘱明确其名下财产份额由巫某丁继承,故巫某戊名下存款42.71元由巫某丁继承。因上述所述遗产房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巫某甲、巫某乙、巫某丙又坚持不对该房进行评估作价,故对巫某甲、巫某乙、巫某丙要求与巫某丁继承房产的请求,证据不足,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之规定,原审法院判决:一、驳回巫某甲、巫某乙、巫某丙的诉讼请求。二、巫某戊名下存款42.71元由巫某丁继承。案件受理费1150元,巫某甲、巫某乙、巫某丙及巫某丁各负担287.50元。保全费2520元,由巫某丁负担。巫某甲、巫某乙、巫某丙上诉称:本案争议房屋系双方当事人共同出资所建,虽然房产证办理在其父亲名下,但不影响巫某甲、巫某乙、巫某丙对该房产享有部分产权。故要求四姐妹对争议房产均等继承。综上,请求二审法院查明事实,依法做出公正判决。巫某丁答辩称:巫某甲、巫某乙、巫某丙的上诉主张不是事实,该房屋并非双方共同出资建造,该房屋已于2014年5月份卖给了巫某丁,且巫某丁已经办理了变更登记手续,物权已经发生转移,现已不属遗产分割范围。请求二审法院依法驳回巫某甲、巫某乙、巫某丙的上诉请求。本院经审理查明,开封市鼓楼区**街**号房屋原系巫某戊、李某某的夫妻共同财产,2004年巫某甲、巫某乙、巫某丙、巫某丁就该房屋翻建达成协议,约定由其四人各出资15000元将该房屋翻建,并就该房屋的利益分配、产权等进行了约定,巫某甲、巫某乙、巫某丙、巫某丁分别在该协议上签字。后四姐妹依约定出资将该房屋翻建。2014年7月16日,巫某丙与巫某丁就争议房屋的继承问题达成协议,约定巫某丁放弃其对母亲的继承权,其放弃部分由巫某丙继承。后巫某丁将其手中持有的协议撕毁。其他事实与原审查明的事实一致。本院认为,继承人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继承被继承人的遗产。本案中,巫某甲、巫某乙、巫某丙以其持有协议为由主张对争议房屋享有部分产权。关于其所称2004年签订的房屋翻建协议,虽然双方当事人对该协议的真实性均不持异议,且双方当事人亦依照该协议约定履行了出资义务对该房屋进行翻建,但由于该房屋原系巫某戊夫妇的共同财产,该协议涉及对巫某戊夫妇财产的处分,侵害了巫某戊夫妇的合法权利,巫某戊夫妇又未签字确认,故该协议处分巫某戊、李某某权利的部分依法应属无效。但由于四姐妹确实按照该协议履行了出资义务将争议房屋翻建,房屋的价值明显增大,根据双方的出资及房屋翻建情况,本院酌定巫某甲、巫某乙、巫某丙与巫某丁对该房屋享有40%的产权,即每人享有10%的产权,巫某戊、李某某享有60%的产权。二审庭审中,巫某丁称其四姐妹并未出资,但该辩称理由明显与其在原审庭审中的陈述相悖,且也没有提交证据证明其主张,故本院对其该辩称理由不予采纳。关于2014年7月16日巫某丁与巫某丙签订的协议,该协议就争议房屋部分约定巫某丁放弃其对母亲的继承权,其放弃部分由巫某丙继承。该协议涉及争议房屋的处分实为巫某丁对巫某丙的赠与行为。虽然原审庭审中巫某丁对该协议的真实性并无异议,但其称事后已将协议撕毁,不认可协议内容,应视为其撤销对巫某丙赠与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第一款之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而本案双方约定的财产并未发生转移,故巫某丁撤销其对巫某丙赠与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关于争议房屋的分割问题。由于巫某戊、李某某对该房屋享有60%的产权,该部分产权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两人分别拥有30%产权。被继承人李某某先于巫某戊死亡,其所拥有的30%产权应由巫某戊、巫某甲、巫某乙、巫某丙与巫某丁五人均等继承,即每人的遗产份额均为6%。又因巫某戊生前立有遗嘱,明确其名下的全部财产由巫某丁继承,该遗嘱是巫某戊的真实意思表示,依法有效,本院予以确认。原审庭审中巫某甲、巫某乙、巫某丙对该遗嘱的真实性不予认可,并表示要求鉴定,但并未在法院限定的时间内提交书面申请,应视为其对该遗嘱真实性的认可。据此巫某戊名下财产份额依法应由巫某丁继承,故巫某丁的遗产份额应为42%(巫某戊的36%加上巫某丁的6%)。由于原审中巫某甲、巫某乙、巫某丙明确表示不要求对争议房屋进行评估,亦不竞价,等拆迁时再作分割,故本院依法对巫某甲、巫某乙、巫某丙与巫某丁应继承的遗产份额进行确认。综上,原审法院认定事实部分错误,判决不当,应予纠正。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三条第一款、第十六条第二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二)项之规定判决如下:一、维持开封市鼓楼区人民法院(2014)鼓民初字第731号民事判决第(二)项。二、撤销开封市鼓楼区人民法院(2014)鼓民初字第731号民事判决第(一)项。三、位于开封鼓楼区**街**号房屋(汴房地产权证第31989**号,建筑面积116.56平方米)登记产权人为巫某戊的房产,巫某甲、巫某乙、巫某丙与巫某丁对房屋分别拥有10%的产权,巫某甲、巫某乙、巫某丙对该房产享有的遗产份额均为6%,巫某丁享有的遗产份额为42%。四、驳回巫某甲、巫某乙、巫某丙的其他诉讼请求。原审案件受理费1150元,由巫某甲、巫某乙、巫某丙承担1000元,巫某丁承担150元。保全费2520元,由巫某丁承担。二审案件受理费1150元,由巫某甲、巫某乙、巫某丙承担1000元,巫某丁承担150元。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判长  陈文胜审判员  薛国胜审判员  葛瑞萍二〇一五年五月二十日书记员  徐家亮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