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潭民初字第631号
裁判日期: 2015-05-19
公开日期: 2015-06-15
案件名称
张晨与建阳市童游某村某村民小组侵害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南平市建阳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南平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张晨,建阳市童游某村某组民小组
案由
侵害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五十九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05年)》: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六十四条第一款,第一百四十四条
全文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潭民初字第631号原告张晨,女,1986年3月30日出生,汉族,无业,住南平市建阳区。委托代理人王玲,福建心至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建阳市童游某村某组民小组,住所地南平市建阳区。负责人张德坤,组长。原告张晨与被告建阳市童游某村某组民小组侵害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纠纷一案,本院于2015年3月2日立案受理。依法由审判员苏燕适用简易程序,于2015年4月22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张晨的委托代理人王玲到庭参加诉讼,被告建阳市童游某村某组民小组经本院合法传唤拒不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张晨诉称,原告是被告的成员,与父亲张塔宝、母亲林玉凤一起在被告的辖区生产生活,父母均是残疾人,一家七口户籍登记在建阳市童游镇某村,从出生以来就享有被告集体组织成员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2006年5月29日与湖北省麻城市居民熊正雄登记结婚,因熊正雄系城镇居民,婚后原告的户籍未迁出,仍然保留在建阳市童游镇某村。2007年以来,武夷新区建设陆续征用了赤岸村的土地,某组也在被征用之列,征地单位依法向被告支付了土地补偿费,为公平合法地分配土地补偿款,安排好村民的生活,2010年5月13日,村民小组讨论决定,凡在2010年6月1日24时前具有本组村民资格的人员均可以参加分配。2010年7月21日被告将花名册上报征地办,每个人口分得19102.4元。当时原告父亲的户籍登记家庭人口七人,但被告以原告属外嫁女为由只分配六人,剥夺了原告参加分配的权利,原告为此向被告提出异议,要求享有与其他村民同样的权利,被告拒绝,后原告向各级机关上访,未能解决。被告的行为违反了法律的规定,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原告只好诉至法院,请求依法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土地补偿款19102.4元。被告建阳市童游某村某组民小组未到庭参加诉讼,亦未提交书面答辩意见。原告为证明其主张,向本院提供以下证据:证据1、常住人口登记卡2份,证明原告是被告的成员,与父亲张塔宝、母亲林玉凤等7人一起在被告的辖区生产生活,户籍登记在建阳市童游镇某村,2011年6月7日原告将户口迁往湖北省麻城市夫家处。证据2、残疾人证2份,证明原告的父母都是残疾人,依靠子女赡养,原告的收入是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之一。证据3、结婚证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常住人口登记卡复印件各1份。证明原告于2006年5月29日与湖北省麻城市居民熊正雄结婚。证据4、人口截止公示复印件1份。证明2010年5月13日,渡头村委会经研究决定:某组认可截止日期为2010年6月1日24时止。凡在2010年6月1日24时前具有本组村民资格的人均可参加分配。证据5、建阳市童游街道某村某组《征地补偿费发放花名册》复印件1份。证明2010年7月21日,某组每个村民分配土地补偿费19102.4元;原告父亲张塔宝为户主的户籍登记家庭人口为7人,但被告以原告属外嫁女为由只分配6人,剥夺了原告参加分配的权利。证据6、社会保障卡复印件1份。证明原告在被告处缴纳农村社会保障经费,应享受农村社会保障福利。被告建阳市童游某村某组民小组在举证期限内未向本院提交证据。由于被告未到庭参加诉讼,视为放弃诉讼权利,原告提供的证据真实、合法,本院予以确认,证明对象成立。经审理查明,原告户籍住址为建阳市童游镇某村,提供的常住人口登记卡上登记时间为2000年8月16日。原告2006年5月29日与湖北省麻城市居民熊正雄结婚,婚后户口保留在村里未迁出,并在被告处缴纳农村社会保障经费,享受农村社会保障福利,直至2011年6月7日因夫妻投靠将户口迁至湖北省麻城市。2010年5月13日,某组委会经研究决定:某组人口截止日期为2010年6月1日24时止。2010年7月21日,被告制订了建阳市童游街道某村某组征地补偿费发放花名册,确定征地补偿款按507人平均分配,每人分配19102.4元,原告父亲张塔宝一家户籍登记人口7人,仅分配6人,原告不在分配之列,亦未为其保留份额。为此,原告向本院起诉。本院认为,土地补偿费在性质上是对被征农村集体土地的补偿,只要征地分配方案确定时具有该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即应当享有分配土地补偿费的权利。原告在征地分配方案确定时是被告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具有被告成员资格,分配后才将户口迁出被告辖区。原告诉请被告支付原告土地补偿款19102.4元符合法律规定,本院予以支持。为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五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第一百四十四条之规定,判决如下:被告建阳市童游某村某组民小组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一次性支付原告张晨土地补偿费19102.4元。如果被告建阳市童游某村某组民小组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本案受理费278元,依法减半收取139元,由被告建阳市童游某村某组民小组负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福建省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 苏燕二〇一五年五月十九日书记员 黄艳本案依据的主要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五十九条农民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属于本集体成员集体所有。下列事项应当依照法定程序经本集体成员决定:(一)土地承包方案以及将土地发包给本集体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二)个别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之间承包地的调整;(三)土地补偿费等费用的使用、分配办法;(四)集体出资的企业的所有权变动等事项;(五)法律规定的其他事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三十二条妇女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土地征收或者征用补偿费使用以及宅基地使用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第三十三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妇女未婚、结婚、离婚、丧偶等为由,侵害妇女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各项权益。因结婚男方到女方住所落户的,男方和子女享有与所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平等的权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四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民主议定程序,决定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分配已经收到的土地补偿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时已经具有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人,请求支付相应份额的,应予支持。但已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备案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地方政府规章对土地补偿费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分配办法另有规定的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第一百四十四条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执行申请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时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第二百五十三条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 关注公众号“”