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门民初字第1473号
裁判日期: 2015-05-19
公开日期: 2015-08-26
案件名称
周x1等与周x2等确认合同无效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北京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周x1,杨x1,周x2,王x1
案由
确认合同无效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六十四条第一款
全文
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门民初字第1473号原告周x1,男,1938年12月28日出生。原告杨x1,女,1943年2月28日出生。被告周x2,男,1972年11月1日出生。被告王x1,女,1973年4月12日出生。委托代理人王亚苹,女,1973年12月12日出生。原告周x1、杨x1与被告周x2、王x1确认合同无效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付蕾独任审判,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周x1、杨x1,被告周x2,被告王x1及其委托代理人王亚苹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周x1、杨x1诉称:周x1、杨x1系夫妻,周x2系二人之子。周x2与王x1原系夫妻,现已离婚。周x1、杨x1在北京市门头沟区x村x34号(简称34号)建有四间平房,周x2、王x1于1998年结婚后曾在上述房屋内居住。2007年3月7日,周x2、王x1协议离婚,为达到快速离婚的目的,二人恶意串通,签订离婚协议书,约定将周x1、杨x1所有的房屋归属于王x1所有。因周x2、王x1恶意串通处分周x1、杨x1的财产,损害了周x1、杨x1的权益,故要求确认上述离婚协议书关于涉案房屋处理的约定无效。被告周x2辩称:周x2同意周x1、杨x1的诉讼请求。被告王x1辩称:34号房屋的宅基地使用权人包括周x2,故周x2、王x1约定处理的房屋应当也有周x2的份额。王x1与周x2离婚时,周x1、杨x1同意将34号两间房屋归我所有,王x1才与周x2签订离婚协议。二原告对离婚协议的约定系知情的。王x1不同意二原告的诉讼请求。经审理查明:周x1、杨x1系夫妻,周x2系二人之子。周x2与王x1于1997年11月登记结婚,婚后生育一女周x3。34号院内有四间北房,无建房审批手续。周x1、杨x1、周x2认可上述房屋系周x1、杨x1夫妇1995年所建;王x1亦认可其婚前上述房屋即已存在,并非其与周x2所建。2014年4月29日,阳坡元村村民委员会出具证明,载明:34号宅基地系阳坡元村集体土地,周x1于1995年建造四间平房,房屋所有权归周x1、杨x1夫妻共同所有,无财产分割。2007年3月7日,周x2、王x1办理离婚手续并签订《离婚协议书》。《离婚协议书》约定:周x2、王x1因感情不和离婚。一、子女抚养:周x3由王x1自行抚养,周x2可随时接看孩子。二、财产处理:34号院有平房二间,所有权归女方,无其他共同财产。三、其他:无债权债务。各方认可:上述协议书约定的房屋为34号院四间北房西侧两间,其中,最西侧一间现中间有一隔断;周x2、王x1婚后即在上述两间房屋内居住生活,约2007年,王x1即搬离上述房屋。二原告主张周x2、王x1存在恶意串通,就该主张未提供其他证据。在审理中,双方亦认可:王x1与周x2婚后,王x1的户籍即迁入阳坡元村,系该村农业户口,现王x1与周x2均系该村农业户;周x1、杨x1现系非农业户口。上述事实,有双方当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的陈述,结婚证,离婚协议,证明,户籍登记信息等证据在案佐证。本院认为:法律规定合同无效的情形为:(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所谓恶意串通的合同,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非法勾结,为牟取私利而共同订立的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在其法定构成要素上,主观要素为恶意串通,即当事人双方具有共同目的,希望通过订立合同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客观要素为合同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结合双方当事人的身份关系、居住生活状况及离婚协议的全部内容,难以认定周x2、王x1村存在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之行为。周x1、杨x1以二被告恶意串通,损害其利益为由要求确认离婚协议书涉及财产处理的约定无效的诉讼请求,缺乏事实及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综上所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周x1、杨x1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三十五元,由周x1、杨x1负担,已交纳。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交纳上诉案件受理费,上诉于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 付 蕾二〇一五年五月十九日书记员 聂晶晶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