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禹知民初字第00070号

裁判日期: 2015-05-19

公开日期: 2015-08-10

案件名称

烟台三环锁业集团有限公司与曹孔伍侵害商标权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2)

法院

蚌埠市禹会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蚌埠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烟台三环锁业集团有限公司,曹孔伍

案由

侵害商标权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一百四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01年)》:第五十七条第一款,第六十三条

全文

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禹知民初字第00070号原告:烟台三环锁业集团有限公司,住所地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法定代表人:张书亮,职务:董事长。委托代理人:章庞宠,北京国舜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代理人:王鑫,北京国舜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曹孔伍,男,1967年1月14日出生,汉族,个体工商户,住址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经营地址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城关镇东风路(东风路与谷阳路向南100米左右路西标牌显示为曹老伍五金日杂)。原告烟台三环锁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三环公司)诉被告曹孔伍侵害商标权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代理审判员周平适用简易程序于2015年4月14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委托代理人章庞宠到庭参加诉讼,被告曹孔伍经本院合法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本院依法缺席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三环公司诉称:三环公司始建于1930年,经80多年的艰苦发展,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锁具产品生产企业。原告在第6类锁等产品上拥有多个注册商标,其中包括第133629号“三环及图”组合商标。1999年1月5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认定“三环及图”商标为驰名商标。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认定“三环”商标为“中华老字号”,原告所生产的锁具产品,荣获国家质量金奖,畅销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品牌誉满全球,是一个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原告发现被告在其所经营的商铺中销售侵犯原告注册商标专用权的锁具。2014年9月原告委托北京市方正公证处的公证员对上述销售行为进行了证据保全。原告认为,被告销售了侵犯原告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挂锁商品,其行为构成侵权,并且商品上标明了原告的公司名称和厂址,其行为具有主观恶意,损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遂诉至法院,请求判令:1、被告停止侵害原告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2、被告销毁库存剩余侵权商品;3、被告赔偿原告损失20000元(其中包括原告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4、被告在《中国知识产权报》刊登声明,就其侵权行为消除影响;5、被告承担本案的诉讼费。原告三环公司为证明其诉讼主张向本院提交如下证据:1、第133629、1911518、1911519号商标注册证、核准变更商标注册人名义证明及核准续展证明原复件相符的公证书,认定原告注册商标为中华老字号的原复件相符的公证书,认定原告注册商标为驰名商标的原复件相符的公证书,证明原告合法拥有“三环及图”注册商标专用权,“三环”商标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及驰名商标;2、北京市方正公证处出具的(2014)京方正内经证字第15897号公证书、被告的销售票据、公证处封存的侵权实物、被告工商查询信息、声明及鉴定证明,证明被告销售了侵犯原告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和被告个体工商户的情况;3、公证费发票、律师代理费票据,证明原告为调查、制止被告的侵权行为实际支付的部分费用,收费符合标准;4、山东省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吉林长春中级人民法院、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三份,证明原告与案件相关同类锁具受司法保护。被告曹孔伍未予答辩,亦未提交证据。经本院主持庭审举证、质证,对原告所举证据分析认证如下:证据1,经查,该组证据系公证机关对原告的商标权利所作公证,足以证实原告系“三环及图”组合商标权利人以及“三环及图”商标曾于1999年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三环”商标为“中华老字号”,本院予以认定。证据2,经查,公证书客观记录购买过程,且被告未提供证据否定该公证书应有的法律效力,故本院对该公证书、被告的销售票据和封存的商品予以认定。工商查询信息反映被告系个体工商户,经营场所地址为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城关东风路,经核查,本院予以认定。证据3,经查,公证费、律师费具有客观真实性,且与本案有关,因此本院予以认定。证据4,经查,该组证据与本案不具有关联性,本院不予认定。经审理查明:“三环及图”商标系原山东烟台造锁总厂于1983年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依法核准的注册商标,核定使用商品第21类“锁”。经两次续展,有效期限至2023年2月28日。2001年7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核准变更“三环及图”商标注册人为三环公司。2003年三环公司取得“三环”注册商标,核定使用商品第6类“锁、钥匙、金属发条钥匙、金属锁(非电)、弹簧锁、锁簧、车辆用金属锁、包用金属锁(商品截止)”。经续展,有效期限至2023年2月27日。1999年1月5日,“三环及图”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以商标监(1999)43号文认定为驰名商标。2011年“三环”注册商标被国家商务部认为“中华老字号”,证书编号215026。2014年9月5日,北京市方正公证处公证员郭建、工作人员刘欣随同委托代理人李勇来到位于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东风路与谷阳路交口向南100米左右路西,据标牌显示为“曹老伍五金日杂”的商铺,该商铺内悬挂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经营者姓名为曹孔伍,李勇在该商铺内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购买了产品标识为“三环牌”的锁具三个,并就本次消费向该店铺索要发票,最终实际取得了号码为“0003925”的《收款收据》一张。上述取证过程中,由李勇拍摄照片一张。本次保全结束后,由李勇对所购商品拍摄照片二张。公证员郭健用盖有北京市方正公证处保全证据专用章的封条对上述所购商品进行封贴后交由委托代理人李勇带回自行保管,并将拍摄照片送图片社进行冲洗,取得照片一式三份,每份三张。2014年9月30日,北京市方正公证处就上述公证内容出具了(2014)京方正内经证字第15897号公证书。据此,原告认为被告销售侵犯其商标权的商品,依法构成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故诉至法院。本院认为:三环公司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依法核准,取得了“三环及图”、“三环”注册商标,即享有在锁类产品等核定商品项目上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依据北京市方正公证处(2014)京方正内经证字第15897号公证书所证明的事实,可以认定《公证书》项下的实物系由被告销售。被告销售的锁产品上标有三环公司的“三环及图”、“三环”注册商标,根据我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第(三)项的规定,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故被告的销售行为侵犯了原告注册商标专用权,应承担停止侵权的民事责任。因三环公司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以及被告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均难以确定,三环公司主张适用法定赔偿符合法律规定,本院予以支持。虽然本案原告的注册商标产品系铁挂锁,本身价格不高,也不属于易损易耗消费品,但在确定赔偿数额时要考虑以下因素:第一,原告的“三环及图”注册商标的知名度,在市场上具有良好声誉,其优良的品质已赢得消费者的普遍信赖,具有一定的品牌价值。而被告销售的假冒产品以次充好,一旦消费者买到假冒产品而遭受损失,会对原告的产品失去信任,从而会对原告商标声誉产生一定影响;第二,原告为维权行为支出的公证费800元、律师费3000元、购买涉案锁具9元属于合理费用,被告应当承担该部分费用;基于以上考虑,本院酌定被告赔偿原告损失包括合理支出费用总计人民币12000元。因原告未提供证据证明被告处有库存侵权商品,故销毁被告库存剩余侵权商品的诉讼请求,本院不予支持。另鉴于通过停止侵权和赔偿损失的责任承担方式已经能够补救侵权行为所产生的损失后果,故本院对原告要求被告在《中国知识产权报》刊登声明、消除影响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综上所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第(三)项、第六十三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曹孔伍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销售侵犯原告烟台三环锁业集团有限公司“三环及图”注册商标专用权的锁产品;二、被告曹孔伍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赔偿原告烟台三环锁业集团有限公司经济损失12000元(含合理费用);三、驳回原告烟台三环锁业集团有限公司其他诉讼请求。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案件受理费300元,减半收取150元,由原告烟台三环锁业集团有限公司负担50元、被告曹孔伍负担100元。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代理审判员  周平二〇一五年五月十九日书 记 员  孔筠附相关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三)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四)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五)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六)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七)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第六十三条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赔偿数额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人民法院为确定赔偿数额,在权利人已经尽力举证,而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主要由侵权人掌握的情况下,可以责令侵权人提供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侵权人不提供或者提供虚假的账簿、资料的,人民法院可以参考权利人的主张和提供的证据判定赔偿数额。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注册商标许可使用费难以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三百万元以下的赔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