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当民一初字第00416号

裁判日期: 2015-05-19

公开日期: 2015-10-16

案件名称

张某与陆某离婚纠纷一审判决书

法院

当涂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当涂县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张某,陆某

案由

离婚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2001年)》:第三十二条第一款,第三十九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一百四十二条

全文

安徽省当涂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当民一初字第00416号原告:张某,女。委托代理人:鲁某,安徽某某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陆某,男。原告张某与被告陆某离婚纠纷一案,本院于2015年3月30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芮习凤适用简易程序,于2015年4月23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张某及其委托代理人鲁某、被告陆某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张某诉称:其与陆某于1984年9月28日登记结婚,婚后生育一子一女,均已成年。婚后初期,其与陆某居住在马鞍山市博望区丹阳镇保岱三甲村由陆某父母建造的老房内(四间大房、四间小房),后又搬至其与陆某新建的房屋,因陆某兄弟结婚,又将新房给了陆某兄弟,老房归其与陆某所有;之后,其与陆某离开丹阳镇,重新建造房屋居住,该房屋已被拆迁共安置房屋约800平方,其与陆某协商好由儿子享受安置面积400余平方、女儿享受110平方、其与陆某享受300余平方,后又从该300余平方中划转13平方给女儿;2014年4月其向儿子借款2万元用于交纳拆迁安置房的差价,一个月后又向儿子借款6万元用于购买储藏室一间;陆某曾以装潢名义向婆婆借款4万元,但该钱款全部被陆某用于赌博;其向大宝借款11万元用于住房装潢;几年前陆某向女儿借款5万元用于归还赌债,至今未归还女儿。其与陆某婚后感情一般,因近年来陆某沉迷赌博,夫妻感情逐渐恶化;为挽救陆某,其与子女不惜出售其与陆某所享受的拆迁安置面积200平方以替陆某归还赌债50万元,然陆某仍执迷不悟,其曾于2013年7月5日、2014年2月18日起诉离婚,因陆某请求谅解,其也希望陆某能真心悔改,故撤回离婚诉讼,再次借款为陆某归还赌债,甚至以当涂县姑孰镇提署中路某某门面房抵押借款42万元为陆某归还赌债,不料陆某赌性不改,债台高筑,已无可救药,现认为夫妻感情已彻底破裂,故诉请判令准许其与陆某离婚,夫妻共同财产当涂县姑孰镇提署中路某某门面房归其所有、当涂县姑孰镇提署路原外贸局门面房某某归陆某所有,本案诉讼费由陆某承担。张某提交如下证据:一、结婚证一本,证明其与陆某系夫妻关系;二、原外贸局门面房某某房产证一本,证明该门面房系夫妻共同财产;三、陆某向他人出具的借条九张,证明陆某长期赌博并欠赌债,其与子女为陆某归还赌债90余万元;四、民事裁定书,证明其曾向法院起诉离婚,后又撤回起诉;五、陆某出具的承诺书一份,陆某于2014年10月30日承诺以后永远不接触赌博有关的任何事务等,证明陆某长期参与赌博;六、陆某于2014年11月1日出具的欠条一张,证明其向大宝借款11万元用于住房装潢,其出具欠条给大宝,为让陆某知晓借款装潢事宜遂要求陆某出具向大宝借款11万元用于装潢的欠条由其收执。陆某辩称:其同意与张某离婚,同意张某提出的夫妻共同财产当涂县姑孰镇提署中路某某门面房归张某所有、当涂县姑孰镇提署路原外贸局门面房某某归其所有。其喜欢赌博,已出售两套拆迁安置房用于归还债务50万元,该50万元有部分是赌债,还有部分用于其与子女的生活开支;对张某所说的用门面房抵押借款42万元为其归还赌债之事不清楚,张某为其归还赌债应当收回其出具的借条,根据借条确定金额。其向女儿借款5万元用于归还赌债属实,至今未归还女儿;向自己弟弟借款2万元,不知有无归还;2014年5月向自己母亲借款8万元,原打算该8万元用于装潢房屋,后用于归还自己的赌债,该8万元尚未归还母亲;2012年向宋礼木借款3万元用于支付赌债利息,2014年重新出具条据,至今未还;另向他人借款2万元用于赌博,出具了借条,记不清债权人姓名;2013年1月向自己妹妹借款1万元用于办理提署路某某门面房的产权证。张某妹妹尚欠其与张某借款10余万元未还。多年来门面房出租所得的租金均被张某掌控。其与张某有拆迁安置房面积约800平方,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拆迁安置房分配给儿子、女儿,被拆迁的房屋全部是其出资建造,故要求登记其为拆迁安置房的所有权人;其与张某在丹阳镇所建造的房屋已给了自己的弟弟结婚居住,张某自己说老房子给其父母居住,不要老房子。陆某未提交证据,对张某提交的证据除2014年11月1日欠条以外其余证据均没有异议,其中九张借条是张某还款时收回的其出具的借条;2014年11月1日欠条上“陆某”的签名是其所写,但其不知道欠条的内容,也不知道张某向大宝借款11万元。根据双方当事人的一致陈述,确认下列事实:张某、陆某于1984年9月28日登记结婚,婚后生育一子一女,均已成年。婚后初期,张某、陆某居住在马鞍山市博望区丹阳镇保岱三甲村,共同在丹阳镇保岱三甲村建造了房屋,陆某兄弟结婚时张某与陆某将该房屋交由陆某的兄弟居住,此后,张某与陆某离开丹阳镇在当涂县姑孰镇五一村南营城头建造房屋居住,该房屋已被拆迁,安置房屋约800平方,其中陆某名下安置了三套住房。陆某喜欢赌博并欠下赌债,已出售陆某名下的两套住房用于归还陆某的债务,张某及家人已为陆某归还了大量债务,张某收回了陆某出具给他人的借条九张。张某、陆某分别向陆某弟弟借款2万元、又向陆某妹妹借款1万元用于办理房屋产权证。陆某以装潢住房为由向其母亲借款,所借款项用于归还自己所欠的赌债,张某与陆某对借款数额陈述不一致。陆某曾向其女儿借款5万元用于归还自己所欠的赌债,该借款尚未归还给女儿。另双方一致陈述当涂县姑孰镇提署中路某某门面房、当涂县姑孰镇提署路原外贸局门面房某某系双方的夫妻共同财产。另查明,当涂县姑孰镇提署中路某某门面房的登记权利人为陆某、张某为共有权人,权证字号201400000469;当涂县姑孰镇提署路原外贸局门面房某某登记权利人为陆某,权证字号2005002849。本院认为:张某数次起诉离婚,陆某也同意离婚,足见双方夫妻感情已彻底破裂,应当准许张某与陆某离婚。张某主张夫妻共同财产当涂县姑孰镇提署中路某某门面房归自己所有、当涂县姑孰镇提署路原外贸局门面房某某门面房归陆某所有,陆某对此没有异议,故本院依法确认当涂县姑孰镇提署中路某某门面房归张某所有,当涂县姑孰镇提署路原外贸局门面房某某门面房归陆某所有。诉讼中双方当事人共同确认的婚后债务及张某与家人为陆某归还的债务,因双方当事人对债务的承担未提出诉讼请求,故本院对此不予处理。据此,本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九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的规定判决如下:一、准许原告张某与被告陆某离婚。二、原、被告夫妻共同财产:当涂县姑孰镇提署中路某某门面房归原告张某所有,当涂县姑孰镇提署路原外贸局门面房某某门面房归被告陆某所有。本案受理费800元,由原告张某负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安徽省马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  芮习凤二〇一五年五月十九日书记员  陈春芬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